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德不配位,皇位仅坐了42天,只因残暴对待崇祯尸首
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踏入北京城。绝望凄凉的明朝皇帝崇祯上吊自尽,保留了皇室最后的体面。
然而,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李自成,在处理完崇祯皇帝的尸首后,却被手下的将领告知:“我们输定了!”
果然,短短42天后,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就土崩瓦解,他带领残兵败将仓皇逃离京城。
崇祯皇帝和李自成之间,有何恩怨?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顺应民心 自立为王
李自成家世代都是养马的,他年幼丧父,经常被人欺负,干了活却讨不到钱。无奈之下,他去做了驿卒,谁知,这份薪水微薄的饭碗,在崇祯二年,也被砸了。
李自成只好去做短工,此时正值明朝末年,农民赋税严重,又恰逢灾年,短工自然没有活路。许多农民走投无路,陕西“闯王”高迎祥就顺势带领农民揭竿起义,李自成辗转投靠了高迎祥。
李自成虽然从小生存环境恶劣,但他天生体格好,聪明勇敢,擅长骑马射箭,在用兵之道上无师自通。
不久,立下赫赫战功的他,在高迎祥牺牲后,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一代“闯王”。他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宣布“三年免征”或“五年免征”等。
那些活在暴政与饥荒下的民众,在“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当中,看到了生的希望,纷纷加入到闯王的队伍中去。
就这样,李自成的起义军成功俘获民心,在公元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彼时,身在北京的崇祯帝无力又绝望,李自成已经不是那个东奔西窜的流寇了,此时的他,已经有与明朝争天下的雄心了。
数十年来,崇祯帝无数次派大军攻打李自成,李自成最惨的一次,被打得逃进山里苟延残喘,身边仅剩十余人,亲人无一幸存。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终于一雪前耻,杀入北京城,势如破竹,胜利在望。
02 虐待尸首 民心尽失
崇祯帝感到大势已去,痛心疾首地开始安排后事。他命令皇后自尽,将女儿砍死,以免妻女遭到流寇的蹂躏,同时把三个儿子拜托给宫外的臣子抚养。
做完这一切,万念俱灰的他,穿戴整齐,他要去完成最后一件事——自尽。他来到煤山,最后望了一眼大明江山,悲戚地将三尺白绫挂在一颗树上,结束了自己三十四年的生命。自此,大明王朝算是彻底灭亡了。
李自成率军,趾气高扬地闯入北京城,他马上命人寻找崇祯皇帝。因为只有找到崇祯帝和传国玉玺,他现有的一切才名正言顺。
两天后,他们终于在煤山发现了崇祯帝的尸体。李自成发现崇祯帝衣服上写着字,脱下一看,原来上面是崇祯帝的遗书。崇祯帝在临终时,阐述了自己的罪过,最后还说,任由李自成分裂他的尸体,也不要伤害百姓一人。
李自成感慨万千,之前他是那么痛恨崇祯帝,但此刻觉得对他的恨少了一些。但即便如此,他接下来的行径,却让众人失望而愤怒。
李自成命人将崇祯的尸体用两扇门板装起来,装入柳木棺材内,随后,他将崇祯以及皇后的尸首潦草地放于城外,供老百姓观看。
谁知,他这么做,不但没能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反而使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要知道,在古代,忠君爱国的思想深入人心,百姓对于统治者有着极高的信仰,他们看到昔日皇帝被如此虐待,内心悲恨交加。
而且,老百姓内心深处,还是很认可崇祯皇帝的,崇祯皇帝自尽后,很多人纷纷落泪,也有一些忠臣追随崇祯皇帝而去。
李自成却丝毫感受不到这些,成王败寇,他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什么礼仪规矩在他这里都不值一提。
这时,明朝几名忠君爱国的遗臣站了出来,竭力请求李自成厚葬崇祯帝,进行庄严的安葬和祭祀,而李自成看在这些旧臣还要为自己的新政权出力的份儿上,就口头下令 “礼葬”,表面安抚一下他们,其实并没有付诸行动。
三天后,李自成草草地将尸体运到了昌平,合葬在田贵妃的墓穴。葬崇祯帝的钱,李自成一分未出,还是北京昌平的一个小官赵一贵组织的募捐。
更凄凉的是,由于田贵妃墓中只有一个外椁,安葬之人就把崇祯和周皇后还有田贵妃的棺材挤到了这一个外椁里。
对于安葬崇祯皇帝这件事上,李自成自始至终表现地极端不重视。上至百官,下至百姓,看着李自成一系列的骚动作,无比寒心。李自成的狭窄心胸,不仁不义,德不配位, *** 裸地在人们心中画了个×。
03 快速灭亡 咎由自取
君王可以是一位强横的枭雄,但绝对不可以是李自成这种残暴之人。
李自成刚进北京城时,为了稳定民心,宣布减轻赋税,且约法三章,绝不在城内烧杀抢掠。
谁知好景不长,时隔五天,他们“流寇”的嘴脸就显露出来,在北京城里大肆作乱,损害他人利益,毫无顾忌地纵情享乐。而李自成本人也早将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不仅没有领导该有的威慑力与约束力,还纵容手下肆意妄为。他的左膀右臂刘宗敏,还霸占了准备投降的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这一切,激起百姓强烈的不满。本来百姓觉得李自成也是个农民,会对百姓好。但李自成心胸狭窄、狂妄卑劣的行径,令他们无比愤恨。
不仅百姓 *** ,前朝众多大臣也对李自成极度反感,他们亲眼所见李自成是如何冷遇崇祯皇帝葬礼的,害怕将来也遭到他的报复与残杀,所以,没有人真心愿意帮助李自成巩固新政权,失道者寡助,李自成终于初尝自己栽种的恶果,他缺少极大助力,根基谈何稳固?
除了外力的阻碍,李自成的内部也出现动荡。下面人作恶多端,将领们为了争权夺利,又引发严重内斗。李自成众叛亲离,面临内忧外患,却裹足不前,毫无能耐解决。他或许是个骁勇善战的闯王,却也不过如此。
果然,短短四十二天后,李自成就待不下去了,无奈撤离北京。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投靠敌方,带领清军,把李自成打得节节败退,狼狈逃脱。
清军刚入关,就指责李自成在处理崇祯皇帝尸首的事情上不成体统。他们在田贵妃陵墓的基础上,又重新扩大修建,取名“思陵”,将崇祯皇帝厚葬,并下令百官百姓们穿戴丧服三日,以作悼念。
这一做法,使清朝统治者俘获了民心。
反观李自成,却因为心胸狭隘,毫无大局观而葬送了大好局面,最后败亡,“输定了”俨然是命中注定。
所以,无论政权如何更迭,做人的道义绝对不能丢,只有心存善念,立身树德,才能赢得众人的拥护,也才能够真正的立足于世。
参考资料:
《崇祯自缢后,李自成这样给他操办葬礼,部下完了,我们输定了!》——中华网
《相比于皇太极,李自成对崇祯帝的主要威胁是什么?》——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