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从华金寿日记看晚清主考官忙啥

中国历史9个月前 (12-29)550

从华金寿日记看晚清主考官忙啥

李开军

《华金寿日记》 华金寿 著 李开军 孙文成 整理 凤凰出版社

《华金寿日记》包含三种,之一种是光绪五年主考湖南乡试日记。第二种题作《督学中州日记》,所记起自光绪十一年八月初一奉旨出任河南学政,止于光绪十四年巡考行至郑州。第三种题作《督学山左日记》,起自光绪十九年奉旨出任山东学政,止于光绪二十三年还京蒙召见。三种日记记录了华金寿的往来行程,包括在湖南、河南、山东三地省城的官场往来,湖南乡试的闱中生活,河南、山东全境的岁试奔波,各地考题、学额等,较细致地呈现了一个考官、学官的日常生活。

学政的日常工作大多都是“规定动作”,何时出都、如何接待、如何接印、如何考试、如何阅卷、学额多少、如何奖罚等等,《学政全书》里都有详细规定和说明,学政须得照章办事,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兹举一例:光绪十九年(1893年)华金寿出任山东学政时,六月廿一“拜印”,廿二即“谒文庙,拜至圣,拜崇圣祠。更衣讲书毕,随即拜客谢喜”(《督学山左日记》)。此前光绪十一年(1885年)提学河南时,接印在十月十三,中隔一日,十五“谒文庙”行礼(《督学中州日记》)。如此紧凑的日程安排,乃是因为《学政全书》规定:按临次日,学政须“诣学行香,即行讲书”。前者可谓严格遵行,后者则略有展延。学政从京城来到地方,接拜络绎,士子从风,当然十分风光,但结合着督学日记中巡考的奔波、阅卷的繁重等记载和《学政全书》里事无巨细的规定来看,学政实是一件苦差,这种辛苦,华金寿的日记里都有很好的呈现。

除了这种一般的考官日常生活记录,为我们提供有关学官历史的感性认知之外,从科举考试的角度来看,华金寿日记还有两点较为重要的价值:一是提供了丰富的晚清生员录取数据;二是录存了大量岁试、科试和院试等试题。

清代童生,一般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关,才能入学,晋身生员,而院试一关,即由学政主持。学政在三年任期内,要完成面向全省童生的两次考试,即岁试和科试,而岁试、科试的同时,举行二次院试,将童生录取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享有一定的特权,这是清代读书人功名之路的起步,也是极重要的一步,有此一步,才能参加后面的乡试,晋身举人,然后再赴京参加会试,中个进士。但生员录取,各有定额,竞争十分激烈,张仲礼曾估算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一、二(《中国绅士》)。华金寿督学豫、鲁,其日记中对各府县参考童生人数有精确或约略记载,对录取生员的人数记录较为精确,给我们提供了计算19世纪末河南、山东生员录取率的可能。

清代科举考试,乡、会试试题因为有上谕档、硃墨卷和其它科举文献的记录保存,我们今天很容易看到,而相比低些层次的岁试、科试和院试的考题,则比较难以追溯,在后一方面,华金寿日记是个宝库,华氏于日记的天头处详细记录了每一次考试的试题。如光绪十二年(1886年)三月初三日记云:“阴。考淇、延、滑、浚、封五县生,共九百五十余人,寅初点名,昏黑始扫场。”天头处录存本日考题:

“有进而与右师言者”二句。“孟子不与右师言”三句。“诸君子皆与欢言”二句。“是简欢也”至“礼”。“礼朝廷”至“我欲以礼”。经:“星言夙驾”二句……

这是河南卫辉府淇县、延津、滑县、浚县、封丘五县生员岁试题。清代乾隆二十三年之后,岁试考一道四书题、一道五经题和一首五言六韵诗,书题同考诸县必须相异,经题、诗题则同。本日五县四书题依次出自《孟子·离娄下》“公行子有子之丧”一章,五经题出自《诗经·鄘风》之“定之方中”。

又如光绪十三年(1887年)八月初七日记云:“雨竟夜竟日。考彰德合属八学生员,共七百五十余人,府学百廿人,安百四十余人,汤百十余人,临百人,林百十余,武八十余人,涉四十余人,内八十余人。”天头处录存本日考题:

“为政以德”二章。“先进”二章。“子罕”二章。“如有周公”二章。“巧言”二章,“阳货”篇。“饭疏食”二章。“公伯寮”二章。“四教”二章。问两汉循吏。“客衣△半湿松花雨”。

这是河南彰德府合属生员科试题。清代乾隆二十三年以后,科试考一道四书题、一道策论题和一首五言六韵诗,书题同考每县相异,策题、诗题则同。本日八道四书题出自《论语》诸篇,策题似为熟套,诗题出自卢琦《和林子苍玄妙寺值雨》,以“衣”为韵。

再如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初五日日记云:“考菏泽、城武、巨野三县文童,荷五百五十七人,城武二百廿四人,巨野三百廿二人,共千一百三人。”天头处录存本日试题:

“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斯须之敬在乡人”。“扪萝登△塔远”。

这是山东曹州府菏泽、城武、巨野三县童生院试题。院试考两道四书题、五言六韵诗一首,之一道四书题各县相异,第二道则相同。本日院试之一道书题三县均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第二道亦来自《孟子》,诗题出自宋之问《灵隐寺》,以“登”为韵。

除了岁试、科试、院试试题外,还有生古、童古题,考贡、考监、补考等试题。这些试题一起,布满华金寿日记考试日的天头,此处仅举例略予展示。

(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64719.html

“从华金寿日记看晚清主考官忙啥” 的相关文章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基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基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郡曲城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追封北海太守王豹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基文武兼备,才德过人。东汉末年,起家东莱郡吏。魏文帝时,举孝廉出身,授郎中、青州(王凌)别驾,迁秘书郎。得到尚书仆射司马懿推荐,迁中书侍郎。...

对于秦始皇来说 秦始皇是明君还是暴君

对于秦始皇来说 秦始皇是明君还是暴君

对秦始皇到底是明君还是暴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既是明君也是暴君,但他不是昏君。何谓昏君?荒淫无道曰昏君,昏聩不明曰昏君。昏君并无误国害民之心,昏君只是要满足他们自己的荒唐欲望。比如陈朝后主陈叔宝,写得一手好辞赋,聪敏又伶俐,会玩懂生活,只是不愿意去好好地治...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时运不济,演义...

关羽在兵败被困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派人支援

关羽在兵败被困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派人支援

对关羽兵败被困时,刘备为何不派人支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曹魏势力最大,吴国经济最繁荣,而蜀国综合国力最弱。其实刘备也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期,只是关羽丢掉了荆州,后来张飞又死了,接着刘备又在夷陵大败,蜀国这才损失惨重,蜀整体实力才严重下滑了。换句话说,关...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一说到“神机妙算”相信很多朋友的脑海中立马会浮现诸葛亮这个军事家的名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夷陵之战,是刘备人生最后一战,也是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一场战役。此战过后,魏蜀吴三国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对峙时期。历来人们对于刘备伐吴,多是批评的,认为刘备不该以怒兴师,招致惨败,把蜀汉精锐丧失殆尽。其实在刘...

蜀汉官二代比不上曹魏集团 他们为何如此糟糕

蜀汉官二代比不上曹魏集团 他们为何如此糟糕

还不知道:蜀汉的“官二代”为什么比不了曹魏集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后期这些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名声远不如三国前期。可相比较而言,曹魏和东吴的官二代还是比较出色的。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成了三国后期举足轻重的将领。相比较而言,蜀汉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就非常糟糕了,基本上...

曹爽听桓范的能赢吗 最后结果又是什么

曹爽听桓范的能赢吗 最后结果又是什么

曹爽如果当年听桓范建议,号召天下勤王,能否反杀司马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司马一族之所以能取代曹魏的统治地位,一场政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场政变便是“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不仅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还不知道:雍正帝对兄弟们刻薄寡恩吗?看看他19个兄弟的待遇和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帝在位后期的九王夺嫡可谓十分激烈,这场政潮的余波直至乾隆初年都还存在,而九王夺嫡的胜利者雍正帝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有传说他弑父、逼母、杀兄、屠弟,甚至还有害子,这就让雍正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