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600多年,陆丰西南镇青塘村“古驻军文化”何以焕新?
传承600多年,陆丰西南镇青塘村“古驻军文化”何以焕新?
问策·乡土文化
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如今的乡土,还能否像沈从文笔下翠翠的“边城”一般,明媚而诚挚,让人入梦入魂?如何赓续农耕文明,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
本期我们来谈一谈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的“古驻军文化”。
锣鼓声响起,观众聚拢过来,两名精神抖擞的队员走上舞台,一人将狮头利索地擎至肩上,另一人灵捷地钻进五彩斑斓的狮被,舞狮过程中起、跳、纵、滚、甩,动作铿锵有力、勇武潇洒。
现场一名观众说:“这头狮子与广东其他地方的舞狮不一样,威武霸气,历史感扑面而来,非常有魅力。”
去年12月,青塘村的盖仔狮走进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向世界展现了有600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现场观众的喝彩,令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之一书记骆胜刚非常自豪。
除了盖仔狮,还有青塘拳和军话。
数百年来,青塘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在变,但其背后代表的家国情怀、崇文尚武精神一直没变。
今天的青塘村村民,
对“古驻军文化”了解多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如何焕发新的魅力?
“蛮性”是生命张力的表达
如今的青塘村青少年,接受现代文化教育,他们还学习军拳、军狮吗?
青塘村是一个“五步一故事,十步一历史”的古村落。与村内厚重古朴的宗祠、古粮仓、学堂相对应的,是一座供青少年练习盖仔狮和青塘拳的军狮艺术馆。
每到周末或假日的夜晚,这里就传出清脆响亮又力量十足的童声:“一!二!三!四!”镜头拉近,
一群青少年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青塘拳术,请拳、收回、正中请拳、弓步冲拳,眼神坚定凌厉,整套招式行云流水。
青塘拳拳师黄旭光告诉记者:“
孩子们练的是入门拳术,名叫‘投门’
,600多年前,刚搬迁至青塘村的古驻军后代,练的也是这些招式。”学拳的孩童中不乏女生,一名家长表示,“女孩子从小练练拳,强身健体,不娇气”。
《陆丰县志》记载,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出于海防需要,碣石卫正式设立。随着天南地北的官兵到来,一种与周围方言不同又有点像北方方言的部队通语——“军话”诞生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军拳”和“军狮”。
军拳因在青塘村一带练习人数最多、最成体系,传承至今被称为“青塘拳”。黄旭光介绍:“
青塘拳坐架低、体型前伸后拱、运动幅度大,上中下动作快速勇猛,手法严密紧凑,进退间攻防结合。
”
军狮艺术馆内,架子上摆放着许多狮头,狮面高昂、鬃毛飘逸。今年68岁的青塘盖仔狮第十六世传人黄智强告诉记者,
盖仔狮如今作为一项文化传承项目,深受群众喜爱
。
盖仔狮表演主要分为两部分,上半场为“行狮”,主要进行舞狮表演;下半场为“打拳”,有单人打拳、双人打拳和三人混打,还包括“软跤”,类似于体操杂技表演,场面激烈逼真。
“盖仔狮表演过程中,皮鼓、铜锣声高亢粗犷,表演节奏强劲。
无论军拳、军话,还是军狮,其‘蛮性’背后都是生命张力的表达,是先祖在贫瘠土地上开荒劳作、繁衍生息的力与美的表现。
”黄智强说。
村“大喇叭”播报用军话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从马来西亚归来的移民后代认宗祭祖,他们回来后还会讲军话。青塘军话何以流传数百年?
不少历史学者、语言学家曾对军话的生存状况表示担忧。
然而,在青塘村深入调研后,他们惊奇地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记者在青塘村采访间隙,黄旭光和青塘学校的青年教师黄载育交流时,很自然地说起当地方言。这种方言不同于陆丰当地的“福佬话”,也不同于客家话,正是青塘军话。
对于青塘人来说,军话就是他们的日常交流语言。
晚饭时分,青塘村内的小餐馆里,一个六七岁的本地小女孩正要用餐,
她向餐馆服务员说道:“箸(zhu,第四声)。”该名服务员很快就递来了筷子。
军话主要来自于古汉语。青塘村常住人口约4000人,日常交流多用军话,甚至移居外地后,也还用军话交流。青塘村村委一名负责人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从马来西亚归来的移民后代认宗祭祖,“我们很热情地接待他们,他们回来后还会讲军话”。
青塘军话何以流传数百年?主要源于“乡规民约”。
旧时,曾有不成文的规矩,青塘人在家必须讲军话,即使是外出,家乡人之间也要用家乡话交流。私塾教师到青塘教书,课堂传授也必须用军话。外村嫁入的女子,必须在4个月内学会军话。到了现代,青塘村“大喇叭”里播报森林防火禁火令通告,还是用军话。
军话得以传承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塘人发自内心对这项文化的认同。
一名定居珠三角城市的中学生告诉记者:“军话是青塘人祖先使用的语言,从小,父亲就一句一句教我。每每遇到同乡讲军话,我都感觉很亲切。”
青塘村村民、退休教师黄荣增说:“
军话与粤语有80%相似,与客家话也有20%相似。
懂军话的人学说粤语或客家话都很容易,这也让很多年轻人愿意学军话。”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根。军话是青塘人的乡音。黄旭光介绍,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迢迢无尽,不管青塘人今后去到哪里生活,乡音一响,就起乡愁。
以文化振兴促乡村振兴
青塘村“古驻军文化”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焕发新的魅力?
青塘拳和盖仔狮,也是青塘人生活的一部分。
走进军狮艺术馆一楼,既有各种狮头、狮身,也有现代化的体育器械,如杠铃、跆拳道脚把等。作为青塘拳和盖仔狮的训练场所,每周末晚上,村里的年轻人都在这里训练。
今年80岁的青塘拳拳师黄万和,每逢周末就来永兴馆义务教授拳法,他说:“青塘拳传承了几百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孩子们学好青塘拳,既能了解背后的文化,也能强身健体。
”
黄万和每天的生活,除了帮助子女买菜、做点家务,就惦记着永兴馆内学拳的青少年。对此,他的子女也很理解:“父亲脾气要强,凡事喜欢亲力亲为,教好青塘拳是他记挂的事。”
练习青塘拳和盖仔狮的青少年,每年要在正月十五的“会狮”表演上大显身手。学校的“六一”儿童节文艺活动,也会让小朋友表演盖仔狮和青塘拳,并参加各类比赛和展会。
据悉,
青塘军狮艺术馆是由青塘村民理事会筹集资金建设
,每周末青少年在此学习青塘拳、盖仔狮的费用,也由青塘村民理事会赞助。
骆胜刚表示:“
600多年来,青塘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在变,但其背后代表的家国情怀、崇文尚武精神一直没变
,这也是他们能一直传承下来的根本原因。”青塘村80%村民姓黄,是典型的单一姓氏历史文化村,
同一个祖宗使得青塘人非常团结
。近年来,青塘村积极发动乡贤自筹资金1400多万元建设村道、广场、公园、路灯、池塘、沟渠等基础设施,初步奠定了新农村建设基础。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军话、军拳、军狮联结的就是一代又一代青塘人心中的乡愁。
“一!二!三!四!”号子声,皮鼓、铜锣声,军话……
乡音一响,唤醒的就是青塘人的记忆,仿佛有个声音在说:“根在这里。”
这也是青塘村村民让子女从小学习“古驻军文化”的意义所在。
未来,西南镇将以盖仔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历史资源,打造陆丰西南镇特色文化品牌,
以文化凝心聚力,以文化振兴促乡村振兴
,让更多“走出去”的青塘乡贤加入乡村振兴大潮,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届时,盖仔狮也将更加雄风大振。
【统筹】王会赟 毕式明 殷剑锋 赵小星 南小渭 张志超
【执行】宋芾
【采写】南方+记者 郭杨阳
【海报 *** 】莫迪 邱洪添
【手绘】李哲琳
【作者】 郭杨阳;莫迪;宋芾;李哲琳;毕式明;邱洪添;南小渭;张志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