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更大的疑点
我国古代战场上,不乏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完美战役,而在这些胜利的背后,往往离不开指挥者的关键决策。
有的主将骁勇善战,比如说七进七出的赵云,脱甲对敌的许褚还有身先士卒的黄盖,有的主将领兵打仗则是靠自己的头脑,比如卧龙诸葛亮,冢虎司马懿等。
骁勇的将军打仗拼的是个人实力,胜负只在数回合之间,有谋略的将军对敌拼的是心理,赌赢了对方的心理,就能稳操胜券,反之则是兵败如山倒。
而关于心理博弈的经典战役,莫过于诸葛亮对司马懿的“空城计”了。
想当年,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攻向西城,却看到四座城门大开,诸葛亮在楼上弹琴,整个场面实在诡异。最终,司马懿还是不敢向前走一步,带着十五万人马悄然退兵了。
在这场博弈中,诸葛亮能想到的,司马懿定然也想到了,但他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诸葛亮身边的两个书童,这两人才是整个空城计的更大疑点。
街亭失守
实际上,空城计本身是无奈之举,也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
从刘备入主益州之后,诸葛亮就开始重用马谡这个年轻的谋士,后来还让他当上了参军。
马谡这个人很善于纸上谈兵,深得诸葛亮喜爱,但刘备却不看好这种只会说不会做的空想家,所以刘备生前一直劝说诸葛亮,不要对马谡委以重任,但诸葛亮却选择一意孤行。
在之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派出马谡去据守重中之重的街亭。
但扶不起的马谡却不听劝阻,不在靠山近水的地方扎营,偏偏跑到山顶扎营,结果魏军切断了水源,导致蜀军大败而归,街亭就此丢失。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乘势率15万大军向诸葛亮的西城杀来。当时,西城中没有一员猛将,只剩下一群文官和两千多士兵,而且大多还是老弱病残。
众人一听司马懿即将兵临城下,都近乎绝望。眼下这种情况,打也是死,跑也是死,横竖都只有死路一条。也就是这个时候,诸葛亮想出了一险招:
诸葛亮命令将城中全部旌旗收起来,士兵在原地等候,且不能独自外出和喧哗。随后又将四个城门大开,每个城门中派20名年轻士兵伪装成平民洒水扫街,诸葛亮则带着两个书童,在望敌楼上弹琴。
两个书童
等到司马懿大军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场面,诸葛亮在城上弹琴,一个书童摇扇,另一个书童焚香,还有一群健壮魁梧的老百姓在扫大街,实在诡异。
司马懿本就谨慎多疑,看见此情此景更让他拿不定主意,因为现在的他面临着两种选择。
一个就是举兵攻入城中,拿下诸葛亮。但是西城不是一座小城,它的总面积大约有50平方公里,司马懿虽然有15万大军,但都只能从城门而入,如果直接攻进去的话,那么各种突发状况都有可能发生,再看诸葛亮这个样子,也必然留了后招。
第二条路就是撤退,双方都没有损失,但这样做很可能正中了诸葛亮的下怀。因为如果城中真的没有埋伏,那诸葛亮就是不费一兵一卒击退了十万大军,魏国也将失去这个攻入蜀地的绝佳机会。
所以司马懿这个时候很纠结,到底是攻还是退呢。他心中越着急,就越想从中找出破绽,而当他看到城上两个书童的时候,立马就调头撤兵了。
要知道,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悠然自得,不论他是真的胸有成竹,还是假正经,都合乎常理,然而就连站在他旁边的两个小书童,看见大敌当前都能做到面不改色,这就很难理解了。
两个书童都只是小娃娃,藏不住心中的喜怒哀乐,如果城中空虚,那他们定会露出慌张的神情。可结果,这两个书童都只专注于手中的事,根本没把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放在眼里。
此时不撤,又待何时?
但其实,这两个书童的镇定自若也在诸葛亮的计算之中,也是此计的成败关键。
他知道,司马懿一定会注意两个娃娃的神情,如果他们表现出了片刻慌张,那么魏军可能会立马杀进去。所以唱空城计之前,诸葛亮就给书童做了心理准备,这才没有在演戏的时候露馅。
两大谋士的心理博弈
当然了,这出空城计虽然巧妙,但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整个过程太顺利,司马懿退兵太仓促。
要知道,司马懿可是有十五万大军,即便诸葛亮有再多计谋,城中有再多伏兵,魏军的胜算依然很大,但他最后却选择了撤退。
所以有人认为,司马懿其实知道西城中没有什么兵力,他之所以退兵,是为了稳住自己在魏国的地位,因为一旦诸葛亮倒下,那他也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他宁愿放诸葛亮一马。
又或者,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不敢攻进来,所以才做了一套空城计的戏码,给司马懿一个撤兵的理由。
也就是说,诸葛亮和司马懿都知道彼此的心意,于是一个当了演员,一个当了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