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大明1566》:隐藏在权力深处的逻辑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1-17)710

《大明1566》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剧,无心镜也很喜欢看,而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启发和感悟,今天就跟大家来聊聊这部剧。

01

这一幕是海瑞评价嘉靖帝所说的话。嘉靖帝是藩王入主,前期和群臣因为大礼仪争得不可开交,后期则沉迷于道教,20多年不上朝。

中国历史上有两座皇帝的高峰,一个是李世民,一个是汉文帝。后世的君王都爱拿自己与这个两个皇帝做对比。比如隋文帝、崇祯帝都爱把自己比作汉文帝,而嘉靖皇帝也常把自己比作汉文帝。海瑞的这一番话,把嘉靖帝气得半死,嘉靖帝不久去世。

02

青词是道教斋天醮神时写奏告文书的一种文体,除了词还有几十种形式,主要用途是向神仙谢罪、去灾、保佑平安之类。因为最终是神仙阅读,所以会按神仙的文化程度做形式上的区分。

青词并非明朝才有,而早在汉朝就已经出现。唐朝时期,唐玄宗信封道教,下令斋醮文书要用朱砂写在青藤纸上,因为青藤纸的颜色是青色,所以就叫青词,青词称谓就从这来的。

严嵩善于媚上,写得一手好青词,人称“青词宰相”,但这并非只是严嵩一人如此,当时的内阁成员,甚至没入阁的官员,很多都写得一手好青词,徐阶、张居正都如此。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迎之。

严嵩为了讨好了嘉靖帝,还大肆营建斋宫秘殿,同时开工二三十处之多,使用工匠数万之多,花费白银二百多万两,而国家一年的太仓收入也才二三百万两。

03

改稻为桑是剧中的一个核心事件,这件事情也并非完全就是一件坏事,但此决定从诞生到执行,再到破产,无一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内阁、司礼监、裕王、六部、地方巡抚和布政使,以及各县县令,乃至嘉靖,都纷纷卷入这一漩涡之中。

他持有观点而要看他们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也就是 *** 决定脑袋。

改稻为桑这个政策是虚构的,是想通过这虚拟的政策来展现大明的政治生态、权力运作、政策实施的整个流程,并透视政策落地各个环节的政治、经济逻辑。

04

这句话是很有历史深度。

历史上,皇帝和国家经常会遇到钱不够的时候,不够怎么办呢?其实就从商人和老百姓这个地方来。商人数量少,但有钱;百姓并不富裕,但数量多。

西汉时,汉武帝发动了与匈奴的决战,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天下为之一空,山东出现了50万的流民。面对这种情况,汉武帝环视全国,国家没钱,百姓没钱,就商人们还有钱。他下达算缗令,商人和手工业者不是有钱吗,那好,按照你的资产征收财产税。商人、手工业者为了少交税,就开始隐瞒财产不报或少报。汉武帝又实行告缗令,老百姓如果发现商人和手工业者有隐瞒资产不报或少报的情况,可以举报,被举报者要被罚戍边一年,然后没收全部财产,这些被没收的财产,国家和举报者平分。一时间,国家收入大涨,有了钱,流民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而商人们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而嘉靖也面临国库亏空,他所采取的办法也是从富商沈一石身上来解决问题,只是沈一石看着是一富豪,但已经被各级官员榨干,这是嘉靖没有想到

而向农民摊派更是十分常见了,就明朝为例,从万历末年起,到崇祯时期,以各种名义先后至少加了6次税收,农民不堪重负,终于导致了明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05

这句话是整部剧让人印象最深的台词之一。

浙江面临着饥荒,需要去借粮食,但周边的省份就是不借,这其中并非只是借粮食这么简单,其间暗流涌动,各派政治势力相互争斗,一件原本很简单的事情,最终成为了角力场。

任何简单的事情,加上了ZZ斗争的因素,就不能在以事情本身来分析这件事。

赵贞吉很无奈,说了这句话,意思是你们真的希望这件事最终出了一个很大的恶果,惊动了最上层,才肯罢休吗?

而在王府内,朱载坖(后来的隆庆帝)的一众参谋们,正在出主意,想要以浙江之事造成空前的灾难,以扳倒严嵩一派。ZZ斗争的不择手段,可见一斑。

06

在整部剧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家都说自己很苦,都说自己很难。

嘉靖说自己难,胡宗宪说自己没有退路,严嵩说老百姓不体谅朝廷的难处,郑必昌等说自己勉为其难,太监吕方说不大好办,但唯独没有人说老百姓难,老百姓苦。

07

有些话,有人能说,有人不能说。

有些事该追,有些事就不能追查到底。

这就是ZZ生态,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其中的奥秘,非一言能尽。

光这两句台词,就够学半辈子的了。

08

整部剧,讲的是ZZ,更是人心。

严嵩是由首辅夏言提拔的,但夏言却被严嵩扳倒之后取而代之。严嵩的倒台是来自于徐阶的背刺,而徐阶又是被高拱所攻击而黯然下台,高拱的失利,又是来自于张居正的背后一击。

这些人无一不是官场的 *** 湖,曾经有多风光,后来就有多落寞。

徐阶在胜利那一刻,去见了严嵩,严嵩也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两人见面还是如平常一般,没有任何的动火,没有任何的不满,只是平和的聊了几句。

权力场的杀戮见不到一滴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1/572364.html

“《大明1566》:隐藏在权力深处的逻辑”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崔林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崔林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崔林(?-244年),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中尉崔琰从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在曹操平定冀州时被授为坞县县长,迁冀州别驾、丞相掾属。曹操成为魏王后,担任魏国御史中丞。魏文帝即位后,历任尚书、幽州刺史、河间太守、鸿胪卿。...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位雄略之主,但在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因为政治、经济高度发展,与其相配的另一社会现象是法制建设空前发达,刘彻开始爱用酷吏来镇压人民,为此来加强君主集权,也为了抑制地方性豪强、游侠与诸侯也可以短期内防止地方上土地的兼并,并且严明了法度。杜周就是其中之一。杜周出生于南阳郡杜衍县,他本来是...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239年-310年),字建兴,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西晋官员,其父张翼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人物生平张微(华阳国志作张徵...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惨遭吕后杀害,临死前说的狠话,为啥让刘邦后背发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朝是一个传奇的朝代,它孕育出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无数传奇的人物。然而最初,秦朝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是秦人奋六世之余烈,才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而秦朝的倒塌,也就使...

楚汉之争要是项羽夺得天下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楚汉之争要是项羽夺得天下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项羽得了天下,中国会怎么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标杆性质的人物,他是中国悲剧英雄第一人,现实中我们每每以成败论英雄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中国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曾经的失败英雄项羽。我们要感谢太史公司马迁,是他把项羽写进了本纪...

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 为什么突然间就销声匿迹了

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 为什么突然间就销声匿迹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威名赫赫的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怎么突然就“销声匿迹”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政治腐败不堪,天灾人祸频发,立国数百年的大汉朝再也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战火之中,在乱世之中无数英雄豪杰趁机崛起,或是征战四方,或是雄霸...

曹操那么喜欢人妻 曹操为什么没有娶蔡文姬

曹操那么喜欢人妻 曹操为什么没有娶蔡文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不娶蔡文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雄才大略,一代枭雄,他给后人留下了二个谜团,一个是离龙椅只有半步之遥,就是不坐上去;另一个谜团就是不娶蔡文姬,却对他关爱有加,终生照料。当年曹操为救蔡文姬,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兵10万于西域,匈奴单于逼...

王旦:北宋初年名臣,为相十二年,深为真宗信赖

王旦:北宋初年名臣,为相十二年,深为真宗信赖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澶渊之战时,权任东京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并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