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72年李志民调福州军区,韩先楚:你当军区政委我有意见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2-20)630

1972年12月,周总理在与毛主席一次谈话后,开始做落实老干部政策的工作,并宣布:

“由中组部负责落实省委常委以上干部政策;由总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副部长以上干部政策;由总政治部负责落实正军级以上干部政策。”

由此也一大批的老干部重回工作岗位,继续贡献他们的光与热。

也就是同时,远在福州的李志民给毛主席写了封信,信中恳请中央为他分派工作,虽然李志民那时已经年过六旬,但是身体素质还算不错,毛主席考虑再三,授意周总理安排此事。

周总理之一个想到的就是请韩先楚出面解决这件事。

这主要是因为一大批老干部重新出山工作,各大军区的岗位又都没有空缺,加上各方面的人情世故,很难去协调,当时只有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主动为周总理解忧,安排了陈再道、王建安到福州军区当副司令员。

陈再道是韩先楚主动要求的,两人本来就是战友。没话说,王建安再去的时候,韩先楚就有些为难了,毕竟王建安过去革命资历就老,还曾是韩先楚的上级,都到福州军区,工作该如何处理。

周总理一开始托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去谈,但谈了两次,韩先楚都没松口,还是周总理趁着韩先楚来北京开会,亲自与他谈这件事,韩先楚这才答应。

不过很有意思的事,到第三次周总理想安排李志民到福州军区时,韩先楚却怎么也不同意,并列举了理由。

事实上,从1971年以后,福州军区政委一职就出现了空缺,韩先楚也特别渴望能来的搭档一起共事。

不过,对于福州军区的人选问题,韩先楚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在给中央的意见中,主要提了一条:

“福州军区政委的人选要从军区挑选。”

这倒不是韩先楚排外,而是源于福州军区的特殊情况。

福州军区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战备区,所以各方面的任务都很重,韩先楚也是希望将来出任军区政委的人是一个熟悉军区情况的人。

周总理后来亲自同韩先楚谈李志民的情况时,韩先楚就说了自己这个顾虑,明确表示不同意的同时,并列举了两点理由:

“之一、李志民从朝鲜战场回国后,一直在军事学院任职,先当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后来又当政委,在军事学院待了10多年,管院校和管军区部队是不一样的。”

“第二、李志民实际上脱离军队已经快7年了,对部队的一些工作有些生疏了,如果任命为副职可以,现在任命他为福州军区的政治主官,不知道他能不能胜任。”

所以其实从根上来看,韩先楚并不是排斥李志民来福州军区,而是认为应该先担任副职比较合适。

以当时情况来看,韩先楚的理由并没有问题。

像陈再道、王建安出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实际上是属于过渡性质的职务,韩先楚心里很清楚,他们二位在军区的时间不会很长,等到有合适的岗位就会被调走。

像王建安1975年就出任了中央军委顾问,陈再道在福州军区时间待得虽然比较长,但也在1977年出任了铁道兵司令员。

不过,韩先楚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后来的八大军区对调,自己会到 *** 去,所以他预设的情况都是自己在时的情况。就这么来看,福州军区政委当然应该让一位多年身处一线的将领来担任。

周总理也只能是耐心的劝说韩先楚:

“李志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政治工作经验丰富,打仗也是一把好手,特别是担任志愿军政治委员期间,工作能力得到军委的一致认可。他到了福州军区以后,一定会快速适应的。”

韩先楚虽然仍将信将疑,事到临头也只好作罢。

李志民将军是政工干部出身,参加革命前当过小学校长。

虽然李志民并不像韩先楚这一类战将阵前厮杀,但是有些时候是能起到很突出作用的,甚至于在战争状态下,他们能通过一句话,就能瓦解敌人,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

1936年5月,李志民出任中央军委直属的红81师政治部主任,当年8月,红81师接到了进军宁夏挺进李旺堡的任务,当时李旺堡防守的是 *** 军马鸿宾部35师的一个骑兵团。

当时,红军如果想要过李旺堡,就必须要硬打,但李旺堡周围是一片几百米的河滩开阔地,才能涉水接近城垣。过了开阔地还要涉水才能靠近城墙,这对于没有重武器的红军来说太困难。

红81师在召开作战会议期间,大家始终愁眉不展,但唯独李志民有不同看法:

“马鸿宾虽然听命于蒋介石,但大多数 *** 官兵倾向抗日,不愿当亡国奴;敌人城坚兵力足,地形有利,而我军缺少攻坚武器。因而只能智取,不宜强攻,“只要我们遵照中央关于开展敌军工作的指示,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是可以化敌为友,争取和平解放李旺堡的。”

李志民一番话,让在场所有人吃了一惊。

会后,李志民就召集起来几个团的政委,并连同师宣传部门开展政治攻势,这下全师都被动员起来,大家齐心合力写宣传单页,还 *** “孔明灯”利用风势往城中吹,并在夜晚派人到河滩边上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等到政治攻势做的差不多了以后,李志民写了封亲笔信,还捎带上几头牛羊一起送到城中,给敌骑兵团团长带话,第二天,这位团长就派了代表出城与红军接洽,表示同意第二天撤离李旺堡。

第二天,敌军从城中撤离,李志民亲自组织了师里的号手,组成鼓号队欢送,还喊话称:

“再见,到抗日前线再见!”

敌人见红军态度真诚,也深受感动,临别时还不住挥手。

李志民这一战兵不血刃,创造了以政治攻势攻城的典范。

李志民很擅长打这种政治攻势的仗,有时能做到不伤亡一人,就能折服敌全军。

1951年,李志民任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政委,参加第五次战役。

在开赴朝鲜之前,李志民就把政治工作做到头里,并在团以上干部会议做了《关于出国作战的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并指示政治部颁发了《赴朝作战守则》,要求人人背熟。

十九兵团一入朝,就赶上了第五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后期,志愿军后勤面临严重不足,无奈只能后撤,但当时“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展开大范围的迂回包抄,企图将我军全歼于三八线以南地区。

当时,铁原作为我军后撤的通道,是双方在军事上必争之地,也因为各军都距离比较远,只有十九兵团的63军在铁原附近。

当命令下到63军的时候,李志民的政治动员也同时就到了63军,他给时任63军政委的龙道权打 *** :

“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 ***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战场鼓动工作,人人开口,互相鼓励;要开展杀敌立功竞赛,及时宣扬英雄模范事迹,对表现突出的团员、群众,可以选择典型批准火线入党、入团。要以坚强的政治工作打好这一仗!”将军的激励化作部队的斗志。没有坦克,更无飞机,政治工作便成为我军独特的武器。“

63军最终以血肉之躯,硬生生抗住了美军飞机、大炮的猛烈进攻,全军伤亡巨大,下辖的188师更是伤亡惨重,战前有1800多人的563团战后仅剩266人。

李志民做政治动员工作,在全军也是出了名的。

也正因为如此,1954年2月,李志民升任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3月出任志愿军政委,并在朝鲜工作达7年之久。

1958年,李志民回国后,任 *** 高等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

韩先楚对李志民还是比较了解的。两人之间还有一层渊源在。

李志民离开工作岗位后,一开始与夫人一起被安排到了江西高安县渡阜农场参加劳动,当时江西省军区时隶属于福州军区管辖,时任军区司令的韩先楚对李志民的生活格外关照,不仅多次派人去探望,还嘱咐农场要提高李志民夫妇的生活待遇。

1972年,李志民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韩先楚得知情况后,还专门把他接回福州养病,并打报告给中央,请示将李志民调来福州休养。

两人之间的战友情谊让人也不禁动容。

对李志民工作能力,韩先楚从来不担心,他担心的是,在脱离工作岗位七年以后,他还有多少精力能够投身工作中。毕竟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七年。

即便是有周总理拍着胸脯打包票,韩先楚仍然还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1972年10月,李志民动身赴福州军区,韩先楚携军区领导干部亲自到车站去迎接,李志民也是时隔多年后重新踏上工作岗位,心情自然是格外舒畅。

有意思的事,这种宾主之间其乐融融的场景还未结束,韩先楚就一盆凉水浇了过来:

“志民同志,我必须要和你说一下,一开始,我对你当福州军区政委是有意见的,你不会怪我吧。”

李志民听说过韩先楚,知道他是一员战将,脾气与个性都很强,但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见他如此说,心里也有些动容,他知道,韩先楚这是怕他听说这件事后,心中产生芥蒂,故意当着所有人的面挑明。

见韩先楚如此坦率,李志民也哈哈一笑,坦率的说:

“老韩啊,我们都要坦诚相待,你对我有意见,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我上任了,我争取让你对我没有意见。”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后数年,李志民协助韩先楚以及继任司令员皮定均工作,展现出过人的素质。

1977年,李志民调回北京,出任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任军委顾问,1982年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人生直至暮年,仍然在为国家建设不懈努力。

1987年11月16日,李志民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2/583528.html

“1972年李志民调福州军区,韩先楚:你当军区政委我有意见” 的相关文章

董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跟随姜维一同投降魏国

董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跟随姜维一同投降魏国

董厥,字龚袭,义阳郡平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镇北将军魏延同乡。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开府治事,以为丞相府令史,迁相府主簿,赞为“良士”。累迁尚书仆射,封南乡侯。尚书令陈祗去世后,继任尚书令。景耀四年(261年),迁任辅国大将军,与卫将军诸葛瞻并为平尚书事,连同侍...

嘉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期的君臣关系如何

嘉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期的君臣关系如何

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1521年5月27日 —1567年1月23日 在位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嘉靖晚年的时候,梦想长生不老,因此不理朝政,一门心思学道教的做法,设坛求福。当时有很多人为了升官,迎合他的想法,向他献青词,献祥瑞,忙得不亦乐乎。也...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还不知道:为什么说多尔衮强行推行“剃发令”是高明之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改正朔,易服色从来都是一个新王朝代替旧王朝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清朝的“剃发令”却是中国历史上执行最为困难的一项“易服令”。满清入关占领南京、苏杭以后,多尔衮认为大局已定,于是颁布了一系列严...

李世民和赵光义都夺位了 两人风评为何天差地别

李世民和赵光义都夺位了 两人风评为何天差地别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夺位,为什么李世民万古流芳,赵光义却风评很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玄武门事变”是中国古代史上家喻户晓的一桩大事,李世民通过血腥的政变成功以非嫡长子的身份上位。而宋太宗赵光义虽然史书记载是赵匡胤传位给他,但一直有不少的疑问,更有“烛影斧声”...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曹参当上宰相后为何无所事事?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曹参当上宰相后为何无所事事?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参“萧规曹随”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萧何去世,曹参进京当宰相。在他担任宰相的三年时间里,一切都遵循萧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予改变。这一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学者们普遍认为,曹参之...

刘备攻打东吴时孙权两次求和 刘备为什么没有答应

刘备攻打东吴时孙权两次求和 刘备为什么没有答应

还不知道:刘备伐吴,孙权主动交出凶手并两次求和,为何刘备仍然不肯罢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刘备伐吴的过程中,孙权总共有过两次求和行为!至于为何刘备就是不肯罢手,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换做是你,你也不会答应!刘备伐吴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刘备和孙权的关系还是挺不...

关羽都已经投降过曹操了 此事为何没有影响到关羽的声誉

关羽都已经投降过曹操了 此事为何没有影响到关羽的声誉

还不知道:关羽投降曹操是历史事实,但这件事对他并没有影响,这究竟为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关羽的一生中,他投降曹操是一桩让大家争议的公案。有人为此对关羽颇有微词,甚至在民间传说中对此也有体现。传说中关羽为了表白自己对刘备的忠心,他将刘备赐予的绿袍穿在曹操赐予的...

司马懿在古稀之年才造反 司马懿在隐忍什么

司马懿在古稀之年才造反 司马懿在隐忍什么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将曹家三代都“熬死”,70岁时才敢造反,司马懿为何隐忍怕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到三国可谓群雄逐鹿,大家都知道的事,混战那么多年,最终被司马家族的人一统了天下,而有这样的结局,司马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司马懿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