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大明王朝:赵贞吉和徐阶联手有多厉害?只用12个字,就毁了胡宗宪

中国历史9个月前 (12-25)590

文丨卿心君悦

导语:

吕芳偷着“请”严嵩和徐阶喝嘉靖元年花雕的事,被嘉靖得知后,勃然大怒。

为此,嘉靖下了两道旨意——

① 将吕芳、严嵩、徐阶三人分开“隔离”;

② 让槛送杨金水回京的队伍,步伐加快。

得到“代”掌印太监陈洪的保证——15天必将杨金水带到,嘉靖决定趁这段时间好好“打坐”一番。

何为打坐?

重点不在于“坐”字,而在于“打”字,而所谓的“打”,便是闭目入定,打掉心中纷纭的诸般念头。

往日里,嘉靖就是通过“打坐”来解决国事、思考对策的,那些对下属心思的揣摩,对下属的阴谋算计,十之八九就出于其中,而嘉靖的帝王之术,也是在“打坐”中,日渐成熟精进,直至臻入化境。

这一次“打坐”,嘉靖所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其一,浙江贪墨案究竟审出了什么,竟让吕芳私自打回了供状?

其二,吕芳三人在喝酒的时候,究竟说了些什么,是不是要害朕?

十五天转瞬即逝,嘉靖缓缓睁开了眼,他知道今天要发生的事会很多很多。

果然,还没等多久,徐阶就带着一封捷报前来求见——几天前,胡宗宪又打了一场胜仗……

胡宗宪算不算得猛士?

收到赵贞吉从浙江递上来的“捷报”,徐阶一看,心里就偷着笑了起来。

赵贞吉,不愧是我徐阶的爱徒!

这封“捷报”的内容,表面看起来不过是如实呈奏了胡宗宪打胜仗的消息,可其中有12个字,徐阶一看就知道其中“暗藏祸心”,意在向胡宗宪捅刀。

这12个字,就是远在浙江的赵贞吉所点火。

接下来他要做的事,便是亲自到嘉靖的面前去放炮。

嘉靖看完这封捷报,就手拿眼镜,一脸深思的在精舍里四处踱步。

而站在一旁徐阶,脸上则堆满了“恭谦”,身体随着嘉靖踱步的方向而不断变化,始终正面朝向嘉靖。

嘉靖走了一会儿,这才说道:

“汉高祖不读书,诗却比那些读书人做得好。更好的是哪一句?”

这个问题看似很难回答,可实际上,汉高祖刘邦一生就只写了两首诗,一首诗是《大风歌》,一首诗是《鸿鹄歌》。

徐阶身为大学士,对这两首诗都不陌生,而之所以嘉靖会有此一问,徐阶的心更是跟明镜一样,于是不紧不慢地答出了嘉靖想要的那一句: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给出了答案的同时,徐阶还顺带着给出了一个理由:

“这一句最有帝王气象,最有苍生之念。”

这理由其实是徐阶偷 *** 的一记马屁,看似说的是刘邦的诗,实际上夸的却是嘉靖。

嘉靖又问:

“胡宗宪算不算得猛士?”

徐阶在嘉靖问前一个问题的时候,就猜到还会有此一问,于是想也没想,就从容答道:

“赵贞吉的奏疏里说得很明白,这一次台州大战,胡宗宪亲临前敌,不避炮矢,堪称忠勇!”

听到徐阶如此作答,嘉靖立马扭头看向徐阶,眼中饱含深意——

你说这话是认真的,确定没跟朕开玩笑?

捷报中“亲临前敌,不避炮矢,堪称忠勇”这12个字所表达的微妙,你真就没看出来?

他胡宗宪一个指挥作战的总督,不好好在后方指挥作战,反倒冲到战场上去了?

他要干啥,杀敌?战场上差他杀的那一两个敌人吗?再说了,他到阵前是帮忙去了,还是给将士添乱去了?将士不得分心保护他?

行,这就不说了。

可冲锋陷阵就冲锋陷阵吧,还偏偏“不避炮矢”。

咋地?他胡宗宪在浙江当总督的这几年,还偷偷练了“金钟罩”“铁布衫”,这回想试试自己是不是刀枪不入?

他这么做,分明是在寻死!

至于他为啥非要寻死,还用说嘛,这其中必然有严嵩的影子。

还有,朕问的问题是“胡宗宪算不算得猛士”,你徐阶给了我这12个字算什么答案?

这12个字证明他是猛士,还是证明他不是猛士?!

徐阶自然也察觉到了嘉靖的凝视,表面上仍装出满脸的“恭谦”,心里却乐开了花——

嘉靖你就猜吧,你从这12个字中又不是没得到答案。

反正你觉得是啥,就是啥。在这件事上,我学生只是实话实说,也不算背后捅刀,而我这个当老师的,更是啥明确态度都没表示。

嘉靖又来来 *** 走了一会儿,走累了,再次拿起那封捷报,又仔细看了一遍。

然后问道:

“赵贞吉算不算得猛士?”

徐阶一听,身体微微一震,暗叫了一声“不好”,怎么嘉靖想着想着,又从胡宗宪的身上想到赵贞吉的身上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沉吟片刻,徐阶回答:

“回圣上,赵贞吉只是给前方供给军需。”

这一回答看似又没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却有着言外之意——

国库亏空成啥样,嘉靖你也清楚,我学生在浙江忙着筹备军需粮草都忙不过来,没时间也没心思做什么坏事,你可别猜疑他。

至于他供给军需算不算得猛士,你自己判断就好了,反正胡宗宪能打胜仗,肯定少不了他的后援。

二贞,是否不二?

其实,也不怪嘉靖多想与猜疑。

在这敏感的时期,嘉靖本就疑心重重,他才一出关,就听说胡宗宪打了胜仗,心中不免就起了猜疑——

早不打晚不打,胡宗宪偏在这个时候打,仗不仅打了,还又赢了。

在这种情况下,赵贞吉和徐阶这师徒二人,一个远在浙江点火,一个近在眼前放炮,又拿出那“12个字”来做文章,一时间嘉靖疑心重重,忧心也重重。

这“12个字”,让嘉靖猜测严党很可能为了自保向胡宗宪施压了,要求胡宗宪用一次胜仗,来彰显他在东南的重要性,从而维护严党的地位。

如何维护?

不就是“国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严党接下来很可能会要求胡宗宪千万别彻底剿灭倭寇。

而胡宗宪为何要寻死?

很可能是处于君与师的夹缝,两头为难,想着以死来保全忠名。

现如今胡宗宪没死,当然嘉靖也不希望胡宗宪此时就死,可接下来胡宗宪会做何选择,就成了嘉靖最担忧的事。

嘉靖看着眼前的捷报,徐徐说道:

“前方有胡汝贞,后方有赵贞吉,他们的名字当中都有个‘贞’字……”

说到这,嘉靖将手中的眼镜扔在捷报上,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贞者,不二也。对此东南二贞,你怎么看?”

言外之意,都说“贞者”只忠于一人,胡宗宪与赵贞吉既是朕的臣子,各自又都是你与严嵩的爱徒,这两个人究竟“贞”于谁呢?

这是嘉靖的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则主要针对于严嵩与胡宗宪。

你徐阶别再跟朕装了,你清楚这“12个字”代表着什么,朕就明问你,胡宗宪作为严嵩的爱徒,他接下来是会“贞”于严嵩,为“保严”而养寇自重,还是会‘贞’于朕,肃清倭患。

此时,徐阶也明白得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了,不过他还是偷偷卖了一个巧,把话说得很隐晦:

“回圣上,孔子曰:‘凤兮凤兮’,终是一凤。胡宗宪对大明对皇上是不二之贞,赵贞吉对大明对皇上也是不二之贞。”

徐阶在这段话中引用了《论语·微子》,原文是: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徐阶引用这段的目的,不是引出“一凤”的解释,而是为了暗示后面的那一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不再着迷。(引自杨伯峻译注)

徐阶借此回答嘉靖,胡宗宪过去是谁的学生不重要,过去做了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胡宗宪必然会审时度势地“贞”于你。

这一次胡宗宪想要以死明志,在某种程度上,心中的天平就已经偏向你嘉靖了。

徐阶这么回答,看起来是在为胡宗宪辩解,但实际上却还是在嘉靖的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终究学生还是会受老师的影响,但凤兮凤兮总是一凤,若是老师都完全“贞”于你,学生又岂会不完全“贞”于你呢,就像我和赵贞吉这对师徒,我们师徒二人都一心“贞”于你。

言外之意,严嵩与胡宗宪这对师徒就不好说了,不过嘉靖你也不必太担心,即便胡宗宪会受严嵩的影响,但最终还是会审时度势的。当然,这样的“贞”,可能就没我和赵贞吉的“贞”更纯粹了……

外除倭患,内肃吏治!

嘉靖听懂了徐阶的意思,更想到了徐阶的暗示,于是,一脸阴沉地说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话。

之一句是:

“二贞不二,但愿如此!”

言外之意,但愿胡宗宪在关键时刻会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句是:

“外除倭患,内肃吏治,东南不再生乱子。”

嘉靖的这句话才是重点。

多数人听到这句话,会把“外除倭患”与“内肃吏治”当成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然而,实际上嘉靖表达的却是一种“承接”的关系——为了东南不再生乱子,需要先完成“外除倭患”,随后才能伺机完成“内肃吏治”这项倒严的工作。

徐阶正是因为听懂了嘉靖的暗示,所以才在嘉靖的话一说完,连忙接道:

“皇上圣明!”

到此,徐阶与赵贞吉已经完成了配合,狠狠捅了胡宗宪一刀。

虽说捅刀完成了,但有些流程还是得走完,于是徐阶明知故问地继续说道:

“臣启奏皇上,内阁是否立刻准赵贞吉之请,票拟一份给前方将士请功的单子?”

嘉靖听后,给出了答复:

“有功便跑不了……”

言外之意,若胡宗宪没做出正确的选择,有过也逃不掉……

此时,远在浙江的胡宗宪并不知道在徐阶二人的配合下,他彻底在顶头上司心中失去了信任,前途渺茫,前路堪忧。

其实说来,在这件事上,胡宗宪说委屈确实委屈,他确确实实是公忠体国的国之干城,对嘉靖从未有过二心。

但若说胡宗宪不委屈,也属实没啥可委屈的。

严嵩见过海瑞审出的那份供状,他意识到严家早已不复往日的固若金汤,此时已有颓败坍塌的迹象。

为了保严家不倒,严嵩特意让严世蕃给胡宗宪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剧中没有显露,原著中却有记载:

“愚弟为小人所绕,而不识仁兄公忠体国之苦心,致使浙事一误再误,国事一误再误,虽以身抵罪亦难赎万一。夜间侍读于老父膝下,命余读韩荆州《祭十二郎文》,念至‘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句,老父泪潸潸然下,弟泪亦潸潸然下……

“老父痛切陈言:‘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倭患东南,朝廷赋税重地不保,则国库日空,朝局危殆。伏望仁兄务必十日内逐倭寇于浙境,保东南之门户。东南得保,再徐图进歼……”

此信由严嵩口诉,严世蕃手写。

其目的,意借《祭十二郎文》言严嵩的衰老,引胡宗宪不忍,以师徒之情“要挟”胡宗宪做两件事:

其一,10日内(赶在嘉靖出关前)必须打一场胜仗;

其二,万不能一胜再胜,将倭寇彻底肃清。

胡宗宪读完此信,立马陷入了“忠孝”两难全的局面。

他自然不希望因自己的原因导致严家覆灭,这对于他与严嵩的师徒之情来说,是不孝;他又不愿养寇自重,违抗嘉靖的旨意,这对于他与嘉靖的君臣之义来说,是不忠。

因此,他才想出了“以死明志”的办法,只是命不该绝,被齐大柱救了下来。

最终,在忠与孝之间,胡宗宪还是选择了前者,肃清倭寇便选择了告病休养,直到严党倒后,再未返回庙堂……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2/563217.html

“大明王朝:赵贞吉和徐阶联手有多厉害?只用12个字,就毁了胡宗宪” 的相关文章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 李世民是怎么对待秦琼的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 李世民是怎么对待秦琼的

对李世民登基后是怎样对秦琼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登基以后,此前在秦王府跟着他的心腹们,纷纷得到封赏,跻身朝堂重臣之列。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对待秦琼的呢?李世民对待秦琼:好,也不好。据旧唐书记载,李世民不仅给秦琼封了左武卫大将军的官职,还给了他七百户的实封。古代...

历史上罗艺是什么出身?他降唐后又为何要反唐

历史上罗艺是什么出身?他降唐后又为何要反唐

罗艺在真正的历史里,是作为隋朝的幽州总管,为隋朝镇守边关。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贞观元年(627年),天节将军燕郡王罗艺在泾州起兵反唐,但很快就被唐军平定。罗艺是隋末枭雄,占据幽州,敬佩唐高祖李渊,主动向唐朝纳土归降。那罗艺为何又要起兵反唐呢一,出身名门罗艺出身将门,为隋朝隋监门将军罗...

诸葛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从父,被荆州西城百姓所杀

诸葛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从父,被荆州西城百姓所杀

诸葛玄(?―197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东汉末年官员,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从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玄曾为袁术的属吏,官至豫章太守。后来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其豫章太守的职务,诸葛玄让诸葛亮等到襄阳投靠了荆州刘表,自己则...

吕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最终被谁杀害?

吕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最终被谁杀害?

吕凯(?~225年),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金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永昌郡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吕凯闭境抗拒雍闿。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表奏吕凯功劳,任...

李恪在历史上的才能怎么样?

李恪在历史上的才能怎么样?

李恪是唐太宗的第三个儿子,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恪在后世有非常大的名声。普遍认为,他是李世民儿子中最有能力的人,是李世民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他后来没有继承皇位。反而被长孙无忌陷害,遭到冤杀,因此,后世对他抱有无限的同情。同时,李治被立为继承人后,由于性格比较...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崇祯一杀了魏忠贤,大明就垮了?太监王承恩说了一句中肯的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心思细腻、想法繁多、权力欲极强的人。他草根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至于个中原因,并不是朱元璋...

三国演义中张郃的死与魏延和关兴有何关系?

三国演义中张郃的死与魏延和关兴有何关系?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郃作为曹魏名将,以用兵巧变著称,张郃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于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连诸葛亮和刘备都很忌惮他,最终,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退军时,设伏将张郃射死,除掉了这个心腹大患。在正史中,张郃追到木门,被箭射中右膝而死,在演义中...

刘备临死前明明有遗言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马谡去守街亭

刘备临死前明明有遗言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马谡去守街亭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不顾刘备临终遗言,执意让马谡守街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