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难评价的“奸臣”,当时人认为是奸臣,后世评价为千古名相
纵观历史数千年,恐怕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宋朝那样盛产奸臣。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奸臣,宋朝恐怕就占了一半以上。从宋徽宗赵佶君临天下到南宋末年这100多年间,奸臣层出不穷,其中比较有名的如以蔡京为首的“北宋六贼”,还有白时中、张邦昌、秦桧、万俟卨(xie)、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陈宜中、留梦炎等等,这些名字都深深地烙印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然而,除了这些臭名昭著的贼人之外,还有一个名字在当时也被扣上了“奸臣”的帽子,那就是王安石。这让我们大跌眼镜,王安石怎么可能是奸臣呢?在我们后人的眼中,王安石是出了名的千古名相,他的政治才能、道德品质和学识思想都是古代贤相中的佼佼者。
王安石从政35年,始终以兼济天下为准则,对待官场沉浮和仕途去留从不计较个人名利荣辱毁誉。他从小就树立了苦读从政、报效国家和黎民百姓的远大志向。除了是影响后世历史的政治家之外,他还是被公认为学界泰斗。
他才思敏捷、过目成诵,涉猎广泛且精通诸科,学识博大精深。他终生恪守崇高的道德节义操守,具有圣贤风范,为官清廉、一尘不染,生活方式简单朴素、淡泊名利、超凡绝俗。总之,王安石作为封建政治家具有崇高的政治品质、博大精深的学识思想、独树一帜的道德节操和辅佐帝王的雄才大略,是其他古代任何一名贤相所不能比拟的。
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王安石却被称之为“奸臣”。《宋史》中直接把他列为奸臣传里,南宋更是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结到王安石身上。这个观点最初定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上面记载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这个观点后来被元明清时期的官方所承袭并成为定论,不仅为史家所认同而且被社会普遍接受。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人会把王安石视为奸臣呢?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首先,王安石的变法触动了当时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诋毁王安石及其变法。其次,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用人不当、急于求成等问题,这也给了反对者攻击他的口实。再者,当时的社会风气和舆论环境也对王安石不利,一些文人墨客通过撰写文章、诗歌等形式来抨击王安石及其变法。
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苏洵老先生对王安石深恶痛绝、嗤之以鼻。他在《辨奸论》中以山巨源遇见王衍、郭子仪预见卢杞为例证来类比王安石的行为不近人情。他认为王安石不讲个人卫生、蓬头垢面地谈论诗书礼乐是不合常理的表现,并据此推断出王安石得志必为奸臣、为害国家。虽然苏洵老先生的这种观点有些偏激和片面,但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人对王安石的看法和态度。
除了苏洵之外,当时还有很多名人也对王安石持有负面评价。比如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就曾经说过:“王安石为人不近人情,若为一平常人尚可,若为宰相则天下必受其害。”这些话都表明了当时社会对王安石的普遍看法和评价。
然而,在我们后人看来,这些对王安石的负面评价显然是有失公允的。王安石的变法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新法施行之初确实遭到了一些人的强烈反对和阻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检验,新法的优点和成效逐渐显现出来。比如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这些成果都是不可忽视和否认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失误。比如他用人不当、急于求成等问题都给变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这些问题并不能掩盖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所在。正如苏轼在态度变化中所表明的那样,新法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大部分是比较正确的,这也是历史对王安石变法的客观评价。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人会把王安石视为奸臣呢?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上述的社会背景、既得利益者的反对、用人不当等问题之外,还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舆论环境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中,人们对官员的评价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比如政治立场、利益关系、个人好恶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人们对某个官员的评价产生偏差和误解。
此外,当时的社会风气也趋向于保守和排外。新法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和社会秩序,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和反感。这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不惜诋毁新法和攻击王安石等人。这种社会风气和舆论环境,对王安石的变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和制约。
然而历史是公正的,它不会因为一时的舆论和风气而改变对某个人的客观评价。王安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改革家之一,他的变法思想和实践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他的政治才能、道德品质和学识思想,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虽然当时的人把王安石视为奸臣,但历史已经证明了他的清白和伟大。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名相之一,更是我们后人学习和崇敬的楷模和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