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15年后,戈尔巴乔夫:中国不要步苏联后尘
文|Severn
编辑|S
1991年,曾强大的苏联一分为十五,走向不可挽回的解体。
15年后,发起民主化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末代总统”戈尔巴乔夫,给了中国一句忠告:
“不要盲目激进的推行民主化,以免步苏联后尘。”
那么,当年苏联究竟是如何在激进的改革中走向灭亡的?
戈尔巴乔夫忠告的背后,又有何深意?
民主化思想的不成熟
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
在他上台之前,尽管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巨大成就,一跃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可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积累下诸多弊病和问题。
高度集权的政体,让苏联国家高层垄断了政治权利与社会财富,列宁提出的“一切权力回归苏维埃”成为一句空头口号。
经济上,对轻工业和农业的轻视,让广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甚至温饱问题也难以解决。
与此同时,苏共高级领导人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屡屡错失改革发展良机,使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愈发僵化。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有限范围内的“小修小补”,俨然无法帮助苏联摆脱桎梏。
因此,上台之初的戈尔巴乔夫便面临着改革重任。
执掌苏联政坛后,戈尔巴乔夫首先在政治体制方面提出民主化改革,对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大量补充,试图矫正权力过分集中于少数人的问题。
但从现实来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非但没能达到预期,反倒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苏联的灭亡。
而他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忽视了无产阶级民主建设长期化、渐进化过程,未能循序渐进、实事求是的推行改革步骤。
甚至于,戈尔巴乔夫本人的民主化思想仍存在严重理论缺陷和不足,就被运用到了国家机器的改革上。
戈尔巴乔夫民主思想的进步性在于,它反映了苏联人民打破专制集权、还政于民的历史要求,具备一定进步性。
但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改革,是在经济改革受滞后进行的。
他是在思想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激进的在政治领域率先推行民主化,试图简单粗暴地将国家权力从苏共转移至下面各个加盟国 *** 的手中。
如此直接的权力交接,本质上并不能改变苏联当下在经济和政治上并不民主的现状。
这为日后的改革失败、苏联加速解体埋下了伏笔。
未能提前处理好苏共与政权关系
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前没能处理好苏共与政权的关系,是其民主化改革过于鲁莽冒进的另一体现。
列宁在领导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证明了建立一个民主集中制的纪律严明的政党,对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性。
然而这一理念在革命收获果实后并未延续下来,“一切政权回归苏维埃”成了一句口号。
在找不到任何社会基础的情况下,布尔什维克面临如何领导广大农村,并建立起更广泛社会主义新制度的问题。
列宁的解决办法是,借助纪律严明的政党来实现国家工业化,发展起一批工人阶级,使政党的理念名副其实。
然而到了斯大林时期,这一体制再度被模式化、固定化,这种情况一直被延续到戈尔巴乔夫时期。
列宁
为了改变局面,戈尔巴乔夫针对性的提出多党制。
从1988年至1990年,苏联的非 *** 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出,多党制成为现实。
在1989年6月的之一届苏联人代会上,一党制正式被取消。
在国内局势的压力下,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再度放宽限制,将苏共在法律上的地位一降再降,令其变成了一个与其他政党一样的社会组织。
从1991年开始,苏共对国家权力的影响越来越小,至当年夏天甚至被停止一切政治活动。
然而,当时的苏联并未出现一个能够取代苏共的政党,这意味着当苏共的领导地位被取缔时,受益的将是那些打着民主旗号填补进来的资产阶级势力。
放弃而不是改善对国家权力的领导,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失控、将国家带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苏共领导下的苏联产生了各种问题,它们集中体现在长期脱离群众、党政不分、信仰丢失等等。
可解决这些问题的更好 *** ,是通过培育和发展无产阶级民主和党内民主,逐步将国家权力让渡给无产阶级,明确划分党的领导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界限。
与此同时,建立起明确的法律体制,站在立法角度明确各方权利与职责划分。
只要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不变,苏联就存在自我完善、自我解决问题的可能。
然而,戈尔巴乔夫采取的却是“将孩子与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做法,这一选择不仅让改革丧失了成功的可能性,也葬送了社会主义政权,最终酿成国家解体的悲剧。
经济改革失误
最后,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领域的失误,让他未能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其民主化改革缺乏先决条件的又一体现。
戈尔巴乔夫理想中的经济改革设想,是把土地交还农民、工厂交还工人,打破体制对生产的枷锁,实现经济生产的民主化、自由化。
可在实践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却未能按照他所想的方向前进,反而呈现出私有化、自由化、资本主义化的倾向。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之一阶段是对原体制的调整。
1985年,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经济改革”战略,其设想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与结构基础上,加速发展经济。
但他忽视了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没能更大限度探索出农业改革路径,进而推动轻工业发展。
直到1989年3月,戈尔巴乔夫才做出农业改革决定,但为时已晚。
第二阶段是1987-1989年,这是经济民主化的探索时期。
1987年6月,苏维埃通过了一系列实施新政策的法令和《国有企业法》。
这一举措结束了经济部对国家生产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各地方经济将享有极大的自 *** 。
国家计划委员会转而关注长期目标,将生产计划全面下方到地方。
可它是在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改变,农业、轻工业产品稀缺的情况下通过的政策,从而不可避免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
比如税收困难、中央财政紧张、财政赤字等等。
为弥补改革失误, *** 不得不大发纸币和国债,推动企业将更多资金转向工资领域。
但当国家职工工资需要依赖发行纸币去解决时,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社会生产力与生活物资短缺之间的矛盾,让苏联人民失去了对 *** 的最后一点信心。
到了第三阶段,是戈尔巴乔夫新经济改革方案的出台期。
为扭转混乱的市场,戈尔巴乔夫激进的提出改革市场零售价格,准备大幅度提高食品价格。
这一方案公布后,立刻引起苏联全境的抢购风潮,整个社会一片动荡。
迫于国内外的巨大压力,戈尔巴乔夫不得不紧急叫停改革商品价格政策,并在不久后推出《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针》,这便是所谓的“总统纲领”。
这则法案是戈尔巴乔夫寻找中间道路的典型体现,本质是将苏联引向以私有制为核心的自由资本主义。
从法令的作用性来看,它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
可这样一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就完全背离了“将土地交还农民、将工厂交还工人”的初衷。
在后续的经济改革中,激进民主派彻底掌控了改革方向,改革脱离戈尔巴乔夫的控制。
戈尔巴乔夫力图对失控的局面加以控制,但苏联内部已经形成强大的“亲资本主义”阵营,至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这尊庞然大物,都来到了覆灭的边缘。
经济改革的失误,后期改革目标与选择路径的背离,让苏联民众未能从改革中获得半分实惠,反倒是引发了民主改革派与激进民主派的激烈争斗。
在双方极力争夺民众支持的时候,戈尔巴乔夫的失误让其彻底失去了民心。
而没有苏联人民支持的改革,又谈何民主?
结语
戈尔巴乔夫激进、极端的民主化改革已经说明,抛开现实条件谈民主、放弃权力搞改革,势必造成国家的混乱和社会的不稳定。
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急功近利的戈尔巴乔夫抛弃了列宁关于“党内民主限度思想”,盲目强调公开性、民主性,置苏联国情和现实条件于不顾,最终造成了民主化改革的节节败退,甚至是国家机器的崩溃。
只可惜,身在局中的戈尔巴乔夫未能意识到这一点。
直到苏联解体的15年后,他才堪破其中的错误,并将教训和经验传达给中国。
戈尔巴乔夫看似是在给中国忠告,但在他内心深处最想给予帮助的,是当年的自己、当年的苏联。
参考资料
左凤荣.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主要原因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9(01):128-130 144.
曹宗敏.民主化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也谈戈尔巴乔夫极端民主化改革的历史教训[J]. *** 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6,18(05):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