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将胡宗宪,宁附奸臣不做庸人,只为成就平倭大业
《明朝果然很有料》-179
【胡宗宪之死】
依附严嵩这条路能取得成绩,也同样伴随着巨大风险,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戚继光的顶头上司胡宗宪被一纸诏书削去官职,逮捕入京。
一直以来,权倾东南的六省总督胡宗宪,因生活作风问题和官场潜规则问题被弹劾过不知多少次,他都能稳若泰山安然不动。
这次却不一样,所有人都认定,这次 *** 督是凶多吉少。
编辑搜图
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刚被罢官,严世蕃还在狱中。严嵩开了清算前任的恶劣先例,嘉靖不同意杀严嵩,徐阶也没辙,不过这不妨碍他对严党的清算。徐阶不会给严嵩一丝一毫翻盘的机会,胡宗宪作为严党大员,自然遭到功绩清零,反攻倒算的命运。
在徐阶授意下,南京给事中陆凤仪以贪污军饷、滥征赋税、党庇严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弹劾胡宗宪。
这些罪名条条都够得上判个死罪,倒是嘉靖想起了他抗倭的功劳,降旨说:“宗宪不是严嵩一党,自任职御史后都是朕升用他,已经 *** 了。而且当初因捕获汪直而封赏他,现在如果加罪,今后谁为我做事呢?让他回籍闲住就好了”。
胡宗宪的仕途到此为止,嘉靖四十二年春,他带着不甘回到了绩溪县的龙川故里。
“树欲静而风不止”,徐阶不想就此罢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胡宗宪回乡已快两年,灭顶之灾从天而降。
事情起因还是离不开严氏父子,在对罗龙文抄家时,意外发现了胡宗宪被弹劾时写给罗龙文贿求严世蕃作为内援的信件,信中附有自拟圣旨一道。此事落到徐阶手里,就成了压死胡宗宪的最后一根稻草。假拟圣旨的重罪正中嘉靖敏感部位,这次就是老天爷也救不了胡宗宪了。
这年十月,胡宗宪再次被押赴至京。在狱中他递上万言书《辩诬疏》,结果石沉大海,没有回响。他自知这次难免一死,写下两句绝命诗“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后自杀身亡,时年五十四岁。
编辑搜图
胡宗宪巴结赵文华,结好严嵩,“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身处政不清君不明的嘉靖年间,臣子想建功立业很难做到一身干净。胡宗宪想得到 *** 的支持,这些就必须要做,这是嘉靖时期的政治大环境,胡宗宪要不做,他的结局也和前任们差不多。
胡宗宪对严嵩不是没有看法,也知道其为人,他曾说过“谁都可以告发严嵩,唯独我不可以”。
在儒家思想道德体系中,非常讲究“礼”字,有句话叫“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胡宗宪是严嵩一手提拔上来的,如果他来反对严嵩,不但要背灭师之罪,更会被认定为小人之为。
对于胡宗宪来说更是如此,他有兼济天下,救济苍生的志向,同时他也非常世故,深谙官场之道。胡宗宪达到自己目标的途径是融入官场,有了基础再实现抱负。
是谁错了呢?
权力与民心相悖,赤胆与奸佞依存,那个王朝有善恶,却没有对错。为了抗倭大局,胡宗宪压上了生前身后名,这般历史担当古今有几人?
尘归尘,土归土,回过头来复盘胡宗宪一生,除了依附严嵩的污点,也有荫庇良士的伯乐胸襟、诛尽倭寇的铁肩担当、悬梁诏狱的大道尊严。
历史中每一个干大事的人都活得很不容易,我们要指摘的是那个时代,而不是在时代中浮沉的人。就凭胡宗宪的抗倭功绩和狱中的绝命诗,他是个有豪气有担当的人,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
历史,或许始终欠他一个公道。
编辑搜图
戚继光当然知道胡宗宪的委屈,但他保持了沉默。他不能说话,更不能为上级抗辩,因为非但无用,还可能引火烧身。
戚继光和胡宗宪关系密切,严嵩、赵文华帮他说过话,基于这些原因,戚继光很快受到攻击,有人指称他也是严党。接替胡宗宪的赵炳然看戚继光很不顺眼,便将戚家军拆开分散驻防,戚继光再次被高高晾了起来,等待他的是未知而凶险的命运。
戚继光郁闷到了极点,为免祸端,他选择乞病东还,想以主动隐退换来宽大处理。
没过几天批复来了,戚继光安然无恙,继续担任福建总兵,戚家军仍旧归他调遣。
倒不是徐阶原谅了他,而是另一个人帮了他。
嘉靖三十六年,张居正休养三年后,怀着匡时济世之志回到了帝国的中心,再次投身政治风云之中去寻觅机会。
三年的苦闷思索,他渐已成熟,在政治的风浪中,他模仿老师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
徐阶深感欣慰,引以为志同道合者,为嘉靖修《承天大志》(反映嘉靖老家钟祥的一部作品)时,徐阶担任总裁,举荐张居正为副总裁。嘉靖四十三年,《承天大志》完成,张居正攒下一桩重要的政治资历,进右春坊右谕德、裕王府侍读学士。
这也是徐阶送给他的未来,安排他当裕王朱载坖的讲官出于深远之虑,嘉靖百年之后,裕王继承大统,老师自然就进官大学士,预定内阁一个位置。
虽然仅是个翰林官员兼裕王府侍读官,张居正已开始经常与徐阶参议机要国政,深受朱载垕与徐阶器重,说话分量足够。
张居正可称是戚继光生命中真正的贵人,没有他,戚继光不被免官怕也会被风干,后来的功绩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