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守谦:朱元璋侄孙,徐达的外甥,明朝最特殊的藩王,享13代清福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2-21)730

楔子: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不顾众臣反对,坚决效仿西周的宗藩制度,开始大封藩王。这一年,朱元璋一共封了9位藩王。

当时,朱元璋膝下有10个儿子,其中第九子朱杞夭折,而长子朱标身为太子,不必封藩。也就是说,朱元璋还剩8个儿子可以受封。但是,朱元璋却一次性封了9位藩王,那多出来的一位是谁呢?

这位特殊的藩王,就是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他是明朝唯一一位非朱元璋血脉的宗藩,当时被封为靖江王。

在明朝,亲王的封号都是一个字,例如“秦”、“燕”。而朱守谦的封号“靖江”是两个字,实为郡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这一脉在明朝的地位。

本文,博史君将结合史料,为大家讲述明朝之一代靖江王朱守谦。希望通过他的故事,带大家了解大明王朝的纵向一角。

一、太祖囚亲侄,望孙空嗟叹

要说朱守谦,还要从他的家世说起。根据《国朝献徵录·卷二》记载:

靖江王守谦,太祖长兄,南昌王之孙也,南昌王从祀庙庭,子文正少孤,其母王氏守节抚文正依太祖。

朱守谦是朱元璋的大哥朱从四的孙子。其父名叫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

朱元璋出身寒微,其父母只是濠州的佃户。朱元璋的祖父名叫朱初一,育有两子,长子名叫朱五一,次子名叫朱五四。其中,朱五四就是朱元璋之父。朱五一和朱五四各有四个儿子,这堂兄弟八个按年龄顺序,分别取名“重一”到“重八”。(下图是博史君画的世系图。)

朱元璋的大哥名叫朱重四,又名朱兴隆。朱元璋登基后,追封大哥为南昌王。朱兴隆的独子名叫朱文正,而本文的主角朱守谦,就是朱文正之子。

朱元璋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年幼时,大哥朱重四就已经成婚。朱元璋比侄子朱文正仅大8岁,所以二人小时候便有很深的感情。约在朱元璋15岁时,濠州发生了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都病逝了,一家人为了果腹,各自飘零。朱元璋在这一阶段做过乞丐,做过僧侣。直到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朱元璋投奔到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的麾下,“元璋”这个名字,还是郭子兴给他取的。

后来郭子兴把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朱元璋南下定远,攻下滁州,成为一方豪强。这时,朱元璋的大嫂带着儿子朱文正前来投奔。此时朱元璋和朱文正已有10年没见,朱元璋抱着朱文正泪流满面。《明史纪事本末·卷一》记载:

朱文正、李文忠来归。文正,太祖兄南昌王子,先同其母避乱,与太祖相失。

这一阶段,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也带着儿子李文忠前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看着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总能想起他大哥和二姐当年对他的照顾,因此对这俩孩子都视如己出。

朱元璋将朱文正和李文忠带在身边,教导他们文武才能。二人此后都成为了朱元璋最亲近的臂膀。李文忠自不必说,他是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在武将中,地位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而朱文正当年的表现比李文忠更加亮眼。《明史·朱文正传》记载:

比长,涉猎传记,饶勇略,随渡江取集庆路。已,有功,授枢密院同佥……太祖为吴王,命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

注意,朱文正的战绩就不一一列举了,只看他的位置。朱元璋称吴王后,朱文正被任命为大都督,节制朱元璋的所有兵马。而同时期的李文忠当时仅仅被任命为浙江行省平章事。

换句话说,当时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年幼,朱元璋把最核心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朱文正。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元璋俨然把朱文正当作自己的儿子。

朱文正人生最亮眼的一战,就是“洪都之战”。当年陈友谅率军60万攻打洪都,朱文正和邓愈一方面死守洪都,另一方面派人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为了营救小明王韩林儿,推迟了营救洪都的时间。最终朱文正坚守了两个多月,愣是把陈友谅的60万大军拖成疲兵,为朱元璋在接下来的“鄱阳湖之战”中灭掉陈友谅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开始封赏众臣。朱元璋认为朱文正是自己的亲侄子,不是外人,等以后封赏也不迟,所以便没有封赏朱文正。而朱文正认为自己功高却没有得到封赏,因此大发雷霆,越发暴虐。他整日饮酒作乐,还强抢民女。

朱元璋听闻后,召朱文正回南京。朱文正非常害怕,做出了一些违逆之事。《明史》记载:

按察使李饮冰奏其骄侈觖望,太祖遣使诘责。文正惧,饮冰益言其有异志。

注意,“有异志”三个字,《明史》中没有具体解释。但《国朝献徵录》中说:

李饮冰言文正骄奢不逊有怨言,上诘责,大惧谋叛降张士诚。

也就是说朱文正有投奔张士诚的想法。朱元璋得到消息后,心都凉了半截。朱文正最后被朱元璋鞭打一顿后,囚禁在桐城,不久后便死了。《明史·诸王传》记载:

文正之被谪也,守谦甫四岁,太祖抚其顶曰:“儿无恐,尔父倍训教,贻我忧,我终不以尔父故废尔。”育之宫中。

朱文正被朱元璋囚禁在桐城时,他的儿子朱守谦才4岁。朱元璋摸着朱守谦的头说:“孩子不要怕,我不会因为你父亲迁怒于你的。”此后,朱元璋将朱守谦养在身边。此时,距离朱元璋登基,还有3年时间。

博史君认为,朱元璋之所以善待朱守谦,有两方面原因:

之一,朱元璋没有教育好朱文正,心中有愧。因此寄希望于朱守谦。

第二,朱守谦乃是朱元璋父亲这一支的第四代嫡长孙,如果在平常人家,这就是“族长”的位置,所以,看在朱元璋父亲和大哥的份上,他要保住这个血脉。

那么,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朱守谦,长大后会如何呢?

二、铁柱为郡王,侄孙此帝京

关于朱守谦的身世,有两点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之一点是朱守谦有个非常“响亮”的乳名,叫“铁柱”。《明史·诸王传》记载:

守谦幼名铁柱,吴元年以诸子命名告庙,更名炜。洪武三年更名守谦。

4岁的“朱铁柱”被朱元璋收养两年后,被改名为朱炜,洪武三年又改名为朱守谦。

第二点是朱守谦和明朝开国名将徐达有亲戚,徐达是朱守谦的姨父。根据《罪惟录·卷之三十一》记载:

谢再兴,以故旧从渡江,长女妻朱文正,次适徐达……

意思是说,朱元璋麾下有个老将叫谢再兴。谢再兴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朱文正,是朱文正的原配妻子。小女儿嫁给了徐达,是徐达的继任妻子。

我上文说过,朱文正比朱元璋只小8岁,而徐达比朱元璋小两岁。虽然徐达比朱文正年长,但徐达的原配妻子去世,他续娶朱文正的小姨子也说得过去。所以说,若按照亲戚关系来说,徐达是朱守谦的“小姨父”,而朱守谦则是徐达的外甥。

且说朱文正去世后,朱守谦被朱元璋养在府中。明朝建立后,朱守谦入宫接受教育,他在宫中的待遇等同于其他皇子。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一次性封9位藩王。朱守谦和8位皇子一起受封。不过,皇子们是亲王爵位,而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属于郡王。《明史》云:

封靖江王,禄视郡王,官属亲王之半,命耆儒赵熏为长史傅之。

明朝初年,亲王的俸禄为两万石,郡王减半。后来明朝规定亲王俸禄为一万石,郡王初封为两千石。可是,史载:

“靖江王,每年米二万石,钞万贯,余物半亲王”。

意思是说,靖江王朱守谦的俸禄是两万石,和亲王同列。虽然他的官属只有亲王的一半,但他官服、仪仗“故视秦、晋仪”,和秦王、晋王都是一样的。

明朝封亲王时用金册,封郡王用银册。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靖江王受封的时候,朱元璋考虑到他是大哥朱重四的血脉,因此授以金册。

换句话说,朱守谦这个郡王的待遇,是介于亲王和郡王之间的,他虽然不是亲王,但等同于亲王。这种待遇是其他明朝郡王“高攀”不了的。

靖江王的藩地在广西桂林,当时,朱守谦年仅10岁,还没到就藩的时间。但朱元璋一方面派人到桂林修建靖江王府,另一方面任命大儒赵熏担任朱守谦的长史,以辅佐和教导朱守谦。朱元璋多次过问朱守谦的功课,也经常召见朱守谦,教诲他要爱民守法,将来做一位合格的大明藩王。

需要说明的是,明朝靖江王府并不是直接新建的。元朝末年,元顺帝在登基之前,曾在桂林居住过一段时间,因此桂林有他的潜邸。后来元顺帝登基,将潜邸改为行宫。朱元璋为了节省民力,遂下旨将元顺帝行宫改为靖江王府。《明史》云:

桂林有元顺帝潜邸,改为王宫,上表谢。

待靖江王府建好,朱守谦还特地上了一道谢表,对朱元璋表示感谢。

洪武九年十月二十八日,16岁的朱守谦辞别朱元璋、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带着自己的官属离开南京,到遥远的桂林,为大明镇守南疆。临行前,朱元璋非常不舍,打破惯例,亲自送朱守谦到宫门。

朱元璋对靖江王长史赵熏等人说:

“从孙幼而远镇西南,其善导之。”(出自《明史》)

意思是说,朱守谦毕竟年幼,又到这么远的地方,你们要好好教导他。

等朱守谦一行人走到长沙时,他上了一道奏表,奏表中对朱元璋和马皇后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言辞恳切,发自肺腑。朱元璋读完奏表,不禁潸然泪下。

毕淑敏说过:血缘之爱是水天一色的淳厚绵长。

朱守谦虽然不是朱元璋的血脉,但他们之间是有血缘联系的。朱元璋对朱家血脉的呵护,是对死去大哥的交代。那么,朱守谦接下来会如何回报朱元璋呢?

三、负太祖厚望,袭乃父劣根

洪武十年正月二十一日,历经三个月的旅程,朱守谦终于到达桂林。当他看到为他准备的靖江王府后,他长吁一口气。在他心目中,南京的皇宫虽然更高大,但那并不属于他,桂林才是他自己的天地。因为他在这里,可以放飞自我。

从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的童年对人生影响极大。朱守谦的童年看似金尊玉贵,其实他并不快乐。他4岁时父亲犯错去世,虽然蒙朱元璋和马皇后照顾,但他处处小心谨慎,精神长期处于压抑之中,为了不犯错,他在京城甚至没有什么朋友。如今到了自己的藩地,他终于可以放纵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史载:

守谦知书,而不谨宪度,狎比小人;性情乖戾,阴贼险狠,肆为 *** ,国人苦之。

意思是,朱守谦虽然熟读史书,但却不守法度,平时和一群小人交了朋友。他性格暴虐,为人阴险,荒淫无道。桂林的百姓深受其苦。

靖江王的长史苦劝朱守谦,可朱守谦全然不听。洪武十三年,朱守谦联合当地官府欺压百姓,强抢民女,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只得聚众造反。朱元璋得到消息后,非常气愤,下旨召朱守谦回京。

当年,朱守谦的父亲朱文正在江西为人暴虐,抢夺民女,被朱元璋召回南京后,被囚禁于桐城,不久便去世了。而今,朱守谦在桂林只待了三年,也因为暴虐荒淫、强抢民女被朱元璋召回京城。泱泱历史,父子俩竟然走在了同一条路上。仿佛朱守谦袭承了乃父的劣根。

朱守谦接到朱元璋召回他的圣旨时,也非常恐慌。他回到京城后,朱元璋并没有对他作出太严重的处罚。朱元璋只是训诫他一顿。但是,朱守谦并不感恩,他写了一首诗抱怨朱元璋。《明史》记载:

召还,戒谕之。守谦作诗怨望。帝怒,废为庶人。居凤阳七年,复其爵。

朱守谦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朱元璋非常愤怒,直接将朱守谦贬为庶人,将他迁居到凤阳看管起来。朱守谦在凤阳老家过了7年的庶民生活。七年之后,也就是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不忍大哥的孙子就此没落,于是下旨召朱守谦回京,重新给他安排“差事”。

这一次,朱守谦被恢复了靖江王的爵位,但是,朱元璋没有让他回桂林,而是让他去云南。《明史·卷一百十八》记载:

徙镇云南,使其妃弟徐溥同往,赐书戒饬,语极挚切。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收复云南之后,留西平侯沐英镇守云南。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从小和朱文正一起长大,但沐英毕竟不是朱家血脉,朱元璋派朱守谦去云南,一方面想让他接手云南藩务,另一方面也希望沐英能够教导朱守谦。

为了让朱守谦能够踏实待在云南,朱元璋把朱守谦的小舅子徐溥也调到云南。临行前,朱元璋赐朱守谦玺书,希望朱守谦能够痛改前非,做一个合格的藩王。

可是,朱守谦证明了什么叫“烂泥扶不上墙”,他到云南后,恶行不改。《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八十二》是这样记载朱守谦的恶行的:

复奢纵滛佚,掠杀不辜,黩于货财,豪夺暴歛,号令苛急,军民怨咨。

沉迷声色、滥杀无辜,走私敛财、虐待百姓,总之,不该犯的错误,他都犯了。沐英看朱守谦实在不像话,便禀报朱元璋。朱元璋这一次对朱守谦失望透底,下旨召回朱守谦,将他安置在凤阳。

苏格拉底说: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朱守谦被朱元璋寄予厚望,他却未能体会朱元璋的苦心,实在是愧对朱元璋的谆谆教诲。若他不是朱元璋大哥唯一的孙子,朱元璋定然会取他性命。

四、守谦死凤阳,靖江镇桂林

从南京到桂林,从桂林到凤阳,再从凤阳到云南。朱守谦兜转一圈后,又回到了他们老朱家的“龙兴之地”凤阳。第二次来到凤阳,朱守谦本该收一收他的性子。可是,他不安的心仍在躁动。《明史》云:

召还,使再居凤阳。复以强取牧马,锢之京师。二十五年卒。

在凤阳的时候,朱守谦仍旧横行乡里,抢夺别人的牧马。朱元璋怒不可遏,派人到凤阳将朱守谦捆到京城,囚禁起来。洪武二十五年正月,朱守谦死于禁所,年仅31岁。

朱守谦去世后,朱元璋没有去看他一眼,让人将朱守谦拉回凤阳安葬。可是,对于朱守谦这一脉,朱元璋还是不忍放弃。《国朝献徵录》记载:

子赞仪尚幼,上怜宗室诸王皆无后,命世子留京师,赞仪恭慎,好学能书……

意思是,朱元璋感慨自己的三个哥哥中只有大哥朱重四有后代,因此想继续培养朱守谦的儿子朱赞仪。为了培养这位重侄孙,朱元璋也是费尽心思,不仅请名师教导朱赞仪,还让朱赞仪去各地历练。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在他人生的最后两年内,先后派朱赞仪到秦、晋、燕、周、楚等十三位藩王处去学习。朱赞仪从湖南到湖北,从四川到陕西,从河南再到山西,最后从北平到大宁,历练了两年后才回京城。事实证明,果然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朱赞仪回京时“熟山川险易,习劳苦,恭慎好学”。建文二年,建文帝朱允炆虽然在削藩,但他谨遵朱元璋遗命,将朱赞仪封为靖江王,到桂林复藩。但由于靖难之役已经爆发,朱赞仪并没有成行。直到朱棣登基,朱赞仪才赶往桂林,从此,靖江王一脉持续在桂林传承。

有明一朝,靖江王一共传承了13代(有一代是追封,没有计算在内)。靖江王的后人在桂林广泛繁衍,据明朝王士性的《广志绎》记载:

宗室二千人,岁食藩司禄米五万两,故藩贮不足供,而靖宗亦多不能自存者。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到了明朝末期,靖江王家族人口已经非常庞大。他们吃着朝廷的俸禄,剥削着当地的百姓。根据《国朝献徵录》记载,明朝嘉靖、万历年间,靖江王府多次请求朝廷增加俸禄,以供王府开销。毫无疑问,和其他大多数藩王一样,靖江王府已然是朝廷沉重的负担。

而靖江王这13代人镇守桂林,对明朝作出的贡献极小,可以说他们是明朝最特殊,最享清福的藩王世系。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但靖江王府偏居桂林,仍在传袭。直到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靖江王府被清军占领,末代靖江王朱亨歅被勒死在西门外,靖江王彻底终结。至此,13代靖江王共传承了280年,成为明朝传袭最久的藩王。

本文,博史君写朱守谦,何尝不是在写明朝的一个角落?在笔者心目中,朱守谦身为朱元璋的侄孙,他袭乃父劣根,负太祖厚望。而历代靖江王依靠祖上的血脉联系,持续接受大明朝的血液供养,而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和得到的福利严重不匹配。他们食朝廷俸禄,没有福泽大明子民,他们接受地方供养,却不能造福百姓。不仅靖江王府如此,其他藩王府邸也大多如此。

《傅雷家书》中有言:

人一辈子都在 *** 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如果把靖江王府的280年比作人生的话,那么,这个人的一生是吸血啃老的,是毫无贡献的,是碌碌无为的。

当代读史人,应当以史为鉴,用有限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不负韶华,不负青春!

本文为博史通今原创,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国朝献徵录》《明史纪事本末》《广志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2/561563.html

“朱守谦:朱元璋侄孙,徐达的外甥,明朝最特殊的藩王,享13代清福” 的相关文章

清朝九子夺嫡是哪九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清朝九子夺嫡是哪九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还不知道:清朝的“九子夺嫡”是指哪九子?他们的势力如何,结局又怎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言道:“可怜红颜多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以来,钱权色便是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而其中又以权势最为受人追捧,毕竟有了权势自然会有人为其奉上金钱与美貌。我国古代权势的巅峰便是...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对刘邦为什么不杀心狠手辣的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都有被她杀掉的案例。吕后剧照对于那些开国将领,刘邦是希望看到他们被...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谋士陆逊?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魏蜀吴三国争霸的过程中,每一个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谋士,没有这些谋士的辅助,主公肯定是不会成就大业的。就拿曹操来说,没有郭嘉的辅佐,恐怕曹操根本统一不了北方。要知道当时的北方有袁术这样的大诸侯,没有谋略肯定是不行的。...

纳兰明珠为什么要妻子弹劾自己?到处宣扬他有谋反之心?

纳兰明珠为什么要妻子弹劾自己?到处宣扬他有谋反之心?

众所周知不管在哪个朝代,谋反都是诛九族的大罪,比贪污受贿严重多了,可是在清朝,有一位大臣,他因为贪污被抓了之后,却要自己的妻子向皇帝弹劾自己,到处宣扬他有谋反之心,这位大臣就是纳兰明珠。纳兰明珠来头不小,纳兰一族与爱新觉罗家有着亲戚关系,他的妻子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并且纳兰明珠本人很会察言观色,处...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乙弗皇后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河南洛阳人。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受很多清宫剧的影响,许多女生都想穿越到选秀时代的封建王朝,梦想成为后宫群芳的“领头雁”。只不过,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什么社会话语权,她们光鲜亮丽的背后,...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万出身陈郡谢氏,才干过人,善于清谈。起家司徒掾,参加兰亭雅集。历任抚军从事中郎,辅佐会稽王司马昱。出任吴兴太守,颇有政绩。兄长谢奕去世后,接任西...

秦始皇如果在壮年时立扶苏做太子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秦始皇如果在壮年时立扶苏做太子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因为生前迟迟没有册立太子,为此给了赵高可乘之机,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称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激起民变,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司马炎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是因为司马攸?真相是什么?

司马炎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是因为司马攸?真相是什么?

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生雄才大略,其文治武功直逼其祖父司马懿。不但又一次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三国割据的局面,还励精图治,开创了史上有名的“太康之治”,将西晋王朝推向了顶峰。但就是这样一位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