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帝德炮兵的211真理:一战德国克虏伯Mörser.16重型榴弹炮(下篇)
作者:Kagohl 3。
全文共9015字,配图18幅,阅读需要20分钟,2023年10月15日首发。
本文收录于作者“
Kagohl 3
”专辑,欢迎持续关注。
接上期(第1109篇)
到了1917年,德国陆军在西线已经基本没了主动进攻的权力,他们在这里的250万大军要面对的敌人数量高达390万,而东线部队要帮着奥匈帝国这群脑瘫对付沙俄军队。为了尽可能保存有生力量展开反击,1917年2月25日,西线德军在新上任的之一军需总监鲁登道夫的指挥下开始全面向坚固无比的兴登堡防线撤退,这场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更大规模的战略撤退行动直到4月5日宣告结束,最远撤退距离达到50公里,德军可以说是放弃了很多地盘。
因此,Mrs.16重型榴弹炮还没服役几个月就不得不去苦逼的参与防御战斗,不过它马上就迎来了第二次殴打法国人的机会。1916年12月,接替霞飞就任法军总司令的尼维尔将军(这就是个贵物)决定对努瓦荣大突出部翼侧实施一次大规模的“巨人般的拳击”,彻底干掉这个协约国在1914年就想解决掉的德军战略要地。尼维尔选定的地段是贵妇小径(Chemin des Dames),那是一处俯瞰着埃纳河的狭长高地,也是德军防线上最坚强的堡设防阵地之一。法军将会采用已经在收复杜奥蒙堡的战斗中大获成功的作战方式:饱和炮击,继之以徐进弹幕。
然而,法军烂到让人难以直视的保密工作使得德军早早就获知了他们的意图。在法军发动进攻6个星期之前,守军就已经知道了确切的进攻地点。因此,德军提前加强了贵妇小径的防御火力,尤其是Mrs.16这种大杀伤力的重型榴弹炮,它们会组成一张交叉的火力网应对即将到来的法国军队。在这里组织防御的是德国第1集团军和第7集团军,虽然数量不占优势,但大量的提前准备让他们对此战信心十足。
1917年4月16日,尼维尔指挥的四个集团军共计120万人和7000门火炮开始向苏瓦松至兰斯64公里的战线全面进攻,准备先行夺取植被茂密的舍曼代达姆。然而,早有准备的德军重炮群立刻向这些法国勇士喷射了死神的弹雨,大量高爆炮弹如同雨点般落入人群,炸的是血肉横飞、哀嚎遍野。而法军自己的徐进弹幕速度太快,以至于步兵只能拿肉身硬抗德军重型榴弹炮的轰炸,而法军坦克由于没有足够的空中掩护也遭到了获得侦察机校射的德军火炮的猛烈轰炸。
这一天,法军死伤超过4万人,还有150辆坦克非毁即废。在接连的被军官们逼迫送死后,法军爆发了严重的暴乱,这场暴乱持续到了6月,席卷了51个步兵师。暴怒的士兵们不仅殴打了军官,还开始传播红色思想。虽然尼维尔攻势在5月9日就宣告停止,但法军士兵们悲哀的发现他们死伤18.7万人所换来的不过是区区7公里的突破。
图14:尼维尔攻势期间在掩蔽阵地中轰炸法军的Mrs.16榴弹炮
事实上,在尼维尔攻势爆发时德军的火炮编制就已经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1916年,德国更优秀的炮兵专家布吕赫穆勒上校在东线战场上发现普通的7.7厘米野战炮威力不佳,但高射速的优点很适合充当毒气弹反炮兵装备,而21厘米重型榴弹炮的射程不足够执行反炮火任务,但强大的破坏力很容易就能干掉敌军前沿工事。因此德军在1917年春季根据布吕赫穆勒上校的建议,将步兵师直属炮兵团的7.7厘米野战炮全部下放到步兵团执行反坦克任务或是交给步兵军充当毒气反炮兵装备,而师属炮兵团的余下36门火炮全部都是用于直接支援步兵的大威力榴弹炮,这其中包括两门新增的Mrs.10/16型21厘米榴弹炮,它们被单独组成重型榴弹炮连(Fußartillerie-Bataillon)。至此,Mrs.16重型榴弹炮从军属武器降格为师属武器,但德军的重型火力却因此有了巨大的提高。
图15:随着1917年炮兵编制的改革,部分德军师属火炮团装备的Mrs.16重型榴弹炮开始由这种同年服役的克虏伯-戴姆勒100马力火炮牵引车拖拽
图16:准备撤到后方换掉炸膛炮管的Mrs.16重型榴弹炮,这种“梁架”是德军研发的一种液压器材,可以在不拆分火炮的前提下将其整个托起
1918年1月24日,德国陆军统帅部正式决定将于1918年3月发动“米歇尔”行动,这场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更大的陆地攻势计划打残在圣康坦一线驻扎的英国第3、5集团军,接着直取英国远征军战略港口亚眠,巩固右翼后再夺取阿拉斯,撕裂英法军队的联系并迫使英国人无法利用港口输送兵力和物资。参与本次行动的德国第17、18集团军集结了1881门榴弹炮或其他重型火炮,而这其中就包括Mrs.16这种大口径榴弹炮。
与以往不同,德国人在1917年9月里加战役中意识到大量使用毒气炮弹对敌军炮兵阵地和指挥系统进行轰炸会换来前所未有的绝妙效果,而此时的Mrs.16重型榴弹炮也装备了“蓝十字”、“绿十字”和“黄十字”三种毒气炮弹。因此在1918年3月9日-20日,该型榴弹炮参与了针对利文-古佐库尔地区(Leven-Guzokur)、康布雷—萨利恩特地区、福莱奎尔斯突出部以及古佐库尔-圣康坦地区的毒气轰炸,以封锁这里的英军炮兵阵地和援兵路线。经过几十万枚毒气炮弹的轰炸后,这些地区都成了难以生存的死区 ,圣康坦三道英军防线有两道都被毒气隔离,而且人员死伤也非常严重:英国第3集团军仅仅3月19日一天就有5000人被毒气杀伤,而古佐库尔-圣康坦地区和阿尔芒蒂耶尔仅在3月10日-16日就有6157名英法官兵被毒气送入医院,这其中一部分不治身亡。
1918年3月21日凌晨4:40,Mrs.16重型榴弹炮参与了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更大规模的炮击行动。截止9:40,德军发射了320万枚炮弹,而Mrs.16重型榴弹炮先是参与了针对阿拉斯-费拉尔侧翼英军炮兵阵地的轰炸(其中80%为黄十字炮弹),接着集中火力轰炸英军前沿的步兵堑壕和指挥部(其中50%为绿十字 蓝十字炮弹),至于英军堑壕后方10公里范围的预备队兵站和交通站也遭到了该型榴弹炮的猛烈轰炸。
图17:1918年3月21日猛攻英军阵地的Mrs.16重型榴弹炮
德军重型火炮的轰炸取得了甚是不错的效果,英军前沿工事的通讯器材和指挥系统已经陷入瘫痪状态,大量守军非死即残,到处都是可以被德军利用的缺口。虽然还有相当一部分英军炮兵和步兵没有被炸死,但他们周围弥漫的大量芥子气(黄十字)、二苯基氯胂(蓝十字)和光气(绿十字)让他们毫无反抗的力量。在大雾和毒气的掩护下, 德军突击队员像幽灵一样接近英军战线,他们用钢丝钳麻利的剪开残存的铁丝网,快速来到了英军前沿。大批被炮击震得晕头转向的英军士兵发现浑身灰色的德军士兵像魔鬼一样从雾中冲出来,根本来不及抵抗就做了俘虏。小部分支撑点在短暂的抵抗后,被突击队携带的步兵炮,迫击炮击毁。英国第5集团军正面主要防线已经被德军打穿。南线的德国第18集团军从圣康坦(St Quentin)西南突破英军防线,到了中午,已经抵达埃西尼(Essigny)以南3公里处。由于战区的通讯及指挥系统已经被德军重炮打残,第5集团军指挥部一片混乱,只能勉强同前线保持断断续续的联络。到了下午15:30,第5集团军司令终于意识到了可怕的现实:前线一半的部队已经无力回天了。
图18:当天借着光气弹幕杀出的德军突击队员
然而当天德军重型火炮的作战也遇到了不少麻烦。事实上,当天9:40德军突击队员发动攻击时,德军重型炮兵就根据鲁登道夫上将在1918年1月作出的决定,依靠马车或内燃机车跟随步兵前进,意图随时为突击部队提供重火力支援。但是战场上弥漫的大雾和毒气导致重型火炮们严重缺乏视野,只能依靠感觉安排轰炸,结果这反而造成了部分攻势顺利的友军被误炸。更要命的是,3月开春导致积雪融化,使得地面一片泥泞,一门Mrs.16重型榴弹炮必须依靠12匹军马和一群炮组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拉走,而地面上纵横交错的堑壕更是为该型榴弹炮的机动增加了不少难度。虽然德军为这些大家伙配备了轮胎履带板和钢制的重型铺路板,但效果有限,更别说铺设钢板会进一步消耗有限的人力。
早上10:00-11:00,突然转变的风向导致德军重炮掀起的尘土和毒气反被吹到了自己人的头上,而从芥子气封锁中重拾斗志的英军炮兵也开始反制德军重炮的行动,Mrs.16重型榴弹炮也因此不可避免的陷入与英军的炮战中,耽误了对己方突击部队的支援。虽然德军三个集团军都装备了克虏伯K.16这种射程高达22公里的重型加农炮用来反操英国火炮,但激烈的炮战也不是这百十门加农炮能决定胜负的。凶猛的弹幕和毒气再次干扰了德军重型火炮战斗组的观测,以至于德军突击队员只好不再幻想火炮的帮助,自己拿出轻机枪和木柄手榴弹与敌人鏖战。
此外,德军重型火炮当天与步兵的配合也出现了一些脱节。第17集团军麾下的第111步兵师的荣格尔中尉回忆道:“离目标不远的地方,我们被自己的炮兵拦了下来,他们固执又愚蠢地向同一个目标开火,一直打到第二天。我后来才知道,炮兵们接到命令要在最远的距离内保持持续射击。这个不可理解的命令迫使我们丢掉了胜利果实。”
但不管咋样,3月21日的战斗依然以德军大获全胜告终。得益于精锐突击部队 重型火炮部队的“渗透战术”,德军在1914年法国边境战役结束后又一次在西线取得了大规模的突破,其中进展更大的第18集团军硬是连续突破了13公里,俘虏英军7000余人。而英军当天损失人员超过37000人,仅次于1916年7月1日在索姆河遭受的屠杀。残存的31个英国步兵营最终被精锐的德军突击部队挤压到一道狭小的战线上,他们只能沦为德军重型榴弹炮的靶子。
图19:被俘的英军士兵
图20:被英军遗弃的榴弹炮
但在3月22日,德军重型火炮们没有像之一天那样取得成绩,因为之一天遭到轰炸的英军目标都被提前标注在了地图上面,而22日这天的战线变化使得炮兵们只能自行判断,因此攻击克罗扎特运河渡口的第18集团军只能依靠突击队员和步兵动手,战斗烈度甚至比之一天更大。但英国人也没想到第18集团军只休息了不到2小时就又采取行动,而该部队的工兵只花了一个小时就在运河上架起了浮桥。结果撤退中的英国第5集团军官兵被杀的措手不及,其位于运河以北的所有防区全部沦陷。
3月24日,德国人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其中第2集团军要向战略港口亚眠方向进军,第17集团军向西北追杀英国第3集团军并干掉阿拉斯,第18集团军则要越过克罗扎特运河并向西南方向攻击法军。Mrs.16重型榴弹炮再次大显神威,配合第2、17集团军的其他火炮一起把当面的英国阵地炸的七零八落,但德军郁闷的发现英国人在防线都已经被己方的突击队员和重型火炮撕碎的情况下还在组成“岛屿”阵地顽抗,结果两个集团军更大突破距离也只有6公里。但我个人认为,从战术层面来看,这种突破距离确实反映出德军渗透战术的强大威力,因为被认为进展不佳的6公里突破在此前以“米“作为推进距离的西线战场上都已经算是大赢特赢了。
第18集团军在越过索姆河后遭到了英国第5集团军的阻拦,但这只集团军早在前三天前就已经被打成了重残,于是不出所料的又被揍了一顿,其麾下的第3、18步兵军甚至被成建制击溃。然而第18集团军很不祥的遇到了前来增援的法军,虽然这些刚下火车的法国人被德军先锋部队的重炮炸的落花流水,但已经足够让德国人冒冷汗了。也因为如此,第18集团军当天只突破了4公里,落后预定目标8公里之多。
然而,就如同凡尔登战役那样,Mrs.16重型榴弹炮再强大也无法阻止德军的战略错误。3月26日晚上22:00,鲁登道夫上将发布了一道扯淡的命令,他要求第17集团军在全力攻打阿拉斯的同时在左翼配合“火星”行动的发动;第2集团军继续进军亚眠,然后转向西南配合第18集团军殴打法军;而第18集团军继续攻击香槟地区的法国人。鲁登道夫到现在都没认识到如果全力攻占亚眠将会彻底打断英国远征军的生命线,到时英国人将会彻底无力回天。哪怕兴登堡元帅打 *** 提醒他夺取亚眠很可能获得决定性胜利,鲁登道夫也是不以为然。
同样在3月26日,英法军队高层在杜朗召开会议,法国陆军元帅福熙获准协调英法军队的全部行动,这位颇具战略眼光的统帅正确的强调不惜一切代价保卫亚眠,因为这里决定了后续战争的走向。
3月27日,第18集团军开始越过埃夫尔河向香槟地区推进。这天该集团军算是发挥出了兵力优势,出动得到10个突击营加强的11个突击师在努瓦永-蒙迪迪埃一线开杀。上午10:00,Mrs.16在内的德国火炮发射了11吨炮弹,结果中午时分法国第3集团军的右翼防线就被爆杀了,该战线的英法军队联络再次被打断。而法国第1、3集团军的中路侧翼被第18集团军扯出一个大口子,法军的预备队最终被迫全部上去堵路。而第2集团军当天的右翼进攻虽然让人失望,但左翼的6个师却成功杀到了亚眠城郊,以至于211毫米榴弹炮也能威胁到这里的铁路线了。
3月29日,第2集团军在鲁登道夫的命令下全力向亚眠发动攻击,虽然遭遇顽强抵抗,但该部依然在重炮的掩护下成功迂回侧翼,打爆了英国第3集团军的侧面防线,然后德军重炮得以轰炸10英里外的亚眠港口。英国人见状只能改用鲁昂港口运输物资。
图21、22:以上两张照片拍摄于1918年3月29日,照片中是在奋力前进的Mrs.16重型榴弹炮,隶属于第2集团军
4月4日,德军集中最后的铁拳向亚眠全面进攻,凌晨6:15,威廉王储集团军群的炮兵开始了长达75分钟的预备轰炸,Mrs.16重型榴弹炮也在其中。6:30,第18集团军与第2集团军的14个师开始攻向维莱布洛托纳-阿夫雷一线,如果成功,德军重炮就可以推进到距离亚眠铁路枢纽只有1公里的地方。结果第18集团军在诺伊-亚眠战线遭到拼死抵抗,直到下午都没进展,第2集团军麾下的巴伐利亚第9预备师在下午17:00成功杀到维莱布洛托纳半山腰,但疲惫不堪的他们遭到了两个营的自杀式反击,被迫撤到200米外的村庄。
1918年4月,德军发动了意图占领交通枢纽阿兹布鲁克(Hazebrouck,这个枢纽联通了加来和敦刻尔克港口,是英军在法国北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的乔其纱行动,迫使英军放弃伊普尔,并从北面切断英军补给线。4月7日-8日,Mrs.16重型榴弹炮参与了进攻区的侧翼:阿尔芒蒂耶尔(Armantière,德国进攻的右翼,由英国第2集团军驻守)和拉巴斯运河以南地区(德国进攻的左翼,是英国第2和第1集团军之间的交界处)的黄十字毒弹轰炸,有效阻扰了协约国军队对佛兰德斯地区的救援。
4月9日凌晨4:15,Mrs.16在内的大量德军重炮开始怒吼,整个炮击持续了4.5小时,只分成了4个阶段,可以看作是“米歇尔”行动中炮击模板的一个简化版,共消耗了140万发炮弹。对面的葡萄牙军队哪见过这种强度的火力,他们过去一年里最多也就给联军打打杂而已,结果这些人被炸的差点精神失常。
凌晨4:40,德国人加强了对英国阵地从阿尔芒蒂耶尔到La Basset运河的毒气炮弹轰炸,大量的毒气如同狂风般席卷了整个敌人防线-可怜的葡萄牙师在“乔其纱”行动发动前夕,他们的侧翼就被“黄十字”污染成了死区,完全无法从那里获得支持。
上午8:45,在浓雾和毒气的掩护下,德国步兵占领了逃离战场的葡萄牙人的战壕,葡萄牙第2师损失人员超过7000人,占全部可用战斗力的80%以上,基本可以说全军覆没了。到了下午3点,德军已经抵达利斯河(Lys river)边的埃斯泰尔(Estaires),部分前锋已经前进了9公里,抵达旧沙佩勒(Vieille-Chapelle)。北线除了葡萄牙部队被打垮了外,英军第40师也在德军的猛烈进攻下崩溃,向北全面撤退。
图23:1918年4月9日向英军实施轰炸的Mrs.16重型榴弹炮
图24:当天在火炮牵引车的拖拽下路过小镇的Mrs.16重型榴弹炮
图25:死在堑壕里的英军
4月10日,德军开始全力攻击法国小城阿尔芒蒂耶尔,打断伊普尔南线的核心。德军第4集团军就出动了4个师,在阿尔芒蒂耶尔北面猛攻英军第2集团军的阵地,英军只有第19师在防守,而第2集团军也已用完了自己的预备队,结果德军在6公里宽的正面上打开了缺口,一口气突入了3公里,阿尔芒蒂耶尔和伊普尔之间的关键防御点梅森(Messines)陷落。而后Mrs.16重型榴弹炮参与了针对这座小城的芥子气炮弹轰炸,“黄十字”炮弹的轰炸被证明非常有效,以至于液态芥子气如同小溪般流过街道,甚至英军的战壕中也布满了液态芥子气。
图26:四月十日当天集中在医院的芥子气中毒英军
4月11日晚,面临着被南北包夹危险的联军,决定撤出阿尔芒蒂耶尔。已经饱受糜烂性毒气折磨的英国第34师从阿尔芒蒂耶尔附近流淌的的芥子气“小溪”中撤出,不战而退到福克斯河以外。该师至少3000人被德军俘虏,此外还有40门大炮被缴获。德国人仅仅在两周后就进入了被敌人遗弃的城市。英国人在这场战斗中有7000人因德军毒气炮弹死伤。到4月14日,德国人的更大推进时距离为17公里。4月15日至16日晚,英国人已经从伊普尔撤出了4公里。
4月20日,德国第4集团军开始攻击法军防守的凯梅尔山,但德军没有直接派遣步兵强攻,而是指挥Mrs.16在内的诸多火炮发射毒气炮弹。之一阶段的轰炸中,芥子气就死死锁住了这座山峰的后方,联军出动的所有援兵和物资全部无法送进来;第二阶段则是同时使用二苯基氯胂、光气和芥子气炮弹轰炸凯梅尔山,结果山上的大量机枪据点和炮兵阵地全部瘫痪。
4月25日上午7:00,德军突击部队向凯梅尔山发动了全面进攻。在进攻区,德国炮兵发射了大量“蓝十字”炮弹和较少的“绿十字”炮弹,迫使敌人无法正常使用防毒面具。德国人知道的敌方避难所的出口全部被“黄十字”炮弹精确打击。防毒面具对法国人没有帮助。经过几个小时的猛烈炮击,凯梅尔山的大多数守军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状态,已然丧失了正常行动能力,或者由于毒气的封锁而无法离开避难所。完成化学炮击后,德国炮兵逐渐转向发射高爆炮弹和破片炮弹,步兵为攻击做好了准备,等待方便的时刻向前推进。一旦风分散了毒气云,德国攻击部队在轻型迫击炮、火焰喷射器和大炮的炮火的陪同下,立即开始攻击。凯梅尔山于当天上午9点宣告失守,德国人一举前进了2.5公里。
图27:1918年4月25日参与凯梅尔山战斗的Mrs.16重型榴弹炮组在休息
图28:被德军占领的凯梅尔山
图29:“乔其纱”行动后期在一座废弃村庄中轰炸法军的Mrs.16重型榴弹炮,它隶属于第138重型榴弹炮连
皇帝会战失败不久后的1918年8月8日,协约国集结17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2684门火炮、511辆坦克、16辆装甲汽车和1000架飞机对亚眠发动了大规模反击,史称“亚眠战役”。这场战役导致亚眠被协约国重新夺回,德军付出了4.8万人死伤、3万人被俘、500门火炮被炸毁的惨重代价。虽然Mrs.16重型榴弹炮在亚眠战役中杀伤了不少敌军士兵和坦克,但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事实上,直到1918年10月,德国陆军依然拥有163个使用Mrs.16的重型榴弹炮连,装备了489门该型火炮。Mrs.16重型榴弹炮在整个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共制造了736门,在比利时、罗马尼亚、意大利、法国等地都参加了战斗,与前代Mrs.10重型榴弹炮一道发射了超过700万枚炮弹,是那个时代产量最多、服役范围最广的大口径重型火炮之一。但这一切并没能改变悲惨的帝国命运:1918年11月11日凌晨5:00,在荷兰女王的调解下,德国代表正式向福煦元帅递交了停战协定,表示投降,之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图30:亚眠战役中被英军俘虏的Mrs.16重型榴弹炮
1919年,失去一切的德国签订了耻辱的《凡尔赛和约》,由于Mrs.16这种大口径火炮在战争时期对英法军队造成了惨重死伤,所以战胜国不允许德国再次研发和制造重型火炮。Mrs.16重型榴弹炮大多被战胜国拿去销毁或是作为历史文物保存了起来。而在1920年,英联邦国家组织了一场官方公开展览,出场的展览品正是被俘虏的德军火炮,其中也包括Mrs.16重型榴弹炮,但这些展览在英国本土引发了不少反对,一部分人认为这会使得后辈们过于仇恨或滋生军国主义,而另一部分人则更加激进的动手破坏展品,他们大多数都是退役的军人或妇女儿童,而搞破坏的理由也很简单:他们看到这些火炮,就会想起自己死去的战友、父亲、丈夫或儿子。
图31:1920年在温哥华展出的Mrs.16重型榴弹炮
-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