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没有监控摄像头,诛九族的时候,为什么从来没人偷偷逃跑?

历史文化8个月前 (03-12)780

文|祁言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法律的限制,如何才能有现在的法治社会呢,而在古代同样也有非常严格的“法律”。

并且,随着朝代的更迭交替,“法律”也在逐步完善,根据资料来看,古代的法律有很多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刑”、“法”、“律”、“令”、“典”等。

和现在的法律一样,古人如果触碰到法律的底线,将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刑罚,历代皇帝会根据犯罪的轻重,去决定犯人受到什么样的刑罚。

我们在影视剧中最常见的刑罚,除了杖刑和鞭刑之外,还有许多非常严重的刑罚,“诛九族”就是其中之一。

“诛九族”这种刑罚的使用率并不算高,只有一些犯下滔天大罪的罪犯,才会被诛九族,而一旦使用这种刑罚,就意味着全家面临灭顶之灾。

一人犯错,全家受罚,想想就觉得有些过于残忍了,但很多人都会有一个想法,难道这些人就没有想过逃跑吗?

古代没有摄像头,只要跑的远远地,不是就不用面临诛九族的下场吗?其实不然,他们不是不想跑,而是跑不了。

那么,他们究竟因为什么跑不了呢?诛九族又是哪九族?

诛九族的来源

作为史上最严重的刑罚之一,“诛九族”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毕竟能犯下滔天大祸的重犯少之又少。

而如此严重的刑罚,竟然是从另一个刑罚演变而成的,在最初,为了让大家都对刑罚有深刻认知,秦始皇推行了“连坐制度”。

一般来说,在连坐制度受到牵连的,都是罪犯的邻居和亲朋好友,受罚的人最多也只有五个而已。

但随着朝代更迭交替,皇帝对于刑罚越来越苛刻,就连“连坐制度”也觉得有些轻,逐渐变成了“诛九族”。

而诛九族虽然是连坐制度演变而成的,但两个刑罚却有着很大的差距,连坐制度中,受罚的是犯人身边的人和邻居。

而诛九族就更有针对性,不会让周围无辜的邻居牵扯其中,受罚的主要是犯人的家人和有血缘关系的人。

这可真的是断子绝孙了,不仅自己遭殃,还让自己的亲人孩子,全都难逃一劫,这也导致诛九族在刑罚中,算是最严重的一个了。

而有关诛九族有两个说法,其中所牵扯到的亲属有很大的差距,并且,在影视剧中,虽然常常能听到诛九族,却没有人能为观众解答,九族都有哪些人。

其中关于诛九族的之一说法是,要根据父亲那边的亲缘关系来进行处罚,这也是因为古代属于父系社会。

根据诛九族中的“九”来看,受罚的是是包括犯罪者在内的九代亲属,也就是犯罪者的前四代和后四代。

不过这种说法有些片面,并且也有些说不通,和很多人对诛九族的理解截然相反,而第二种说法更被大家所信服。

在第二种说法中,诛九族的涉及范围就更大了,“父三族,母三族,妻二族”,算下来人数众多。

这种处罚方式,就是将和犯罪者沾亲带故的人全都处罚,不留一个活口,可谓是血腥至极。

而这种处罚因为太过严重,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除非是有人犯下了滔天大罪,如谋反叛变和刺杀皇帝。

为啥没人跑

可面对如此严重的刑罚,古代人为何不跑呢?反正古代没有监控摄像头,逃远一点,不要被抓到不就好了。

如果这样想,那你可就太天真的,没有谁能心甘情愿的死,他们之所以不逃,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逃不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能够被处以诛九族的刑罚,那肯定是犯下了滔天大罪,而想要给犯人定下这样的刑罚,肯定是需要大量的证据。

而在搜集证据期间,犯人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就算想要逃跑,也会被早早发现,到时候又是罪加一等。

并且,诛九族这种大罪,一般都是由皇上亲自下旨的,有了圣旨之后,太监就会带着许多士兵护卫,到犯人家中进行宣旨。

而在太监读完圣旨之后,士兵和护卫将会直接将犯人和其家人押送刑场,期间都有专人看管,就算想逃,也打不过这么多士兵呀。

而交通不发达,也是他们不逃跑的缘由之一,要逃那肯定是一大家子都逃,就算他们真的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顺利逃跑。

没过多久就会被抓回去,因为他们的目标太大,这么多人一起逃跑,光马车都得要许多辆,数量众多太过于显眼。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算真的能够带上全家人逃跑,也无处可去呀,别看古人古人没有互联网,却同样有着非常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

在古代,从婴幼时期就要在当地官府进行登记,将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信息一一记录在案,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户口本。

并且,户籍登记并不是说一劳永逸的,官府会有专人来定期检查,看户籍登记的人员,是否和家庭成员是一致的。

在处处都有户籍登记的情况下,如果一个村子或者城里进了一个外人,很快就会被发现的,到时候一核对信息,就全都露馅了。

并且,就算官府没有查出来,他们也会被人给举报出来,到时候官兵带人一搜查,照样能被发现。

这是因为告示,在古代虽然没有照片和相机,但是却有画师,他们会将逃跑的犯人全都画出来,张贴到告示栏中。

有了告示,老百姓就会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为了不引火上身,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包庇逃犯。

所以如果老百姓发现可疑人员之后,就会立马上报给官府,因此,就算没有摄像头,这些逃犯不管逃到哪里,都会被抓回来。

结语

虽然说诛九族是重罪,处罚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身边的亲人,但这种罪名一般不会出现,除非犯下滔天罪行。

而有能力犯下滔天罪行的,大多数都是些朝廷命官和皇亲国戚,和老百姓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本文信息来源)

椒江观察——古代没有身份证、摄像头,被诛九族者为啥不逃?

宝鸡政法——古人被灭九族为什么家族亲人不提前逃亡呢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诛九族”时的“九族”包括哪些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3/586681.html

“古代没有监控摄像头,诛九族的时候,为什么从来没人偷偷逃跑?” 的相关文章

赵姬:与秦始皇生母同名,是古代女子道德品质的楷模

赵姬:与秦始皇生母同名,是古代女子道德品质的楷模

赵姬,春秋时期晋国执政大夫赵成子赵衰之妻,晋文公重耳之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说“赵姬”这个名字时,大家第一反应是秦始皇的母亲,秦庄襄王的夫人,吕不韦的歌姬,嫪毐的情人。她水性杨花,淫荡成性,为世人所唾弃。而我们要说的“赵姬”是春秋时期晋国执政大夫赵成子赵衰...

裴度:唐朝中期名相、文学家,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

裴度:唐朝中期名相、文学家,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 ),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 ,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

韦处厚: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耿直无私,颇受爱重

韦处厚: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耿直无私,颇受爱重

韦处厚(773年-828年),本名韦淳,字德载。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监察御史韦万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处厚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自少博涉经史,勤于著述。元和初年,举进士第,又擢才识兼茂科,授集贤校书郎,出为开州刺史。后举贤良方正科异等,为宰相裴垍引直史馆,补...

姚崇作为唐朝名相,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姚崇作为唐朝名相,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姚崇(650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时期政治家、名相,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他是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

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韦思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韦思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韦思谦,本名韦仁约,字思谦, 唐朝时期大臣,任丘县令韦德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思谦出身京兆韦氏小逍遥公房。进士及第,授予应城县令。得到吏部尚书高季辅提拔,迁监察御史。永徽元年,曾弹劾辅政大臣褚遂良。等到褚遂良恢复官爵,韦思谦被贬为清水县令,迁沛王(李贤)仓曹参...

齐宣王执政期间,在军事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齐宣王执政期间,在军事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彊,战国时代田氏齐国第五位国君,在位共19年,齐威王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齐威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20年),齐威王去世,田辟彊即位,是为齐宣王。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齐攻燕,几乎灭亡燕国。齐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01年),齐宣王去世,...

明明识破了空城计却下令退军,司马懿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明明识破了空城计却下令退军,司马懿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第95回写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闻空城计人赞孔明“其智近乎妖”,司...

李世民在位期间,在军事、文化等方面有哪些为政举措?

李世民在位期间,在军事、文化等方面有哪些为政举措?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生母是太穆皇后窦氏,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开创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聪明果断善于用兵,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