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日军砸门抄家,中国老人用日语开骂,日军吓得说:对不起这就走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1-01)730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国内犯下的罪行可以说罄竹难书。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导致中国的诸多地区都陷入了极其惨烈的水深火热之中。

而香港作为中国的领土,自然也难逃日本侵略者的魔爪。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占据了中国的香港地区。在进入香港之后,日本侵略者便开始像对待中国其他地点的民众一样,对生活在香港的中国民众展开了极其惨烈的破坏与侵扰。

但在一户民宅之前,这些无恶不作的日本侵略者撞上了钢板。

在日本侵略者踹开一处民宅的大门后,发现里面并不是人去楼空,而是端坐着一位中国老者。

在看到日本兵闯进自己的家中后,中国老者对着这些日本兵,用流利的日语破口大骂,将这些日本骂的一愣一愣。而被骂完之后,日本兵并没有恼羞成怒,反而是点头哈腰的道歉后退出了老人的家中。不久之后,甚至还有日本军官登门,向这位中国老人不停的道歉。

这位中国老人究竟是谁,为何这些日本士兵和军官会立即点头哈腰的向他道歉?这位中国老人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官宦家庭,养育文化大家

作为一个出生于官宦家庭的少爷,陈寅恪并未像满清时期的众多纨绔子弟一样,沉溺于酒色当中。反而是在自己的家人以及家风的影响之下,自小就养成了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

除了陈寅恪自身便颇有天赋之外,陈寅恪的父亲同样也是让陈寅恪成为史学大家的重要原因。

作为官宦世家,陈寅恪的父亲反而选择在江苏建立起的学堂之中使用新式教育思想。

无论是禁止先生体罚学生,还是不许教书先生要求学生背死书,都是这一学堂的硬性要求。而这些要求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民众的心目当中,无异于是大逆不道。

但陈寅恪的父亲仍然顶住了压力,推行了这一政策。

正是在家人的无限开明之下,陈寅恪得以在宽松的环境当中学习与成长,并跟随自己的兄长前往日本以及德国等诸多先进国家留学。

丰厚的知识获取以及多达八种语言的涉猎让陈寅恪成为了中国国内极为罕见的全才。在陈寅恪回国之后,清华大学便力邀陈寅恪任教。

而此时的陈寅恪,也开始逐渐拥有“前辈史学四大家”中的佼佼者的身影。

坚贞不屈,文人傲骨

如果没有抗日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中国的历史文化可能得到更多的保全,陈寅恪等中国的史学与文学大家也必然会创造出更多的传世著作。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中华大地也彻底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陈寅恪的父亲彼时正在北平居住。而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推进,北平也沦陷于日寇之手。而陈寅恪以及他的父亲陈三立的才名,也早被日本人敬仰。因此日本侵略者在占领日本之后,便立即登门拜访。

“陈三立先生,您与令郎陈寅恪都是中国史学的大家。如果您能够带着您的儿子与日本合作,一定会得到优异的待遇与研究环境。还望您好好考虑。”

但陈三立先生并没有屈服于日本侵略者的谄媚与 *** 。在日寇提出要求之后,陈立三先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日寇的要求。

“中国人不会任人宰割,我和我的儿子也不会为了所谓的利益和研究环境投降日寇。”

甚至在睡梦当中,陈三立先生也高声呼喊

“剿灭日寇,杀日本人”

的口号。

但日寇显然不愿意就此放弃拉拢陈三立。为了强迫陈三立屈服,日寇竟派出大量的人手埋伏在陈三立先生地住所周围。一旦陈三立出门,便立即对他进行跟踪。

陈三立先生不堪受辱,而他的文人风骨也不允许他向日寇屈服。五天绝食之后,陈三立先生最终逝于自己在北京的住所。

面对父亲的死讯,陈寅恪悲痛欲绝:

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他对日寇的态度。身为他的儿子,我怎会不继承他的遗志。

于是在处理完父亲的丧事之后,陈寅恪便跟随清华大学流落异乡。而就在此时,牛津大学邀请陈寅恪前往英国任教。于是陈寅恪便带上自己的妻小前往香港,准备从香港乘船转往英国。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上战争规模日益扩大,香港前往英国航线上处处遍布着参展国家的军舰。

迫于无奈,陈寅恪先生只得带着妻小寓居香港,寻找前往英国的机会。

但1941年底,日寇展开了对香港的进攻,香港也沦陷于日寇的手中。而在进入香港之后,日寇又开始了对香港民众的烧杀抢掠。直到日寇来到陈寅恪的家门前。

随着日寇踹开大门,心中早已积蓄了滔天怒火的陈寅恪用日语将闯入家中的日寇一顿痛骂。希望通过激怒日寇的方式,来达到自己为国献身的目的。

但过于流利的日语让日寇一时之间被骂的找不到北,再加上得知面前的中国老人是名动世界的陈寅恪之后。日寇慌忙向他道歉。

“对不起,陈先生。我们立刻离开您的家,希望您不要介意,原谅我们的鲁莽。”道歉过后,日寇慌忙找到自己的长官,汇报了陈寅恪寓居香港的消息。

日本军官得知陈寅恪寓居香港的消息之后,慌忙来到陈寅恪家中:

“对不起陈先生,我的下属冒犯了您与你的家眷,实在是抱歉。希望您能与日本军人共同安抚香港居民,帮助日本共同治理香港。”

面对日寇的谄媚,陈寅恪先生毫不犹豫的回怼了回去:

“日寇侵我家国,逼死我父亲。我陈寅恪不会答应日寇的任何要求,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而日寇显然不愿意放弃陈寅恪这块

“金字招牌”

。为了

“打动”陈寅恪

,日寇每天都在他的家门前放上米面等当时的稀缺资源。而陈寅恪先生的回应也很干脆:

全部扔出去

在香港寓居一年之后,陈寅恪先生才回到大陆。

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与印度就国土划分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在中印两国之间剑拔弩张的时候,中国 *** 突然想除了解决这一问题的 *** 。

“陈寅恪先生对于中国古史颇有研究,而且他在国际上也有着极高的威信。如果陈寅恪先生出面,此事必然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于是在新中国 *** 的邀请之下,陈寅恪先生重新出山。凭借陈寅恪先生的学识与威信,印度 *** 只得暂时撤退,将争议领土交还给了新中国。

陈寅恪先生用自己的文人傲骨,为中国民众做出了表率:即使身处绝境之中,也要牢牢坚守对于祖国的信心与热爱。而陈寅恪先生留下的文化遗产,也是他为中国的史学界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1/541609.html

“日军砸门抄家,中国老人用日语开骂,日军吓得说:对不起这就走”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汉武帝有多少兄弟姐妹,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上汉武帝有多少兄弟姐妹,分别是哪些人?

刘彻,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景帝的皇后、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一共生了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她的儿子汉武帝的事迹,我们都耳熟能详。汉武帝的妻儿,大都很凄惨。那么,汉武帝的四个姐妹,又有怎样的命运呢?其实,在古代社会里,女人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子午谷奇谋真的不靠谱吗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用这个计谋

子午谷奇谋真的不靠谱吗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用这个计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何坚决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它到底有多不靠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就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他的意思是只要给他一万兵马,其中五千精兵,五千负责押送粮草,不出十天便可以从子午谷直插长安。而另一方面诸葛亮带兵从...

纪晓岚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纪晓岚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说起这位纪晓岚大人能被现代人认识,那就多亏了那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6岁的纪晓岚,被人们称为神童,从此一路神童。从乡试,到殿试。从解元,到进士出身。从平民到走进朝堂,这一路纪晓岚31岁。文采出众的纪晓岚,在仕途的路上却变得坎坷。因为他没有得到重用...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不含糊,曹操都非常重用他们。这里面,于禁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位都是假节...

杨厚:东汉时期官员,世代善图谶,曾图谶谏言

杨厚:东汉时期官员,世代善图谶,曾图谶谏言

杨厚(72年-153年),字仲桓,东汉官员,四川广汉新都人,生于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卒于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年八十二岁。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学父业,精图谶学。永建二年(公元127年)汉顺帝遣使特征至长安,拜议郎。累官侍中。每有灾异,厚辄上消救...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人。三国时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还不知道:为什么说多尔衮强行推行“剃发令”是高明之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改正朔,易服色从来都是一个新王朝代替旧王朝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清朝的“剃发令”却是中国历史上执行最为困难的一项“易服令”。满清入关占领南京、苏杭以后,多尔衮认为大局已定,于是颁布了一系列严...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末清初的时候,施琅在反清和降清之间反复不断。最后因为收复台湾有功,而被封为靖海侯。那么,施琅为什么会反复不断呢?他那样做,清朝稳定局势以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呢?客观来说,施琅的反复无常,实际上很多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