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娶一人的诗佛王维,心中还装着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
大唐开元八年,长安,宁王李宪府邸。
年仅二十岁的王维,已经是长安城文艺圈的新晋明星。此时的他,正和皇帝李隆基的哥哥、宁王李宪,在后花园的凉亭中吟风弄月。
正在兴头上的时候,下人来报:“王爷,惠妃娘娘来了。”
李宪不敢怠慢,招呼王维道:“摩诘,随我一起前去相迎!”
王维紧跟李宪,一路来到前院。并没有想象中仪仗齐全的大场面,惠妃娘娘只带了几个贴身宫女和随行侍卫。
被众人簇拥的惠妃娘娘,一身鲜艳的宫裙,身姿婀娜。娇嫩的瓜子脸上,红唇轻描,一束火焰般的花钿点于眉间,金不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若仙女下凡,却又夹杂着人间之美。
“宁王不必多礼,是本宫叨扰了才是。”惠妃温声说话,却带着一丝疲惫。待看到李宪身边的王维时,问道:“这位是?”
“在下王维,河东人氏,得宁王垂青,现居于此。”王维鬼使神差般,不等宁王先说,就自报了家门。
李宪倒也不在意,只以为他是之一次见宫中贵人,心中紧张,解释道:“此乃我大唐才子,极善音律、诗赋,我甚喜之。”
“宁王慧眼,果是个仪表不凡的少郎君。二位请便,本宫自去。”惠妃说完,脸色有些焦急的带着众人,往后院走去。
“摩诘,走吧,今日诗会,还需你一展才思呢。”惠妃走后,李宪对王维说完,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后者则是看着惠妃消失的地方,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心里萌生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这位惠妃娘娘,就这样成了王维的绯闻暗恋对象,那她是何许人也?
在王维的一生中,又是个什么样的位置?
出身名门,家道中落
相比较李白出生于边陲之地,王维的出身可以算得上显赫。家族是河东王氏,属于当时的名门望族。父亲王处廉,任汾州司马时,在办公地山西祁县老来得子,有了王维。
在印刷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知识是被垄断的。所谓的书香门第,就是家里书多,读过书的人多。如此一来,做官的也越来越多。
王维出身于这样的家族,再加上自己的天赋,想不出色都难。
除了过人的才华,王维还受母亲的影响,跟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的母亲,是博陵崔氏之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武则天在位期间,大兴佛教之风,民间信佛之人众多,前者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王维的字,叫摩诘,充满了佛韵。
在王维的幼年时光里,他无数次见到母亲在佛堂虔诚的诵经。佛像的面孔在烟雾缭绕里若隐若现,仿佛在向他召唤。
直到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
身为家中长子,王维在父亲去世后,就失去了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他必须拥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才能扛起这个家,照料母亲和弟弟妹妹们。
“我要去京城,要去参加科举!”王维对母亲如是说道。
一边为父守孝,一边苦读两年后。王维的舅舅出资,把一家人从祁县搬到了蒲州。
有了舅舅的照料,王维物质生活并不清苦。他在十五岁时,已经身高七尺,相貌堂堂。且熟读诸子百家,善诗赋,工乐理。
十年苦读,只待今朝。王维跟母亲辞行后,往长安赶去。
他不是单纯的赶考,而是要宦游。
宦游京师,得见岐王
所谓宦游,其实就是为了当官出去游历。这种做法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流行,苏秦、张仪,甚至孔老夫子周游列国,本质上都是这个意思。
王维离家,只带了一个老仆。
到了长安后,初见京城繁华的王维。住在父亲曾经下榻的地方,其余时间都是在逛街。
来长安宦游的人不止王维一个,所以他很快就认识了新朋友。曲江池、兴国寺、东西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这天,王维跟友人再次出游,却发现大街上禁军来往不绝。
“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么多兵马调动?”王维问友人。
友人冲王维嘘了一声,压低声音道:“好似是太平公主想当武后第二,正乱着呢。”
数日后,两人得到消息。太平公主之乱已定,李隆基继位。
“圣主在位,正是我辈大展拳脚之时!”王维在房间兴奋说道。身边的仆人不懂,却也替自己郎君开心。
兴奋过后,王维就开始盘算走谁的门路。
唐朝时虽然有了科举,但录取的人数很少,大部分官员还是靠权贵们举荐。有这些权力的,也就是李家的皇亲国戚们和实权派大臣。
算来算去,只剩下两个人选,岐王和宁王。
这二位,前者喜欢诗词,后者喜欢音乐。可怎么见到人家,是个问题。
更严峻的问题,是王维快没钱了。来到长安兜兜转转将近两年,他像是混了两年没有找到工作,全靠家里接济的大学生。
老问家人要钱,羞耻心也受不了啊。
王维给自己来了一次心理建设:“我出身河东王氏,乃名门之后。诗词歌赋,乐理绘画,同辈之中更无敌手,又有何惧?大不了被拒便是。”
于是,他就出现在岐王府门口,递上了自己的名片。上面有祖上三代的官职和名字。
门房接过一看,对王维说道:“河东王氏,确为名门。”
正当王维认为有希望的时候,接着说道:“王爷不在,去宁王府了,王公子改日再来吧。”
王维脸色涨红,屈辱感充满胸膛,却也只能黯然离去。
“怎么办呢?”王维躺在穿上辗转反侧,每当起了想放弃的念头,脑子里都会闪出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期盼的眼神。
挣扎纠结之后,他起身走向书桌,挥毫泼墨间,一副山书画跃于纸上。
次日,王维带着自己的画作,再次来到岐王府,把画展开后,对门房说道:“小生不才,此次前来,特带画作前来,您喜欢的话就就留下赏玩吧。”
为了仕途,王维要讨好门房。
果然,这招凑效了,门房笑眯眯道:“公子稍等,王爷今天在府,待我前去通报。”
王维深吸一口气,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王爷有请!”简简单单一句话传来,王维知道,胜败在此一举。
假扮乐师,公主垂青
岐王李范,是李隆基的四弟,平时就喜欢跟文人墨客们玩。听到下人来报,河东王氏的子弟来访,表现的很热情。
“王公子此来,有何指教?”三十出头、长相儒雅的岐王问道。
“小生听闻王爷喜欢诗文,特来拜见。冒昧之处,还请见谅。”王维不免紧张回话。
“既知本王喜爱诗文,可有带诗作前来?”
“自是有的。”王维忙不迭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李陵咏》: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
岐王看着看着,就不自觉的读了出来,也认可了王维的才华,主动问道:“从此诗之中,本王读出来王公子对李将军的钦佩和拳拳报国之心,难能可贵啊。”
机会来了!
王维立马说道:“小生空有报国之志,却难寻报国之路。”
岐王面露玩味之色,又考究了王维乐理上的功夫,最后才满意道:“我喜文辞,兄长宁王更爱音乐,改日带你前去。”
“小生谢王爷抬爱。”王维拜谢后,这场面试才算结束。
后面的日子,就是王维在岐王的推荐下,迅速京城文艺圈打出了名气,宁王的请帖也到了。
王维在宁王府,见到了那个余生只能藏在心底的女人。
武则天的侄孙女,李隆基的女人,武惠妃。
深宫宠妃,王府得遇
武惠妃的父亲,是武则天的堂侄,自小就在宫里长大。等李隆基当上皇帝的时候,已经是个美少女了。
李隆基很喜欢她,想立为皇后。但大臣们不干,好不容易把武家的势力都打下去了,这再整出个皇后来,谁受得了。
刚继位的李隆基根基还不稳,不敢得罪太多大臣,也只能妥协。
不过虽然没有皇后的名分,却有着皇后的待遇。
众所周知,后宫的妃子一辈子就干两件事。替自己争皇上的宠,替儿子争将来的位。这两个事还不是分开的,谁比较受宠,谁的孩子就容易被看重。
所以独宠后宫的武惠妃,就成了众矢之的。
没什么证据,但武惠妃陆续生了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全部夭折了。直到第三个男孩李琩出生,她担心还会夭折。就跟李隆基商量,送到宁王李宪那里去养着,可能就不会夭折了。
就这样,武惠妃的儿子寄养到宁王府。
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李琩,有个媳妇叫杨玉环,之后变成了后妈。
作为母亲,哪有不想孩子的,所以她时不时的就要去看看,这才有了跟王维见面的机会。不然整天待在深宫里,除非王维当太监,否则不可能见到的。
十九岁的王维,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迷恋上武惠妃不足为奇。
但那是皇帝的女人,情思只能狠狠压在心底。
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仕途。
公主推荐,高中状元
王维的仕途,又遇到了问题。
本以为讨得岐王、宁王欢心,推荐当官的事,就十拿九稳了。结果友人传来消息,说本届的解元已经内定了,叫张九皋,走的是玉真公主的路子。
王维急忙找到岐王说这个事,后者也犯了难,说:“我们虽同为圣人兄妹,但玉真公主是圣人的亲妹妹啊。”
岐王想了一会,才接着说道:“等本王五天,谋划一番。”
五天后,岐王喊王维来府,拿出一套表演穿的衣服给他,说:“直接去拜见玉真公主的话,这样的人太多,很可能无功而返,干脆先上才艺再拜见。”
王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勉力一试。
这个办法的效果不错,王维长相出众,自创琵琶曲《郁轮袍》更是弹的深情款款,一下子就入了玉真公主的法眼,问岐王:“此生何人?”
岐王赶紧回答:“乃是河东王氏子弟,精通乐理,诗赋更精,京城无人能敌。”
“还会写诗?有无诗作,让本公主见识一番。”玉真公主话音刚落,王维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诗稿,让下人接了过去。
王维的诗,此时在京城已经流传开了。玉真公主看完很惊讶:“这些诗歌,本宫近日来常常吟诵,没想到都是你写的。”
于是王维从表演者,变成了客人。不得不说,岐王是真办事,直接说道:“此生之才,公主业已了解,不知可否推荐入试?”
玉真公主想了一下说道:“自是可以,前几日有贵客前来,让我推荐一个叫张九皋的人,但到现在,我还未见其人。”
话说一半,转头看向王维:“你尽管是考,本公主定会全力举荐!”
玉真公主的面子果然够大,王维果然高中状元。
他得了一个官,叫太乐丞,就是皇家乐团主编的意思。这个职位是玉真公主特意安排的,因为排练歌舞,少不了跟女性接触,方便出入皇宫内苑。
玉真公主不知道的是,王维不仅方便跟自己见面了,也偶尔能见到武惠妃了。
大唐的公主历来就有养小白脸的传统,没有证据表明玉真公主对王维也有这个意思。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玉真公主没有替王维求情,能推断出一些东西。
王维成亲了,也犯错了,玉真公主没有替他求情。
岐王醉酒,王维被贬
升官发财换老婆,是很多电视剧里的桥段。
王维没有这么干,他中了状元后没多久,就跟自小定下的“娃娃亲”对象成亲了。为此,还特意跟玉真公主解释了一番。
成了家,就只有好好搞事业了。
八月十五到了,宫里要举行大型宴会,舞乐必不可少。王维这个皇家乐团负责人,担任总导演。
正紧张排练期间,岐王带了一堆人来视察。酒上头之后,岐王点名要看黄狮子舞。
王维不敢违逆恩主,只能硬着头皮让人表演。
为什么硬着头皮?
因为黄狮子舞是只能给皇帝看的,岐王,不是皇帝。
事情很快就传到李隆基那里,在早朝上大发雷霆。岐王虽然断片了,但有人帮他回忆。吓得魂不附体。
大唐自玄武门之变后,对王爷们都很警惕。在李隆基看来,这是岐王心怀野心,才会在酒后做出僭越之举。
为了敲打这些王爷,王维成了替罪羊。费了两年多的功夫,只当了三个月的官,就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管军需仓库。
玉真公主没有求情,王维只能离开长安,开始进入半官半隐的人生状态。
历经苦难,终成诗佛
从济州开始,王维就带着妻子辗转各地做官。在妻子去世后,终身未娶。想当官了就出来赚点工资,赚够了就找个地方隐居修佛。
也正是在这种心境下,才作出那么多流传千古的诗作。
直到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攻入长安,把王维给俘虏了。
王维装病,不想当叛军的官。但因为此时的他,名气已经很大了。安禄山为了展示自己得人心,就强行把他关起来,封了个给事中的官。
这就成了唐奸,所以在唐军收复长安后,被下了大狱,准备一起处斩。
还好王维的弟弟是刑部侍郎,还有平叛的功劳,愿意用自己的功劳换哥哥。再加上王维的绝活作诗,一首《凝碧池》,救回了自己的命。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七言,不仅说出了叛军占据宫城时的惨状,也说出了被迫从贼的无奈。
一首诗,不仅救了命,而且还能继续当官。王维当到了这辈子更高的官职,尚书右丞。感觉大限将至时,上书辞官,让为了救自己罢官的弟弟官复原职。
公元761年七月,王维写信跟亲友告别后,在家中安然离世,享年六十岁。
写在最后
王维的诗作充满空灵之气,仿佛能洗净人心中的杂念。
正如他的人生一样,有过对世俗权力的追求,有过从一而终的婚姻,也有贯穿一生的佛缘。
因为做官,他才能经历世间百态。因为信佛,他才能在人生起伏中,不断调整心态。
他是否真的暗恋过武惠妃不重要,是否为了心中的某个人不再续弦也不重要。
他是个有血有肉的诗人,纵然才情盖世,也改变不了时代强加给他的命运。他如此,李白亦是如此。
从他们的诗中就能看出,慷慨激昂到感叹命运的转变。
王维对抗命运的选择,是母亲讲给他的佛。于是,他便成了诗佛。
参考资料:
《王维传》 掌阅科技 编
《王维:且向山水觅深情》 北方文艺出版社 编
《中华文明实录》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编
《唐代长安辞典》 陕西人民出版社 编
《中国宫廷文化大辞典》 云南人民出版社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