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大明首辅之死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28)680

01

崇祯为人薄情寡恩,动辄杀大臣,总督、尚书、巡抚、总兵杀一大把,但是首辅级别的官员,也只杀了两个,那就是薛国观和周延儒。当然,整个大明朝就只有三名首辅被杀。

但周延儒的死,其责任并不能全怪崇祯。

周延儒天天生聪颖,满腹学问,连中会员和状元。

崇祯即位之后,逐渐开始重用这名前朝状元,而周延儒也特别会揣摩崇祯的心思。

崇祯元年,辽东因为缺饷,发生兵变,巡抚毕自肃自杀,刚刚上任的蓟辽总督袁崇焕虽然平定了兵变,但为了长久之计,还是请求朝廷发军饷。

崇祯召集大臣们讨论这件事情。

大臣一听,这有什么讨论的,欠军饷,就赶紧拿钱把军饷发了吧,于是大臣们纷纷请求崇祯从内帑中拿钱出来发这个军饷。

但周延儒揣摩出了崇祯并不愿意拿钱,所以他站出来说:宁远士兵哗变,发军饷,那锦州士兵哗变,又发军饷,这样下去,镇守边关的部队都知道哗变可以发军饷,那每一个边镇都会哗变。

崇祯一听,有道理,就问周延儒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周延儒又说:士兵哗变,其中肯定内有隐情,不止是缺饷那么简单。

周延儒的回答暗示哗变的原因是当地武将和士兵的骄横所致。

02

周延儒两次担任内阁首辅,之一次,他在内阁和温体仁之间明争暗斗,把朝廷闹得个鸡飞狗跳,最终周延儒落败,回家休养。温体仁卸任之后,朝廷缺人,崇祯也想着有一个人来统领大局,就又把周延儒召回来做首辅。

对于这次复起,周延儒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自知再来必祸,而不敢不来。当时的明朝亡国之势已经很明显了,周延儒此时出任首辅,也隐约能预料到自己的结果。

周延儒再次任首辅,少了温体仁的掣肘,也是想做一些实事的。周延儒常年为政,深知朝廷弊端所在,又在进京的路途之中做好了详细规划,所以见了崇祯皇帝,讲起他的施政纲领来,也是头头是道:首先请释放欠漕粮的那些欠户,又请减去民间累计起来的欠税,并且建议那些兵荒马乱的地方,减去两年赋税。苏、松、常、嘉、湖诸府发了大水,请求允许用明年的夏麦代漕粮。这些政策都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崇祯皇帝深以为然,一律准予实行。

不仅如此,周延儒又说:“老成名德,不可轻弃。”意思就是那些老成持重,有德的人应该重用起来,于是郑三俊管吏部,刘宗周掌都察院,范景文主工部,倪元璐佐兵部,这些人都是被免职了,这次又被复用。其他的如李邦华、张国维、徐石麒、张玮、金光辰等,都得出任重要岗位。应该来说,周延儒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他所推荐的人大多都是可用之人。而在狱中的傅宗龙等人,都被释放,已经去世的文震孟、姚希孟等也被追赠了荣誉。

周延儒的这些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致称赞。

而崇祯对周延儒也是十分的满意,称呼他“先生”而不直呼名字,这是万历给张居正的待遇。又频繁地赐坐、赐膳。周延儒呈上的文件,崇祯帝都是当天就认真批复,偶尔遇到突 *** 况延至第二天批复,崇祯帝还会说明延迟批复原因。崇祯甚至有些肉麻的写道:“朕倚先生如左右手,不可以朕一言一事之失轻弃朕。”

崇祯在周延儒离去,看着他的背影,喃喃的说了一句:还是他。

03

好一副君臣和睦的景象,若这一景象出现在明朝万历、嘉靖等朝,那必定是一段佳话。

但这是明末啊,事情哪会如此轻松!

周延儒请倪元璐出任官职,倪元璐婉拒,并回了一封信说:

帝求旧德,天欲治平明甚,薄海歌舞之象,比于宋之再相温国(按:指司马光),物情则有然者。顾其势会微似不同,何者?熙宁弊政罢之而已,但一举手立致欢呼。若在今日,灭灶更然,先须措薪钻火。即如一日见上,为上言者,一及宽政,上必先责之足用;一及宥过,上必先责之致功。足用致功,非一日可副之责,而天下之以宽政宥过望老先生者,似不可须臾而待也。

这几句我翻译一下,但不一字一句翻译,采取意译。

倪元璐的意思是,当初司马光复起之后,想改变王安石的变法,只需要一道命令就可以改弦更张。但你周延儒现在面临的情况是灶膛的火已经完全熄灭了,你要想重新燃起灶火,那就得钻木取火,那得多艰难啊!而你一旦跟皇帝讲要减免税赋,那皇帝就要问你如何能保障粮饷够用;你一旦跟皇帝讲要宽容,皇帝一定会要你先平贼建功。无论是对外平贼建功立业,还是对内保障粮饷足用,都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但天下已经如此疲弊,都希望着你周延儒能够宽政宥过,让天下能够有喘息的机会。

也就是说崇祯要你周延儒建功立业,天下百姓要你周延儒修养生息,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你周延儒注定不会成功。

倪元璐的这一段话多精辟啊!谁说大明无人啊!

04

而事实也正如倪元璐所言。

当时,兵部尚书陈新甲建议与清军议和,此事关系重大,崇祯当然要询问周延儒的意见,周延儒当然支持议和,但议和意味割地赔款,这可不是小事,后面如果问罪,只怕自己在劫难逃,所以其任凭崇祯如何问他,周延儒都拒不表态。

周延儒开了一个极坏的头,用沉默来回应皇帝的询问,此后的首辅陈演、魏藻德等人皆用这种 *** 来回应崇祯所提出的棘手问题。

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一月初四日,清军越过长城墙子岭,第六次入塞大掠。明廷束手无策,这其实也是明朝的一贯表现。除了后金之一次入关的己巳之变,明朝尚打得有声有色,其后清兵数次入关,明军无不望风而逃,消极避战,少数像卢象升那样死磕清军的,也必定有去无回。

崇祯面对此局面,也是束手无策,心中愤懑难忍,在廷议中说自己要亲征。内阁大臣们一听,自然是要跪下请求代帝出征。

周延儒赶忙跪奏:“臣愿代皇上。”崇祯帝不表态,只是抬头仰视,频频摇头。陈演、蒋德璟都表示愿意去督师,崇祯帝都摇其头。周延儒有所领悟,再次跪请督师,崇祯帝这才冷笑道:“先生既果愿去,朕在宫中让人算过奇门遁甲,正在此刻,一出朝门,即向东行,慎勿西转。”

周延儒不得不谢恩领命,第二日就从北京城出发。周延儒不过是一文臣,从未有过上陈杀敌的经验,让他出征,纯属是赶鸭子上架。周延儒哪里敢跟清军交手,带着一众总兵在通州城内好吃好喝,并伪造大胜的军情给崇祯。这些事情自然瞒不过崇祯,崇祯大怒,将其革职。

但崇祯也没有杀他,把他打发回原籍了事。

那周延儒是怎么死的呢?

周延儒在任内管不住自己的人,一些下属贪赃枉法,继而被言官弹劾,在查案的过程中就牵扯出了周延儒。崇祯令人把周延儒押到北京,不久就令其自裁。

周延儒的死,崇祯总体上并没有错判,消极避战,谎报军情,贪赃枉法这些足以致其死罪。但是周延儒被杀之后,国内人才更加凋零,后面接任周延儒的首辅一个更比一个草包,但他们都学会了周延儒一大绝技:沉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8784.html

“大明首辅之死” 的相关文章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史书评价,因为他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所以能有“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在明代,朱瞻基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

徐达和常遇春都只是农民出身,为何打仗这么猛?

徐达和常遇春都只是农民出身,为何打仗这么猛?

徐达和常遇春都只是农民出身,没有受到过很好的教育,为何打仗这么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徐达小的时候家中贫寒,没有食物,他只好自己跑到土地里去刨食吃。这也锻炼了他刚毅果决的性格,他因为常年的饥饿身材瘦弱,但因为受尽了元朝官吏的欺侮,不甘...

张琼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会被赵匡胤处死?

张琼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会被赵匡胤处死?

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重文轻武,宋朝当时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哥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五代时期是武将的天堂,后汉大将史弘肇曾大声疾呼:安定国家,在长枪...

项羽死后尸体被汉军肢解 项羽的亲族又是什么结局

项羽死后尸体被汉军肢解 项羽的亲族又是什么结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楚霸王项羽死后,被汉军乱刃分尸,他的亲族结局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在垓下进行决战,结果项羽战败,率领八百骑兵突围而出。面对汉军的追击,最后项羽在乌江边自刎。由于刘邦曾颁布赏格,能得到项羽者赏千金、封...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人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人

对当年关羽败走麦城,恰好路过马超的封地,为啥马超不救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英雄好汉,便要提到一本名著了,没错,那就是《三国演义》。书中虽说在描述战争的情节占比很大,但也侧面描绘和突出了三国各路好汉的英雄形象,比如刘备、张飞、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这些人物,他...

曹操历史上为何没有将吕布收为己用?

曹操历史上为何没有将吕布收为己用?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志》裴注的《曹瞒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可简单理解为,吕布为非常优秀的人才,甚至可以说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诚然,吕布确实武艺高强,但他也是一个满身污点、背主弃义之人。吕布也绝不像...

刘备和刘璋相比 两人谁的皇室血统更正统

刘备和刘璋相比 两人谁的皇室血统更正统

还不知道:刘备和刘璋谁的皇室血脉更正统?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末三国时代,刘备经过诸葛亮的谋划,夺了荆州,因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故又称“刘皇叔”,而占据益州的刘璋,也是汉朝皇室后裔。那么,值得注意的是,刘备和刘璋谁的皇室血脉更正统一些呢?刘备和刘璋的祖上是什...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朝历代宫廷斗争都非常激烈,九子夺嫡则是清朝皇位争夺的代表作。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毙鹰事件”是康熙彻底厌恶并放弃八阿哥胤禩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康熙对胤禩极尽辱骂,用了非常多恶劣的词语,说他“心高阴险”“密行险奸”“行止卑污”。说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不但骂胤禩,还把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