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前言
圆明园是清朝三代皇帝耗费一个世纪所建造的皇家园林,向来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却先后遭到英法和八国联军纵火洗劫,众多宝物被抢走,圆明园自身也被毁于一旦。
而在150年后的2010年,圆明园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之一批国家考古遗迹公园名单。并在随后展开的勘探工作中出乎预料的发现了5万余件残留的文物。
这不禁让人们幻想,圆明园现在到底还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宝藏?而最初的圆明园又是何等的辉煌壮丽?
命运坎坷的皇家园林
由于圆明园被毁坏的太过彻底,加上至今也已经过去了百余年,这导致人们对圆明园知之甚少,就连建立时间和建立动机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
目前清朝历史研究领域普遍认同的一种说法,是由《钦定日下旧闻》记载的:康熙四十八年,康熙某日龙心大悦,将这处私人园林赐给了自己的第四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而圆明园的“圆明”二字是完美至善之意,也是雍正的佛家法号。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圆明园的修建任务本来就是皇家园林“三山五园”计划之内的产物,并修建于1701年。不过并没有确实考证。
“万园之园”圆明园
圆明园的修建约耗费了150年,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康熙时期仅作为藩赐园的圆明园,随着雍正帝上位,迎来了属于它的繁华期。
1724年,雍正下令扩建圆明园,这也是圆明园的之一次扩建,工匠们在其旧址的方位上往东扩建200余公顷,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群也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最终的结果也让雍正帝十分满意,此后长居圆明园,甚至将其当成了自己的办公场地。
从这以后的圆明园,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皇家园林,而是成为了一个皇帝在此办公、具有政治意义的宫廷御苑。
自康熙以后,历代皇帝都有了在炎热季节到圆明园避暑办公的习惯,同时对圆明园的扩建也一直没有停下。
直到被摧毁前,圆明园建筑面积多达1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更大的皇家园林之一,里面不但有中国各地区特色的景观,甚至还有一座西洋风格的园林,那是在乾隆皇帝期间,他为了彰显自己的宽容,特别允许外国传教士所建立的。圆明园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更大的一座博物馆。
雨果曾这样描写他所听述的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摆上异兽,粉以琉璃、饰以黄金、涂上脂粉。请诗人出生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之后雨果更是如此评论道:“即便将法国所有宫殿中的宝物全部加起来,也远远不能与圆明园中的珍宝媲美。”由此,圆明园也被外国人称为“万园之园”。
惨遭劫掠的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击败了清军,打破了清王朝持续两百年天朝上国的美梦。咸丰帝慌忙逃窜,放弃了北京城,只留下少数人准备和英法谈判。
而进入北京的英法联军则盯上了圆明园这个美名远扬的世界级园林。随后,这帮暴徒和强盗冲进了圆明园,将园内几乎所有的文物和艺术品都洗劫一空,连建筑和景观也遭到他们的严重破坏。
最后,他们更是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将这个用时150年建立的圆明园彻底焚毁,只留下了一些残檐断壁。
但圆明园的厄运却并没有就此停止。在随后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期间,圆明园在混乱中又被推倒了剩下残存的墙壁,彻底沦为一片废墟。
伴随着清王朝的解体,中国陷入军阀乱战时期。而在此之间所有驻扎过北京的各路军阀几乎都搬运过圆明园废墟中的建筑材料,用来换取金钱或者给自己建造豪华住宅。
之后抗战时期粮食紧缺,很多农民迫于无奈,也都选择进入圆明园遗址来开辟荒地,耕种粮食。
随着来自各个方面的不断破坏,圆明园遗址也彻底失去了原本的样貌,再没有了原来高贵皇家林园的任何痕迹。
被掠夺的文物
根据溥仪退位时的清朝文物记录,流失在其他国家的文物起码有150多万件,其中绝大部分都在英法美等当时列强国家的手中,甚至有很多如今都被展览在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图书馆中。
比如由唐代唐岱、沈源、冷枚等宫廷画师花费十一年精力所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便被巴黎图书馆所盖章成为典藏,成为了法国的“国宝”。
而丢失的文物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十二兽首,它们是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由由宫廷西洋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监修,宫廷匠师 *** 。
最开始郎世宁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觉得这有悖中国的伦理道德,所以勒令重新设计。最终,郎世宁考虑到中国的民俗文化,遂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
截至到2020年12月,通过我国的不断收集和一些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的捐助,已有七尊兽首铜像回归祖国的怀抱,除了有传闻在台湾和巴黎先后出现的龙首铜像以外,仅剩蛇、狗、羊、鸡四个铜像仍未确定去向。
考古圆明园
此次圆明园挖掘考古工作,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文物局主导。此方面的专家光准备工作就用时两年之久,随后挖掘工作于2013年正式开始。
根据之前勘探和侦测的结果,工作团队率先对大宫门区域内的部分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预计发掘的总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这一部分属于开放区域,游客可自由进入,且铺设有管道、电缆等。
由于是一项长期工作,专家们也进行了整体布方和地层勘探,发现土质较为松软,适合进行挖掘考古。
截止到2017年,圆明园考古队已经完成了对22处景区的考古勘探工作,查明了这些景区中的圆明园遗址分布和保存情况,先后对其进行了发掘,发现了文物多达50000余件。
但不幸的是,这些文物大都是木制品、瓷器、青铜器等等,由于埋藏时间太久,大多已经出现损坏变得不完整。
不过,目前勘探的也仅仅有5万平方米的发掘,仅仅是圆明园的很小一部分,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文物出现。
是否要重建圆明园
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关于是否要重建圆明园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人讨论。对此,网友们也分成了“重建派”和“废墟派”。
对于支持建立圆明园的“重建派”网友们来说,圆明园代表着中国过去的辉煌和鼎盛时期,而恢复圆明园的盛景,就是在和过去屈辱的那段历史彻底诀别,重现过去的辉煌,彰显现在强大的国力。
而“废墟派”的网友们却彻底相反,他们认为只有留着圆明园这篇废墟,才能不断警醒后代们不要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让他们明白世界上只有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
截止到2020年末,国家文物局已经连续四次否决了人大代表提出“圆明园重建工作”的提议,对此,国家文物局的解释是“重建会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
而圆明园管理处则宣布: 将有选择的恢复一部分遗址,比如土木建筑之类,但核心建筑如西洋楼等暂不重建。这则通告也为这场争论暂时划上了一个句号。
小结
以圆明园的现状为警示,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身的发展,像历史学习,不断进步,防止这样的屈辱再次发生。同时拒绝固步自封,不能堕落不前,要时刻记得,落后就要挨打。历史不可改变,但它可以改变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奋斗,承担起振兴祖国的责任,让祖国强大起来,站在世界的最前沿。
同时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