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 夭折的巨兽“超大和”级战列舰
图1. “超大和”设想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正式宣布接受盟军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但是直至9月2日,日本帝国 *** 和军方的代表,才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了投降文件。随后,美军才登陆日本本土,全面接管这个国家。因此很明显,在美军踏足日本本土之前,已经战败投降的日本人有足够的时间,销毁档案文件,从而给后来的历史研究留下诸多谜团。夭折的“超大和”级战列舰,就是这些谜团中的一个。今天,人们只能根据少量幸存下来的文件,以及当事人的事后回忆,勉强拼凑出一幅相对完整的图景。
代号为A150的“超大和”级战列舰的设计,至迟可以前推至1938年,即在“大和”级的设计完成之后。尽管日本人对于“大和”级战列舰装备的460毫米口径主炮实施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但是他们还是预计,一旦日美两国的战列舰在战争中相遇,美国人肯定还是会在战场上发现这个秘密,进而采取对应措施。因此,有必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升级准备,以保证日本海军在战列舰主炮口径上继续维持优势地位。这意味着新一代的“超大和”级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将升级至510毫米。而主炮的数量应维持不变。
此外,基于太平洋对岸传来的消息,在《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废弃之后,美国海军开建的之一批新式战列舰“北卡罗莱纳”级的航速,将打到27节。因此,为了争取战场上的战术优势,“超大和”级的航速应达到30节。
在确立了火力和速度需求之后,相应的防护性能也要水涨船高,至少要能够抵御“大和”级的主炮轰击。但是初步的研究显示,一艘装备9门510毫米主炮且航速达到30节的战列舰,吨位将达到90000吨。对日本而言,这样一艘军舰实在是太贵了,不仅涉及到军舰本身的建造费用,还必须升级相应的船坞等基础设施。
无奈之下,军方只能降低要求,把吨位和船体尺寸降至现有的“大和”级的水平。也就是说,“超大和”级的总体设计,就是要设法在现有的“大和”级的船体上塞进更大口径的主炮。为此只能牺牲火炮的数量。原先的三座三联装460毫米主炮,现在被三座双联装510毫米主炮炮塔取代。但是两种炮塔的座圈直径完全一致。这也被视为一项预防措施。万一新式主炮研发失败,也能换回“大和”级的主炮。
图2. 超大和的侧视及顶视图
至迟在1939年6月,即“大和”级的460毫米主炮研发结束之后,吴海军工厂立刻开启了新式大炮的研发项目,至少制造了两门样炮,但只有一门完工。而且即便是已完工的样炮,也从未得到充分测试。目前已知其弹丸重约1.95吨,高于460毫米炮采用的1.46吨。后者的射程大约为41400米。而更大口径的大炮,射程将会达到45000米。但是在这么远的距离,火控难题将会大幅增加。采用观测飞机似乎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510毫米火炮采用了同样的45倍径身管。但是即便减少了身管数量,双联装炮塔的重量仍然超过了“大和”级的主炮炮塔。要想在大致相同的船体上容纳更重的炮塔,自然要采取某些减重措施。为此,“大和”级上沿中轴线布置的两座三联装155毫米副炮被废弃。同样的位置将用于安装两座双联装100毫米高射炮,也就是“秋月”级驱逐舰的主炮。类似的,“大和”级上位于两舷的12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也要被同样的100毫米高射炮取代。每侧六座。因此,全舰将装备28门100毫米高射炮。
这是当时日本海军最能拿得出手的重型高射炮。初速高,射程远。即便针对水面目标,射程也能达到19500米。唯一的缺点是炮管烧蚀严重,寿命有限,必须频繁更换。其它诸如25毫米轻型高射炮的布置,也会和“大和”号一样,见缝插针,能装多少装多少。
在显著提升火力的同时,速度和防护设计都强调对“大和”的继承。其中,动力系统只做了有限改进。其输出功率略有提升,达到15.5万马力。速度也在此基础上提升了0.2节,达到27.5节。相比之下,防护设计的改进要稍多一些。
原始的防御结构设计图在战争结束后几乎全部被销毁。留存下来的有限资料只能表明,“超大和”的舷侧装甲带厚度达到460毫米。主炮炮塔前部的装甲厚度更是达到了夸张的800毫米。而炮塔顶部装甲也有300毫米。唯一的问题是,日本人的冶金加工能力根本无法制造出一整块800毫米厚的装甲板,所以只能采用两片相对较薄的装甲,叠加在一起。根据一般经验,这样叠加出来的厚度,防护效果要打个折扣。
“大和”级的装甲总重达到了22534吨,大致占到了总吨位的三者之一。采用类似船体设计的“超大和”级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区别。但在一些细节上,日本设计人员也准备修正“大和”级所具有的一些缺陷。
图3. 模型图片:超大和
例如,“大和”级的舷侧主装甲带与位于其上方的相对较薄的装甲带,两者结合部采用了两种不同型号的铆钉。如果有敌方炮弹正好命中这条细缝,就会造成穿透,进而导致整个装甲堡垒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此外,尽管安装了三层船底,“大和”级的水下防护也有问题。其舷侧下方的防鱼雷隔舱内没有充填液体。而单纯依靠空气隔舱难以有效吸收鱼雷爆炸后释放出的能量。这不仅会导致船体下层舱室漏水,甚至主防御装甲带也可能面临来自下层内测的鱼雷爆炸的威胁,使得主装甲带出现松动。这一点在日后的战争中被证实。“大和”和“武藏”的覆灭过程中,美军的航空鱼雷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而且,日本设计师充分贯彻了“重点防御”原则。其复杂的防护结构只能覆盖到前后主炮、弹药库,及轮机舱区域。而船体前后两端都没有敷设装甲。这些次要区域只能依靠细密的水密隔舱来降低损害程度。奈何“大和”级在这些区域内的水密隔舱数量不足。单个舱室空间较大。再加上排水能力不足,一旦遭遇进水,很容易导致船体倾斜。
早在设计“大和”号时,日本设计人员已经或多或少地意识到防护设计方面的缺陷。只不过为了赶工期,他们被迫接受了这些瑕疵。据说在第二批两艘“大和”级的建造过程中,日本人准备修正这些缺陷。但是“信浓”号最终被改建为航空母舰。而第四艘“大和”级干脆被废弃。
图4. 画作:超大和在战斗
同样的修改也被运用于“超大和”级的设计中,包括在轮机舱和弹药库安装额外一层装甲,在三重船底同样敷设一层装甲,以更有效地抵御磁性水雷的威胁。这些额外的装甲将带来600吨额外的重量,为此必须在其它地方找补。甲板装甲、主炮炮塔的部分区域,以及主装甲带的上层舷侧装甲,都可能要做出牺牲。但是具体的区域及所要削减的厚度,并不明确。
平心而论,日本设计师已经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更好,但是由于缺乏前瞻性,他们的工作的价值,还是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折扣。最明显的仍然是水下防护的不足。日本人的防护标准是针对装备660磅 *** *** 的鱼雷。但是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MK13型航空鱼雷,实际装填的是606磅铝末混合 *** 。后者的威力两倍于同等重量的 *** 。
“超大和”的设计工作于1941年初完成。预计工期需要五年。但是由于造船厂的工作早已排满,暂时没法开工。而一旦太平洋战争爆发,进而航空母舰崭露头角,这种超级巨兽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