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耶稣基督实有其人吗?基督教从何而来?听我给你讲讲基督教的历史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25)740

说起基督教的历史,那可是太漫长、太复杂了,需要《四库全书》那样的容量才能全部讲完,短短的一篇文章是无论如何也容不下的。在这里,我们只能先讲一讲早期的基督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一)

说起基督教的创始人,大家都知道是耶稣。但是,耶稣这个人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这可就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了。

尽管欧洲是基督教的中心地带,但是从十九世纪开始,还是有许多历史学家开始怀疑耶稣是否真的存在。到了二十世纪,怀疑者越来越多。

关于耶稣的事迹,后人所依靠的基本就是《圣经·新约全书》中的记载,但这本书是基督徒们编写的,可信度不高。对于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来说,要想证实耶稣的存在,那就需要有旁证才可以。

经过多年的研究,旁证还是找到了一些。

公元二世纪,罗马史学家塔西佗在他的《罗马编年史》中,提到了罗马帝国暴君尼禄与公元64年罗马大火事件。他写道:“……尼禄为了转移公众(对罗马大火)的愤怒,把罪名强加到了基督徒身上……基督徒就是基督的信徒,基督生活在提庇留执政时期,他被我们的一位执政官本丢·彼拉多用最严厉的刑罚处死……”

塔西佗不是基督徒,他所生活的时代,基督教还没有取得合法地位,所以,他的话应该是可信的。

另外,在公元一世纪,还有一位犹太史学家,名叫弗拉维斯·约瑟夫斯。他在自己编写的《犹太古史》里,对耶稣基督也提了一嘴,而且还指出了他名叫耶稣。不过,很多史学家都怀疑《犹太古史》经过了中世纪基督徒的篡改。所以,这本书的可信度不算太高。

再就是还有一封古信。是公元73年,一位居住在叙利亚的希腊学者谢拉皮翁写给他儿子的。谢拉皮翁在信中,提到了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和“犹太人的智慧之王”这三位被冤杀的伟大人物。他写道:“……犹太人处死他们智慧的王有什么好处?那之后他们的国很快就瓦解了……犹太人智慧的王也没有死,他依然活在他所传的教义之中……”

经过多年的争论,目前学术界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耶稣是实有其人的,只不过他的具体事迹与《圣经》上的记载应该不完全一致。

学者们认为:耶稣大约出生于公元前7-4年之间,他的家乡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当年这里住的都是犹太人。虽然这里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但犹太人却也是分帮结伙、山头林立。有什么拿撒勒人、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艾赛尼人等等不同的帮派。耶稣是拿撒勒人,所以,后世也经常称他为“拿撒勒人耶稣”。

犹太人自然都信奉犹太教。但是到了公元一世纪那个时候,在罗马帝国的压迫下,犹太人生活困苦,犹太教已经不足以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了。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宗教应运而生。这便是基督教,它的创始人应该就是耶稣。这时的耶稣大约三十岁。

(二)

在犹太教的教义中,有“弥赛亚”这个概念,“弥赛亚”就是救世主。不过,按照犹太教的说法,弥赛亚要拯救的只是犹太人而已。

但是耶稣所宣传的则是另外一回事。耶稣宣传的弥赛亚是要拯救整个世界的,包括所有的人在内。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弥赛亚”和“基督”是同一个词汇,都是救世主的意思。“弥赛亚”是希伯来文的发音,“基督”则是希腊语的发音。

从现有的资料推测,当时的耶稣曾经告诉他的信徒,他本人就是弥赛亚。弥赛亚已经降临到了人世间。这种说法对于传统的犹太教是极大的冲击,也是犹太人普遍不能容忍的。

因此,耶稣遭到了犹太人的迫害。他首先被信徒犹大出卖,遭到了犹太大祭司该亚法的逮捕和审讯。随后,该亚法又去罗马总督彼拉多那里去告黑状,向他施加压力,罗马总督为了避免犹太人闹事,所以只好下达了对耶稣处以死刑的命令。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残酷处死,但是死后三天他又复活了。从科学角度来讲,死后复活也是完全可能的。耶稣的复活使得信徒们相信,他真的就是救世主,因此,基督教从此就生根发芽,难以灭绝。

早期的基督教还被人们认为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快就从巴勒斯坦地区外溢出去,散布到了整个罗马帝国。犹太教反而变成了一个小型的宗教,信仰者十分有限。

罗马帝国对于基督教的态度虽然有时随着皇帝的变迁会变得宽容一些,但是总体上还是要坚决取缔的。道理也很简单,哪个王朝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会不感到担忧呢?因此,早期的基督徒被抓被杀,被丢进斗兽场喂狮子老虎,都是家常便饭。

但是,基督徒的表现往往令人动容,比如基督教历史之一个“殉道者”坡旅甲就是这样。

坡旅甲是今天土耳其一带的主教,当然是秘密的。他被人告发,遭到逮捕。罗马总督见他已经八十多岁了,便表示只要坡旅甲能够公开诋毁耶稣基督,就可以免去一死。但是坡旅甲坚决拒绝,结果他被大火活活烧死。

像坡旅甲这样的“殉道者”还有很多,他们的存在充分地说明了基督教的顽强生命力。

现在来看,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在官府的压迫下顽强生存,说明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罗马帝国时代的老百姓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都需要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民间组织,早期的基督教具有民间互助的性质,穷苦人有了难处,可以找到自己的教会来帮忙,这应该就是基督教能够生存下来的真正基础之所在。

(三)

到了公元四世纪,基督教已经发展到了惊人的规模。罗马帝国想镇压都没有可能了,因为罗马的军人也大多都成为了基督徒。

因此,罗马帝国的当权者们就改变了态度,从压制变成了拉拢。

公元312年,罗马帝国的重要军事将领君士坦丁与另一位军头马克森提乌斯争夺皇位,两支军队在罗马城外的穆尔维大桥附近摆开了阵势。

战前,君士坦丁宣称上帝降临到了他的梦中,要帮助他战胜敌人。于是,君士坦丁要求士兵们在盾牌上画一个火焰型的十字架,并说只要画了这个符号,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很显然,君士坦丁手下的士兵中有不少是基督徒。他们听了君士坦丁的话,都不禁勇气倍增,结果这一场大战是君士坦丁获胜,从此他就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皇帝。

君士坦丁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就颁布了《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化,发还以前被没收的教会资产,还免去了基督教僧侣的徭役。

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在罗马帝国的范围内迅速地蓬勃发展,很快就出现了众多的教派。各教派之间的教义都不尽相同,甚至互相冲突,呈现出一片乱象。

对于君士坦丁大帝来说,任由基督教自由发展,那是绝对不能允许的。那样做的话,搞出一个造反组织来,可怎么得了?因此,君士坦丁大帝必须把基督教牢牢地控制在手里,让宗教为他的统治服务,那才是最理想的。

因此,君士坦丁大帝便于公元325年召开了尼西亚会议,召集全国的主教们开会,要从组织上、思想上对基督教进行整顿,防止出现内部分裂、自立山头等现象。

尼西亚会议通过了在全国划分教区、设置各级主教,以及 *** 对基督教的管理等问题,从而使得基督教被罗马当局有效地控制住了。

尼西亚会议对于后世更大的影响,就是它对于教义的统一。尼西亚会议依靠着君士坦丁大帝的权威,通过了“尼西亚信经”,基本确立了“三位一体”这个基督教最基本的原则。

“三位一体”就是指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他们不是三个神,而是一个神,只不过有三个不同的“位格”。按照尼西亚信经所说,耶稣基督是“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信经明确指出,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万世以前为父所生”,“为了拯救世人,从天而降,因着圣灵,并从童女玛利亚而成为肉身,而为人。”

后世中国的洪秀全,在根本就不知道尼西亚信经已经规定耶稣是独生子的情况下,搞出了一个“拜上帝教”,声称自己是上帝的二儿子,还拉来了杨秀清、冯云山等一大帮兄弟。这就难怪那些兴冲冲赶来的西方传教士会把鼻子都气歪了。

不过,就算洪秀全当年看过“尼西亚信经”,他大概对于“三位一体”这个概念也会感到困惑,不好理解。其实这也是正常的。“三位一体”这个概念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有些难以理解。对此,基督教强调各人的悟性,你要是把这个概念悟透了,那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基督徒了。

(四)

此后,到了公元380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又下旨,宣布基督教成为国教。这样一来,其他的宗教反而成了异端,包括犹太教在内。

381年,君士坦丁堡会议召开。“尼西亚信经”经过一些小修改之后,最终确立。“三位一体”也正式成为了整个宗教至高无上的准则。

“三位一体”这个概念,在后世的基督教分裂成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部分的情况下也是普遍得到遵守的,三大教派都恪守这一基本原则。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在这一形势下,基督教本身又开始了微妙的变化。

在罗马帝国里,有很多的教区,每个教区都有自己的主教。这其中,罗马和君士坦丁堡这两个教区作为前首都和现在的首都,地位当然是最重要的。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两位大主教那自然不是一般人,他们实际上都具有宗教领袖的地位。

罗马帝国分裂后,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两位大主教正好分别成为了两个国家的基督教首领。从这时起,东西两大教会之间的分歧就开始慢慢地增多了,分裂的种子在这一刻已经深入到了土壤之中。

到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变成了蛮族的乐园。

原本依附于西罗马帝国的罗马教会按理说应该倒霉了,因为靠山没有了嘛。但在实际上,罗马的教会却因祸得福,进入了新的天地。

原来,代替西罗马帝国的那班蛮族大老粗们都是大字不识,压根儿也不懂得什么控制住教会的问题,所以他们对于教会就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结果,罗马的教会就完全独立自主了,虽然在蛮族人的入侵中遭受了很多物质的损失,但是罗马教会却因此而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政权的宗教组织。

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君士坦丁堡的教会由于一直在东罗马帝国的控制之下,所以一直结构松散,毫无独立性。后世的天主教有教皇这么一个全世界都公认的领袖,东正教却没有一个相类似的人物。君士坦丁堡的主教(也叫大牧首)完全没有罗马教皇那样的权力,而且随着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克,东正教也就没有统一的宗教领袖了。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当地的百姓们失去了 *** 的保护,所以他们只好托庇于教会。罗马教会的地位不断升高,愈发受到信徒们的尊崇。罗马的大主教也开始被人称为“教宗”,后来中国人将其翻译为教皇。

486年,蛮族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开创者克洛维正式皈依基督教。罗马教会的地位愈发稳固了。

(五)

到了公元八世纪,有一桩天大的好事降临到了罗马教会头上,这便是“丕平献土”事件。

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国王普遍都怠政懒政,只知吃喝玩乐。到了公元750年左右,墨洛温王朝的大权完全落入宫相矮子丕平的手中。

丕平有意篡位自立,但是名不正言不顺,为此,他找到罗马教皇帮忙。于是,他们之间达成了一桩交易。罗马教皇亲自出面为丕平加冕,让他成为了加洛林王朝的开创者。丕平则把罗马附近大约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赠送给教皇。

这下子,罗马教会可是捡了大便宜了。从此之后,欧洲各国的国王登基都形成了规矩,必须由教皇或是教皇委任的大主教来加冕,代表上帝宣布承认国王的地位。

如此一来,罗马教廷隐隐然已经有了凌驾于欧洲各国之上的地位,教皇真的成了皇帝了。

而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更是实惠。教会从此拥有了一个国家,被称为“教皇国”,因为罗马教皇同时也是这个国家的元首。有了教皇国之后,罗马教廷的经济问题就解决了,用不着到处化缘打秋风,甚至可以拥有一支军队来保护教廷的安全。

在罗马教会一路顺风顺水、万事如意的同时,东边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则是流年不利、霉运连连。

公元七世纪, *** 帝国和 *** 教开始崛起。在 *** 帝国的不断打击下,东罗马帝国疆土日蹙、国力渐衰。原本都属于基督教的地盘如埃及、叙利亚、小亚细亚等等纷纷沦入 *** 人手中,连基督教的圣地巴勒斯坦都被 *** 人夺走了。

君士坦丁堡的教会没有了众多的地盘,愈发需要依赖于东罗马帝国的庇佑了。

不过,君士坦丁堡教会依然是虎死不倒架,在谁是基督教嫡派这个问题上与罗马教廷争得不可开交。

前面已经说过,罗马教廷现在是一个独立的宗教组织,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国家,因此,罗马教廷也是不把君士坦丁堡教会放在眼里。

公元1054年,君士坦丁堡的大牧首色路拉里乌发表声明,严厉指责罗马教会在做弥撒的时候,发给信徒的面饼是未经发酵的死面饼。

基督教在做弥撒时,要发给信徒面饼,以此代替耶稣的身体;同时还要发葡萄酒,象征着耶稣的血。这个面饼是死面的还是发面的,对于当时的两大教会来说是重大的原则性问题,绝对含糊不得。

当时的罗马教皇利奥九世派出了枢机主教洪贝尔等三人带着一封教皇写的信,赶到君士坦丁堡,要与色路拉里乌谈判。

洪贝尔等人刚到君士坦丁堡,就传来了利奥九世去世的消息。于是大牧首色路拉里乌就故意找茬,说洪贝尔等人不具备谈判代表的资格。

洪贝尔火冒三丈,于是,在7月16日这一天,他带着随从闯进了圣索菲亚大教堂,把教皇的信放到圣餐的桌子上,说道:“愿我主临鉴,评判我辈!”说罢,扬长而去。

大牧首色路拉里乌也不客气,拿起教皇的信就付之一炬。

随后,罗马教皇宣布开除大牧首的教籍,反过来,大牧首也宣布开除罗马教皇的教籍。

这样一来,东西方两大教会就正式分裂。西方的教会自称罗马公教,后来被中国人称为天主教;东方的教会自称希腊正教,中国人则称之为东正教。

关于基督教的历史我们就暂时讲述到这里,其余的历史下次再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7817.html

“耶稣基督实有其人吗?基督教从何而来?听我给你讲讲基督教的历史” 的相关文章

汉明帝刘庄是什么出身?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登基继位的?

汉明帝刘庄是什么出身?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登基继位的?

汉明帝本名刘阳,字子丽,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 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刘庄是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之子,自幼聪颖伶俐,“十岁能通《春秋》”,十五岁时被立为皇太子 。光武帝驾崩后,刘庄“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后(阴丽华)曰皇太后。”汉明帝曹随萧规,“遵奉建武制度,无敢违...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雍正的话来说,他和年羹尧是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是要彰显给朝堂与后世的。可是雍正才继位第三年,年羹尧就被革职削爵,又给他列出重罪92条,让他在“狱中自裁”。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年羹尧本向雍正低头告饶的记载。那么,年羹尧为...

春秋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载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春秋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载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春秋时期有不少美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夏姬夏姬(约公元前640年前后―?),姬姓,名“少(上孔下皿)”,春秋时期郑国公主。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辽自从归顺曹操之后,就一直受到曹操重用,也深得曹操的信任,大放异彩,除了经典的逍遥津之战,打的孙权落花流水,还有白狼山一战,张辽力斩单于蹋顿,大显身手,风头一度超过了许褚,夺得头功。那么,张辽凭什么力压许褚,夺了头功呢?在正史中,...

杨修如此才华横溢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杨修如此才华横溢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要除掉才华横溢的杨修?这3点原因让杨修必死无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战乱,各方势力为了争霸天下不择手段,争权夺利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曹操生性多疑,死在他身上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杨修的死,更是成为了千百年来热门的话题。曹操虽然生性多疑,但为了博得...

探索隋炀帝的一生,他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呢?

探索隋炀帝的一生,他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呢?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弘农华阴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569年,刚刚继承了随国公爵位不久的杨坚,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在这个儿子之前,杨坚已经和自己唯一的妻子独孤...

三国时期投降的武将那么多 于禁为何会受人鄙视

三国时期投降的武将那么多 于禁为何会受人鄙视

三国投降的人那么多,为何单单于禁被鄙视?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时期投降的猛将那么多,比如张辽、张颌、黄忠、姜维、太史慈等等,就连一向以忠义著称的关羽,也有过不得已降曹的经历。,于禁作为投降中的一人,于禁为什么会被鄙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年纪作为最早和曹...

历史上雍正为何会杀年羹尧?与一本书有关?

历史上雍正为何会杀年羹尧?与一本书有关?

年羹尧,中国清朝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雍正三年,对年羹尧来说,这真是悲催的一年。军权在握、荣耀无限的他先是军权被夺,接着被革职入狱。本来,雍正还在犹豫,是否杀年羹尧。不过,后来,雍正又从年羹尧家里抄出了一本书。这让雍正下定了杀年羹尧的决心。书中写了什么呢?说起来,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