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故事:女子出嫁挡住乾隆去路,乾隆出上联,姑娘答后乾隆羞愧不已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1-07)750

前言

有句古话说得好,大丈夫当如平日占,万一遇着女流之辈,便要让三分。可惜啊,当年这句话还未流传开,就有一位皇帝因为与一名姑娘较量,险些栽了跟头。

这位皇帝,便是清朝中期的乾隆帝。眼看着皇帝驾临,本应万众敬仰,哪知一名才貌双全的姑娘,竟聪明过人,三番五次将他堵得说不出话来。

这故事发生在乾隆五十多年前,当时乾隆刚登基不久,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史书记载,他爱享乐,喜怒无常。也许正因为如此,这次南巡之行,才会发生了那么多趣事逸闻。

当年乾隆继位后不久,便开始了他之一场皇家巡游。

这是他正式以皇帝的身份出现在民间,可以说楚河汉界,瞩目全国。当然,他也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可以通过这次巡游展现他英明神武的形象。

于是,这场南巡行前的准备工作就强上加强,庞大的旅行队伍绵延数里,光是运送他的御驾乘舆就有三千多人。沿途所有景点,都要提前粉饰一番,以供皇帝驾到。

然而,这场隆重的皇家巡游,在民间却不太受欢迎。毕竟,皇帝大驾光临对百姓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为了让皇帝通行无阻,御驾经过的道路都要提前清扫干净。这就意味着,主要道路两旁的民居,统统要拆除改道。平民们虽窝火,却也只能匆匆收拾行李,背井离乡。

更过分的是,为皇帝铺设道路的工作非常匆忙拙劣。许多房屋被拆得七扭八歪,破烂不堪。可惜此时还没人敢发出怨言,只能暗地里偷偷抱怨这个心急如火的新皇帝。

当皇家队伍渐行渐近,沿途百姓都自觉避让。毕竟,这是历史上头一次,他们看到这个刚刚继位的年轻皇帝。

直到有一天,皇家大队在一条狭窄的村道前停住了脚步。

原来,迎面走来一队喜轿队伍。新郎新娘坐在华丽的大轿里,身后跟着一群喜气洋洋的宾客。

这是村中一户人家的女儿刘若莲出嫁的队伍。按照古时习俗,选的出嫁日子必须按照卜卦擇良辰,新娘迟到半刻就不吉利,所以出嫁队伍不能够被耽误。

可这皇家队伍庞大,根本就没有让道的余地。刘若莲的轿夫们忐忑地在原地踌躇,也不敢上前问路。

这时,轿子帘子忽然掀开一角,一个纤纤少女探出头来。她头发,眉清目秀,神采飞扬。看这架势,就是新娘刘若莲本人。

“喂,道上行人,我是新嫁娘子,今日是良辰吉日,千万不能迟到啊!”

刘若莲高声说道,声音穿透喧嚣。顿时四周静默,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个不惧权威的女子。

皇帝的侍从们惊得瞪大眼睛,连忙跑去回报。没过多久,只见队伍中间走出一个年轻人,正是乾隆本人。

他上下打量着刘若莲:“今日我大驾光临,你不让道竟敢拦阻,可知天高地厚?”

刘若莲毫不退缩,睁着明亮的大眼睛望向乾隆:“我刘家正值喜庆大日子,岂能因陛下大驾而退让?还请陛下开恩,容我们过去。”

乾隆冷笑一声:“你倒是个聪明的好姑娘。既然如此,咱们就来个文采较量。我出一句上联,你若能答上下联,就放你过去。若答不出,只能在此等我离开!”

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等待着。他们深知皇帝乾隆精通文学,常与文人较量杀伐,这一次他极有可能会为难这个村姑。

果然,乾隆沉吟片刻,缓缓吟诵出一个上联:“塘中荷花,疯蝶硬要采。”

上联的意思是说,刘若莲就像一只执拗的疯蝶,明知无望还要去采莲花。这是在批评刘若莲不自量力,敢与皇帝叫板。

听完上联,在场所有的人都紧张起来。他们担心刘若莲辜负了皇上的良苦用心,答不出精妙的下联。要知道,皇上可是个好强的人,往后对她一家恐怕很不利。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刘若莲脸上一点惧色也没有。她很快抬起头来,神情自若地吟诵道:

“画上仙女,狂生却难求。”

下联一出,立时引来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人们惊讶地发现,刘若莲的下联是一个藏头诗,“乾隆狂生”六字竟可拼出乾隆的名字!

她这下联的意思是说,乾隆就像画中的仙女一样虚幻不实,狂妄自大的人是难以成功的。

这一下,连乾隆自己都傻眼了。他万万没想到,一个村姑竟能当场吟出这样富有涵养的下联,直接指出了他骄矜的个性。

在座的文人学士连连称赞刘若莲的聪慧,使得乾隆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使自己看起来从容不迫:“好,好个聪明姑娘!你的下联使我刮目相看。既然如此,咱们再来一局。”

说罢,他指向不远处河岸上的一个铁牛雕塑:“你可否为这铁牛赋一首诗?”

群臣们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他们都知道,这铁牛是乾隆的祖父康熙铸造的,所以乾隆一定希望刘若莲能歌颂他的祖宗,从而打他的面子。

刘若莲静静打量了那铁牛半天,然后缓缓吟诵出一首词:

“康熙令铸一铁牛,千年万载永驻留。”

诗意颂扬了康熙帝治水有功,将铁牛铸造来驻留江边,作为防洪工程的一部分,使它永远镇守在这里。

一时间,沸沸扬扬的议论声再次响起。大家都在称赞刘若莲不仅才貌双全,而且极其聪慧过人。她两次运用聪明才智化解了皇上的难题,可见她的机智睿智。

就连乾隆自己,也忍不住向刘若莲竖起了大拇指。他欣赏刘若莲的诗赞美自己的祖宗,这正合他的心意。

“好吧,姑娘。你两次给我出难题,今天我就成全你。”乾隆终于傲然让开道路,冲刘若莲笑道。

当刘若莲的出嫁队伍准备启程离开时,皇上忽然吩咐左右:“把我的御辇赐给这新娘,让她坐我的车子去夫家。”

众人听后大吃一惊,都夸赞皇上宽宏大量。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加上一辆来自皇上的豪华花轿,这样的盛景实在令人艳羡。

刘若莲坐上御辇,心中涌起一阵激动。她明白,这代表皇上已经原谅了她的任性妄为,并钦佩她的聪明过人。

当御辇缓缓离开时,四周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刘家人笑容满面,为女儿争气感到无比骄傲。

从此,刘若莲名声远扬,成为了一代才女。而乾隆帝也从这次较量中获得颇多启发,此后在处理民间事务时,也变得宽容大度了许多。

后人感叹,要是一个王公贵族,遇见这样桀骜不驯的女子,只怕早就大怒,将她流放边疆。唯有乾隆帝识英雄重才,让刘若莲坐上自己的御辇,仅凭一番好意,便成就了这段佳话。

结语

生活中,我们不妨多向这对君臣学习。既不因为身份贵贱产生隔阂,也不因一时误会断送缘分。多一分宽容大度,少一分揣测偏见,这就是君子之风范,亦是我们应当奉行的人生智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1/544109.html

“故事:女子出嫁挡住乾隆去路,乾隆出上联,姑娘答后乾隆羞愧不已” 的相关文章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不含糊,曹操都非常重用他们。这里面,于禁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位都是假节...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还不知道:安禄山造反后一年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还打了8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那是因为安史之乱和安禄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4个人打的一场战争。谁能想到的事儿,安禄山造反也就是一年左右,可是真正的安史之乱却在安禄山死了之后,反而更加精彩。第1点,当时的具体情况。唐...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他霸占儿媳,逼杨玉环穿上道袍,寿王为何不反抗?他的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52岁那年,唐玄宗深爱的武惠妃去世了。他郁郁寡欢,高力士进言:您的儿媳杨玉环生得倾国倾城。唐玄宗大喜,立即宣寿王妃到华清宫沐浴,自己则躲在暗处偷看!此时,寿王李瑁正...

司马炎被立为王太子后,司马昭为何就突然病死了?

司马炎被立为王太子后,司马昭为何就突然病死了?

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公元265年,司马家发生了两件事,一件就是司马炎被立为晋王太子,另一件就是在司马炎被立为王太子后,司马昭突然病死。由于司马昭死得突然,因此让人不由得对他的死生疑。其中,罗贯中就在《...

司马玮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死于贾南风之手?

司马玮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死于贾南风之手?

司马玮,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永平元年(291年),西晋楚王司马玮带兵进入洛阳,联合皇后贾南风诛杀辅政大臣杨骏,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但是不久司马玮就被贾南风处死,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为何司马玮会被自己的嫂子贾南风出卖,而被迅速除掉呢一,出身皇室...

刘备在入主成都的时候 赵云为何劝刘备分房产和土地给手下

刘备在入主成都的时候 赵云为何劝刘备分房产和土地给手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入主成都时,赵云为何劝阻刘备分田地给诸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云别传》: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钟会与邓艾被杀,历史上认为,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结果。邓艾在拿下成都,灭亡蜀国以后,虽然并没有想叛变独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说话行事很不检点,在成都当土霸王。这给了钟会谗陷他的机会,因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