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袁世凯喝醉酒后,定了一条家规,为何让众多儿媳感到脸红?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09)460

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早年间袁世凯热衷于科举考试,一直想博取个功名,这首《感事》就是他两度名落孙山时感慨而发写的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来年少的袁世凯确实充满着远大的志向,他自己也曾说过,苦读书多年连一个秀才都没中过,是他一生更大的遗憾,但他仍不甘心,直到朝鲜突发事变,才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

历史上关于袁世凯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北洋军阀的领袖。或许这最初的反感是从他复辟帝制开始的。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袁世凯是一个“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曹操型的人物。

从最初的维新变法运动中他支持强学会,给皇帝上书了一封万言条陈,提出了完整的改革纲领。重视练兵,在天津小站制定的建军方案以及大胆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提高武器装备。黄兴曾视袁世凯为“中国之华盛顿”。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实体经济,督建了中国之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兴办农业教育、推广农业新技术、开办银行甚至进行币制改革。对外他则主张开放,引进外资发展国内的经济。

虽然中举一直是袁世凯心中不能实现的遗憾,但是不得不说他在当时是一个十分前卫的人,他主张废除科举,办新式学校,更是鼓励学子们去留学。后虽然称帝,但是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君主立宪的中华民国,推动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

他也曾经禁毒禁赌,按理说这么现代的思想应该是一个洒脱的现代人形象。但是袁世凯在一个方面还是一直被人诟病,顽固的封建腐朽思想藏于骨子里,那就是在对待女人的这个问题上。袁世凯一生共有一妻九妾,一共给他生了32个子女,其中有17个儿子,而他的这些儿子又效仿他纳妾的陋习,一共给他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

或许是年纪太小,与他的原配妻子成婚时才17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并不是他想要的,正室于氏并不受宠爱,袁世凯长期不与她同房。

在对待纳妾这件事上,袁世凯似乎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只要看到漂亮的女子,就想纳为自己的小妾。有一次二儿子袁克文去南京办事,结识了青楼女子叶氏,二人私定终身,回去向父亲复命时照片被父亲看到了,胆小的袁克文竟说是给父亲物色,自己看上的姑娘成了父亲的枕边人。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袁世凯虽然府邸大,但是他的妻妾和儿子媳妇都住在一起。这么一大家子的人平时不知道是怎么生活的,这每天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在众多的姨太太中,袁世凯最宠的是大姨太沈氏和五姨太杨氏,这从子女对他们的称呼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管于氏叫娘,管自己的母亲叫妈,而管大姨太沈氏叫“亲妈”。所以晚上袁世凯一般都留宿在姨太太的房里。

都说酒后误事,怪不得现在不让酒后驾车,酒精的麻痹作用会控制人的大脑,尤其是醉酒后可能都不记得自己干了什么,就是我们说的喝断片了。

话说有一天,袁世凯在家设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袁世凯已经喝多了,醉醺醺的准备离席回去睡觉。就在回自己房间的路上,袁世凯路过了一个房间,正好从里面走出来一位女子,酩酊大醉的袁世凯以为是自己的小妾不由分说就把女子拉进来房间。

此时刚好被家里的下人看到,赶忙跑去喊来了袁世凯的儿子,当袁世凯的儿子赶到时,正好听到里面女子的呼喊声。立刻冲进去制止了自己的父亲,酒醒一半的袁世凯回过神来才发现不是自己的小妾,而是儿媳。事已至此,别提当时有多尴尬了,幸好喝醉了还可以找个理由搪塞过去,等他们走后袁世凯自己都觉得非常的荒唐。

第二天天亮,酒醒后的袁世凯立刻向儿媳道歉了,为昨天的失态感到自责,不过幸好什么都没有发生。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在发生袁世凯当即制定了一条家规。

那就是让家里的年轻女性,除了自己的妻妾外都要穿上红色的裤子。因为袁世凯对红色比较敬重,这样再喝醉之后看到红色的裤子难免心生敬畏,也就不会在做出荒唐的事了。但对于儿媳来说,每天在家都穿红色的裤子,多少有些让人脸红难堪。

所谓上行下效,袁世凯在娶妻纳妾这件事上给自己的儿子树立了坏的榜样,导致家里的妻妾才会如此之多,才会出现文中的荒唐事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4652.html

“袁世凯喝醉酒后,定了一条家规,为何让众多儿媳感到脸红?” 的相关文章

刘秀和刘备都是刘家人 两人的成就差距为何那么大

刘秀和刘备都是刘家人 两人的成就差距为何那么大

对同样都是老刘家的子孙,为什么刘秀能再造汉室,刘备却失败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都是老刘家的后代,刘秀之所以能成功复国,刘备却失败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刘秀的运气比刘备好太多了。因为运气好,导致刘秀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巨大的先天优势。这些优势,是后来刘备从来不曾拥...

陈震: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奉命出使东吴祝贺孙权称帝

陈震: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奉命出使东吴祝贺孙权称帝

陈震(?—公元235年),字孝起。荆州南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领荆州牧时,辟陈震为从事。后随刘备入蜀,为蜀郡北部都尉、汶山太守、犍为太守。建兴三年(225年),拜尚书,迁尚书令。建兴七年(229年),孙权称帝。蜀...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还不知道: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他的后裔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00年5月,“小霸王”孙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对张昭说:“公等善相吾弟!”然后将将印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孙权不仅在江东站稳脚跟,而且还占领了荆州地区...

洪遵:南宋官员、钱币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洪遵:南宋官员、钱币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

朱元璋屠戮的功臣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对蓝玉下手那么狠

朱元璋屠戮的功臣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对蓝玉下手那么狠

朱元璋屠戮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唯独对蓝玉下手那么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将蓝玉剥皮填草,傅友德也好,李善长也好,这些人虽然都被诛杀或者逼死,也没有受到蓝玉这么非人的折磨,蓝玉的下场之所以这么惨,一方面因为朱元璋晚年的性格多疑,残暴,另一方面也是蓝...

张飞在被范姜张达刺杀的时候 张飞帐下就没有卫士吗

张飞在被范姜张达刺杀的时候 张飞帐下就没有卫士吗

对范姜张达刺死张飞,难道张飞没有大帐卫士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刚刚当上荆州牧的时候,周瑜就曾经对孙权说过:“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陈寿。《三国志。周瑜列传》其实不光周瑜对刘关张二人有如此评价,曹营的郭嘉、程昱、董昭等人...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万出身陈郡谢氏,才干过人,善于清谈。起家司徒掾,参加兰亭雅集。历任抚军从事中郎,辅佐会稽王司马昱。出任吴兴太守,颇有政绩。兄长谢奕去世后,接任西...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