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354.“甲标的”战记⑨——“回天战准备!”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2-21)760

作者:群主飞龙。

随着太平洋上的战局被盟军掌控,日本帝国的陆海军变得愈发疯狂,1944年6月爆发的马里纳亚大海战(日方称为“菲律宾海海战”)中,重新组建亮相的日本航空母舰部队遭遇惨败,多达三艘航空母舰被美方潜艇和航空兵击沉,八成的舰载机被击落,单纯从航空母舰和舰载机作战的角度,等于已经宣判了日本海航舰载机部队的死刑!

图1. 画作:一艘日本风格的航空母舰遭到毁灭性打击燃爆起火,可能是描绘中途岛或马里纳亚海战的场景

实际上,大洋深处的航空母舰作战并不是有飞机有航母这么简单,两者之间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配合演练才能形成战斗力,日本海军虽然在战前积累了丰富的航空母舰作战经验,但经过了1942年几次在海上和陆地上的消耗战,战前积累的约3500名精英飞行员已经损失近半,剩下的有不少是战斗机飞行员(生存率明显高于轰炸机飞行员)或原先被认为不适合驾驶攻击机的,战争中期就有不少老飞行员被调入一线作战部队。

图2. 描绘“马里亚纳猎火鸡”舰载航空兵大战的艺术创作画

另一方面,在战时大批量培养的飞行员远远达不到战前飞行员的积累。有一个大致的统计数据,偷袭珍珠港的六艘日本航空母舰飞行员的平均飞行时间在600小时以上,而到了这一次的马里亚纳海战中,九艘日本航空母舰飞行员的平均飞行时间只有300-400个小时,缩水近半。

图3. 在马里纳亚群岛和菲律宾群岛之间的菲律宾海展开的航空母舰决战态势图

马里亚纳海战之后,连300小时以上的飞行员也难以凑够数了,在日本国内新建成的航空母舰如云龙级的云龙号、葛城号已经没有机会搭载飞机,即使勉强服役,也只能充作大号运输舰。实际上,输了太平洋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还不仅仅是造舰速度慢,而是造舰和培养舰载机飞行员之间的系统工程无法统筹好。

图4 大规模在航空母舰上服役的F6F“地狱猫”战斗机,火力猛马力大,对日军舰载机形成碾压

举一个例子,我们玩著名的策略游戏《英雄无敌3》时,一开始总喜欢把高级兵舍抢时间建出来,以便多储备一些兵力,然而玩大地图真正的瓶颈是没钱招兵,所以赚钱和招兵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图5. 《英雄无敌3》的高清重做版海报,本作大地图最缺的永远都是钱

既然用正常的方式无法攻击到对手,日本人别出心裁地想到了“不正常的方式”。神风特攻名义上的最早提出者是曾经参与制订偷袭珍珠港计划的大西泷治郎海军中将,此时他担任驻菲律宾海军之一航空舰队(基地航空队)司令官,为了让手下那些菜鸟飞行员死得更有价值,他首先动员了第201航空队的20余名飞行员,同意“自愿参加”自杀式攻击行动。

图6. 首个响应大西泷治郎的号召,组织驾机撞舰特别攻击队“敷岛队”的关行男大尉(海兵70期)

首次的“神风特攻”发生在莱特岛海战期间,美军护航航母“圣洛”号不幸被撞沉,美国人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包括麦克阿瑟在内的高级将领也多次目睹日军的这一类疯狂的举动,比如1945年1月4日-9日,在登上轻巡洋舰“博伊西”号前往吕宋岛参加登陆的途中,麦克阿瑟的座舰就遭到日本袖珍潜艇“甲标的”和“神风”自杀飞机的攻击,所幸未遭命中。

图7. 几张“神风”相关照片的组合,左下角是被“神风”撞击后起火燃烧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富兰克林”号,中间是神风之一人关行男大尉,右下角是等待出击的少年飞行员在抚弄一条小狗

日本人也不是无差别的派出所有飞行员执行“神风”,而是搞了一套所谓的自愿规则,通过长期的“洗脑”让年轻的飞行员“心甘情愿”地报名参加,对于有实战经验的老鸟,一般是不接受其报名的,以便“让其发挥更大作用”。用于“神风”的飞机也多为老旧过时的飞机,尽可能加装炸弹,并想方设法增加末端冲刺速度。

图8. 本作描绘的是“天”号作战期间,一架携带有“樱花”自杀式飞机的一式陆攻被击落,“樱花”可能是被丢

在海面上,日本海军也没有放弃启动他们的小心思,“甲标的”袖珍潜艇虽然轻便灵活,但仍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投入实战。那么,以“甲标的”和碳素(氧气)鱼雷技术为基础,取消返航设计的自杀式水下武器,也就应运而生了。

图9. 意大利人驾驶着“猪”(大名是“慢速鱼雷”)驶往敌方战舰下方,准备安放 *** ,实质是一种特种战

这类自杀式水下武器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回天”人操鱼雷。以活人直接操作的水下兵器并非日本人首创,意大利人早在之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就制造出称为“水蛭”的人操鱼雷,二战中又制造出俗称为“猪”的双人人操鱼雷,不过意大利人的这玩意还是以潜入敌舰水线以下放置 *** 后,再驾驶雷体返航的战术,好歹算是“九死一生”,日本人搞的东西直接是“十死无生”。

图10. 意大利人和英国人的搞法都是两个乘员穿着潜水服跨骑在鱼雷上,以半潜方式接近目标放置炸弹

实际上,除了意大利人是人操鱼雷的鼻祖,英国人、德国人也搞了类似的东东,英国人的人操鱼雷跟意大利人类似,称为“双轮马车”,德国人也拿出了很多的创意,轴心国三强整体实力偏弱,所以都寄希望于这类以小博大的偏门兵器。

图11. 德国研制的“黑人”人操鱼雷,相当于一条上下连体的双身潜艇,上方是乘员舱,下方是鱼雷

到了日本人这边,“回天”的设计实际上更多采纳了“甲标的”的经验,动力部分则采用九三式氧气鱼雷的雷体,艇身中部可容纳1-2名驾驶员,为搭乘乘员还特意增大了雷体的尺寸。

图12. 博物馆中的德国造“黑人”人操鱼雷,上方的乘员舱使用了全透明舱盖,非常黑科技,曾在一部老电影中出现

“回天”自杀式鱼雷最早的设想在1943年就由特殊潜艇“甲标的”乘员黑木博司大尉和仁科关夫中尉提出,但当时并未得到重视。1944年9月,也就是马里亚纳海战结束后不久,日本所谓“绝对国防圈”已经被突破,许多狗急跳墙的招数都立即特批上马了,“回天”鱼雷也于山口县大津岛的基地实际进行了开发。

图13. 从尺寸上来判断,这枚回天很可能是回天2型

“回天”人操鱼雷先后一共开发了5个型号,分别是1、2、3、4、10型,其中1-4型均采用了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动力系统,10型以九二式鱼雷改造。只有1型有实战记录,总计建造400多条,实战使用了100多条。2、4、10型仅少量建造且无实战记录,3型仍处于设计阶段。

图14. “回天”人操鱼雷1型线图,注意雷体中部的乘员舱,其后方就是九三式氧气鱼雷动力部分,两段直径不同

以“回天一型”为例,全长14.75米,直径约1米,排水量约8.3吨。与普通鱼雷类似的是,“回天”最前端为战斗部,装载的 *** 量超过3300磅(约1.5吨)。与之对比,最常见的日军九一式航空鱼雷的直径450毫米,战斗部装药量为240公斤;普通日本潜艇装备的九五式鱼雷直径533毫米,装药量约为405公斤;“甲标的”装备的九七式鱼雷直径457毫米,装药量约450公斤(通过缩短射程换取装药量的提升);即使是威力巨大的九三式鱼雷(西方称之为“长矛”)也不过是直径610毫米,装药也只有490公斤(不到0.5吨),“回天”丧心病狂地增加到九三式的三倍装药量,的确是看起来“威力巨大”。

图15. 另外一张回天1型的实物照片,注意雷体尾舵增加了调节器,这是发射后不管的93雷没有的

“回天一型”的雷体中部设计有1名乘员的座舱,大致就在整条鱼雷的中间,由于直径所限,可想而知坐在雷体里的“鱼雷驾驶员”有多么憋屈,好在“正常情况”下,该乘员也不需要跟“甲标的”乘员一样憋屈那么久。乘员的周围有许多操作阀门,可以控制雷体的浮沉、前进和转向,同时其前方有一具小型潜望镜,用于确认敌舰的位置。

图16. 位于东京游就馆内的“回天”人操鱼雷1型,注意其左侧为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动力部分对比

乘员舱后部是动力舱,为了节约开发进度,动力部分几乎是沿用了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后半段,以至于“回天一型”的外观看起来就像是用前段直径1米的粗管子套在了后段直径0.6米的细管子上,这是区分“回天一型”的重要特征。

图17. 与上图为同一地点的展厅,注意回天雷体尾部增加的大型方向舵,以及两者类似的双螺旋桨

众所周知鱼雷是一种水下兵器,航行的全程都难以得到空气的补充,必须在雷体内同时储存燃料和助燃剂,早期鱼雷直接用普通压缩空气为助燃剂,实际上真正起助燃作用的是其中的氧气。1923年,英国研制成MK1型鱼雷,通过提高压缩空气中的氧气比例来提升助燃效率,使得鱼雷的航程和航速大增。

图18. 东京游就馆的另外一项展品,袖珍潜艇“海龙”,可下挂两条普通鱼雷,艇艏也能携带战斗部,装药量巨大但航速较慢

消息传到日本后,引起日本海军的极大注意,特意成立了舰政本部之一部第二课,由鱼雷专家岸本鹿子治担任课长,主攻方向就是“氧气鱼雷”,“甲标的”也是这个部门“顺带”研究出来的。岸本上任后,不顾海军省元老丰田贞次郎等人的反对,在新调任的吴海军工厂鱼雷实验部的朝熊利英及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大八木静雄等人的支持下,继续进行100%氧气助燃剂的研究。

图19. 九三式氧气鱼雷和“甲标的”袖珍潜艇的立项缔造者岸本鹿子治,海军技术少将

实验过程一开始并不顺利,日本海军自从1926年开始购入英国新型鱼雷后,立即展开逆向研究,采用空气和氧气各50%的方式进行配比,然而实验室爆炸事故频发,一度让海军高层认为这是条死胡同,就算研制出来也不敢装备。岸本更为激进,直接要求用100%纯氧作为助燃剂,这样才能更大化提升鱼雷的性能,发挥纯氧气助燃剂的效率。

图20. 九三式氧气鱼雷(日方称九三式酸素鱼雷),可能放在某大厦(海军省?)门口

岸本团队随后发现,在鱼雷发动时就直接向燃烧室内注入纯氧极易引发爆炸,但如果让燃油先在空气中稳定燃烧,随后再向燃烧室注入纯氧便不会引发爆炸。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折衷的解决方案:添加一个较小的压缩空气室储存少量普通空气,通过调压阀将压缩空气引导至燃烧室后点火;待压缩空气烧完之后,触发打开结合阀,从主气室里导入纯氧气,使燃油猛烈燃烧,自动调压阀可以将出舱氧气的气压控制在10个大气压,以维持航速的稳定。为了保密,他们对外将压缩空气室称为“之一空气室”,将氧气室称为“第二空气室”。

图21. 日本漫画中,孤独地坐在回天鱼雷雷体里的驾驶员,阴森恐怖如同一具行尸走肉

1933年年初,九三式鱼雷在吴港的鱼雷靶场进行试射,大获成功,在尺寸和战斗部装药都已经极大提升的情况下,更大航程被提升到了惊人的20公里(48节),如果采用低速发射更可以达到40公里(33节)。实战中,大部分舰长都会选择在10公里左右发射九三式鱼雷,绝大部分该鱼雷的战果也是在10公里以内取得,与此对比的是,同时代的西方海军的鱼雷射程多在5-8公里以内,九三式的航程、威力优势非常明显。

图22. 鱼雷攻击是日本海军特别重视的一项战术,从航空兵到水面舰艇到潜艇都特别重视

1936年,九三式鱼雷开始装备前线部队,到太平洋爆发时,几乎所有具备条件的日本水面舰艇都换上了威力巨大的九三式鱼雷,同时为潜艇部队开发了九五式氧气鱼雷,为“甲标的”部队开发了九七式氧气鱼雷。氧气鱼雷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航迹隐蔽,在少量压缩空气消耗干净后便无需在水面排出无用的惰性气体,从而一般无法发现明显的航迹,真正如一条条水下的猛兽。

图23. 日本海军寄予厚望的大杀器:重装鱼雷舰“北上”号和九三式氧气鱼雷

在日本电影《没有出口的海》里,描绘了更多“回天”鱼雷的操作细节。由于回天里加入了乘员,可以由此人来调节助燃剂的导入从而实现不同的航速。由于增大了雷体重量,回天的航程也不能跟九三式氧气鱼雷相比。

图24. 日本电影《没有出口的海》剧照,右边着黄色潜艇服的是回天特攻队员,左侧白衣为维护兵,回天部队的徽章是菊花流水纹

一般来说,采用12节经济航速时,可以达到125公里的更大航程。采用30节的更大航速时,只有不到30公里的航程。在航程的末端,由于燃料和助燃剂消耗殆尽,还需要乘员手动增加海水的注入量,以避免雷体因浮力增大而冲出海面。

图25. “海龙”特攻潜艇的创作,这玩意比“甲标的”要小,但比回天略大,艇体上面的大型指挥塔是区别处

回天鱼雷的“正常作战方式”(如果能称为正常的话)是这样的,首先由母艇搭载至作战区域,母艇发现目标并行驶到7-8公里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在水下慢速行驶的母艇基本上非常安全的,然后发起“回天战”,乘员通过交通管,直接从母艇内进入回天鱼雷,然后从母艇脱落,乘员驾驶回天接近到目标约2公里处,启动更大航速向目标冲去。

图26. 最著名的回天母艇伊-58号,属巡潜乙型,大型化的艇体可以携带多达前二后四共6条回天人操鱼雷

同样,我们可以与普通的潜艇攻击方式做个对比,为了提升命中率,潜艇通常会选择接近到距离目标2-3公里的距离,然后测算好提前量,以多发齐射的方式发射鱼雷,然后下潜逃走。显然,距离越近则命中率越高,危险度也越大。“回天战”的作战距离实际上把母艇的危险性降低了。

图27. 模型作品,母舰似乎是一艘驱逐舰,从舰尾正在投放一条“回天一型”鱼雷

回天人操鱼雷的投放方式跟“甲标的”比较类似,包括水下投放和水面投放两种。“甲标的”的水下投放早在1942年10月的瓜岛战役时就已在实战中考验过,适合通过潜艇母艇来投放,隐蔽性更好。水面投放也在战前建成的“甲标的”母舰和1944年建成的一等输送舰上验证过,主要思路就是通过舰尾的滑轨将回天人操鱼雷投入海中,然后由其自行操纵。

这种投放方式目前已知的就是在轻巡洋舰“北上”号测试过,这个“北上”在战争中期曾经作为重装鱼雷舰,搭载多达40具鱼雷发射管,可以一次齐射80条九三式氧气鱼雷,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大杀器。

然并卵,“北上”部署在北太平洋,从没有得到释放“大杀器”的机会,这跟许多海战游戏里的牛逼哄哄形成鲜明的对比和讽刺。

图28. 1945年搭载在轻巡洋舰“北上”号的回天人操鱼雷,准备进行投放实验

图29. 同上图,在母舰以17节航速行驶时,将回天通过舰尾滑轨投入海中

图30. “北上”重鱼雷舰的模型作品

图31. 完成投放后的“北上”,右侧可以见到大量防空武器,而这些位置原来是五连93发射管

图32. 模型高手作品,一等输送舰艉部特写,注意有一条滑轨上的“甲标的”,另一侧是两条登陆艇

1945年,“北上”号灰溜溜地拆除了所有的鱼雷发射管,安装上特制的滑轨,准备“以质取胜”,装载回天人操鱼雷,用于本土决战。“北上”在释放回天鱼雷时的操作算是一切顺利,由于“北上”舰体更高速度达32节以上,比仅能达到16节的一等输送舰更加利于快速接敌。

只是然并卵,“北上”仍然没有得到实战的机会,1946年被拆毁。50年后,“北上”以重装鱼雷舰活跃于各大在线海战游戏平台里,凭借强悍的武备大杀四方,风头无两,似乎是太讽刺了些。

图33. 使用“回天”进行训练的照片

图34. 搭载在母艇上的“回天”1型,这两条“回天”的位置是在母艇舰桥前方

图35. 模型彩绘:“回天”2型,未投入实战

图36. 模型彩绘:“回天”10型,未投入实战

图37. 日本人对“回天”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并出版了书籍翻译成英文,三名作者显然是日文的英译,配图中央时“回天”母舰和两条前甲板的“回天”1型,背景的现代军舰就显得不伦不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61264.html

“354.“甲标的”战记⑨——“回天战准备!”” 的相关文章

在铜雀台的射箭比赛中,曹魏武将中箭术最好的人是谁?

在铜雀台的射箭比赛中,曹魏武将中箭术最好的人是谁?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建安十五年春,邺城铜雀台建成,曹操设宴庆贺,并在铜雀台举行射箭比赛,曹操手下武将分成两队,曹氏宗族穿红袍,外姓武将穿绿袍。射箭比赛过程非常精彩,谁的箭法最厉害呢?是夏侯渊吗?还是徐晃?曹操规定,射中箭垛红心者,赐给锦袍一件,射不中的,罚水一杯。锦...

如果朱棣没有清君侧的话 朱允炆的皇位能够做多久

如果朱棣没有清君侧的话 朱允炆的皇位能够做多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没有朱棣的清君侧,朱允炆到底能干多久呢?四年还是十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文元年,朱允炆开始削藩,为的就是抑制藩王,皇爷爷朱元璋亲自定下的九边十三王才是重点,可惜的是当削藩的大棒挥舞到燕王朱棣的头上时,朱棣看见之前的弟弟们被朱允炆这个侄子整的都...

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出战 诸葛亮能赢陆逊吗

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出战 诸葛亮能赢陆逊吗

你真的了解夷陵之战时,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他和陆逊谁会赢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陆逊还有机会赢吗?答案是陆逊不会有赢的机会,而诸葛亮也同样不会获胜。双方很可能温汤馄饨水的胶着一阵,然后各自收兵。因为不管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两个人都是没有什么...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入川后是不是再也没有见过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演义中刘备入川之后,确实再也没见过关羽。而历史上,两人是见过面的。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曹操也很快就打下了汉中。曹操打汉中表面看起来虽然艰难,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战力损失,因为张鲁最后是选择投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陈庆之,白马探花、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其实是两句童谣。童谣的内容是关于南梁名将陈庆之的故事,正是由于这两句童谣,陈庆之由此得了一个“白袍将军”的外号。这首童谣也让人们对这位将军产...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不含糊,曹操都非常重用他们。这里面,于禁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位都是假节...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无疑,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正解。西汉大经学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发奋苦读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但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偷光”看起...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兵部尚书乐韶凤就是这样一个人,当朱元璋准备大释武将兵权的时候,他看出朱元璋的心思并抢先一步交出兵权,顺利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乐韶凤是明代初年的一个兵部尚书,出生在直隶滁州全椒县,关于其早年的经历,史书上记载不多,所以我们后人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她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