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的龙,有多超乎想象?
中国的龙文化,历史悠久,自新石器时代起已见端倪。距今8000年的辽宁查海遗址的巨型堆塑龙,距今6000多年的河南濮阳的蚌塑龙,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玉龙、玉猪龙等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三代出土物中也有较多的龙形象,青铜器上普遍刻有的夔龙纹,还有各种雕琢精美的玉龙等,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龙,也没有发现过龙的遗骸。龙,从何而来?它是自然界真实存在过的生物吗?
一般认为龙是由多种动物杂糅,想象出来的产物。讨论龙的起源一般都从史前发现的各类龙形器入手。史前的龙的造型多似爬虫,而非走兽,与后世成熟的龙形象,相差太远。商殷墟的龙,以妇好墓发现的各类龙为例,卷曲的身,多数无角,明显延续了史前蜷体龙的风格。
但是,目前所见的龙形器,自春秋战国时起基本为“走兽形”,脱离了爬虫的形象了,且能飞。这类龙又是延续了哪一路的风格呢?
成熟时期的玉龙
在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之后,发现三星堆也有不少龙形器,造型与后世的龙很接近,几乎可与成熟时期的龙纹相媲美。
三星堆的龙,超越时代的存在
“青铜虎头龙身像”,出土于三星堆8号坑
元代玉龙
虽然这件器物叫“青铜虎头龙身像”,可是它的头,兽形、虎耳、有长角、口角有须,实际上就是一个龙头的形象了,甚至与元代的玉龙形象也较为接近了。
长长的身子向上卷曲,似蛇、而有麟;前躯粗壮,有鸟爪,两侧有翼;后肢合于一处,也有羽翼,它有兽的特点又有鸟的特征,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它并不像是现实中会有的动物。
神兽的前端立有一只凤鸟,尺寸很小,与神兽并立一处,看起来很不和谐,实际上这是在暗示这只神兽会飞。
这样的龙在三星堆很常见,大同小异。与它处的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三星堆的龙有角,单角或双角,且有翼。
青铜爬龙器盖,三星堆3号坑出土
青铜神树底座上的龙
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龙头
长身似蛇,呈匍匐状,为“独角龙”,有明显的双翼。在二号祭祀坑出土了很多龙头,龙头的形态基本与此类似。
还有一件爬龙铜柱,不少人认为这是羊的形象,这主要是根据它的头部特征而来,却忽略了整体,忽略了它的前肢蹲踞在铜柱上,长长的躯体循铜柱的一端垂下,近尾处的后肢紧紧的攀爬在铜柱上。
结合三星堆的各种龙的形象(龙头作长、方形,张嘴露齿,有长长的角),可以相信它就是龙。何况,倘若仔细观察,便可以体会到它也是有翼的,就连在前后肢上,只是刻画的比较简略。
甚至于身份尊贵的青铜大立人像的衣饰的主纹也是龙纹,它或许是最早穿“龙袍”的人。
青铜大立人
人像着多层衣裳,最外层的外衣是一件独特的独袖衣,只有右边有袖子,且为短袖,以较粗的带子环绕固定于后背肩胛处,并用带扣加以固定。在这件外衣的前胸、后背共有4条形制一样的龙纹,
龙头呈长、方形,张嘴露齿,长角弯曲,长身向上卷曲,有翼,符合三星堆龙的典型特征。比较特别的是龙的爪子,比例明显夸大了,且呈环握状,似乎是为了与青铜大立人的手部相呼应。
三星堆龙凤纹陶盘
可以发现三星堆先民已经塑造出了比较纯熟的龙的形象。他们对“龙”的信仰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很难相信这样的形象在自然界并不存在,而是古蜀先民想象的产物,但是,三星堆的龙的杂糅性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型从三星堆的出土物中可以也看出一些端倪来。
三星堆的龙从何而来?
三星堆青铜虎
三星堆青铜青铜蛇
三星堆青铜龙形器
三星堆的龙形象具有虎一样的头,蛇的长身,鸟的翅膀与爪,三星堆的龙至少是虎、蛇、鸟的结合体,然后,凭借着强大的想象力,三星堆先民创作了这样的可以通天的“神”——龙。
而龙在三星堆扮演的角色,从三星堆的许多器物中都能感受到,比如青铜神树一般认为是通天的,龙匍匐于神树之上;比如独一无二、具有神通的青铜大立人的外衣上有4条龙纹,再比如7号坑新出的一件“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
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7号坑的“镇坑之宝”
主体是龟形网格状器,龙作为辅助纹饰存在。龟,在古代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很有神性的动物,龙,也是一种很神秘的动物,这件器物却用两条龙牵引着龟形器,在其内部还发现纺织品的痕迹。这件器物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两条龙从水里牵出了一件刻在龟甲上的“天书”。
“白云气,回风摇,龙马衔甲,赤文绿地,自河而出”,很自然的就会想到“河图洛书”的传说。传说伏羲时,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伏羲得河图,遂成《周易》。大禹治水时,在洛河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大禹得了洛书,终于治水成功。这便是“河图洛书”的由来。三星堆的这件青铜龟形网格状器是否是这个传说的写照呢?有意思的是青铜神树底座的龙,曾有人据其形象称其为“马面龙”。
不管怎么说,三星堆的龙显然非一般动物,它是具有神性的。三星堆先民借助它达到与“天”的沟通、与神沟通的目的,与商王朝借助甲骨占卜的性质是一样的。
三星堆的龙,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成熟时期的龙造型接近,与史前、殷墟的龙形出土物相比,三星堆的龙,又是超越那个时代的存在,在探讨龙的起源与原型时似乎不应再忽视三星堆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