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富察氏有何异能,让乾隆皇帝对其礼敬有加?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2-21)530

富察氏有何异能,让乾隆皇帝对其礼敬有加?

富察氏有何异能,让乾隆皇帝对其礼敬有加?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的之一任皇后,赠一等承恩公、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与一品公妻夫人觉罗氏之女,太保大学士公傅恒的胞姐。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十六岁的富察氏嫁与雍正帝第四子弘历为嫡福晋,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己丑,雍正帝驾崩,弘历继位为帝,诏立富察氏为皇后。丧期满二十七个月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十二月初四,行册立礼。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随乾隆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为其亲定谥号“孝贤”,作《述悲赋》悼之。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葬于胜水峪裕陵地宫。

富察氏与乾隆帝少年成婚,她姿容窈窕,性格恭俭,使得乾隆帝对她“每加敬服,钟爱异常”。富察氏一入宫,就得到了夫君的尊敬。富察氏何以获得如此的礼敬呢?

首先,富察氏出身高贵,其先祖旺吉努率领族众归顺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战功煊赫;曾祖父哈什屯,历经皇太极、顺治两朝,功劳卓著,赠太子太保;祖父米思翰,康熙时任户部尚书,议政大臣;父亲李荣保,任察哈尔总管;伯父马齐,康雍乾三朝保和殿大学士;伯父马武为领侍卫内大臣。

其二,富察氏节俭,谈到清帝后妃的时候,往往用节俭这个标准来衡量是不是合格。这很好理解,大清发祥于关外,条件艰苦,历来节俭。这位中宫皇后是非常节俭的。资料《啸亭续录》里面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皇后的首饰,“珠翠等饰,未尝佩戴,惟插通草绒织等花”。这很了不起,身为中宫高位,却不戴金银珠宝。二是敬献给皇帝的荷包,不用金银线织成,她认为那样很浪费,而是用鹿羔绒织成,献给皇帝,以示“不忘本之意”(见《啸亭续录》)。皇后的这种做法,就给后宫做出了榜样。

其三,富察氏勤勉,皇后在宫中非常勤勉,有责任心。照顾太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侍孝圣宪皇后,恪尽妇职。”(见《啸亭续录》)照顾夫君,更是无微不至,尽职尽责,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的特点了。资料记载,乾隆帝身上曾长了疖子,很厉害,御医说:“须养百日,元气可复”(见《郎潜纪闻二笔》)。皇后听到这个消息后,怕奴才们照顾不周,便主动搬到乾隆帝寝宫外面,日夜照顾,直到一百天满,乾隆帝康复之后才回宫。

乾隆帝为了表达对皇后的敬爱,便决定立她的儿子做太子。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皇后生下了弘历的之一个儿子,这让弘历欣喜若狂。弘历把给这个孩子起名的权力交给了父皇。雍正帝极为重视:“当日,蒙我皇考命为永琏,隐然示以承宗器之意。”(见《清高宗实录》)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就为将来这个皇子做皇太子作好了准备。乾隆帝即位后,肯定要学父皇秘密立储的办法的。于是,在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把写有永琏为皇太子的匣子,放到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并且告知了诸王大臣:“朕已命为皇太子矣。”(见《清高宗实录》)

这是乾隆帝首次立储。他是十分认真的,皇后虽然并不明确知道,但是,也会隐约了解一些。所以,她心怀感激,更加努力。可是,不幸发生了。

永琏是个短命的孩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偶患寒疾,遂致不起”(见《清高宗实录》),竟然一命呜呼,年仅九岁。这让乾隆、皇后都很伤心,这是没想到的事情。但乾隆帝并没有亏待这个孩子。他一面命人把早年秘密立储的诏书取下来,一面布告天下,要隆重治丧,按照皇太子的礼仪行礼。一方面,在东陵的西面朱华山,修建了规制很高的皇太子园寝,准备将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葬入。孝贤皇后和乾隆帝的之一次努力,就这样失败了。

但是,皇后并没有气馁,她知道,这个时候一定要再努力才有机会。所以,到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终于又有了结果,皇后又生下了一位皇子,这就是皇七子永琮。这个名字无疑是乾隆给起的,具有特殊的含义。琮,《周礼.春官》记载:“以黄琮礼地”,就是用于祭地的玉器。很明显,乾隆帝对这个皇子也是寄予了厚望的。乾隆也确实因为他是嫡子,而“可属承祧”(见《清高宗实录》)。真是天不作美,这个孩子仅仅活了两岁,就出天花而亡。而这个孩子去世这天,恰恰是大年三十,宫里因此而沉浸在悲痛气氛之中,往昔过年的欢乐气氛荡然无存。乾隆帝能说什么呢?他也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永琮的去世,无疑给皇后以更大的打击,她的忧伤心情可想而知。所以,这个时候也只有乾隆帝能够抚慰皇后的心灵。乾隆帝责无旁贷,他考虑到皇后:“乃诞育佳儿,再遭夭折,殊难为怀。”(见《清高宗实录》)便曲为劝解,使她心里好受些。

提高丧葬规格。按说,这个皇子永琮并没被真正立为皇太子,他的丧葬也就是一般皇子那样就可以了。但是,乾隆帝为了安慰皇后,还是进行了破格处理,“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从优”(见《清高宗实录》),并把永琮葬入了朱华山皇太子园寝,与他的亲哥哥永琏葬到了一起。

乾隆对这两次“太子之丧”,没有丝毫责怪皇后的意思,而是进行了自我检讨。他说我本来想实现“元后正嫡绍成大统”(见《清高宗实录》),让皇后所生皇子做太子,以前到现在都没有实现过。这种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见《清高宗实录》),我做到了,那既对得起列祖列宗,也对得起中宫皇后,是多好的事啊。可是,事与愿违,出了这么不幸的事,“此乃朕过耶”(见《清高宗实录》),这都是我的错。

这么郁闷,这么沉重。春节都没有过好,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乾隆帝深知太后心情不爽,皇后就更不要说了。于是,在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二月初四,春节过后一个月,就决定侍奉母后,陪着皇后出游泰山。传说登山有辟邪的作用,去去邪气,是很好的事情。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乾隆确实喜欢游山玩水,他会找出种种借口,到名山大川尽兴游览。

这次山东之行,规划得很到位,由于乾隆帝很崇拜孔子,于是,先到曲阜拜孔子。然后,登泰山一览美景。最后,到济南,看那远近闻名的趵突泉。从二月初四到三月初八,过去了一个多月,决定返程回京。可是,皇后就在这返回的途中出了大事。

三月十一日,乾隆帝一行达到德州,决定改行水路,沿运河北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皇后却死在了船上。关于皇后之死,一些史料记载,是由于皇子病逝,富察氏悲伤过度,加之连日劳累,感染了风寒,不幸猝然离世。这真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真是太突然了。皇后此行,本来是乾隆帝精心安排,为她排解愁闷的一次旅行,却不幸让她走上了不归之路。就连皇太后都很惊讶,闻听噩耗,皇太后赶忙来到皇后的船上,看着死去的皇后,很久都没有离开。

乾隆帝为了表达自己对皇后的尊敬、礼敬,做了最后的努力:之一,为皇后圆梦。大家可能没听说过谁生前为自己要谥号。所谓谥号,就是皇帝对死者的盖棺定论。活人一般忌讳这个事情,可是,皇后富察氏却在生前向乾隆帝要谥号。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乾隆帝的慧贤皇贵妃薨,乾隆帝为她拟谥号。当时,议定的谥号为“慧贤皇贵妃”。本来,一般人听到这个谥号不会有什么反应。可是,皇后富察氏听到这个谥号后,竟然哽咽起来,她对乾隆帝说:“我朝,后谥上一字皆用‘孝'字,倘许他日谥为‘贤',敬当终身自励,以副此二字。”(见《清列朝后妃传稿》)皇后的意思是,如果将来给我谥号为“孝贤”,那我将终生为之努力。

乾隆帝想起皇后当年说的话,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乾隆下旨:“思惟‘孝贤’二字之嘉名,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应谥为‘孝贤皇后’。”(见《清列朝后妃传稿》)这样,乾隆帝完成了皇后的遗愿。

皇后去世后,乾隆帝异常烦闷,心情急躁不安。所以,他看什么都不顺眼,不断处置王公大臣,兴起了一个又一个案狱。譬如,“永璜案”,永璜是他的长子。孝贤皇后和她的两个嫡子病逝,永璜表现得不够悲伤,乾隆帝觉得永璜心存侥幸:“母后崩逝,兄弟之内,惟我居长,日后,除我之外,谁克肩承重器?遂至妄生觊觎。”(见《清列朝后妃传稿》)意思是,永璜在觊觎太子之位,永璜究竟有没有这种想法,并无确切史料。但是,遭到父皇如此打击,永璜早已晕头转向,诚如乾隆所说:“若将伊不孝之处表白于外,伊尚可忝生人世乎?”(见《清列朝后妃传稿》)永璜不久在惶恐中去世。譬如,“光禄寺案”,他认为光禄寺这些人办事不认真,应付他,准备祭祀用的桌张不干净:“光禄寺所备饽饽桌张俱不洁净鲜明。”(见《清高宗实录》)于是,他处置了光禄寺大批官员。譬如,“剃头案”,在孝贤皇后丧期内,发生了总督周学健、塞楞额,巡抚彭树葵、杨锡绂等地方大员剃头的事件,其中,好多省份的大小官员也都纷纷剃头,乾隆帝大怒,杀一儆百,将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赐令自尽,对其他官僚也给予不同惩处。此外,他还不断兴起了其他的案件,惩处了好多人。

作文追思,乾隆帝是一位诗文俱佳的帝王,一生传世的诗作就有四万多首,居历代帝王之冠。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帝的风流才情便多有展示,但那不是附庸风雅之作,而是发自肺腑的动情之作。譬如,在孝贤皇后丧满百日的时候,写了一篇《述悲赋》,句句含情,字字珠泪,感人肺腑。其中“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见《述悲赋》)之句,让人读之落泪。再如《悼皇后》中有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见《乾隆御制诗文集》),更是表达了对皇后的殷殷之情。这里“梦熊”缘自《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也就是说,梦见熊罴,则是生男孩的征兆。

孝贤皇后薨逝后,乾隆帝在其曾经居住过的长春宫建立纪念馆,在那里保存了皇后生前的所有陈设:“凡平日所御奁具、衣物,不令撤去。”(见《清宫述闻》)并且,每到年节,都在那里张挂孝贤皇后的画像,乾隆帝会经常到那里去凭吊皇后。这种情况延续了几十年,一直到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帝退休,新皇帝登基,才告结束。

乾隆帝为了报答孝贤皇后,格外照顾她的娘家人:“故宠侍后族,先后膺五等封爵者,富察氏凡十四人。”(见《清宫述闻》)一个家族就有十四人封有爵位,可真是太离谱了。所有这一切的荣宠,都是来源于对孝贤皇后的敬爱。孝贤皇后的弟弟傅恒官至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对此,乾隆说:“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见《清列朝后妃传稿》)同时,还通过富察家与皇家联姻的形式,荣宠孝贤的母家,譬如,孝贤皇后侄子福隆安娶乾隆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乾隆第六子永瑢娶孝贤皇后侄女为嫡福晋。

在这里,人们看到了一位高高在上的天子,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对孝贤皇后的尊敬与礼敬。

(本篇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2/583711.html

“富察氏有何异能,让乾隆皇帝对其礼敬有加?” 的相关文章

相三朝,立二帝,韩琦是如何做到的?有何本事?

相三朝,立二帝,韩琦是如何做到的?有何本事?

韩琦,北宋政治家、词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的宋朝因为一场惊天之变,被分为两段。现在大家的习惯是把“靖康之变”之前的那一段叫北宋,之后的那一段叫南宋,当然,史书中就一个宋朝。北宋和南宋虽然都是一套体系,但政治生态还是不一样的,南宋多权臣,...

钱乙:后世称其为儿科之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钱乙:后世称其为儿科之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六味地黄丸在现代是中医用于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它的原名是地黄圆,最早见于北宋著名儿科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其初衷是为了治疗小儿“五迟”之症,即生长发育迟缓。但令钱乙远远没有想到的是,六味地黄丸在他身后的一千多年间发扬光大,成为滋阴补肾、养生保健的千古名方,直到今天,仍然广泛运用于临床。那么,...

符存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后唐做出了哪些贡献?

符存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后唐做出了哪些贡献?

符存审,五代后唐名将,被李克用收为义子并赐国姓。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符存审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九太保,在辅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对抗朱温、灭后梁的战斗中立了大功,不愧后唐名将。可符存审在死前一直想回洛阳见皇帝李存勖一面,但直到病死幽州也没能完成心愿。为何为后唐立下大功的符存审直到死也没能达成...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李亨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生的第三个儿子,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称帝时,他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退位,也没有诏书许可李亨称帝,也就是说,李亨是...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太常,顾邵之子,丞相顾雍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而顾雍因为高见卓识,特别受太子看重。位在太尉范慎、谢景、羊衟之上,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

刘备手里有卧龙凤雏和五虎上将 刘备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刘备手里有卧龙凤雏和五虎上将 刘备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还不知道:刘备为何手握卧龙凤雏也没能统一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灭亡后,中国再一次进入了大分裂时代,各路诸侯逐鹿中原,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三国,曹操占据北方地带,刘备占据荆蜀之地,孙权经营富庶的江南。《三国演义》里司马徽曾经说:卧龙凤...

关羽投降曹操是假的吗 为什么都说关羽是投降于大汉

关羽投降曹操是假的吗 为什么都说关羽是投降于大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历史之中的关羽投降曹操是真是假,为何大家都说他降的是大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之中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比如像关羽是如何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武圣代表的,为何中国民间的义气文化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拜关公呢?但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时期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何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扑朔迷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八阿哥胤禩给康熙进献了一只海东青,结果康熙看到的却是一只死鹰,于是康熙勃然大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并当众说出了要与胤禩断绝父子关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