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20年,孙中山与章太炎谈到中华民国的理想首都,再次提出一观点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3-06)560

1920年,孙中山先生与学者章太炎,谈到中华民国理想首都时,再次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若只想治国,则定都湖北武昌。想平定西北,就选陕西西安。欲称霸亚洲,就以新疆伊犁为都,那孙中山先生选新疆伊犁的原因是什么呢?

关于孙中山先生所言的“谋亚洲则伊犁”,一度被人们认为荒谬,批评他求新取巧。

然而,孙中山此举背后,却蕴藏着深谋远虑和大智慧。

首先,从自然环境上看,伊犁拥有宜人的气候,全年温和适宜居住,适宜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堪称塞外江南。

其次,伊犁地区的矿藏资源丰富。在当时,发现的矿藏种类多达9类、86种,包括贵金属、铜、铁、煤等重要资源,储量十分可观,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财富。

此外,伊犁还发现了大量的铅矿,而铅作为生产枪支火炮的重要原料,在那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伊犁地处新疆西部,毗邻中亚五国,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如果将首都设于伊犁,就可以打通中亚甚至欧洲的交通枢纽,便于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有人或许会质疑,为何不选择西安作为都城?

这里涉及到当时的交通业背景。

20世纪初,航空业尚未起步,全球远程交通仍以火车为主要方式。

然而,当时的火车速度最快仅为每小时40公里,不满足远距离交通需求。

从西安到伊犁,需要至少五天的火车行程,而如此漫长的旅程会导致食物变质、工业原料延误等问题。

因此,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来看,定都伊犁是最为直接、快捷的联系中亚和欧洲的方式。

当然,大家或许都很好奇,为什么孙中山之前曾提及将首都设于伊犁,但到1912年真正建都时却再未提及呢?

事实上,这个设想虽然伟大,立足于更长远的未来。

但对于当时的形势来说,实在是太过异想天开了。

当时国内各路势力的复杂纠缠,以及外部势力的觊觎,都不适合将首都设在伊犁。

正如当时的情况所述,如果是为了稳定国内局势,解决眼前的问题,那么定都武昌是最合适的选择。

而如果是有着称霸亚洲的野心,想要扩大国家影响力的话,那么选择伊犁是合理的。

但考虑到目前国内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重振国家雄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临时 *** 成立后,孙中山也就不再提及这个设想,最终南京成为了国都,而不是伊犁。

不得不提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也曾考虑过孙中山先生,将首都定在伊犁的想法。

但最终这一想法被否决了,这里有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地理位置和战略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伊犁地处中国的西北部,位于中国与苏联之间,如果将首都设在那里,势必引起苏联的警惕和不安。

考虑到历史上,苏联曾侵占中国领土的情况,这一设想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

如果伊犁遭到苏联包围或进攻,即便易守难攻,中国也将面临极大的困境。

此外,伊犁地处内陆,远离海洋,这意味着失去了海洋文明带来的贸易和资源优势,对国家发展不利。

其次,中国当时的国力薄弱,无法有效控制边疆地区。

建都伊犁不仅意味着巩固边疆,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基础建设和治理,这对当时尚处于动荡时期的新中国来说实属不易。

封建官僚阶层也不太可能支持这个想法,因为他们更倾向于保持传统的政治中心地位。

虽然孙中山的构想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和权衡利弊,最终未能实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3/585756.html

“1920年,孙中山与章太炎谈到中华民国的理想首都,再次提出一观点”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