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翱翔于苍天之巅——日本海军“苍空”大型飞行艇史话
作者:电光飞翔。
作者简介:电光飞翔,北京人,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星海联盟社成员,作品有【电闪雷鸣—日本海军电光夜间战斗机小传】系列。爱好研究爱知航空机的电光夜间战斗机,曾从原总设计师尾崎纪男那里拿到珍贵的一手资料,目前还在着手整理九九舰爆以及晴岚攻击机的资料。
全文共3345字,配图12幅,阅读需要12分钟,2023年9月28日首发。
本文收录于作者“
电光飞翔
”专辑,欢迎持续关注。
本文曾于知乎-舰载机的整备间专栏发表,经译者电光飞翔授权在本号重发,内容略有删改。
1943年,在菊原静男博士的带领下,由性能极其优异的二式大艇(H8K)改装而来的“晴空”运输飞行艇被缓缓地推出了工厂。这位性能同样傲人的巨人 *** 可能还没意识到,在菊原博士的绘图板上,另一架体型更加庞大的后辈正等待着飞向属于她的苍天。
图1. 为满足在广袤的太平洋上实施跨岛人员和物资的输送,日本海军开发了一系列的飞行艇,本作为一架九七式飞行艇的CG
图2. 外形更加圆润饱满的日本海军二式大艇,以其机体为原型改造出武装较轻的运输大艇“晴空”,许多知名的日本飞行员和海军军官也是在二式大艇或“晴空”上阵亡
图3. 画作:太平洋前线的水上机及飞行艇基地,画面的主角是一架二式大艇,正在通过交通艇向岸上转移人员或物资,其后方停泊的一艘舰尾带有特殊形状起吊机的是专门为二式大艇提供海上维修和补给的“秋津洲”,空中是一架略微老式的九七式飞行艇。由于对机场的要求较低,水上飞机和大艇成为许多太平洋前线岛屿的日本海军先头空中单位
天空的边界
对于日本海军来说,不论是向前线运输武器装备,还是为陆军马鹿运输士兵,或是将自己的陆战队运输到需要的地方,都需要各色各样的运输机担任这个任务。在晴空出现之前,日本海军只有寥寥几种大型运输机。
首先是零式运输机(L2D),这是一种美国道格拉斯DC3客机的日本生产版。这种飞机虽然性能优异,但是运输量还是不尽人意。还有一种就是以“深山”陆上攻击机为代表的各种陆攻改运输机。这些运输机的好处就是可以临时从前线退下的陆上攻击机进行改造。
图4. 仿造自美国DC3客机的零式输送机
图5. 保存至今的一架道克拉斯DC3客机,可见与零式输送机外观几乎一致
然而,问题依然很明显,作为陆上攻击机的改造品,其依然保有大量陆攻血统而导致运输量相比专业的运输机总是差那么回事。随着“晴空”的诞生这些问题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可是随着战况逐渐对日本不利,包括“晴空”在内的二式大艇家族的产量越来越少,日本海军不得不再一次面临无运输机可用的情况。而前线部队早已士气低迷,反而愈发更需要补给支援。因此,日本海军于1943年底命令开发过二式大艇的川西航空机开发一型新的、运输量更大的飞行艇。日本海军仅次于“富士山”陆上攻击机的巨大机体也正式上马。
图6. “晴空”的出现暂时缓解了日本海军运输机不足的尴尬。可是“晴空”连着二式飞行艇本身的产量都日益缩水,在这样的情况下,“苍空”诞生了
“苍空”所向
日本海军对川西公司的要求如下:
至少要搭载80名作战人员,或者搭载6吨左右的大型货物。
为了方便生产及节省杜拉铝,全机尽可能全部采用木制,只有在不得不需要杜拉铝的地方使用杜拉铝。
航行距离要求3887km。
哪怕一侧的两台发动机全部都损坏也可以安全降落。
搭载燃料两万升。
更大速度370km/h。
为了能搭载登陆艇,在机鼻处采用左右打开的观音门结构。
机内需要上下两层,分别搭载不同的货物/人员。
1944年1月10日,川西公司由竹内一郎 *** 牵头(菊原静男 *** 挂名参与),设计团队初步成立。设计上本机采用了部分二式大艇的蓝本。但为了能实现木质化强度测试以及增大艇体的飞行性能,相当一部分的设计要修改甚至推倒重来。
可是,随着战线越来越向日本本土推进,日本海军对大型飞行艇的要求也日益降低。在设计的中途,大量的技术人员都被调去生产紫电改。但哪怕是这样,川西公司依然在极其困难的境地做出了部分机体的实物大模型以及整机的比例模型以进行风洞试验。本机于1944年3月开始至11月进行了三次木制审查,在问题修改后得到了名称“试制苍空”。
遥远的天空
图7. 画作:正在掠过富士山巅的G10N“富岳”陆上攻击机,其六具巨大的发动机导致机体设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当时日本贫弱的材料科学力,开发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微小
“苍空”和“大洋”一样,是日本航空史上极其独特的飞机。其设计特点如下:
“苍空”的机体极为巨大,是哪怕当时日本更大的飞机之一的前辈“晴空”的1.5倍还大。其大小直接逼近了B-29,也是日本海军计划中仅次于G10N“富士山”陆上攻击机的巨大飞行艇。以这样庞大的体型,“苍空”可以运送的货物就要远大于“晴空”。
“苍空”采用了在那个时代极其独特的两侧打开观音门机鼻,这样的设计在现代的运输机上倒是非常常见。这个设计允许“苍空”直接携带作战部队的装甲车辆和坦克,且人员上下机的速度和卸货的速度相比使用传统侧门的“晴空”来说快了一大截。
为了能快速生产组装,“苍空”采用了全木制结构。对于一架类似于德哈维兰“蚊式”这样大小的战术轰炸机来说,全木制的结构还算可以接受。然而对于B-29“超级空中堡垒”这样庞大的机体(而且还是要和水面直接接触的大型飞行艇)来说,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非常多。更何况日本对于木制飞行器的经验远比英国差,“苍空”的制造就更加困难了。
“苍空”和“晴空”一样分为了上下两层。下层负责运输大件货物,士兵和战车并可以直接投射到战场。而上层则负责招待官员级别的人物以及特定的客人。
图8. “苍空”在战败前完成了木制比例模型的阶段。图为“苍空”典型的双门式机鼻,这种机鼻常见于现在的运输机上。但是在二战的时候,这样的设计却相当罕见
最后的苍空
就如以上问题而言,以一个木制飞行器经验极度欠缺的国家想要造出世界上最庞大的木制飞行艇在那个年代无异于痴人说梦。在不论是粘合剂还是木材加工技术都远落后于西方的日本,哪怕像“电光”(参见电光篇)和“东海”(参见东海篇)这样的双发中型机都只能做到部分机身木质化的程度,可想而知想要做出一个全木制的飞行艇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不过川西的设计师靠着无与伦比的智慧以及傲人的毅力始终没有放弃“苍空”的设计,在战败前夕完成了机体内双层构造以及机鼻的设计并最终建造出了比例大小的全机模型。
“苍空”的外板采用8-10mm厚的柏木胶合板,肋骨采用硬化层积材和普通层积材。水线以下的区域用赛璐珞胶合板覆盖。四台发动机采用1850马力的火星二二型,螺旋桨也是木头制成的。“苍空”预定每月生产10架。
图9. 模型作品,设想为已经到达地点,正在实施登陆作战的“苍空”。其机鼻的观音门已经敞开,等待陆军的战车开出
机体性能
全宽:48m
全厂:37.72m
翼面积:290㎡
满载重量:45.5吨
续航距离:3889.2km
更高速度:370km/h
图10. “苍空”的飞行想象图。右上角是和“晴空”的对比,可以看见“苍空”要比“晴空”大得多
图11. 画作:正在进行海面鱼雷投放突击的一式陆攻机群,一式陆攻虽然具备超长的航程(便于跨洋作战)和优秀的鱼雷反舰能力,但在雷击作战时仍然必须控制空速并保持稳定的投放航线,以至于在战斗中损失惨重
图12. 历史画作:1942年8月9日左右,出击的一式陆攻机群正在极其贴近海平面的位置向美舰飞去,伺机投放鱼雷,这时正是该机最脆弱的时刻
结语
作为历史上最早的一批专业的运输机,不论是双门结构还是巨大的体型都应该能让苍空活跃在军用运输乃至民用领域。这架生在战争年代的运输机一旦在和平时期实现将会是无数落水者以及海上需要救援的人望向生存最后也是更好的希望,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设计师的梦想,超大型木制飞行艇的身影,以及本应该接替二式大艇的更优秀的运输机,承载着本该由军国主义战争分子所承担的罪孽,飞向了永远的“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