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124. 太平洋坦克战(23):亡羊未能补牢之作——三式、四式、五式中战车(上)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1-08)800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124篇原创文章,作者群主飞龙。

接上期(第1119篇)

一、日本战车兵器的开发代号之谜

日本陆军在兵器研发的阶段首先会内部立项并获得开发代号,二战前的世界战车分类既有按照主要作战方式区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如英国),也有按兵器重量区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如美、日、苏),还有偷偷摸摸搞开发拿少数几款兵器魔改的(如德国),正是因为对坦克兵器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认知,才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

图1. 中国军队装备的英制维克斯Mk Eb型坦克,维克斯Mk E型坦克的技术影响了苏联、美国、波兰、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坦克研发

图2. 画作:西班牙内战时期的共和军一方的苏制坦克及装甲车,显然带有浓烈的维克斯坦克的影子

20年代末,日本从英国引进了维克斯E型坦克(也称维克斯6吨坦克),这款经典的轻型坦克衍生出苏联T-26、美国T1E4、波兰7TP等多款坦克,而日本也借鉴维克斯E型的技术最终在1935年(皇纪2595年)定型了九五式轻战车。同年,日本陆军对战车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10吨以下仍为轻战车,10~20吨改称中战车,20吨以上为重战车。

在重新划分坦克类别的同时,日本陆军对战车研发代号的命名 *** 也做出调整,按照轻战车、中战车、重战车重新分类,采用类别假名在前,序号假名在后的二文字命名法。轻战车代号首字冠以日文“轻”(假名ケイ)的之一个假名ケ(Ke,音“开”),中战车代号首字冠以日文“中”(假名チュウ)的之一个假名チ(Chi,音“奇”)。

日本陆军在早期开发装甲兵器时,步兵科、骑兵科和炮兵科仍呈现分庭抗礼之势,骑兵部队独立开发了一些装甲车兵器(如九二式重装甲车)用于替代传统的战马。陆军高层也曾尝试将步兵和骑兵的坦克命名序列加以统一,但骑兵部队并不接受。例如作为九二式重装甲车的后继车型开发的“ホ”号战车被骑兵冠以TK战车的代号,TK是日语中“特殊牵引车”里“特殊”和“牵引”两个词的罗马字首字母,后来TK战车被定型为九四式轻装甲车,其改进型九七式轻装甲车的研发代号为テケ(Te-Ke,音“特开”),即“特殊”和“牵引”两个词的假名字头。

图3. 定型于1932年的九二式重装甲车,最初是作为一种骑兵部队用武器(陆军技术本部应骑兵部队要求开发)。日俄战争时期,日军骑兵大放异彩,一战中的欧洲战场骑兵被装甲兵盖过风头,战后随着骑兵的日益衰落,最终被装甲搜索队取代,但在这一过程中仍不能忽略骑兵部队的影响

图4. 九二式重装甲车的后续车型,定型于1934年的九四式轻装甲车,主要武器仍然为机关枪,可临时拖挂弹药车,机动灵活,是早期侵华作战的主要装甲装备

图6. 位于北京的军事博物馆馆藏珍品:日造九五式轨道装甲车,这是重武器馆改造前停放于东广场时的照片,现存于主馆负一层重武器厅

之所以如此,推测是当时日本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日益仇视西方,对拉丁字母采取 *** 态度,但骑兵又不愿意在型号命名上屈服于步兵,于是就采取了这种“曲线救国”的办法。类似的还有九五式装甲轨道车,这是一种可以转换行走机构的公路/铁路两用坦克,其代号为ソキ,即“装甲”和“轨道”两个词的假名字头。骑兵的独有命名法也可视为二文字命名法的变型。

除了步兵和骑兵系统的坦克外,属于炮兵系统的自行火炮(日语称“自走炮”或“炮战车”)的研发代号也采用二文字命名法,使用日文“砲”的假名字头“ホ”(音Ho)加假名序号构成,如二式炮战车的研发代号为“ホイ”(Ho-I),即自行火炮之一号;四式15厘米自走炮的代号为“ホロ”(Ho-Ro),即自行火炮第二号,以此类推。不过,可能出于读音困难,容易发生口误的原因,自行火炮的命名会弃用部分序号,比如ホロ(Ho-Ro)、ホホ(Ho-Ho)、ホへ(Ho-He)。关于轻战车、装甲车、炮战车的开发序列号及发展思路,留待后续的章节介绍,本节只专注于中战车线。

图7. 八九式中战车,驾驶座左置,机枪移动至车身右方

图8. 甲型(左)车体正面是由一整片轧制钢板铆接而成的,而早期型(右)的车体正面则是分体成形,在其首上四分之三处有一条转折带

日文的假名有固定的排列顺序,也是日本人生活中常用的记录顺序的方式,类似于中文的“甲乙丙丁戊”、 *** 数字的“1、2、3、4、5”、罗马数字的“i、ii、iii、iv、v”,近代日本字典也是按照这个来编制索引的。因此,日军对装备进行命名排序时也会用到。其中,前十二个假名的顺序就是:

イロハニホヘト、チリヌルヲ

用罗马字(拉丁字母)来表音就是:

I-Ro-Ha-Ni-Ho-He-To,Chi-Ri-Nu-Ru-Wo

图9. 日文假名与 *** 数字的对应关系

自1935年起,日军战车研发代号就演变为代表战车类型的假名,加上一个代表开发序号的假名组成的双假名代号。按照新的命名 *** ,已经定型的八九式中战车的代号为“チイ”(Chi-I,音“奇伊”),即中战车之一号。九五式轻战车的代号为“ケハ”(Ke-Ha,音“开哈”),即轻战车第三号。不过,由于这两种战车的名称已经被广为接受,在部队内部仍沿用旧称呼,使用新命名的情况并不普遍。二文字命名法从八九式中战车的后继车型开始才得到严格地推行。

从这时开始,第二代制式中战车的研发代号定为“チハ”(Chi-ha,音“奇哈”),即中战车第三号,最终定型为1937年(皇纪2597年)列装的九七式中战车。新命名法中缺少了“チロ”(Chi-Ro,音“奇洛”),即中战车第二号,有种说法认为八九式中战车有甲、乙两型,“チロ”就是指八九式乙型,但这种说法缺乏官方证据支持。作为九五式轻战车的后继型号列装的九八式轻战车的代号也遵循新命名法,为“ケニ”,即轻战车第四号。

图10. 博物馆中的功臣号,这是一辆九七中战改,车体和炮塔都是铆钉加固连接,主炮是一门一式47毫米49倍径战车炮,乘员4人

二、试做中战车四号“奇尼”(チニ)

八九式中战车入役后,陆军参谋本部在提出新型战车设计指标时,认为新型战车的重量不应超过12吨,更好能控制在10吨以内,但在机动、火力和防护上应有所增强。针对参谋本部的意见,负责技术设计的陆军技术本部提交了两个方案以供选择。

甲案:强化防护,降低车速,采用双人炮塔,配置2挺机枪,预定重量13.5吨;乙案:降低防御标准,采用单人炮塔,配置1挺机枪,预定重量10吨。

两个方案在参谋本部经历了激烈的讨论,最终被同时交给三菱重工和大阪兵工厂开始研制,甲案就是最终被定型为九七式中战车的“奇哈”(チハ,Chi-Ha,日军内部称“试制中战车之一号”,实际上是中战车第三序号,即日本版的三号中战),乙案的开发代号为“奇尼”(“チニ”,Chi-Ni),日军称“试制中战车第二号”,实际是中战车第四号。为了避免把自己绕晕,下面统一按照假名的顺序来称呼,不再顾及日军的内部开发称呼。

图11. 九七式中战车的甲乙两案成品线图对比,左侧的甲案加强了防护,右侧的乙案拥有更佳的性价比,仅用3名乘员就拥有理论上相同的火力输出,有利于大规模制造时节约国力,但在经历了中日战场的检验后,前线部队选择了甲案

图12. 试制中战车竞品——“奇尼”的试验车‍‍‍‍‍‍‍‍‍‍‍‍右侧照片

图13. “奇尼”实验车左侧照片

图14. “奇尼”的彩绘,拥有8对小尺寸负重轮和小尺寸的炮塔

1937年,大阪兵工厂完成一辆试验车的制造,车重仅9.8吨(与八九式中战车接近),全车乘员仅3人,车体内有1名驾驶员和1名通信兵兼机 *** ,炮塔内是车长兼炮手(装填手)。由于这款战车真的很小,为了增加越壕能力,设计组在其尾部保留了早期坦克较为常见的尾橇。火力方面使用了与九七中战相同的九七式57毫米战车炮。

“奇尼”的车体仍以铆接结构为主,但相比“奇哈”更大范围地应用了焊接工艺以减轻重量。战车的悬挂装置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九五轻战的设计,采用双臂曲柄剪式悬挂机构,安装一台三菱A6120VDe6缸风冷柴油机,输出功率120马力,更大时速30公里/小时,更大行程200公里,但在机动性能上相比重量是其1.5倍的“奇哈”没有明显优势。

奇尼战车的单人炮塔呈截圆锥形,原计划装备九〇式57毫米战车炮,后换装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九七式57毫米战车炮。由于炮塔空间狭窄,取消了炮塔后部的自卫机枪,仅在车体正面右侧配置1挺九七式7.7毫米机枪。奇尼的装甲厚度为8~20毫米,部分车体采用圆滑造型以提高抗弹能力。此外,奇尼战车还在车尾配置了造型怪异的越壕架,越壕能力为2.4米。

“奇尼”在测试中,因狭小炮塔带来的操作不便问题被数次指摘,最终因为防护能力弱而被前线部队抛弃。

图15. 正面角度的试做中战车四号“奇尼”(チニ),可以看到偏向右侧的小型单人炮塔和熟悉的九七式57毫米战车炮,车体和炮塔均为铆接,车身左侧为驾驶员座位,带有观察窗口,右侧是机 *** 坐席

图16. 后方视角的“奇尼”(チニ),注意车体后部独特的尾橇设计,目的是增强越野能力,在早期的坦克设计中往往带有类似的设计,以弥补发动机出力的不足

图17. 在一战末期出现并大放异彩的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越野照片,可以看到这款经典坦克的尾部也带有滑橇结构,以增强通过堑壕的能力

图18. “奇尼”的全比例模型(左)与九五式轻战车实车(右)。

图19. 正在接受越障测试的“奇尼”,可能是为了保密而将炮塔部分用布蒙住

三、试制中战车五号“奇荷”(チホ)

“奇尼”项目落选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于1938年下令继续研制一款便宜、轻快的中战车,代号为“奇荷”(チホ),即试做中战车五号。1940-1941年间,一共制造了4辆“奇荷”的原型车,但不知为何并没有留下照片。

按照日本战车专家原乙未生的描述,“奇荷”的炮塔与九七中战改较像,但炮塔顶部并没有设置车长塔。主火炮计划选取47毫米口径的高穿深火炮,很可能就是后来的一式47毫米48倍径战车炮。车体为五对负重轮,车体尾部也设计有尾橇。

图20. 1938年试作中战车五号“奇荷”(チホ)的想象图,日本战车惯用的炮塔后向机枪被移动到侧面,这可能是考虑到战斗时多数敌人来自于车体侧面而不是后方,至于后方的死角位置可以留给伴随战车行动的步兵解决

四、一式中战车/试做中战车六号“奇黑”(チヘ)

1941年,日本陆军正式开始着手开发九七中战的替代坦克,开发代号为“奇黑”(チヘ),即试做中战车六号。1941年8月,木制模型完成。1942年9月,原型车驶下生产线接受检测。测试和改进一直持续到了1943年6月,随后在同月开始量产,一共生产170辆,全部装备给在本土的战车师团,没有明确的海外作战记录。

“奇黑”最终定型为一式中战车,相比九七中战改在装甲和动力方面都有提升,乘员增加到5人,各自分工布局更为合理。然而,一式中战在火力方面还是原地踏步,依旧是弱鸡的一门47毫米战车炮,而在一式中战定型的1941年,欧洲战场上已经出现了装备75毫米口径战车炮的中型坦克,这直接 *** 了日本陆军开发新型中战车。

图21. 一式中战与其前辈更大的不同:焊接式车身

图22. 一式中战后部

五、1942-1944年,新中战车甲、乙、丙型的研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战车部队除了在诺门坎吃过苏军坦克的亏外,在中国战场面临的威胁并不大,稍微大点的失利可能就是在台儿庄被中国军队的德制37毫米反战车炮击毁的八九式中战车群了。

图23. 1938年在台儿庄会战中,遭到中国军队第200师炮兵第52团8连的两个排共4门德国造37毫米战防炮的伏击,当场被击毁3辆,击伤1辆八九式中战车,这4辆中战车被遗弃在战场,被战后短暂控制战场的中国军队缴获,并邀请西方记者包括著名的罗伯特卡帕前来拍摄了照片和纪录片,最后这些车辆被运送到湖南的陆军装甲兵学校后不知所终。台儿庄一役中,日军装甲部队遭到了最早的一次重创,也影响了后续战车的开发

图24. 在诺门坎会战中,日造九五轻战、九七中战面对苏联坦克装甲车处于下风,直接 *** 了日军下一代战车开发的思路,日军前线部队更多是以肉弹攻击在阻止苏联装甲部队,战斗的吃力程度最终影响了大本营的战略方向的决策,并指导关东 *** 向筑垒防御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一年,日军在菲律宾、缅甸、瓜岛等地遭遇的也只是装备37毫米坦克炮的M2/M3轻型坦克。但随着世界大战的愈演愈烈,欧洲战场的钢铁巨物越来越多,日本陆军也感受到了紧迫感。

为了解决现役装备过时的问题,日本陆军在1942年9月立项新增两款新中战车开发项目,开始被称为新中战车甲、乙型,内部开发代号分别是“奇托”(チト,Chi-To)和“奇利”(チリ,Chi-Ri),即中战车第七号和中战车第九号。之所以没有第八号,可能是因为连续两个相同的假名“奇奇”(チチ,Chi-Chi)会比较拗口,因此直接使用了假名“リ”,这两款中战车最终被定型为“四式中战车”和“五式中战车”,分别使用了更大的车体和更强的新式战车炮。简单来说,“奇托”打算安装新型57毫米战车炮,“奇利”更是打算升级到新型75毫米战车炮,以获得能与盟军的谢尔曼坦克匹敌的火力、装甲和速度。

六、三式中战车/中战车第七号/“奇努”(チヌ)

然而,战局的紧迫性使得陆军等不及上述两款新战车的落地量产,因此一款应急性质的中战车被提上议程,这个新计划开始被称为新中战车(丙),开发代号“奇努”(チヌ,Chi-Nu),即中战车第十号,值得注意的是,最后启动的新中战车(丙)反而是最早定型,并按照皇纪2603年(1943年)的年份赋予了三式中战的量产型号。

图25、26. 一式中战和三式中战的侧面对比图,车体相同,炮塔和主炮有较大的差异

“奇努”是一款应急方案,设计想法就是利用已相对成熟的一式中战车车体直接进行改装,塞入一门更强劲的火炮以提升攻击力。开发单位最初计划使用与正在研制中的四式中战(“奇托”)相同的新型57毫米战车炮(可能是以陆军同步正在研制的57毫米新型速射炮为基础改制),但在1944年3月新炮试制完毕后装入四式中战一号试验车测试时发现穿透力和威力并没有比47毫米战车炮有多大的提升,反而增重不少。为了尽快产生战斗力,“奇努”设计组决定以现成的九〇式野砲为基础,快速研发一款能在战车上使用的75毫米火炮。

图27. 画作:日本陆军使用的九零式野炮

图28. 画作:日本士兵正在操作机动九零式野炮射击,由于这型野炮射程远(13.89公里),初速较高(683米/秒),重量仅1.6吨,是最适合改造为战车炮的日造火炮,因此成为大口径战车炮的改造首选,先后被安放在1式75毫米自走炮,3式75毫米炮战车,3式中战车,90式75毫米野炮的战车炮型号并不是降低威力的版本,而是全威力版本

图29. 保留至今的一门机动九零式野炮,炮盾上安置了两个铁质的座椅,以便在长距离机动时搭乘两名炮兵,炮口的消焰器和下方的制退器也让这门炮显得比较“现代”

图30. 模型作品:正在操作一式自走炮I型的75毫米战车炮(以九零式野炮为基础改造)的两名战车兵,这里可以看出在狭小的战车上操作空间极其有限,自走炮的炮盾侧面绘制有战车第2师团机动炮兵第2联队的标识,有4辆一式自走炮I型参加了在吕宋岛的防御作战

三式中战最终搭载的三式75毫米战车炮II型,倍径为38倍,初速668米/秒。其原型九〇式野砲曾被一式自走炮使用,后因57毫米口径新战车炮研发失败而被正式改装为战车炮。

1944年6月,三式75毫米战车炮开始研发,着重于减小后座力,同年8月定型时炮架、高低机和反后坐装置均为重新设计,但制退复进机仍与九〇式野炮一样伸出炮塔外,这也成为装备该炮的典型特征——看起来更像是一门自行火炮而不是坦克。在发射一式穿甲弹的时候,能击穿垂直放置的3.3英寸(约84毫米)厚的均质装甲。

作为应急产物,三式中战直接沿用一式中战的车体,引擎也还是原来的統制型100式发动机,出力240匹马力,公路极速38公里/小时,相对一式中战略有降低,这显然是更重的火炮和车体所致。

为了容纳大口径的战车炮,三式中战换装了一个大的六边形炮塔,炮塔环直径增至1.7米,采用六边形炮塔可增强避弹性能。炮塔内设三名乘员,车长位于右后方,左前方为炮手,炮手后侧是装弹手。炮塔采用电力转动,也可以进行手摇转动。炮塔装甲厚度为:前部装甲50毫米,前侧面35毫米,后侧面25毫米,后部25毫米。相较于一式中战仅增加了正面装甲厚度,三式中战的全面防护力都得到了加强。

1944年9月,三菱重工制造了两辆搭载三式战车炮的原型车,经测试后陆军基本满意。两个月后,三式中战便开始了量产,也成为太平洋战争期间开发的新战车中唯一投入量产的车型,从性能上来说,三式中战接近美军的M4谢尔曼,但在问世时,谢尔曼已经在战场上驰骋了两年多。

图31. 可能是三式中战车车体内安放的发动机照片‍‍‍‍‍‍‍

图32. 这张略微模糊的照片中出现了半露出炮塔的战车手,战车的状态也比较正常,推测可能拍摄于日本投降之前

图33. 日本投降后被缴获的三式中战车,直接沿用一式中战车的焊接式车体,带有六对负重轮,更换更大规模的六边形炮塔以容纳75毫米的三式战车炮,炮塔上有一名疑似美军士兵在检查战车内部‍‍‍‍‍‍‍‍‍‍‍‍

图34. 另外一辆被缴获用于测试的三式中战车,车体侧面还写有“Type 3”等英文标识

图35. 两名日本兵正在折腾一辆三式中战车,似乎是在检查装备状况,主炮炮口指向前下方,炮口消焰器被包住以免进入杂物,可能拍摄于战后‍‍‍‍‍‍‍‍

图36. 日本投降后大批被缴获的三式中战车,可能与上一张照片同时拍摄,可能是按照盟军的统一要求,炮塔被指向前下方

图37. 美军士兵在查看一辆三式中战车

图38. 画作:三式中战车和背景中的一辆一式自走炮,两者都是装备改造自九零式野炮的75毫米战车炮,但因为产量有限,以及重量过大的三式中战车难以直接吊装到运输船上,三式中战没有海外部署的记录

图39. 流水线上的三式中战,可以看到硕大的新型炮塔和光滑的焊接车体

图40. 生产线上的三式中战车体,也有可能是一式中战车的车体

图41. 生产线上的三式中战车车体,这里出现了巨大的炮塔圈,显然是为了容纳三式中战巨大的六边形炮塔

图42. 现存的一辆三式中战。其带有炮口制退器的75毫米战车炮十分显眼,炮塔和车体比较光滑,仅在炮盾、观察孔和机枪射击孔等需要开口的活动部位以铆钉予以加固,三式中战车是日造战车勉强跟上欧美强国步伐的作品,但直至投降都未能参加实战‍‍‍‍‍‍‍‍‍‍‍‍‍‍‍‍‍‍‍‍‍

图43. 现存三式中战车的左侧视图

图44. 三式炮战车的左前方视角照片,拍摄时间略有差距,从履带下方放置的限位器可以判断

三式中战共制造166辆,其生产受到1945年美军大轰炸的严重影响,没有海外部署和参战记录。然而,日本陆军也没有放弃改装三式中战的计划,鉴于纸面数据更优越的四式中战和五式中战迟迟不能定型量产,对三式中战的改造也是一种应急措施,主要目标是将四式/五式中战的新型火炮硬塞入三式中战,给他再来一次“火力升级”。

三式中战改的计划首次出现在陆军1945年2月的“昭和二十年度整备计划”中。3月19日,四式中战二号原型车在爱知县伊良湖试验场完成射击实验后,其炮塔就被直接装上了三式中战量产型211号的车体进行射击实验。实验结果让日本人喜出望外,三式车体安装试制75毫米战车炮(长)II型的可行性很高。于是,在三式中战的量产计划中,包含211号在内的55辆三式中战预计将直接换装该型火炮,但该项工作仅仅停留在计划阶段,未能付诸实施。

图45. 上方为安装四式中战炮塔的三式中战,下方则是直接将长倍经的75炮直接装入三式中战炮塔的计划

图46. 《战争雷霆》中的三式中战车改,装备长身管75毫米战车炮,这显然是一个在三式炮塔上塞入长75毫米战车炮的做法

图47. 同样来自于游戏截图的三式中战车改型,也是三式炮塔塞入长75炮的方案

图48. 《战车与少女》中的一辆奇怪战车,车体有点类似三式中战,炮塔也有三式中战改的痕迹,但是火炮制退器位于下方更像是三式中战原始型的战车炮,炮塔上带有的环形天线又是九七中战初期型的特点

图49. 可能拍摄于日本投降后的一张照片,出现了六对负重轮的战车车体,以及巨大的75毫米战车炮

图50. 三式中战车,作为一款应急中战车之作,直接沿用了一式中战车的焊接式车身,搭配较为成熟的75毫米战车炮,换装更大的六边形炮塔

图51. 带有菊花流水纹涂装和车体片假名的一辆三式中战改的画作

图52. 三式中战车“奇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1/544429.html

“1124. 太平洋坦克战(23):亡羊未能补牢之作——三式、四式、五式中战车(上)” 的相关文章

高堂隆:三国时期曹魏名臣,死时犹遗令薄葬

高堂隆:三国时期曹魏名臣,死时犹遗令薄葬

高堂隆(?-237年),字升平。泰山郡平阳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高堂隆少年时为诸生,最初任泰山督邮。黄初年间任堂阳县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任陈留太守、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青龙年间,明帝多造宫殿,高堂隆为此上疏切谏。后迁侍中、太史令、...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对联蜀抗曹是好政策,为什么孙权要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水淹七军,大败曹军。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要知道,东吴和蜀汉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结盟的状...

顺治活到24岁就去世 顺治死因到底是什么

顺治活到24岁就去世 顺治死因到底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当我们回看我国历代王朝的是是非非,总会不禁感叹历史的伟大。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共经历十二代帝王,我们耳熟能详的便是康熙、雍正、乾隆,...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

汉中之战曹操损失大将夏侯渊 刘备又损失了哪些武将

汉中之战曹操损失大将夏侯渊 刘备又损失了哪些武将

还不知道:汉中之战时,曹操失去夏侯渊,那刘备失去了哪些武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宦官弄权、导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致使大批的农民起义,地方军阀诸侯,纷纷招兵买马割地而治,存在将近两百年的帝国大厦将倾。在这个战乱不堪的时期,数不胜数的英...

清朝时期的总兵是什么官职 比巡抚还要大吗

清朝时期的总兵是什么官职 比巡抚还要大吗

对清代的总兵是个什么官,比巡抚大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总兵这个官职,在很多清代的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作为地方上的高级将领,总兵身份威望极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同属一省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巡抚手握地方刑名、钱粮、人事,是皇帝委派到地方的封疆大吏,非心腹亲信,...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她和朱元璋的感情怎么样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她和朱元璋的感情怎么样

还不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如何?马皇后是个怎样的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甚笃,而且朱元璋颇为尊重马皇后,即使马皇后过世以后也没有再立皇后。在朱元璋打天下的岁月里,马皇后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精心辅佐朱元璋,稳住后方。朱元璋能够发迹,马皇后功...

历史上刘伯温的死是什么真相?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历史上刘伯温的死是什么真相?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伯温的死因,已经成为了历史谜案。很多人都认为,刘伯温是朱元璋杀害的。为什么说他是朱元璋杀害的呢?当时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御医去看他。御医给刘伯温开了一副药,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