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他是 *** 总后勤部长,与徐向前平级,大授衔前却病死异乡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01-04)640

当我们追溯一场战役的辉煌时,常常会将目光投向那些挥斥方遒的将军和英勇奋战在最前线的士兵们,而往往忽略了一个默默无闻但功不可没的群体——那就是后勤部队。

在胜利的背后,是一支默默付出、默默奉献的队伍,他们为前线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支持,确保战士们在险恶的战场上能够专心作战。在我党军队的光辉历史中,曾涌现出一位低调而充满担当的后勤部长。

他多次率领后勤团队,穿越险途,将补给物资送到急需之处,为前线官兵提供了可靠的支持。这位后勤部长不仅事迹卓越,更因其卓越的贡献而屡获国家的嘉奖与荣誉。

命运对这位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默默耕耘的英雄并不十分眷顾。在即将获得1955年大授衔的荣誉之际,他却因病医治无效,于异国他乡安息离世。

1954年11月的莫斯科,严寒的天气凝结着大地的寂寥,只有零星几个行人穿行在寒冷的大街上。

在克里姆林宫医院的高级病房里,一张病床上躺着一个中年男子,他的面容苍白,双颊凹陷,手背上布满了输液的痕迹。

这位男子,正是中国人民 *** 财务部部长杨立三。在这冰封的异国他乡,他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四五个月,尽管苏联的医生们努力治疗,但他的病情却一直没有好转。

他凝视着窗外,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一些回忆。良久之后,他虚弱地对着病床前的警卫员说道:

“我要回国,你帮我办理出院手续吧。”

警卫员吃了一惊,摇头劝说:

“首长,您的情况怎么能轻举妄动呢?您必须在医院接受治疗才行。”

杨立三坚持要回国,他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现在只想回到祖国,见见故乡的亲友,就像落叶归根一般。

警卫员眼泪汪汪,最终无奈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随后,警卫员联系了杨立三的家人,向他们汇报了首长的情况和他的愿望。杨家人尊重了他的决定,同意让他回国。

得到家人的允许后,警卫员立即联系了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将首长转移到那里,准备启程回国。

杨立三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岌岌可危。

就在1954年11月28日,他在大使馆内静静离世,年仅54岁。

大使馆悲痛地将他辞世的消息上报给中国中央,随即着手安排将他的遗体送回祖国。

毛主席、周总理、彭老总等领导人得知这个噩耗,无不深感悲痛。

周总理更是悲痛欲绝,告诉众人他要亲自抬杨立三的灵柩,而彭老总、叶帅、贺老总等人纷纷表示要一同承担这份重任。

也许有人会好奇,杨立三究竟是何方英雄,居然有这么多高级领导人为其送葬。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值得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他出身贫寒,只完成小学学业后,曾在村里当教员,为村里的孩子们进行启蒙教育。

社会的动荡使得他失业,陷入困境。机缘巧合下,他加入了湖南军阀张辉瓒的独立团,从事文书工作。而后,他迅速晋升为司务长,即后勤负责人,开始了他的后勤生涯。

1920年,张辉瓒投靠 *** ,杨立三成为第四混成旅的旅长,参与北伐。他对部队的军匪氛围感到厌倦,对下层士兵的劣迹行径感到无奈,最终选择脱离张辉瓒的部队,开始新的生活。

这一决定引起了家人的不解,因为当时 *** 的前途看似光明,而他在部队中也能有一席之地。他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等待着新的机遇。

六年后,毛主席的革命演讲让他重新点燃对理想的追求。他正式加入 *** ,命运的轨迹开始与毛主席、周总理等开国元勋有了交集。

时光回溯至1954年11月,寒风刺骨的莫斯科里,克里姆林宫医院的高级病房内,一位中年中国男子苍白无力地躺在病床上。他就是中国人民 *** 财务部部长杨立三。病床上的他,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命运,决心回到祖国,与那些曾为之奋斗的土地相会。

在杨立三身后,回顾他的一生,原来这位曾默默无闻的后勤英雄,早已与毛主席、周总理等开国元勋有着深厚的渊源。

追溯到1927年“四一二政变”,杨立三紧随毛主席的步伐,见证了红军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起义,再到延安建立边区 *** 的历程。当时,红军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后勤成为毛主席头疼的难题。

了解到杨立三曾在后勤领域有过经验,毛主席毫不犹豫地安排他负责红军的后勤工作。杨立三接下这份责任,为解决军需补给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方案。

在一次军务会议上,面对毛主席的担忧,杨立三展开了地图,提出了在村庄道路上诱敌深入、迅速撤退,并在山林中建立秘密兵站的计划。这一策略既能减轻后勤人力负担,又能保证供给,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

而后,在1931年的第二次反“围剿”中,红军实行“诱敌深入”战术,战士们在龙冈等地等待了整整25天。面临着极大的粮食压力,彭老总向组织汇报,引来了杨立三的再度担当。

杨立三组织后勤部队,四处筹措粮食,不计一切代价地保障了前线的供给。他的出色表现令彭老总刮目相看,对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着长征的胜利,红军战士增加,但陕甘宁地区的物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杨立三巧妙地提出了开垦荒地、囤积粮食的“军屯”计划,解决了红军的一时之需。他的兵工厂建议更是为红军提供了更多的武器装备。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杨立三担任我军后勤总部长。在法币贬值、人心惶惶的情况下,他率先提出实物发放军工薪资,成功稳定了军心,为我党渡过了危机。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负责解放战争时期的后勤工作。在筹集粮食、制造武器等方面,他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

杨立三的贡献无疑是卓越的,造化弄人,他却没能等到授衔的那一天。在1955年大授衔前,他在苏联病逝,成为了一位早逝的英雄。

回到1935年,寒冬,红军艰难穿越草地,而那时的周总理已是严重生病。杨立三挺身而出,用他坚实的肩膀,扛起了总理的生命。

“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周总理的声音在追悼会上响起,他选择亲自为杨立三抬棺。这抬棺的举动,是对救命之恩的感激,更是对一位党的好同志的崇敬。

而后,他们的兄弟情谊并非止步于此。抗美援朝战争时,后勤困扰着志愿军。在寒冬严寒、敌军不断轰炸的环境下,杨立三毅然前往朝鲜,亲自组织补给线。他不顾个人安危,用坚韧与智慧维系着前线的物资流通。

他的身体也逐渐支持不住。躺在病榻上,他仍然牵挂着祖国,关切地询问着战局动态。他的身体疼痛欲裂,但内心的坚韧却一如既往。

他最终没有等到授衔的那一天,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他的一生如同一颗闪耀的星,照亮了新中国的历史。

在北京的八宝山,周总理、彭老总、叶元帅等人为他抬棺。这不仅是对他的敬意,更是对一位为党、为国、为人民付出一生的英雄的最后致敬。

是的,杨立三离开了,但他的一生奉献在新中国的历史长卷中,成为那段光辉岁月里不可磨灭的记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1/567261.html

“他是 *** 总后勤部长,与徐向前平级,大授衔前却病死异乡” 的相关文章

吴懿:蜀汉的国舅爷,也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吴懿:蜀汉的国舅爷,也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国舅,指的是封建王朝中太后或者皇后的弟兄,即皇帝的母舅或妻舅,下面我们要说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国舅——吴懿。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吴懿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叔父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官。早年吴懿的父亲和刘焉关系很好,因此在刘焉被任命为益州牧后,吴懿带着全家随刘焉一起入蜀。汉朝时期...

李勣:唐朝初年名将,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李勣:唐朝初年名将,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李勣[jì](594年-669年12月31日 ),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

许劭(150年~195年),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有名节,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举孝廉出身,出任汝南郡功曹。拒绝司空杨彪征召,投靠扬州牧刘繇。刘繇被孙策击败后,逃往豫章郡。东汉兴平二年,去...

吕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俭朴,以清明能干著称

吕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俭朴,以清明能干著称

吕乂(?-251年),字季阳,荆州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乂出身南阳吕氏,自幼丧父,喜好读书弹琴。初任典曹都尉,管理盐税,迁绵竹县令,政绩卓著,拜巴西太守。诸葛亮北伐中原,以为汉中太守,督促农事,供应兵员军需粮草。诸葛亮死后,累迁蜀郡太守。后来...

演义中刘备哭哭啼啼的 正史上的刘备军事能力如何

演义中刘备哭哭啼啼的 正史上的刘备军事能力如何

对三国演义中只会哭的刘备,历史上,他的军事能力到底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刘备除了在平黄巾军表现还算可以外,后来打仗几乎是屡战屡败,直到诸葛亮出山以后才有所改观。所以很多人对刘备的感觉,就是除了会哭之外没什么大本事,甚至有人还戏称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

都说赵云智勇双全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刘备重用

都说赵云智勇双全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刘备重用

对智勇双全的“赵云”,为何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云在刘备手下是很憋屈,但是他应该感谢刘备,刘备摁住了他人性恶的这个方面,成就了他千古的美名。赵云为了救刘备的孩子怎么样?小时候上讲得七进七出啊,看见刘备说,主公,我把幼主救出来了。大家说此时此刻谁对...

护守成宪是什么意思?乾隆皇帝为何要推行这一政策?

护守成宪是什么意思?乾隆皇帝为何要推行这一政策?

乾隆帝,清朝第六位皇帝,清朝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能取代明朝,成为其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仰仗的是开国之初那批战力强劲的八旗子弟兵。虽然明朝的内乱也帮了清朝的大忙,可要想坐稳江山,先后击败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等各方势力,没有充足的武力保证是不行的。在...

魏延子午谷奇谋获胜成果那么大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建议

魏延子午谷奇谋获胜成果那么大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建议

对魏延子午谷奇谋如果成功,蜀国必然大获全胜,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子午谷奇谋一直都是关注三国历史的焦点之一,裴松在给《三国志》做引注中是这样说的,魏延与诸葛亮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