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肇之后的一个皇帝叫什么?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18)490

汉和帝刘肇,很多人对他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了,他是东汉时期的第四位皇帝,而在东汉时期,刘肇作为皇帝,也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了。那么汉和帝刘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在汉和帝之后的皇帝又是谁,汉和帝在位期间究竟又是有什么样的作为呢?刘肇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如何评价刘肇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傀儡皇帝

东汉建初四年,汉章帝第四子刘肇诞生,其生母梁贵人被皇后窦氏设计而死,刘肇成为了窦皇后的继子。建初七年,太子刘庆被废,刘肇成为新的皇太子。六年后,年仅十岁的刘肇继任为帝,窦太后临朝执政。可以说,刘肇的早期人生,完全笼罩在窦皇后的阴影之下。

窦太后执掌大权后,大力提拔自己的兄弟窦宪、窦景等人,让窦氏外戚掌控了国家政治中枢;又偏听窦宪之言,不顾大局出征北匈奴;还纵容窦家子弟非法乱纪、培养刺客。

窦氏外戚劣迹斑斑,玩弄专权长达五年之久,最后竟与其姻亲郭氏父子密谋企图杀害刘肇,篡夺江山。至此,十四岁的刘肇终于不愿再做受人控制的傀儡皇帝。

2、夺回皇权

刘肇得知窦氏阴谋时,早已被软禁了起来,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向外传递消息。生死存亡之际,刘肇决定与中常侍钩盾令郑众商讨扳倒窦氏。

郑众是当时负责汉宫近池苑囿游观之处的宦官,对皇室忠心耿耿,而且十分机敏。

汉和帝永元四年,刘肇开始了他的反击。刘肇首先下诏命原本镇守凉州的窦宪来京,以避免其领兵叛乱的可能。

又令自己的兄长、清河王刘庆取来前朝《外戚传》,命郑众整理学习,从中汲取经验。

东汉王朝最后的闪光——刘肇,政治才能卓越,却在27岁早逝

抓捕窦宪时,刘肇亲临指挥,首先清扫了同党郭、邓两家,严守城门,直入窦府,没收窦宪的印信,将其赶回封地,并迫使所有参与策划谋反的窦氏兄弟自杀。

整个夺权过程干脆利落,计划缜密,就这样,少年刘肇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成功摆脱了自己作为傀儡皇帝的现状。

此次夺权,充分展现了他出色的政治才能和对多方势力的把控能力。

在扫除了窦氏家族外戚的势力后,刘肇亲理政事,又处理了诸如太尉宋由等人的窦氏党羽余孽。刘肇本人性情仁善,在幼年时就经常关照自己的兄长、废太子刘庆。亲政后,他更是将仁善之则运用到了政治治理当中。

3、“以孝治天下”

首先,刘肇真正地继承和发扬了汉王朝“以孝治天下”的为政理念。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刘肇听取汉议郎学者杨孚的进谏,选举孝廉,奖励孝行出色的臣民。

刘肇本人十分注重孝道,念及窦太后的养育之恩,并未直接下令处死窦氏兄弟,而是令其自戕;在窦氏一族没落后,仍然厚待窦太后,直到永元九年窦太后薨逝,刘肇才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谜,面对众大臣“依光武黜吕太后故事,贬窦太后尊号,不宜合葬先帝”的上疏,刘肇仍然决定为窦皇后追谥号为章德皇后,同时也追封生母梁贵人为皇太后。

4、爱民为本,宽缓为政

刘肇注重以民为本,体恤百姓疾苦,平时轻徭薄赋,恤鳏寡,矜孤弱。得知岭南地区的龙眼、荔枝送往宫廷过于劳民伤财后,果断下令停止此类行为。

永元八年,洛阳地区发生蝗灾,刘肇的诏书中说:“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并在之一时间赈灾救济,安置流民。

此外,刘肇在国家法制上也倡导宽刑省法。多次下诏理清冤假错案,对罪犯也能从宽发落。他选拔了一批公允怀仁的官员,如廷尉陈宠等人,还为受窦氏谋反牵连的班固翻案,惩罚失职渎职之人。

仁爱这种品质,常人拥有都是极为可贵的,而刘肇作为帝王,更是已经把它从个人修养进化为一种政治智慧,即为仁政。爱民如子,因此受到百姓爱戴;施政宽宥,因此能成百官表率。

5、有张有弛,不刚不柔

刘肇谥号为“和”,谥法曰“不刚不柔曰和”。的确,汉和帝除了个性仁善、推崇仁政的“不刚”,也不乏雷厉风行、纵横捭阖的“不柔”。

或许是多年蛰伏的傀儡帝王生活让他变得谨慎和犀利,刘肇的每一项政治举措都精准地直击要害。对内,他整顿吏治,招贤纳士。刘肇所面临的东汉王朝,外戚积弊沉重,权贵卖官鬻爵导致人才流失,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在位期间,刘肇先后四次下诏招纳贤才,努力修补吏治建设的漏洞。

对外,他先后征讨南北匈奴和西羌等往中原作乱的少数民族,永元六年,又派遣班超收复西域,并设立西域都护府,为东汉边境带来了久违的和平。

6、信用内侍,“宦官用权自此始矣”

尽管刘肇是个政治天才,但在史书中也免不了受人诟病,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他对宦官的重用。

刘肇作为皇子,在深宫中长大,而窦氏家族的控制和提防也进一步缩小了他的“交际圈”,使他无法在朝中发展自己的势力,而经常需要宦官帮助传递消息,所以刘肇与宦官的关系本身是十分亲密的。

永元四年的夺权行动中,刘肇将宦官势力纳入了自己的政治版图,助他谋划的宦官郑众被记为首功,晋升为大长秋,即是皇后的近侍官首领,一般都是由皇帝挑选亲近信任的人担当。

而郑众本人十分谦逊,面对皇帝的封赏常常推辞,诚惶诚恐,这让推崇仁善的刘肇很是欣赏,对郑众的信任与日俱增,经常在国家治理中询问郑众和其他宦官的意见。

《资治通鉴》记载:“帝由是贤之,常与之议论政事,宦官用权自此始矣。”

后世人认为刘肇开启了宦官干政的先河,将此看作是他政治生涯的污点。但仔细考察历史可以得知,宦官政治地位提升已有先例: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已经在宫廷中设置了诸如中常侍、黄门侍郎、大小黄门等宦官专任的职务,目的就是强化皇权,与外戚势力形成对抗。

而观览刘肇的成长和执政背景,就会发现他重用宦官也是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窦家外戚势力猖獗多年,刘肇缺少可以信任的前朝官员;官员选拔制度弊端明显,朝廷人才青黄不接。

据统计,永和四年到永和八年,死去的官员和宗王就有10位之多,这其中大部分是支持皇帝一派的老臣。为了拱卫皇权,刘肇选择培养宦官作为亲信,而还没等他开始重视宦官权力扩张带来的弊端,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7、英年早逝

刘肇是汉朝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体弱多病,但仍然日耕不辍,晨起上朝、夜半批奏,从不懈怠。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政治天才、英明君主却在27岁就早早离世。刘肇在他短暂的政治生命中创造了“永元之隆”的盛景,这也是日薄西山的东汉王朝最后的闪光。

在历史长河中,汉和帝刘肇惊人的政治才华如昙花一现,令后世之人不禁设想,如果刘肇没有英年早逝,东汉是否能在这位明君的领导下,开辟一个崭新的局面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8/521110.html

“刘肇之后的一个皇帝叫什么?” 的相关文章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东家,没准就能逆袭上天了。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也在频频上演跳槽的戏码,而跳槽特...

赵云如果和吕布进行单挑的话 最后获胜的人是谁

赵云如果和吕布进行单挑的话 最后获胜的人是谁

赵云单挑吕布,究竟谁能获胜?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各国战乱纷起。群雄以天地为釜,兵刃为柴,血泪并煎其中。这样的时势也同样造就了一大批的英雄豪杰。 有人在动荡时局中只求安身立命,但是却有的人后在这样的纷杂局势中创下雄图霸业。三国...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了名将,高览则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张郃与高览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以为大将关羽报仇的名义,御驾亲征,亲率大军东征伐吴。初期,刘备率部一路势如破竹,水陆并进,拿下秭归,进至夷陵。东吴孙权...

历史上陈平的才能怎么样?

历史上陈平的才能怎么样?

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邦的谋臣陈平,虽比不上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声名显赫,但也确实算得上一个风流人物。他出生低微,身处穷巷陋室,但胸存大志,广结高人,游学读书,投靠英主。他辅佐刘邦,屡出奇计,匡扶汉室,位及相位。虽然遭遇...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活了73岁,他为何到70高龄才夺权,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0年,司马懿盼天盼地的终于盼到了曹操死,这下,他不用时时刻刻紧盯着曹操了,担惊受怕的日子到头了,他司马懿的春天也该来了。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成...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之时,商鞅就没想过主动起兵造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制定的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国君(当时还没有皇帝)的最高权利。要维护国君的最高权利,一个内容就是杜绝“造反”事件的发生。商鞅制定法律的时候,穷尽心血,把一切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上了...

朱才: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朱才: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朱才,字君业,丹杨故鄣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朱治的嫡亲长子。其父死后袭爵为毗陵侯,官至偏将军,因病死亡,有一子朱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朱才,字君业,是朱治的亲生长子。其父朱治早年无子,于194年(兴平元年)收养了朱然,朱才出生于这以后。朱才为人精细敏捷,擅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