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感觉是慈禧死后清朝才大乱的?慈禧是不是的的确确有威慑力?
说到这个慈禧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一位统治者了,很多人说她不好,其实也正常,今天我们不论好坏,我们来说说这个慈禧的威慑力,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慈禧死了之后啊,清朝才大乱的,她没死之前也还算正常,那么这是否说明了慈禧是非常有威慑力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慈禧太后的治国能力确实比搭过班子的同治,光绪皇帝要高,比后来的继任者隆裕太后也要高得多,但是也就是属于“瘸子里面拔将军”,不能片面的抬高慈禧太后的治国能力,至于说为什么慈禧太后死后天下才乱则是没有道理的,慈禧如果威信,能力真的高到了这个程度,在”庚子国变”中几位汉族强臣怎么敢搞“东南互保”,老佛爷又怎么会狼狈逃窜,还差点上了列强的“战犯”名单。
慈禧的能力怎么样,几位汉族强臣的评价最为真实,可惜是评价都不高,甚至是被后人奉为清代“圣人”的曾国藩直接评价为平常,越到后来,慈禧执政越是左支右绌,如果说李鸿章是大清朝的“裱糊匠”,那慈禧就是大清的“泥瓦匠”,专职“和稀泥”。
1864年末,慈禧太后才召见了早早威名远扬的曾国藩,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是清朝著名的“中兴名臣”之一,可是由于是汉臣,慈禧太后对于曾国藩的防备心很深,立下大功的 *** 武装“湘军”对于慈禧可以说是如鲠在喉。在接见之前,曾国藩是满怀希望这次可以进入军机任职的,实现自己“出将入相”的伟大目标,可是面圣回来后曾国藩却是深深的失望,不仅是对自身仕途的失望,还有就是对这个国家更高领导层的失望。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两宫太后的能力一般,见面之后没说一句有用的话,皇帝太小,现在还看不出来好坏。
曾国藩:“两宫(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龄,亦无从测之。”
同样在公元1864年,在剿灭太平军过程中崭露头角的李鸿章奉旨来到京城,面见小皇帝同治和慈禧、慈安两位太后,李鸿章相对于曾,左还是小字辈,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按照流程,李鸿章向太后汇报最近的工作,紧张到差点忘词,也得到些许的赏赐,然后就离开了。
回到家,激动褪去的李鸿章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并不高,虽然说的客气,翻译出来就是:“好像挺有主意,其实就是一个草包。”
李鸿章:“似有韬略,却无大才。”
由于 *** 武装的强势崛起,以及满清八旗部队的腐败,慈禧太后对国家的掌控能力可以说越来越弱,而“团练武装”的地方区域性,使国家武装力量打上了深深的地域标签,“湘军”“楚军”“淮军”虽然花着国家的钱,却只服从其统帅一人,直到庚子国变时的“东南互保”,这实际等同于谋反叛逆,朝廷的脸面丧尽,事后慈禧也没有敢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在选战之前,两江总督刘坤一、 湖广总督 张之洞、 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
在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声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
李鸿章的幕僚刘学询甚至写信给孙中山,邀请孙中山去广东共同谋划广东独立。
刘学询:“傅相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
东南互保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其虚弱表露无遗,而各省亦因八国联军入侵而自觉需有自卫的武力需要,因此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实力人物由此开始军阀化,至辛亥革命时,各省外籍主官均被驱逐,即为此军阀化过程的结束。
慈禧对于国家的威慑力是被严重高估的,作为一国的太后,握有国家中枢的更高权力,是国家法理上的更高统治者,但当清 *** 逐渐走向穷途末路,她对国家的影响力也会逐渐减弱,如果慈禧能更长寿,也许他就能亲眼看着清朝灭亡。
之一次 *** 战争之后,“西学”对中国人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可以说就是一枚“精神 *** ”,中国的精英阶层逐渐认识到清朝的政治体制是国家发展的主要阻力,从“洋务派”在技术层面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立宪派要求在政治体制上进行彻底改革,要求实行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日俄战争结束后,国内舆论是一致认为,
“此战诚为创举,不知日立宪国也,俄专制国也,专制国与立宪国战,立宪国无不胜,专制国无不败。”
要求清 *** 推行 *** 。
同时还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共和制要求,要求废黜满清皇室,实现完全民主的共和制。国家形势动荡不安,革命形势风起云涌,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政治强人可以改变的,武昌起义之前的中国可以说是遍地泼满了革命的“汽油”,武昌起义一点点火星引起的连锁反应就埋葬了将近三百年的满清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