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得知自己将被问斩,便将已有身孕的小妾送给了落魄秀才
1726年,年羹尧得知消息自己将被问斩,索性将已经怀有身孕的小妾送给了一个落魄秀才,并特意叮嘱孩子出生之后要姓“生”。秀才本有疑问,听了年羹尧的一番话后,立刻下跪叩首,随后带着小妾离开了。
年羹尧出生于康熙十八年,从小就在文化浓郁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自幼便展现出超凡的才华和勤奋。他凭借自己的才智和能力,通过科举考试和选拔,赢得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并被选拔进入翰林院深造。
在翰林院的岁月里,年羹尧以其卓越的能力和表现赢得了康熙的青睐,并因此步步高升,历任多个要职。他不仅展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还在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的多场战斗中立下了显赫战功。
康熙逝世后,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深信年羹尧,即位之初便将他提拔至高位,年羹尧也因此成为了雍正的亲信大臣。
年羹尧在军事上的才能同样出众。他协助雍正平定了青海的叛乱,击退了西北边疆的准格尔突袭,多次建立非凡功绩,因此获得了极高的官职和皇帝的特殊恩宠。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羹尧开始演变成一个自负、傲慢、结党营私的人物,他甚至要求手下仅仅听从他的命令,即使在皇帝面前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他与雍正登基时的竞争对手,九阿哥胤禟和十四阿哥胤禵关系密切。这种行为引起了雍正皇帝的不满。
雍正最终下令撤销年羹尧的所有官职,将他贬为杭州看守,这让年羹尧心生怨恨。后来,当年羹尧被召回京城述职时,他意识到雍正的意图已定,他的命运已无法挽回。
知晓自己命悬一线,年羹尧转念一想,他唯一的后代是一个尚在母腹中的孩子。他决定采取措施,保护这个无辜的生命免受牵连。
于是,年羹尧召来一位自己深信的秀才,将他深爱的小妾托付给了他,并嘱咐他,孩子出世后应姓“生”。面对秀才的疑惑,年羹尧解释说,“年”与“生”字只有一笔之差,若有机会,孩子或许能认祖归宗。他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平安地度过一生。
秀才明白了年羹尧的用意,尽管对这个罕见的姓氏有所担忧,但年羹尧的解释和对孩子的期望让他信服。于是,他答应会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照顾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
在这之后,年羹尧给了秀才一笔钱财,以便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秀才带着小妾在夜色中悄然离开,而年羹尧则在第二天启程回京。
到达京城后,他面对着一众大臣的指控和审视,试图为自己辩解,但当他的目光落在雍正冷漠、冷硬的眼神上时,他的心沉到了谷底。这一刻,他明白自己的生命已如落叶般飘零,他在朝政中的日子已成为过去。
年羹尧的内心充满了悔恨和无力,但他的外表却尽力保持着从容。在那决定命运的一刻,他深深感受到了权力游戏的残酷和人心的冷漠。他的一生,从昔日的辉煌到如今的落寞,仿佛在这一刻尽数凝结。
不久之后,年羹尧在北京被处以死刑,终年仅47岁。他的家人被削籍为奴,世代流放边疆。
与此同时,那位秀才带着年羹尧的小妾和即将出生的孩子,来到了江都县的一个僻静村落,开始了一段新的、平静的乡村生活。
不久后,小妾平安地诞下了一个男婴,他们按照年羹尧的遗愿,给孩子起名“生”。这个孩子成为了村中的宠儿,他的出生似乎为这个小村落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秀才和小妾尽可能地为他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快乐的童年,让他远离了外界的纷争和危险。
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年羹尧的故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在这个偏远的小村落里,却保留着年羹尧唯一的血脉,一个保持着年家血统却拥有不同命运的新生命。他在秀才的教导下,逐渐长大成人,成为了一个有教养、善良的青年。
注:部分内容来源于野史,请理性观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