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 明末风云(18)明朝最有钱的藩王,传承260多年,高居大明富豪榜之首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人说是1644年,有的人说是1645年。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是什么时候结束,有的人说是1662年,有的人说是1683年。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有几位皇帝,有的人说有五位,有的人说有四位。
有这样一个朝代,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是一个朝代,但之后偏偏又不被承认为是一个朝代。
它就是南明。
(南明那段日子之十八)
四川最重要的两个重镇,当然是川东的重庆和川西的成都。
成都的重要性,在当时尤重于重庆。这里是四川的首府,割据称帝的不二之选,历史上众多割据四川的政权,都在成都建都,对于志在称霸的张献忠,成都必须要拿下。
在明朝,成都还有位世袭的藩王——蜀王。
图1. 成都蜀王府遗址
之一代蜀王叫朱椿,是朱元璋第十一个儿子,生母是郭子兴的女儿郭惠妃。四川作为要塞之地,有“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的战略地位,朱元璋更是非常重视,早在洪武十八年朱椿已就藩成都坐镇,同秦王、晋王、楚王等一样,是资格最老的藩王,传到现任蜀王朱至澍这里,已经是第十四代,蜀王的传承,贯穿了明朝的历史。
已经传承了260多年的蜀王,不富是不可能的,明末有几个著名的有钱藩王,比如福王朱常洵,不过他们与蜀王相比,恐怕还是略逊一筹。
光看岁禄的话,蜀王似乎并不算太多,仅仅是岁支禄米一万石,这个收入要养活王府一大家子人还是比较吃力的。
不过这点年薪,对蜀王来说只是小儿科,他自有各种创收手段。
年薪之外,历代蜀王多次得到皇帝名目繁多的丰厚赏赐,蜀地每次进贡,朝廷还要照例给予比贡品价值高得多的赏赐。
更大的收入,来自蜀王在地方上的收益,如地租、税课征收等。
有资料说,朱椿有300多个王庄,每天由一个王庄提供膳食,一年才轮换一遍,“富无与比。”
到了万历三十四年,四川巡抚孔贞一上奏朝廷说,四川向来有沃野的说法,成都府11个州县的良田沃土,蜀王府占了70%,军屯20%,老百姓只占10%。
这些都是历代蜀王通过朝廷赏赐、私下占有、接受投献等各种方式得来的。
不过历代蜀王的名声并不坏,他们田产虽多,很多都是农民投献而来,投献的意思是主动把田地投靠蜀王府。这一方式在明朝中后期比较普遍,原因在于老百姓的赋税负担沉重,把田地投靠王府,可以逃避相关赋税,因为王府的田地是不用承担朝廷赋税的。
在承担朝廷沉重赋税和只须缴纳王府地租的选择上,老百姓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作为王府,也乐意接受投献。
把田产投献给蜀王府,国家的税收当然就要少收,所以《明史》将投献田产的四川农民称为“蜀中奸民”。
图2. 蜀王府后花园遗址
现代有个胡润,每年靠 *** 富豪榜,吸引了不少关注。
这事儿,在明朝就有人做过。
在嘉靖朝严嵩之子严世蕃是个才子,他曾与亲信“屈指天下富家”,也就是 *** 了一个富豪榜,榜上排名之一的,就是当时的蜀王朱让栩。
明朝人陆釴在他的《病逸漫记》中说:“天下王府,惟蜀府最富。”
谭纶说:“蜀府之富,甲于天下。”
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说,蜀藩“富厚甲于诸王,以一省税银皆供蜀府,不输天储也”,蜀藩“拥厚赀,为世指名”。
蜀王的富,得到公认。
关于蜀王的富有,民间还有个传说,说是初代蜀王朱椿在内府中得到一件宝贝——鸿宝书。此书记载的是黄白之术,也就是本炼金术教程,学会了炼金术的蜀王们,当然是想不富都难。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不过蜀王的富有,是实实在在的。
既然这么有钱,又是宗室亲王,在这国难当头之际,拿出钱财来招募训练士兵以求自保,似乎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
现任蜀王朱至澍说:没钱!
图3. 蜀王府太监墓群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张献忠攻下重庆后,已经自统大军逼近成都,成都城内,大概还有三万军队。没有来得及到重庆上任的新任四川巡抚龙文光,带领总兵刘佳印、参将杨展,率领三千精兵正从川北驰援成都。
此外,四川其他各地,陆陆续续有一些地方部队和义军奉命或自发从各地赶到成都汇集,四川各地民众对张献忠素来没有好感,此时坚守成都的决心也非常坚决,颇有一番众志成城的气势。
如果此时蜀王朱至澍能散财招兵,巩固城防,不说能打败张献忠,坚守住成都一段时间还是很有希望的。
但是朱至澍在五月初得到崇祯殉国的消息后,却动起了小心思。现在一国无主,天下大乱,自己作为宗室亲王,也有资格继承大统,何不趁此机会当一把皇帝瘾。
这时龙文光还没到成都,城中更大的官员是四川巡按刘之渤,当他听到蜀王居然要动起这个念头,又气又怒,当众驳斥朱至澍:“你的支脉太远,还轮不到你!”当即冲出王府,跳进了金水河,还一边大呼:“我这就去见大明的历代先帝!”
刘之渤说得没错,蜀王虽然世镇四川,但从血统上讲,是朱元璋第十一个儿子朱椿所传,到了朱至澍这一代,同朱由校、朱由检一系的血脉已经割裂地相当远,排在他前面的,至少还有不下十来个藩王。
好不容易大家才把刘之渤劝出来重新工作,他带着百官来到蜀王府,商讨御敌之策。他对蜀王说,现在成都城内已经不稳,请蜀王拿些钱出来,犒赏军民,把士气重新提振起来。
按理说,这个建议并没有什么问题,成都府库早就空了,就只剩蜀王府有钱,而且一旦城破,蜀王一家必死无疑,于情于理,这都是蜀王救国和自救的时候。
但朱至澍给出的回答却让人无言以对,“孤库中钱粮有数,只有承运殿一所,老先生等拆去变卖充饷”,这简直是在耍赖皮了。
刘之渤厉声说道:“殿下!承运殿无人买得起,唯有李自成是受主!”(当时张献忠还没有称帝,名义上还是李自成的属下。)——你这样一毛不拔,那就等着李自成来拔你的毛吧!
明末农民军起事时,围攻各个重镇,这些城镇中大多有藩王驻守,不过看来看去,只有开封的周王还算慷慨,李自成几度围攻开封,周王都拿出王府财宝犒赏守城军民,开封也成了农民军打得最艰苦的大城市。其他藩王,比如福王、蜀王,虽然有钱,却死也不肯拿出来组织军队,用鼠目寸光来形容一点也没错。
图4. 张献忠像
从五月初到七月底,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就这样在扯皮中被浪费掉了。没钱,龙文光还是刘之渤都干不了事儿,毕竟无论是招兵、训练还是加固城防、添置武器,都要花钱。
到7月底,张献忠大军已逼近成都,想到重庆宗室兄弟们的悲惨结局,朱至澍才惊慌起来,同意拿出钱财招募士兵守城。不过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前期的不作为,使得成都城内民众已逃亡大半,连郡王、缙绅都已逃跑一空,朱至澍拿出一人50两白银的高额悬赏,才招募到一些人拿起刀枪登上城头,但他们只是看上了钱财,一不注意,就扔下武器逃得不知去向了。
这时,多亏了没有来得及到重庆上任的新任四川巡抚龙文光,带领总兵刘佳印、参将杨展,率领三千精兵从川北驰援,使得成都城内局势稍稍稳定。
八月四日,张献忠大军抵达。明军参将杨展是员勇将,他和总兵刘佳印带兵出城,冲杀之下,竟然将大西军前锋逼退了几里地。
明军能取得的胜利,也仅限于此了,等大西军全军源源不断抵达后,人数上的劣势使得明军再也不敢出城野战,只能凭借火铳、大炮、弓箭等借城墙固守,龙文光、刘之渤两人衣不解带,日夜在城头巡视,期待能有奇迹出现。
但这个时候,已经不会有援兵来了,城墙被攻破是早晚的事。接下来的事和重庆如出一辙,张献忠将明军压制在城内,派人四处寻找城墙薄弱处,最终还是用老办法,打地道接近城墙脚下后,埋下多达一万多斤的火药。
八月初九晚,暴雨倾盆,雷电交加,这是张献忠发动最后攻击的日子,乘着夜黑风高,混进城内的农民军细作开始到处点火破坏,张献忠在城外一声令下,火药被引爆,随着天崩地裂一声巨响,火药威力之大,连城墙西北角的锦江楼也被炸伤了半空,成都沦陷,已成事实。
图5. 张献忠美术作品
城破之日,城内一众官员大多自尽殉国,四川巡抚龙文光、四川巡按刘之渤、总兵官刘佳印、推官刘士斗、华阳知县沈云祚等穿戴好官服,朝南拜祭,喝毒药自杀,还有许多无法记名的官员,在混战中被杀死。
最倒霉的是城里的宗室,农民军进入成都后,围攻蜀王府,朱至澍与妃嫔、宫女等投井自杀。张献忠对明朝宗室有一种天然的仇恨,对蜀王宗室下达了格杀令:“凡王府室支,不分顺逆,不分军民,是朱姓者,尽皆诛杀。”
蜀王宗室及家人数万人,都被杀死。那些躲藏到深山老林的,也都被追杀,连姓朱的百姓,好多都未能幸免。
也有部分外逃的,比如富顺王的次子镇国将军朱平檙,他逃到荥经被残明将领曹勋等人拥戴为盟主,称蜀王,打出蜀王府的旗帜与张献忠对抗,后来失败,朱平檙不知去向。
蜀王一支,繁衍了260多年,人数在万人以上,加上家属,何止数万,经过张献忠的捕杀,基本从地球消失,就此宣告功能性灭绝。
蜀王朱至澍没有他先辈的运气,没能埋在蜀王陵的风水宝地中。他的悲剧,有他自己的愚蠢和吝啬的因素,但实际上,他和明末其他惨遭屠戮的藩王一样,是为几百年来贪欲无止境的宗室还债。这样的悲剧,心疼儿孙的朱元璋倘使看见,不知道该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