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浅谈中国古代服饰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
中国被誉为“衣冠王国”。秦汉服饰朴实庄重,魏晋南北朝服饰飘逸洒脱,隋唐五代服饰雍容华贵,宋代服饰理性典雅,明清服饰纷繁精致,各朝各代的服饰都散发着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魅力。从深衣袍服到立领盘扣,从丝绸锦缎到龙纹凤饰等等,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传统元素被不断挖掘、运用。
无论汉服还是旗袍,都只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的冰山一角。历朝历代、各具神韵的华服彩饰不仅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风采动人的美丽画卷,而且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卓越辉煌和先民无穷的智慧与创造精神。
一、古人造物中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才被正式提出,但其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勤劳聪慧的先民审时度势,辛勤耕作,很早就已经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古代强调对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索之有方的思想,正与今天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的“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不谋而合。
《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州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师法自然、巧法造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设计理念。古人特别注重从天地自然中总结规律,并且巧妙运用这些规律开展造物活动。如,《考工记》中说:车轸是方形,喻指大地;车盖是圆形,象征天;车轮上的辐条有三十根,象征每月三十日;支撑车盖的弓形木架总共二十八根,象征二十八星宿。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并在车的设计中融入了对于天地、星辰的想法。还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充满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也反映了古人尊重自然,博爱万物,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底蕴丰厚,艺术造诣精湛,人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华夏文明的发展印迹,而且可以探究出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造物思想。如,传统木质建筑中的卯榫结构是古人极为精妙的发明创造,这种相互咬合、相互支撑的结构也被广泛运用于传统木质家具及其他木质物件的制造。
卯榫结构不仅稳固耐用,而且材质简朴,绿色环保,其中一些微小构件的设计与制造也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更大使用价值,减少了浪费。这些积极思考自然,合理利用材料,强调因地制宜、灵活变通的造物思想,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而且反映出他们努力构建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中国古代服饰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中国古代服饰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形制多样,意蕴丰厚,是对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魅力的体现。这些华服彩饰中,无论是含蓄儒雅的造型结构、精美绝伦的色彩图案、精工细作的面料工艺,还是盘扣、衣褶等局部细节的设计,都蕴含着可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爱美之心世人皆有,但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古代社会,古人并不能像今天的人们这样随心所欲地通过衣物美化自己。古人对于物品的珍惜、收藏要比今人想象的更加细致、讲究,对于那些 *** 衣服过程中产生的边零碎边角材料,也会精心收集、整理和重新设计,力图发挥它们更大的使用价值。
《送僧游山》记载:“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
水田衣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明清时期。水田衣又名“百衲衣”,由各种不同花色、材质的零碎布料裁剪、拼接而成,色块相互交错,构成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衣服款式。精心积攒的零碎布料除了被拼接成完整的衣服,亦可作为特色补丁缝缀于服饰,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还有一些心灵手巧的师傅通过裁切、盘绕、编结等手法,将零碎布料 *** 成一枚枚或像花草或像燕雀,又或像“囍”字、“寿”字等花式丰富的盘扣,灵动巧妙地点缀在服饰上。盘扣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也深受国内外设计师的喜爱,无数次登上世界舞台。将这些边角料变废为宝的设计,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爱物惜物的精神。
如今,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服饰的设计与生产都不断强调环保节能、循环再利用、“可持续时尚”等理念。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社会,无论是通过变废为宝的方式将零碎布料再次利用,还是传统农业中通过“化腐朽为神奇”的内部循环系统解决肥源的问题,都说明聪慧的先民很早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色彩是服饰的灵魂,服饰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绚丽夺目。中国古代服饰的色彩虽然不像今天这样明艳,但均遵循了自然施色的原则,染料往往源于天然矿石或是从植物的根、茎、叶、果中萃取。劳动人民经过反复尝试摸索,用自然中的彩矿异石、花木草叶还原了大自然最纯粹的五彩斑斓,矿石染和草木染也是我国部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人借助取自自然的染料,结合扎染、蜡染、镂版印花等传统手工技艺与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构思,赋予了服饰异彩纷呈的图案。色彩与图案的结合让服饰有了更加多变的风情与个性。
虽然历朝历代的服饰图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改变而有所变化,但自然万物一直是图案设计的灵感源泉。古人尤其爱将具有吉祥寓意的花草虫鱼、奇禽异兽作为纹饰图案运用于服饰,如牡丹、莲花、龙凤等。还有一些纹饰采用借喻、比拟、双关、象征的表现手法将图案和吉祥语完美结合,如“喜上眉梢”“鱼跃龙门”“五福捧寿”“富贵长春”等。
《后汉书》记载阴太后遗物有“五时衣”。“五时衣”色彩为“春青、夏赤、季夏黄、秋白、冬黑”,这显然是为了与五行、五色相呼应,说明古人努力追求与大自然色彩相统一,也在寻求一种人与天地相融合的至高境界。中国古代服饰以物化的形式展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是今天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三、取材有度,用之不竭
在中国古代服饰悠久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达官显贵身穿的质地优良、色泽光鲜的绫罗绸缎,还是社会下层民众身穿的粗布麻衣,制衣的材料都来源于天然纤维。而且先民很早就在实践中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它们应该积极保护、用养结合。
《荀子王制》记载:“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
古人思想中总是体现出“顺时而为之,以达到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道理。孟子向梁惠王阐述治国理念时也说,要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必须对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索之有方,方能实现永续利用。人类从顺从自然到适应自然,再发展至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古圣先贤的哲理论述和造物实践中总是有迹可循的。
结语
古今圣贤的哲学思想和造物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石,蕴含在中国古代服饰中的造物智慧与其设计实践,对当今社会的造物设计有着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
[2]班固.《汉书》.
[3]范晔.《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