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曾国藩:男人欲成大器,人脉次之!参透四句真言,迟早出人头地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1-04)580

【头条首发,禁止搬运,搬运必究!另:文中图片来源于 *** ,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朝后期,由于一成不变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与世界脱轨,随之而来的就是列强的侵略。加之以朝廷自身的没落,清王朝逐渐走入了内外交困的状态。

这时,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首的改良派站了出来,并采取了一系列自由措施。

曾国藩作为其中的中流砥柱,主张建造轮船,修建兵工学堂,还派遣了之一批赴美留学生,对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器晚成的曾国藩也曾说过,男人欲成大器,人脉次之,参透四句真言便可出人头地。

坚忍不拔,乃建功立业之道

排在曾国藩四句真言之首的就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此真理的形成和他早年的经历是存在一定关联的。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耕家庭,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学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他的父亲曾麟书,在经历十七次赶考之后终于在1832年考中秀才。

此时的他已经是四十三岁高龄,或许是父辈遗传的坚持不懈,在一年之后,二十八岁的曾国藩在经历六次名落孙山之后也考中秀才。

从这对父子一连多次的考试经历来看,二人似乎并没有什么天赋,但之所以能够高中,得益于他坚持不懈的精神。

曾国藩的天分不能称作是普通,甚至可以用愚笨来形容。相传他在深夜在背书时,恰巧遇盗贼入室行窃,看见他在背书,所以想等曾国藩背熟入睡之后再偷盗,谁知时间过去许久,他依然没能背过。

最终窃贼忍无可忍,从暗中跳出,竟在曾国藩面前熟背刚才的文段,并在百般嘲讽之后潇洒离去。

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曾国藩依然没有放弃,他认为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坚信勤能补拙,日夜研读,废寝忘食,最终高中进士,在后来的官场之中青云直上。

不断学习,以“敬”处世

曾国藩高中之后入朝为官,虽然在仕途上步步高升,但这条路却并不是风平浪静的,他之所以能够泰然处之,全靠对自身的不断强化和对他人的崇敬之心,这也是他四句真言的第二点。

入京当官的曾国藩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仿佛开辟了新世界一般,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官场环境,曾国藩如履薄冰。

除了自己虚心学习,不断充实之外,还对他人时常保持尊重的态度,如此才可以在官场之中独善其身。

比如曾国藩在当官之后,依然保持了学习的习惯,不仅是自学,还虚心求教拜师,成为当时儒学大贤的门下弟子。

老师的引荐加上自己对他人尊敬的态度,曾国藩结识了更多名师益友,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的眼界和人脉更加宽泛。

当官两年之后,曾国藩不但考进了翰林院,还受到了明师唐鉴的悉心指点,在三十岁时立下宏图大志为国出力,“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经过一番发展之后,曾国藩终于得以在官场之中立足。

准确到位,抓住核心

曾国藩的真言之三,就是为人处世能够凭借自信和毒辣的眼光看清本质,并完美执行。

曾国藩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总能一针见血指出事物本来面貌,但总容易被人误解为“高调”或“自负”。

大约在1844年,此时的曾国藩已经在朝中为官一段时日,他曾给家中写信时曾说,“余近来读书无所得,应酬之繁,目不暇接,实实可厌”。

表面来看是曾国藩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用,似乎已经全然忘却自己是在连年苦读之后才有今天的官位,所以多数人认为他“狂妄”。

其实却并非如此,曾国藩此言的真正所要表达的是,并不是经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在官场之中立足,整天的应酬目不暇接,虽然厌恶,但又不得不去,因为其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之外的东西,这番独到的理解无疑是看清了官场本质。

不仅是独到的眼光,此番真言还强调对局势的把控能力和展望性。

当时正是清朝末期,曾国藩返乡之初,就从民间四起的怨声载道中意识到将有更大的动乱发生,便在长沙开办“审案局”,操练士兵,整治官吏,而后果然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而曾国藩提前操练的“湘军”很快响应朝廷,迅速增援湖北地区,与太平军在湘潭地区展开了一场大战,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后清朝获得的之一次大胜利,主要得益于曾国藩一早就看清了事情本质,并采取了应对措施。

宽以待人,懂得宽恕

曾国藩的第四句真言,适合使用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方面。

左宗棠主张要懂得宽恕和原谅,因为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划算。比如他和何桂清之间的矛盾,此人比曾国藩小,但两人的命运有些相似。

左宗棠创建湘军之时,何桂清时任浙江多地知县,当时左宗棠带领军队和太平军作战,因为被围困而造成了粮草短缺,曾多次请求何桂清资助一些粮草军饷。

但都被何桂清拒绝了,最终造成了湘军方面的巨大损失,正常来说两人本该不死不休。

但曾国藩却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双方本就不认识,再加上凭空索取粮食的确有些唐突,所以对方拒绝也在情理之中。

最终两人没有形成矛盾,反而在后来共同御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甚至后来浙江告急之时,曾国藩还派遣湘军前往助战。

所以在后来何桂清因为督军不严而下台之后,曾国藩才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掌握两地兵权,进一步巩固军队的实力。

结语

从总体来看,曾国藩的四句真言不仅是自己的经验之谈,也是交给后世人们的为人处世之道。

只有坚持不懈,尊重他人并不断学习强化自己,做事抓住重点,看清本质,懂得宽恕他人,才可以拓宽自己的道路,无论官场还是生活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出人头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1/542992.html

“曾国藩:男人欲成大器,人脉次之!参透四句真言,迟早出人头地” 的相关文章

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后为何还能活着回来?原因是什么

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后为何还能活着回来?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发生了一件让明朝颜面无光,举世震惊的大事件,即“土木堡之变”。被权宦王振鼓动着御驾亲征的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虏,数十万明军土崩瓦解。明英宗被俘后不到三天,明朝即宣布其弟郕王朱...

曹操为何会选择曹丕作为继承人 曹操是怎么想的

曹操为何会选择曹丕作为继承人 曹操是怎么想的

对曹丕为何能被曹操选为接班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而言,人们对于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的评价都是比较高的。不过事情有时也会有例外,比方说三国时期曹魏王朝的第一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人们对于他的评价就不怎么高,而是普遍同情、喜欢曹丕的弟弟—曹植。人们不喜欢曹丕,是因为他...

李斯要被腰斩的时候 朝廷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要被腰斩的时候 朝廷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晚年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何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过程中,李斯的谋略可谓是必不可少。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李斯也协助秦始皇做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许多事。李斯剧照可以说,李斯是备受秦始皇重视,既然如此,李斯结局会...

董和: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清贫俭约,深受爱戴

董和: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清贫俭约,深受爱戴

董和(生卒年不详),字幼宰。南郡枝江县人。东汉末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董和率家族西迁。在刘璋手下相继担任牛鞞、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任内以身作则,改善了崇尚奢华的风气。后迁任益州太守,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深得他们的爱戴。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取...

历史上项羽的一生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上项羽的一生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项羽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时势造英雄。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伴随着朝代的岁月更迭,很多英雄人物陆续粉墨登场。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占据非常特殊的地位。不过,由于秦始皇的残暴专治,秦...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戚夫人受到刘邦宠爱,吕后为何敢对她下手?

戚夫人受到刘邦宠爱,吕后为何敢对她下手?

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太祖刘邦去世,其妻吕雉成为皇太后,控制了汉朝大权。吕后掌权后,十分怨恨戚夫人,因此先派人将其囚禁,还把她儿子刘如意召入京城软禁。汉惠帝元年(前194年),吕后先是毒杀刘如意,而后把戚夫人砍掉双手双...

康熙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 雍正的皇位是夺来的吗

康熙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 雍正的皇位是夺来的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皇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四阿哥胤禛?还是四阿哥自己夺来的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从康熙皇帝的角度来看,传位给老四胤禛的话,就会发现康熙传位给老四是完全正确的,完全延续康熙本人的执政思路。先从康熙初年讲起,康熙朝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康熙除鳌拜,那么康熙除掉鳌拜这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