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
十万大军,如果是作战部队,那可就是超级多,可以在野战中碾压别国的存在了。
一般来说,只要提到中国古代的军队,大家伙就群情激昂的认为一个朝代随随便便拿出几十万大军去打个仗跟玩似的,而且个个都是在战场上硬刚的勇士。
相比之下,欧洲西亚包括日本区区数千人的战争被网友们戏称为村战,似乎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人口就是世界上最多的最庞大的。
然而今天在这里,我得说一句,古代几十万几十万的大军去打仗纯属扯淡,之所以会这样,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书写这方面记录的史官并没有详加区分。尤其是后面几代几代的史官,去描述几百年以前的史实时,没有做好考察。
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民间曲艺人的“胡诌八扯”,不管说书的也好,唱戏的也罢,再不然就是写小说的,为了博人眼球,增加感觉效果,编出了及其庞大的数额。打个比方,赤壁之战在《资治通鉴》的考究上是曹操出兵20万、号八十万,周瑜出兵五万,到了演义上就变成了曹操真的出兵80万。
那可能有人就说了,也许出兵八十万五十万的是夸张,那出兵十万左右总是很正常的吧,偌大的国家,还出不了十万人吗?
确切来说,古代中国想拥有十万军队很轻松,但是想调动十万军队去打仗就很难了。而且是越远越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有蒸汽机以前,行军打仗的粮草,是靠人力运输的啊!
说白了也就是在一个大军中,除了拼刀子的人,还有运粮的、搞医疗救助的等等搞后勤工作的。因为科技水平不够,故而一支出征的军队中就很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维系后勤工作,而这些人数在明中期以前,都是被一同记录在出兵人数中的。
那么一只十万人的大军中,后勤和作战单位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呢?
起码也要 *** 分,也就是说,一个十万人的大军,至少有6万人是负责运粮的。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你这么想,十万人每天要吃多少粮食,一个人能运多少,运送的过程中也要吃,运到了之后大家都要吃,运粮兵返回的时候还要带够口粮。很明显,只能是人多喂人少,要是反过来,那估计运粮的就累死了。
相比之下,欧洲关于出兵数量的记载相对靠谱,因为他只记载作战人数或者骑士人数,这么想,一个几百人的骑士战争,每个骑士都有三个以上的侍从,从农民中临时征召十几个人,加在一起,不也是好几万吗?
再看看什么萨尔浒之战,明军举全国之力却只有9万大军,原因就是后勤问题。等前线的人死得差不多了,后面陆陆续续的又可以几千几千的出兵了。因为粮食就那么多,一次能拿出来的也就那些,再大补给线就跟不上了。
还有清军征讨准格尔,也是只出兵5万多,理由同样,东部到大西北,路途太远,只能养得起这么多出战队伍。而且考虑到清朝的诸多科技水平已经比前代要高了。清军尚且如此,更何况前代呢?
最后还要说,古代的人口并不是一直这么多,一场瘟疫下来人口欻欻的就能掉三四千万。而且因为农业水平有限,在宋朝以前,中国的人口最多也就是6000万,宋代引入占城稻,人口上涨到一个亿,明末引入的红薯和玉米,在清代发扬光大,这才把人口拉到四亿。适逢一个战火纷飞的年岁,人口就只有一两千万,甚至一千万都不到。哪里还来的百万大军出征呢?
中国古代是由文人治军史,文人根本不去思考自己给出的数字是否可信,就写上了,如果是军人治军史的话根本就不会这么写,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引申一下,尽信史不如无史,还有不要想当然,有些广为流传的常识实际上是错的。
首先是关于军队的定义,人马皆披坚甲的重骑兵是军队,身批重甲的重步兵也是军队,没有像样防具的足轻拿着简陋武器也叫军队,负责后勤的运输粮食的民兵也叫军队,这些成员占军队的比率大小将决定这支军队军队的战斗力,也将决定这支军队的维护成本,一般来说,装备越好维护成本越大。打仗军队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句话叫兵不在多,在精,过分追求军队数量是十分愚蠢的行为,未经训练的民兵派往战场容易一冲就散,会影响到整个军队的作战。我就拿简单的秦赵长平之战和淝水之战来分析一下。秦赵长平之战赵军损失45万人,首先推算一下这个数字是否可信。
赵国根本投入不了那么多人去和秦国作战,古代战争十个男丁里出一个去战场这就已经算是全民皆兵了。这一时期的秦国大概有600万人,赵国只有大概300万多一点,男女比例1:1的话,赵国有男丁150万人,长平死的赵国男丁大概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个样子。动员这个词在是近代才有的概念,在古代更准确的说法是征发和调度,简单划分一下年龄结构,20岁一下占三分之一,20岁到40岁占三分之一,40岁以上占三分之一,赵国是真真正正的将全国青壮年男子派往前线,剩下的老弱病残不仅要负责后方的生产运输还要防御北方的匈奴和东方的燕国。这些参与到战争之中的人不仅不事生产(屯田的粮食微不足道),而且会将战区吃空,需要后方源源不断的运送粮草维持前线战争(这又不知道需要多少人),国家的民力和财力会被渐渐吃空,秦国不需要同赵国作战单是使用 *** 战术看个赵国几年赵国自己就崩溃了,有人拿挖出长平的坑来说事,挖出来的那几个坑人数加起来都不过万的。
苻坚戎卒60万,骑27万,御林军3万共计90万大军,这是记载苻坚伐东晋的兵力,这个数字简直开玩笑,东晋一方只有8万,苻坚没必要集结那么大兵力,对于苻坚来说,集结有把握能够打赢东晋一方的兵力就可以了,集结那么多兵力这是用国家的生命来装逼啊。对于古代的一个农户来说,所拥有的财产不过几片良田农具牲畜而已,一家农户的所有财产来购买一副重步兵的装备根本不够。马分战马,军马,还有民马,能作战马的马对于马的要求非常之高,这得多少马?马要披轻甲重甲这又得多少甲?这又得多少钱?欧洲之所以采取骑士制度是因为国王根本养不起那么多骑士,这么多轻重骑兵又要多少钱?
1600年的日本大概有1200万人口,可以集结大概20万兵力(处于战国完全开发军队潜力的情况下)。萨尔浒之战明军有十万人,后金有6万人,时间越接近现在,能投入战场的人数越多,为何兵力数字下降这么多?公元200年的罗马有大概4600万人,罗马与波斯人的每次大战所召集的兵力双方都没有超过十万人,如果赵国真的可以聚集起来45万人投往战场我可以夸一下海口,一个三百多万人口的小小赵国可以灭掉西方的两大帝国罗马和波斯。
对于不能一刀切说没有百万级别的大战,说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我只能说这种说法是对历史学家的尊重,只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盲目信任而已,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有谎言之父的外号,说中国古代有百万级别战争并煞有其事的拿出文献来佐证就和拿着希罗多德的历史说,波斯真的集结500万大军去入侵希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