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焚书坑儒的真相是什么?秦始皇被冤枉了两千多年,原来真相是这样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1-23)730

焚书坑儒的真相是什么?秦始皇被冤枉了两千多年,原来真相是这样

前言

在历史的迷雾中,秦始皇身上总有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其中最令人费解的谜团之一,莫过于他所被归罪的焚书坑儒的传说。多年来,秦始皇在这一事件中被扣上了残酷无情的暴君帽子,然而,新的历史解读揭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真相,让我们对这位千古一帝的评价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究竟秦始皇是否真的冤枉了两千多年?这场历史上的曲折辩论,将带领我们穿越时光的迷雾,探寻一个被尘封的真相。在这个扑朔迷离的历史之旅中,或许我们将看到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的全貌,以及他在历史长河中的真实面貌。

一、春秋之世,儒墨激烈交锋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焦点在于儒家和墨家之间的论战。一方面,儒家崇尚“三皇五帝”时代的制度,要求恢复古代的盛世;另一方面,墨家则强调实用,提倡“尚贤”、“兼爱”,主张今人可以优于古人。

1、三武七雄,乱世当前

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堪,诸侯林立,称霸者频繁更替。三晋分裂为三家,河北地区被称为“三家之地”。楚国国君与大臣妻妾私通,又遭大臣杀害。诸侯之间不断兼并吞并。在这种环境下,儒墨两家试图找出社会混乱的根源。

2、儒家崇古,墨家创新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社会乱象的产生是因为违背了古代圣人制定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严格恪守“三皇五帝”时代奉行的仁义礼乐,就能重现古代的太平盛世。因此,儒家提倡“复古”,要人们遵奉古人,并且通过礼仪规范个人行为。

与此相对的是墨家的创新思想。他们认为,今人可以优于古人,当前的环境与古代已大不相同,不能生搬硬套。因此墨家提出“尚贤”的理念,强调应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而不应受成规或血缘关系的束缚。

3、秦国崛起,法家应运兴起

在这种背景下,西北地区的秦国逐渐崛起。在重农主义和法家思想的指导下,秦国国力日益增强。法家强调实事求是,提出法律制度要不断与时俱进,这与墨家的理念不谋而合。很快,法家取代了墨家,与崇古的儒家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局面。

二、秦始皇统一六国,法家扬眉吐气

秦始皇嬴政击败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法家终于战胜了儒家,取得了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1、书院士子,口舌之争

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确立了新的纪元。然而在思想界,法家和儒家的战争还在继续。儒生们整日把自己关在书院里,编造古人的事迹,充满幻想色彩。他们空谈道德,却对现实政治视而不见,拒绝正视群众的实际需求。法家则不然,他们讲求证据,提出的政策都能够实际操作。

2、焚书坑儒,去伪存真

由于儒家的空想思维严重干扰国家系统的安全运行,秦始皇下令焚烧那些毫无根据的记载,坑杀那些蛊惑民心的妖言惑众之徒,逐步清理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杂质。这一举措虽然措施猛烈,也付出一定代价,但总的来说是正当的。它扫清了障碍,让法家理念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占据上风,为国家发展凿开了道路。

三、两汉力挽狂澜,儒道复辟

秦朝的法家思想本可长期指导中国,开创更加辉煌的新纪元。然而汉武帝听信谗言,推行独尊儒术,重新扶持起儒家,使中国的发展道路被严重阻碍。

1、本始皇崩,法统不稳

秦始皇驾崩后,法家思想很快遭到打击。短暂的二世皇帝胡亥即把焚书坑儒的首席大将李斯处死。此后秦朝统治快速崩溃,法家失势。

2、武帝信谗,儒术独尊

西汉初年,黄老思想和法家思想都有所发展。但汉武帝中年以后渐渐迷信方士,听信大儒董仲舒的谗言,下令“独尊儒术”。此后,崇古复古的儒家思想重新成为正统,其“以古非今”的思维主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方向。

3、后世君主,误国误己

在此后的几个朝代里,中国的君主们多是书生出身,深受儒家经典的影响。他们试图仿效古代圣王,却屡屡重蹈覆辙。比如明成祖就在方孝孺的建议下试图恢复井田制,引起了民变。这说明被忽视的秦始皇其实看问题更长远。

四、秦制犹在,思想影响可期

尽管秦始皇在位时间很短,但他的军事和政治制度为后世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正面作用。同样,如果他的进步思想能够传承下来,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轨迹都会截然不同。

1、行政体系,秦制为本

中国各代王朝的县乡体系,直至近代仍然是秦制的延续。秦朝确立的州县体制规模宏大,功能完备,它奠定了中国二千年封建王朝政权的基础。今天中国的行政区划仍然是在秦制的框架上进行调整的。

2、开拓进取,与时俱进

秦始皇在位时间虽短,但他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却可传承千古。他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客观准绳,不迷信不求证的道听途说,其价值至今仍然隽永。这种理性精神一旦成为后世主流,中国乃至全人类的科技文明进程都必将加快。

3、思想解放,值得反思

综上所述,秦始皇“不以古非今”的思想,其实远比后人所想的更加宝贵。它代表着理性和进步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人类无限的创造力。如果它能够代代相传,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一定会更加光明。这值得我们深思。

结语

今天,当我们回望历史,会发现被否定的秦始皇也许比被称颂的汉武帝看得更长远更透彻。秦制的积极意义还在发挥作用,而汉武帝推行的所谓“经世致用”的儒学,最终把中国带向了对西方文明的低头。

理性和迷信,进步和倒退,创新和守旧,这些问题仍然摆在我们的面前。秦始皇“不以古非今”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或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应对当下困境和引领未来的恰当方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1/574695.html

“焚书坑儒的真相是什么?秦始皇被冤枉了两千多年,原来真相是这样” 的相关文章

王皇后最后为何会被李隆基废掉?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王皇后最后为何会被李隆基废掉?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王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王皇后不仅是患难夫妻,还是他平定韦后与太平公主乱政时的革命战友,颇有当年长孙皇后的风范。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李隆基继位之后,却毫不顾念夫妻感情、革命友情,很快废黜了王皇后,这是...

诸葛亮才智无双,为何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诸葛亮才智无双,为何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众所周知诸葛亮才智无双,一生任劳任怨,为刘备家族的霸业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这个一个忠臣,为何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一个就是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马谡。作为马氏兄弟里最擅长“纸上谈兵”的一位,马谡真可以说是把诸葛亮“坑惨了”,尤其是在...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还不知道:如果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此战赵括率领的四十多万赵军几乎被秦将白起打到全军覆没。那么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上白起,最后谁会赢?秦赵长平之战中,即便赵国没有换将,很大...

朱温是如何建立后梁的?他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朱温是如何建立后梁的?他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后梁,五代十国时期五代之一,朱温所建。都开封。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唐朝在我国封建王朝占有重要席位,在历经了“永徽之治,武周夺权,再到开元盛世之后,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就像风雨...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约223年),字文仪,南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事刘璋,拜梓潼县令。刘备攻取成都后,加入麾下效力,所治地方都有政绩。迁司盐校尉,管理盐铁收入。识人有术,知人善任,提拔吕乂、杜祺、刘干等贤才,全部官居要职。经营有功,拜蜀郡太守。建兴元年...

有哪些与夏侯霸相关的趣闻轶事?他的生卒年是什么时候?

有哪些与夏侯霸相关的趣闻轶事?他的生卒年是什么时候?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霸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249...

关羽为什么要和马超比武 公平交手谁会获胜

关羽为什么要和马超比武 公平交手谁会获胜

还不知道:关羽为何要与马超比武,如果双方公平交手,究竟谁会取胜?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马超加入刘备阵营后,发生了一件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远在荆州的关羽向诸葛亮写信,询问马超的情况。诸葛亮知道关羽的心意,便在回信中说马超和张飞相似,都是并驾齐驱的猛将,但是远比不...

鳌拜当初征战数十年时间 最后为什么会被年少的康熙收拾

鳌拜当初征战数十年时间 最后为什么会被年少的康熙收拾

还不知道:鳌拜征战数十载,为何会被少年时期的康熙惩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很多电视剧里都有鳌拜的身影,而鳌拜这个人,大家对他都褒贬不一,首先鳌拜打仗方面很厉害,经常代表国家出战,而且立了很多功,但另一方面鳌拜这个人脾气又很暴躁,似乎管不了自己的脾气,力气也很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