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千古一东坡:除了政治智商不行,其他都很行的苏轼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04)650

编者按:之前所写的《泥马渡康王:除了人品不行,其他都很行的宋高宗赵构》一文当中,被读者找到了一个bug。不过,苏轼可没有这个bug。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夜晚,一轮明月洒下清辉。密州城内(今山东诸城),知州大人酒意正酣,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散发着中年男人的魅力。

兴起时,唤童子拿来纸笔,挥洒之间写下一阙《水调歌头》,然后交给正眨着星星眼的姬妾王朝云现场演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自此,世间再无咏月之词。

01

此时的苏轼,因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政见不同,而被贬谪外放。

在朦胧醉意中,苏轼不由回忆起嘉祐二年(1057年)刚中进士候,汴京城中一片美好的平和世界。

当时正是仁宗在位,在中进士后又在欧阳修推荐之下,与弟弟苏澈共同参加制科大考,成为“百年之一”。后来又通过学士院试,任职直史馆。

这是他人生当中最为快乐的日子,繁华富庶的汴京城,令他流连其中。尤其是九桥门一带,酒楼林立、绣旗招展,遮蔽天日,酒醉之后登上樊楼更是可以俯瞰整个御街和龙亭花园。

北宋东京樊楼的梦幻繁华

然而,治平三年(1066年),父亲苏洵病逝,苏轼与弟弟苏辙扶柩还乡,守孝三年。期满还朝之后,正值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拉开序幕,势不可挡,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也只能暂避锋芒。

而刚刚有过三年朝堂空白期的苏轼,可谓“优势在我”,完全可以不必趟这个浑水。

苏轼之前在福昌、凤翔有过地方任职经历,所以他很明确的知道新法存在的弊端,于是在熙宁四年(1071年)上书直陈。这让原本很赏识苏轼的王安石,感到非常愤怒。

很快苏轼就收拾东西离开汴京,外放杭州通判,三年后改任密州知州。

02

苏轼曾作一篇《洗儿歌》:“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认为只有“愚且鲁”才能做公卿。而自己之所以做不了公卿,就是因为太聪明。

这个,说对也对,苏轼如果不是聪明人,那世间就没有聪明人了。

实话实说,苏轼真的什么都很行!是历史公认“绝无仅有的通才”,有“千古之一才子”的称誉。

文章:他位列唐宋八大家,而且苏文是宋文中成就更高的一家。

诗:他是“元祐”诗坛代表人物,是苏诗把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乃北宋诗坛之一大家。

词:苏词的历史性贡献还要超过苏文和苏诗,首开宋词豪迈先河,并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提出词“为诗之苗裔”,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

书法:“苏黄米蔡”,名列宋代四大家。苏轼的书法自成一格,充满起伏跌宕的气韵之美。

《寒食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

绘画:苏轼在中国绘画美学思想上的重要人物,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文人画”的奠基人。

《枯木怪石图》:在2018年佳士得香港秋拍,以4.636亿港元成交

音乐:苏轼的家庭属于音乐世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十分精通古琴演奏,而苏轼尤其擅长七弦音乐,在音乐方面具有独到的造诣,著有《杂书琴事》、《溪山琴况》。

烹饪:所创的“东坡肉”至今仍是名菜。

医学:对《伤寒论》《千金要方》等医学典籍都精深研究,著有《苏学士方》,后来和沈括的《良方》被合编成《苏沈良方》。贬谪黄州时正逢瘟疫横行,以“圣散子”活人无数。

佛法:苏轼曾潜心修禅,在佛学研究方面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对佛禅义理有深入理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苏轼与北宋名僧佛印可谓相爱相杀。

经济学:苏轼在经济领域方面有杰出的贡献,首创“穷人经济学”,被当代经济学家张五常所推崇。

公共治理:苏轼在各个地方的官声都极好,发掘人才、重视生产,积极推动民间的经济贸易发展。至今海南儋州仍存“东坡田、东坡井、东坡桥、东坡路、东坡帽”,甚至连语言都有“东坡话”。

基建达人:“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曾主持修建过多条长堤,并亲自设计施工草图,其中杭州西湖的“苏堤”至今仍在。

杭州西湖的苏堤春晓

说了上面这些,就完事儿了吗?

NO!

正所谓“说不全、说不完、说不透的永远的苏东坡”。

苏轼还擅长农业、园林、军事、盆景、制墨、教育、酿酒、经义、方言、楹联、算术、服装设计、房屋建筑、木工、雕刻、冶铁,等等等等。

而且不是简单涉猎,而是无一不精,无一不能。

是创客,是引领时代风尚的潮人。

03

苏轼确实什么都很行,但就是政治智商不行。不但不行,甚至就是负数。

在王安石变法风头正盛的时候,他上书反对。于是被列为“旧党”,被贬谪外放,辗转多地。

更是在元丰二年(1079年)担任湖州知州时,发生“乌台诗案”,如果不是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再加之有包括王安石在内的多个重量级人物出手相救,估计当时就凉了。

而到了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以高太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旧党自认苏轼是自己人,于是抛出橄榄枝,遂得以还朝,任中书舍人,随后又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如无意外,苏东坡的仕途这是进入快车道了。

然而,苏轼发现旧党尽废新法之后,感觉并不妥当,因为新法并非一无是处。于是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并抨击旧党执政之后的腐败现象,由此触怒了司马光与高太后。

自此开始,“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

再次被贬谪外放。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之后,新党再度起势。然而对苏轼却更加不友好,先贬到惠州(今广东惠州),再贬到儋州(今海南儋州)。

一直到宋徽宗即位,在元符三年(1100年)召苏轼还朝。然而造化弄人,苏轼在北归途中逝世于常州(今江苏常州),享年66岁。

纵览苏轼一生,生长于眉州,成名于汴州,除了仕途起步期的福昌、凤翔之外,就是贬谪各地:

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汝州、常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宁州、惠州、儋州、琼州、廉州、舒州、永州。

真正的天南海北,完全可以为相声演员凑出一段“贯口”。

事实上,即使苏轼没有逝世,此次还朝也必然没有好结果。王安石、司马光对苏轼仅限于政见不合,二人的人品还是方正的。徽宗时期蔡京、高俅、童贯、杨戬当权,苏轼岂能不喷?

可能,到时候就不仅限于贬谪了。

04

某次饭后苏轼指自己的肚子问身边众侍妾:“可知我这里面有什么吗?”有侍妾说:“文章”;有侍妾说:“见识。”只有王朝云笑道:“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赞道:“朝云知我。”

苏轼只要圆滑一点,政治智商不用太高,哪怕处在合格线附近,官至宰相不在话下,不至于如此颠沛流离。

可是,官至宰相的苏轼,是成不了苏东坡的。

官至宰相的苏轼,可能不会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洒脱,不会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不会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哲思,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风流人物”的豪放,不会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真情……

也没有时间把各个方面的技能点都点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3912.html

“千古一东坡:除了政治智商不行,其他都很行的苏轼” 的相关文章

王潜:唐朝外戚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王潜:唐朝外戚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王潜(生卒年不详),字弘志。唐朝外戚大臣,唐玄宗李隆基外孙,琅琊懿公王繇之子,母为永穆公主。南陈大臣王通之弟王固的后裔。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琅琊王氏。门荫入仕,候补千牛备身。元和年间,累擢将作大监,出任左散骑常侍、泾原节度使,修筑归化、潘原三个堡垒。唐穆宗...

诸葛亮死后曹魏实力那么强 蜀汉为何没有亡在曹魏之下

诸葛亮死后曹魏实力那么强 蜀汉为何没有亡在曹魏之下

还不知道: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什么没有立刻亡于强魏之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一般人心中,诸葛亮之死便是蜀汉亡的开端。国家大权旁落的刘禅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容忍终于得到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力。可是历来在朝政上都是实习生的他是否有能力在没有诸葛亮的情况下统治自己的国家呢?是...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陶侃是东晋为数不多的名将,也是为人正直的官员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陶侃年幼而孤贫,最初任县中小吏。家里很穷,父亲去世的早,和我们一样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谞,字慈明 。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爽出身“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学...

刘邦起兵用来七年才坐上皇位 刘邦真的只是靠手下吗

刘邦起兵用来七年才坐上皇位 刘邦真的只是靠手下吗

对刘邦:47岁起兵,历时七年54岁便成为皇帝,他真的只是靠手下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序刘邦这位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历来都是争论的焦点,人们对他的评价主要有正反两个方面。正:1,他参与了推翻秦朝的战争,并且在楚汉战争中打败拥有巨大优势的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反:2...

曹冲作为三国时期的神童 曹冲为何十三岁就夭折了

曹冲作为三国时期的神童 曹冲为何十三岁就夭折了

对曹冲被誉为神童,为何在其十三岁时便夭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那么一定绕不开曹操,曹操在三国中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不教天下人负我”,使得许多人都记住了这位枭雄。当时三国时期天下大势被分为魏蜀吴三国鼎立,而曹操所在的曹魏是当时势力最大的,除了...

司马懿是不是在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司马懿是不是在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对司马懿惧怕诸葛亮吗?司马懿评价过4次诸葛亮,你看他都说了些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极致化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无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碰撞,都堪称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同属于极致化人物。概括说来就是存在着两同和两不同。所谓两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