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思邈活了141岁,你若能看懂他的奇怪理论,也能获益匪浅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08)590

前言

孙思邈生于南北朝的混乱年代,父母双亡,他随母家长辈生活。7岁时,天资聪颖的孙思邈已经能够背诵千字文章,展露出惊人的记忆力。然而聪明的同时,他又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总要请医生上门看病,家境由盛转衰。

【多病缠身的小医圣】

多次目睹医生治病的孙思邈,对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记得之一次生病时,家里请来的老医生细心地为他诊断,然后熬制中药汤让他喝下,没过几天病就好了。这给了孙思邈很大的震撼,原来医生是这样神奇,可以让人从病痛中解脱出来。

从那时起,孙思邈就开始观察那位医生的诊断 *** 、用药原则等,还把自己生病时的种种感受也记录下来。他决心要学医,不仅为了治病救人,也是为了治愈自己浑多病。

然而,家境日益窘迫的情况下,孙思邈能接触到的医书并不多。他十分珍惜母家收藏的一本薄薄的医书,几乎背诵了所有的内容。每逢有空,他还喜欢去集市听药贩们讲述药材知识,尽管收获有限,但孙思邈仍然乐此不疲。

在母家族人的悉心照料下,孙思邈渐渐长大成人。18岁时,他已经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的感冒发烧病症,深得乡邻的称赞。这些年孙思邈靠着自己这点有限的医药知识,加上聪明的头脑和勤奋好学的性格,才走出了那些艰难的病痛年华。

【神童药王的诞生】

20出头时,“圣童”的美誉随着他的医术在乡间传开,人们都争相请他诊症。当时正值战乱频仍的南北朝末期,民不聊生。能医术高强的孙思邈,受到了乡邻的景仰和依赖。

然而,朝局动荡,战乱频仍,孙思邈看清了世道的艰难,也看到了当医生的人生意义。杨坚两次邀他入朝为官,都被他谢绝了。孙思邈认为,仕途虽然荣华富贵,但要经年累月才能稍有作为,而当下民不聊生,需要医者救治,这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

于是,30岁那年,孙思邈决定离开家乡,隐居到太白山,专心医道,不问世事。这一决定 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让他最终走向了医圣的道路。

【隐居深山 求医问道】

在太白山的十几年间,孙思邈过着采药、钻研、救治病人的生活。山中草药丰富,让他得以认识更多的药材。每逢遇到不曾见过的药物,孙思邈都会反复咀嚼、闻其气味,然后查阅药书中的记载,直至弄清它的功效为止。

他还精通《黄帝内经》等医典,又广泛收集各种民间药方。有一次,孙思邈路过一个山村,听村民说能治伤寒的秘方,便耐心地记录下秘方的组合与制法。在医病救人的过程中,他也获得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这些年的心血汇聚成他一生的杰作——《千金方》。《千金方》收录了大量临床实用的方剂,是我国历史上之一部系统的临床医学专著,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它也成就了孙思邈在医学史上的地位,使他名扬千古。

【养生秘诀:立足今生,瞻望长生】

然而,孙思邈并不满足于医术上的成就。在编撰医典的过程中,他更加认识到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于是,他将自己多年的养生心得,总结为“养性”的理论,写进了《千金方》,与世人分享。

60多岁时,孙思邈应唐太宗之召入宫。当时的他,虽已高龄,但仍神清气爽、朝气蓬勃,丝毫不见衰老模样,让在场的众人叹为观止。这都得益于他早年形成的养生习惯。

孙思邈一生坚持自己的养生之道,最终高寿141岁。那么,他的养生秘诀是什么呢?

【养性为先的长生哲学】

孙思邈认为,养生的重点不在食补药济,而在“养性”。他说,“性本善”,只要保持高尚的情操与善良的心,内外之病自然不生,祸乱也无由发生。这就是他养生的宗旨。

在养性八法中,孙思邈提出之一要务是调理心性,做到豁达开朗、淡泊名利,这样精神上就能达到平和,身体自然健康。其次,他还提出了居处调理、 *** 、饮食调理等具体的养生 *** 。

这种养生思想可谓“预防胜于治疗”。当时的人们更看重食补药济,而忽视了心性的调理。孙思邈则独辟蹊径,提出要从内在做起,用道德情操熏陶心灵,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长寿的目的。

正如他用“灯用小炷”的比喻一样,给自己适当减负,就能延长生命的寿命。抱着一颗平和善良的心,面对世事,内心便有了支持,也就不那么容易生病。

【千古长寿 养性之道】

孙思邈一生淡泊功名,专心医道,又能保持开朗向上的心态,克服身体的弱点,才让他最终长寿141岁,成为千古传奇。他的养生思想至今仍启发着我们。

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一颗善良赤子之心,与世无争,豁达看待身边的一切,这样的心境才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孙思邈的“养性”之说,值得每一个追求长寿的人细细体悟。

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都在外在追求,想通过服用各种补品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其实,这些外在手段都只是幌子,如果内心依旧躁动不安,养生效果会大打折扣。

要做到真正的养生,就要从调整自己的心性做起,用一颗平和善良的心去面对世事,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增强内在的正能量。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才是长寿和健康的关键。

孙思邈留下的养生智慧,再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而不丧失斗志,用善意影响周围的人。

一点一滴积累正能量,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当我们拥有了这种力量,面对生老病死也可以保持平和,生活中的烦恼也不再感到折磨,这样的人生才会更长久。

结语

孙思邈用他的一生实践证明了“养性”的重要,他虽从小体弱,但却活到141岁,成就了他的医圣地位。我们也一定可以通过调理心性,活出一个健康长寿的人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9/524233.html

“孙思邈活了141岁,你若能看懂他的奇怪理论,也能获益匪浅” 的相关文章

都是对战曹洪,甘宁只用了二十回合,而马超秋娥用了五十回合?

都是对战曹洪,甘宁只用了二十回合,而马超秋娥用了五十回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洪是曹魏宗族大将,武力值不低,甘宁是东吴大将,武力值也不低,东吴大将中,除了太史慈,甘宁当属第一,马超更不用说了,是汉末群雄之一,也是蜀汉名将,武力值在超一流名将行列。然而,在打曹洪的时候,甘宁二十合打败了曹洪,而马超五十合还没拿下曹洪,...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对联蜀抗曹是好政策,为什么孙权要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水淹七军,大败曹军。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要知道,东吴和蜀汉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结盟的状...

清朝火器发展落后是因为康熙吗 康熙是那个千古罪人吗

清朝火器发展落后是因为康熙吗 康熙是那个千古罪人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是不是导致清朝火器发展水平落后的“千古罪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不是,这与历史真相不符合。说康熙抑制清朝火器发展水平落后,是一种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真实的历史真相恰恰相反,康熙不仅仅对清朝火器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而且他对火器的研发和使用非...

黄忠和魏延谁的武艺更高 谁更有资格做五虎将

黄忠和魏延谁的武艺更高 谁更有资格做五虎将

还不知道:黄忠和魏延哪个武艺更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天下最强的武将是吕布,而仅次于吕布的就是蜀国五虎将了。由于吕布早死,因此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组成的五虎将团队也成了后来最强的武将组合。相比较而言,黄忠由于年龄太大了因此老被人挑刺,甚至还有人...

两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两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古代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总揽大权,是站在权力顶峰的存在。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很有作为,削三藩,平定噶尔丹,废止“圈田令”、创立“多伦会盟”等。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的败笔就是他两度废立太子,造成了储位之争,使王朝出现内耗。康熙皇帝废立太子的事,是历史上的老话...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也是唐朝第一位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裴寂是唐高祖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并逼迫李渊退位以后,他是怎么对待李渊这位最宠幸的老部下的呢?先来说说裴寂为什么是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渊在起兵以前,裴寂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高湛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高湛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高湛是北齐第四位皇帝,561年~565年在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齐武成帝高湛是东魏大丞相高欢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娄氏,他长得仪表堂堂,魁梧英俊,高欢极为钟爱。高湛3岁时,封长广公,次年封长广王,8 岁时,高欢为他聘蠕蠕太子盭罗辰之女,而他却冠服端严,神情闲逸,华戎无...

解缙的一生是什么样?他的下场有多惨?

解缙的一生是什么样?他的下场有多惨?

解缙,内阁首辅也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解缙曾经获得朱元璋、朱棣的两代君王的高度认可。朱元璋甚至用“恩犹父子”这样的话向他表达喜爱之情。朱棣进京后,方孝孺不愿意写的《登基诏》,最终由解缙妙笔写出。可是为什么,最终解缙会被深埋雪中冻死呢?一、解缙天资聪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