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北大5年换5任校长,学生喝花酒教师逛妓院,怎么成为更高学府的?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1-31)710

关注一下,铁汁!

1917年,北京大雪纷飞。一位身材矮小的男子,行动沉稳地走下马车。校工们连忙向其鞠躬,没想到,他也摘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回礼。在场之人都惊呆了:这在北大可是从未有过的“怪事”。

这位男子是新任“内阁大臣”蔡元培。在此之前北大已经换了5任校长,其中不乏有勇有谋之能士,但终究无法改变北大乌烟瘴气的腐败氛围。

京城名妓赛金花、小凤仙挂牌过的上林仙馆

(一)百年前的北大,乌烟瘴气,官僚习气十分浓厚,学生喝花酒,教师逛妓院,哪里有更高学府的样子?

请看许德珩《回忆蔡元培先生》中所云:

蔡先生是1917年1月到北大就职的,在此以前的北大,是一座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一些有钱的学生,带听差、打麻将、吃花酒、捧名角,对读书毫无兴趣,教员中不少人不学无术,吃饭混日子,教课是陈陈相因,敷衍塞责。

顾颉刚《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里有类似记述:

1913年我考入北大预科时,学校像个衙门,没有多少学术气氛。有的老师不学无术,一心只想当官;有的教师本身就是北洋 *** 的官僚,学问不大,架子却不小。那时的北大有一种坏现象:一些有钱的教师和学生,吃过晚饭后就坐洋车奔“八大胡同”( *** 集中地段),所以妓院中称“两院一堂”是更好的主顾(“两院”指参、众两院,“一堂”指北大,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那时在学生中还流行一种坏风气,就是“结十兄弟”。十个气味相投的学生结拜作兄弟,毕业后大家钻营作官,谁的官大,其他九人就到他手下当科长、当秘书,捞个一官半职,有福同享,这样的学校,哪能出人才?只能培养出一批贪官污吏!蔡元培先生来校之前,北大搞得乌烟瘴气,哪里像什么更高学府?

北京大学也因此被谑称为“探艳团”、“赌窟”。

“八大胡同”的那些头牌姑娘们

(二)探索救国之道,教书育人、启发民智

1894年,蔡元培26岁,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马关条约》签订。

蔡元培挥泪写下“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发奋要探索救国之道。

1898年,“戊戌六君子”被害,维新变法失败。蔡元培反思康、梁失败的原因:“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

以一介布衣的身份来实践教书育人、启发民智的理想。

1917年,在北大接连换了5任校长之后,蔡元培受友人邀请回国。期待蔡元培能“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代”。

这就有了开头的一幕,蔡元培给校工们回礼。他每天经过校门,都脱帽鞠躬,向校警还礼,久而久之,他的儒雅风流,待人接物一视同仁的形象,成为北大校园内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蔡元培

(三)之一步“招揽人才”——三顾茅庐陈独秀,一股清风英雄聚

“要成事,先要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这一点比维新变法失败的康、梁可聪明多了。先培养革新的人才,壮大自己的队伍,才有力量对抗旧势力。

当时陈独秀正在主编《新青年》杂志,倡导民主、科学、自由。

蔡元培想要启发民智,整治北大腐朽官僚气息,不正好就是需要这种精神嘛!

于是,蔡元培多次去找陈独秀,有时候去得太早,便坐在门口一直静等陈独秀醒来。当时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正风生水起,他本无意于北上,但最终被蔡元培说服,接受聘用做北大的文科学长,当时有“三顾茅庐”的美谈。

《觉醒年代》中的蔡元培

《新青年》的陈独秀来到北大,就像磁铁一样。把胡适、李大钊、钱玄同等也吸引而来,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四)生活中温文尔雅,面对斗争却临危不惧。

“招揽人才”之一步完成,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新青年。但势必会遭到旧势力的反对。

(1)当时,反对派林纾在小说《妖梦》中将胡适拟作“秦二世”,称陈独秀为“猫头鹰”,更骂蔡元培是大乌龟。蔡元培当天即发表《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公开回击林纾的挑衅,理直气壮地为北大的新派教员辩护。

(2)蔡元培招收9名女大学生,开了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河。

(3)军阀张作霖曾对司令讲:“蔡元培闹得很凶,男女同学有伤风化,为什么不把他看管起来?”甚至有军阀扬言要“在景山架大炮,对着北大”。蔡元培亦无畏惧,据理驳斥。

(4)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军警出动,逮捕了32名学生,蔡元培不断与警察厅、教育部周旋,营救学生,甚至“愿以一人抵罪”。

京师大学堂

(五)第二步“制度改革”,有好的土壤(制度),种子(新势力)才能发芽。

(1)成立“进德会”,规范学生教师的品德。

制定“三不”即戒赌、戒嫖、戒娶妾为基础的三个等级的会员条件。

要求师生员工选择承诺:

甲种会员,不嫖,不赌,不娶妾。

乙种会员,于前三戒外,加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二戒。

丙种会员,于前五戒外,加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三戒。

“吃花酒、逛窑子”再也没有了。

(2)将“学年制”改为“选科制”,也就是今天的学分制。

所谓“学年制”就是学完一定的时长。

这下老师、学生,也不能混日子了,学分不够,没法毕业。

同时也让学生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

(3)还有很多制度,在此就不一一讲述了,其中就包括前面讲的“男女学生同校”。

蔡元培将此办学方针概括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6字箴言。陈独秀晚年感慨地说,蔡孑民先生“容纳异己的雅量,尊重学术思想自由的卓见,在习于专制、好同恶异的东方人中实所罕有”。

北京大学

(六)正是“蔡先生”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才把腐朽的京师大学堂,变为了今天学术巅峰的更高学府。

1940年3月5日,72岁的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死后无一间屋、一寸土,且欠下千余元医药费。其临终前反复念叨“科学救国”“美育救国”,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情感所寄。

蔡元培

今天我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大师们却早已逝去。

听云间凤鸣,学大师风采。欢迎关注@七叶读书阁我们一起品味人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1/577821.html

“北大5年换5任校长,学生喝花酒教师逛妓院,怎么成为更高学府的?”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关羽最后丢失荆州,到底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期关羽最后丢失荆州,到底是因为什么?

我们都听过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典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从南郡出师征讨襄、樊,打得曹仁龟缩在樊城,后又水淹七军,一度威震华夏。当年末,为攻取南郡已经筹备了两年之久的孙权,接受了曹操的邀请,答应共击关羽。随即,孙权以...

三国曹操五子良将的结局如何?有哪些人得以善终

三国曹操五子良将的结局如何?有哪些人得以善终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魏五子良将是曹操手下最得力的五位战将,每一位统兵打仗都是响当当的,都能独当一面,在演义中,五子中除了于禁兵败羞愤而死,剩下四位都是中箭而死,分别是张辽、乐进、张郃、徐晃,而在正史中,只有张郃中箭而死,剩下的几位...

历史上伍子胥是什么出身?他与楚平王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伍子胥是什么出身?他与楚平王之间有何故事?

伍子胥的人生是波澜壮阔的,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对伍子胥掘墓鞭尸有着这样的记载:“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当吴国大军攻破楚国郢都后,伍子胥得知楚平王已去世多年,就请求吴王阖闾...

乾隆让嘉庆继位后 乾隆为何让他去祭拜一个小孩

乾隆让嘉庆继位后 乾隆为何让他去祭拜一个小孩

还不知道:乾隆宣布让位嘉庆后,为何让他去祭拜一个夭折的孩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皇帝是中古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已经85岁的乾隆在勤政殿宣布退位,并公布了自己早就写好的...

全皇后:吴废帝孙亮的皇后,全氏一族是如何没落的?

全皇后:吴废帝孙亮的皇后,全氏一族是如何没落的?

全皇后(244年-301年),吴郡钱塘人,吴废帝孙亮的皇后,全尚之女,母孙恭之女。吴大帝长女全公主的侄孙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赤乌十三年(250年),因全公主推荐全氏被册为孙亮的太子妃,建兴二年(253年),全氏被立为皇后。太平三年(258年),孙亮被权臣孙...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归有光:明朝官员、散文家,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

归有光:明朝官员、散文家,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

李治和上官仪废后失败 武则天为何没有杀李治夺权

李治和上官仪废后失败 武则天为何没有杀李治夺权

还不知道:唐高宗李治和上官仪合谋废武未遂后,武则天为何不杀掉李治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媚娘传奇》武则天和李治剧照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