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巨兽:苏联级战列舰,装备406mm主炮,仅完工20%
当20年代初期内战结束时,新生的苏联海军接手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由于国民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工业资源极度短缺。海军只能满足依靠沙俄留下的三艘老式战列舰充当门面。新建的舰艇主要是驱逐舰、潜艇、鱼雷艇等中小型舰船。
《拉巴洛协议》使得苏联与魏玛德国迅速靠近。德国国防军得以避开《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在苏联研发及测试一系列新军事技术。
双方的合作主要是在限于陆军和空军领域。苏联也曾建议德国人,在黑海开设一座潜艇学校。但是被德国海军拒绝。后者已经在荷兰设立了一家皮包公司,因而无需再求助于苏联人。
▲苏联和魏玛德国签订《拉巴洛协议》
无奈之下,苏联的海军建设不得不转向其它国家寻求支持。其中首推意大利。后者在1935年向苏联人推销了一种代号为UP41的战列舰设计方案。
考虑到之前苏联海军的建设重点并非这种大型战舰,这份推销方案其实反映了斯大林本人的思路,即在快速的工业化浪潮过程中重建一支重型水面舰队。
至迟在1936年,苏联海军推出了首版大舰队建设计划。其中的核心就是6艘35000吨级的大型战列舰和16艘23000吨级的小型战列舰。
此后,该计划几经修改,但核心始终未变。其中的大型战列舰最终演变为23型“苏联”级战列舰。小型战列舰最后演变为69型“喀良施塔德”级战列巡洋舰。其中,预定建造6艘的“苏联”级战列舰,尤其是重中之重。
▲设想中的“苏联”级战列舰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由于本国的工业资源薄弱,从一开始,“苏联”级的设计和建造工作都必须仰仗于国外。意大利的UP41方案源自于本国的“维内托”级。但是其35000吨级的排水量明显不符合斯大林的胃口。
与此同时,苏联人也在美国大力寻求合作伙伴。尽管罗斯福本人并不反对向苏联出口战列舰技术设备,甚至成品,但是由于美国海军的激烈反对,没有哪家美国造船企业敢于冒着得罪美国海军这个更大客户的风险,去挣苏联人口袋里的那三瓜两枣。
绕了一圈,苏联人还得回到意大利人的方案上,以其为基础,继续面多加水,水多加面。要等到1939年二战爆发,他们才有机会跟德国人讨价还价,从德国进口“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设计图纸和主炮。
▲罗斯福总统
“苏联”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由位于列宁格勒的KB4设计局负责。由于海军的胃口不断加大,设计中的战舰的排水量一路走高。到最终定案时,已达到58000吨。
全舰装备9门50倍径的406毫米口径主炮。航速要求达到29节。这样的性能指标确实达到了取悦领袖的目的。他在1938年夏天批准了相关的建造计划。
即便是从图纸设计上看,“苏联”级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该舰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重点防护”设计哲学,而是和同时期的“俾斯麦”级一样,延续了一战时期的全面防护的特点。
舷侧主装甲带的长度覆盖了舰体全长57%的部分。最厚实的部位位于前后主炮的弹药库位置,达到420毫米。中间的轮机舱位置少薄,接近380毫米。然后往前和往后,装甲带逐渐消薄。舰艏方向从大约230毫米逐渐向前,降至25毫米。舰艉方向要受到更多的照顾,从380毫米降至180毫米。
▲“苏联”级战列舰的3D造型图,注意其406mm主炮。
针对空中威胁的水平防护方案遵循类似的理念。在包含前后主炮弹药库及动力舱段的中央堡甲区,从上到下布置了三层装甲。厚度分别是25毫米、155毫米、50毫米。
基于1937年在黑海的测试,苏联人完全清楚,理想的水平装甲应将最上层的装甲板加厚,以便在炸弹穿透进入船体内部之前将其引爆。下层装甲只需防护爆炸后的弹片即可。
这样的布置势必要求舷侧主装甲带向船体上层延伸,会带来严重的重量问题和船体稳定性问题。所以上层水平装甲不得不消薄,并将主装甲带放置在中层。基于同样的理由,在舷侧主装甲带上方直至甲板的高度,也只有一层薄薄的25毫米后装甲。
在船体的前后两段,水平装甲的厚度同样也做了相应的削弱。舰艏方向的厚度在60至100毫米之间。舰艉则是60至155毫米之间。
▲“苏联”级战列舰投入使用的模拟图,堪称当时苏联之一巨舰。
舷侧水下防护方面,“苏联”级的设计指标是能够抵御800千克 *** *** 的威力。苏联人做了大量的测试工作,直至1939年夏天才全部完成。
此时该舰已经开工,只能尽可能小修小改。结果就是一种混合布置模式。大部分鱼雷防护结构沿用了意大利人引以自豪的“普列塞”系统。但是也有部分区域采用了引进自美国的多层防御结构。
动力系统方面,“苏联”级同样采用了“俾斯麦”级的布置方案,即三轴推进模式。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重量,可以缩短中央堡甲区域的长度。缺点在于推进效率相对较低。
以“俾斯麦”号的表现而言,这种三轴推进模式似乎对于舰船的机动性能有负面影响。此外,三台涡轮机全部放在一个轮机舱里。虽然这里是全舰防护最严密的区域,但还是不够合理。
武备方面,“苏联”级装备了三座三联装406毫米大炮。50倍的炮管长度。副炮的布置也是轴心国式样的。在英美战列舰上,副炮和重型高射炮已经合二为一。而在德意日战列舰上,全部采用副炮和重型高射炮分列的模式。
“苏联”级也是如此。6座双联装152毫米对海副炮。6座双联装100毫米重型高射炮。8座四联装37毫米轻型高射炮。所有副炮均配有封闭式炮塔,可以抵御主炮发射时的炮口风暴以及弹片侵袭,以保护炮手。
最后,和美式战列舰一样,舰载机布置在船艉。那里设有两座弹射器。机库内部可以容纳两架水上飞机。如有必要,弹射器上还可以各自再放一架。
尽管斯大林在1938年7月批准了建造计划,但是鉴于“苏联”级的复杂性,要等到1939年初才能实际开工。而且即便在此之后,依然面临重重困难。
▲“苏联”级战列舰的406mm主炮。
由于缺乏大口径火炮的研发经验,苏联人必须引进斯柯达的技术。涡轮机本来准备直接从英国采购。奈何价格离谱,最后找到了瑞士人,买了三台,只够装备“苏联”号一艘。
后续的姊妹舰还是得依靠国内的仿制力量。锅炉倒是国内自行制造的。但是要等到1941年,之一台锅炉才能完工。
最离谱的还是钢板。苏联冶金工业最多只能提供230毫米厚度的表面渗碳硬化装甲板,远不能满足“苏联”级的装甲厚度需求。最后只能通过抛弃这种表面渗碳装甲板,才能制造出厚度符合需要的钢板。但是防护效果必定要打一个折扣。
继首舰“苏联”号之后,“苏维埃乌克兰”号在黑海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苏维埃俄罗斯”号和“苏维埃白俄罗斯”号,在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新建的造船厂开工。
▲1942年德军侦察机拍摄的位于波罗的海造船厂的正在建造的“苏联”级战列舰。
由于这里的条件更加简陋,预计许多部件需先在列宁格勒制造完毕之后再拉到这里装配。早期的估计认为,单舰的建造工期约为5年。但实际上,鉴于各类子系统的研发和采购进度拖延,时间表就不得不重新修订了。
特别是倒霉的“苏维埃白俄罗斯”号。因为发现初期工程中采用了大约7万个劣质钢材制造的铆钉,该舰的建造工程于1940年10月宣告废弃。
截至苏德战争爆发时,进度最快的“苏联”号,也仅完成了约21%的工程量。黑海岸边的“苏维埃乌克兰”号,完工度为18%。北极附近剩下的“苏维埃俄罗斯”号,则仅有1%。
德军在占领尼古拉耶夫之后无暇顾及“苏维埃乌克兰”号。但是当他们撤退时炸毁了船台,导致未完工的船体出现倾斜,难以继续建造并下水。顺带的,北极附近的“苏维埃俄罗斯”号,也不会继续建造了。
躺在列宁格勒的“苏联”号是斯大林的心头肉。无人敢向其建议将该舰拆毁。尽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艘战列舰无论如何都过时了。
但是最终,在1948年5月,务实的斯大林还是批准了废弃“苏联”号的想法。至此,斯大林之一个远洋舰队建设计划,宣告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