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饥荒为什么不打鱼,不吃蚂蚱呢?原因很简单,但让人心碎

历史文化1年前 (2023-09-15)80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从古至今发生过许许多多的饥荒,多少百姓在灾难中被活活饿死。曾经有皇帝说出:“何不食肉糜?”让无数文人对这个无法共情百姓的话进行批判。而现如今在网上竟也有人提出“为什么不吃鱼,不吃蚂蚱?”的疑问。

那么这些灾民不去吃鱼吃蚂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943年陆丰县饥荒

中国以往的饥荒往往是由旱灾、水灾和虫灾多种因素引起的,这些灾害的轮番发生让遭遇饥荒的老百姓吃不到一点粮食。每次灾荒过后,都有无数百姓在饥饿中死去,饥荒可能只是历史书上的一页纸,但却是一幕幕曾经真实发生的悲惨事实。

1943年的陆丰县就爆发了一场由旱灾引起的特大饥荒。据灾后统计显示,陆丰县饥荒导致百姓在本地饿死了11.71万人,还有一些逃荒但死在了外面的有1.67万人,而陆丰县全县有五十多万人口,这次饥荒饿死的人几乎达到全县人口的一半。

有的家庭在这场灾难中绝户,甚至有五十多个村子都散掉。陆丰县受灾如此严重,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地处广东东部沿海地区的陆丰县被日寇占领和封锁,粮食匮乏。

1942年秋天,陆丰县突然开始遭受虫灾的侵袭。这些害虫日夜不停,到处啃食耕地里的禾苗。以前的粮食产量是很低的,一年的收成有时都不够农民家里自己吃。田地里本就没多少禾苗,蝗虫过境之后,其所到之处全部精光。

侥幸逃过蝗虫侵袭的禾苗,在开花出穗的时候,陆丰县又遇上了长达七天的台风冲击,台风天气下狂风骤雨突然来临,经过这番折腾,极少数存活的禾苗也成了无法结谷的白穗。秋季本是丰收的季节,但这一年陆丰县的农民们颗粒无收。

1943年的春季,本就没多少粮食的陆丰县又遭受了大面积的春旱。持续十几天的时间,陆丰县的上空没有下过一滴雨,地里的土旱得都龟裂严重。这让陆丰县的作物产量雪上加霜,干旱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春天耕种的时期,而土地植被却已经破坏严重。

生产不出一点粮食的耕地,让全县都陷入了粮食极度匮乏的局面。还没过完正月,百姓们家中的大米、红薯都吃得精光,就算用钱也买不来一丁点粮食。有条件的人赶紧带着全家跑到了其他地方逃荒,而没有能力逃出家乡的百姓们,只能想法子找填饱肚子的东西,

他们起初是先吃米糠,后来开始上山挖野菜,山芋叶、马苋菜、柿子叶等等,只要能够填饱肚子,都被百姓们拿来当食物吃了。可是再多的植物也经不住人天天的吃,很快这些野菜也被挖的不剩一棵,土地上全都是被挖菜时留下的沙坑。

于是他们开始扒树皮来充饥,还有的人实在找不到吃的,就找来了“观音土”食用,最终因为把肚子撑大无法排便,被活活憋死。陆丰县的土地上,全都是被饿死的人的尸骨。

不打鱼、不吃蚂蚱的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灾民们根本打不到鱼,也不可能吃蚂蚱充饥。

首先讲为什么打不到鱼的原因,陆丰县在饥荒爆发之前,正好经历了一场极度干旱的天气。天上滴雨未落,池塘里的水位自然也就下降,水里的鱼儿也会大大减少。

如果只是短时间的饥荒,这些池塘里的鱼或许还能帮助人们渡过难关。可是饥荒往往是持续好几个月时间的,所以这些鱼的数量根本不够支撑灾民们熬过灾荒,池塘里的鱼只会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就能被灾民们捕捞完毕。

其次是为什么不吃蚂蚱的原因,中国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百姓抓蝗虫吃的记载。但是灾荒中的蝗虫,并不是单独的几个虫子,而是成群结队的一大群虫子。

蝗虫独居的时候,性格温顺,危害并不是很大。但是当它们聚集起来的时候,相互拥挤的蝗虫之间会戳到各自的后腿。而蝗虫的后腿上分布着一个极具敏感的神经,这个神经一旦被 *** ,就会让蝗虫释放一种毒素,这种毒可以降低蝗虫的反射神经。

中了毒的蝗虫性格会变得十分暴躁,开始具有攻击性,同时还会食欲大增,于是它们成群结队地向粮食进军。而之所以我们在蝗灾中看到蝗虫们乌压压的一片,就是因为蝗虫还会在中毒之后变化颜色。

不仅如此,蝗虫过境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它们不会一直停留在空中让人能够抓住他们。它们通常会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将农田一扫而空,然后再马上飞走前往下一个让它们大饱一餐的目的地。

对于处于饥饿的百姓们来说,已经是饿的两眼昏花,哪里还有力气和时间去抓那些一飞就走的蝗虫呢?退一步讲,即使是抓到了一些蝗虫,蝗虫的体积太小,也难以填补食物短缺的巨大缺口。

假设百姓们可以在每小时内抓到三百只蝗虫,而且要动用全家人整天都去抓这些蝗虫,也无法让这些虫作为他们长期饱腹的食物量。

以前的中国百姓经历了许多吃不上饭的时候,但是现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担心没有粮食吃的问题了。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袁隆平所研制出的“超级水稻”,给中国的粮食产量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

当今的人们,或许很难再体会到饥荒的可怕,但是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提醒着我们,时刻牢记食品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人类是离不开食物的。

当我们在享受当下的每一餐时,希望每个人能够牢记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也要记住这些前人给我们带来的教训,那些无奈与痛苦,将会永远地存留我们的史册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5601.html

“古代饥荒为什么不打鱼,不吃蚂蚱呢?原因很简单,但让人心碎” 的相关文章

王缙:唐朝宰相、书法家,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

王缙:唐朝宰相、书法家,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

王缙(700年-781年),字夏卿,唐朝宰相、书法家,尚书右丞王维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缙出身于河东王氏,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进士及第,授侍御史。协助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历任太原尹、河南副元帅、河东节度使,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附和权臣元载,贬为括州刺...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气的吐血,但他也并非是嫉妒之心,一是《三国演义》是通过这样写周瑜和诸葛...

李存孝为何会被称为唐末第一猛将?他的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李存孝为何会被称为唐末第一猛将?他的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战将,是唐末第一猛将,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存孝是唐末第一猛将,有句话说,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说的就是李存孝,李存孝和项羽一样,天生神力,勇猛无比,在战场上,更是战无不胜,所向无敌。那么,李存孝到底有多厉害呢?他能否比得上项羽呢?李存孝(85...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信时什么样的?他的一生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信时什么样的?他的一生如何?

独孤信(字期弥头,鲜卑族,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乱世出枭雄,从政权更迭的过程中,更能充分体现出优胜劣汰的独特“魅力”,而这种“魅力”同样也会演绎出一段段的传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最传奇的国丈,他本人是超级帅哥,而他的三个女儿则分别是三个朝代的皇后...

在政治与文学方面,萧子良有哪些成就?

在政治与文学方面,萧子良有哪些成就?

萧子良(460年~494年5月4日),字云英,南朝齐宗室大臣,齐武帝萧赜次子,母为武穆皇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精通儒家,爱好佛法。初仕刘宋,辅佐邵陵王刘友,累迁会稽太守。齐高帝即位,受封闻喜县公,任职丹阳尹。齐武帝即位,册封竟陵郡王,历任南徐州刺史、南兖州刺...

历史上梅花内卫诞生于何时?他们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上梅花内卫诞生于何时?他们是真实存在的吗?

武则天,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以及做一些不为人知之事,便会设立一些特务机构,培养一批精英的内卫。这些内卫、暗卫的存在也是帝王们最后的底牌,其传奇故事也是屡为后人所传颂。大型古装悬疑剧《神探狄仁杰》里,便存在一个十分特...

古代异姓封王难上加难 古人又是怎么做到成功的案例的

古代异姓封王难上加难 古人又是怎么做到成功的案例的

对古代封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异姓封王”条件极为苛刻,那些成功案例是怎么办到的?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的确,在秦始皇发明“皇帝”之前,“王”是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始皇以后“王...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乾隆和康熙为什么都很长寿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乾隆和康熙为什么都很长寿

还不了解:康熙和乾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而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皇帝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时就已登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