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34年,美国人镜头里的上海街景
1934年,美国牧师海映光携妻子女儿准备从上海乘船回国,在上海逗留期间,他在上街头拍摄了一组照片。此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些人所说的“民国黄金十年”,然而,我们在镜头里看到的却多是穷苦人为生计而奔波的身影。
码头
1934年的上海十六铺码头。这个码头是上海外滩最著名的码头,已经有了一百五十多年历史。十六铺码头曾是远东更大的码头,也是上海重要的水上门户。
铜像
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上海的很多地方都竖着洋人的雕像。这是码头附近的罗伯特赫德(1835-1911)铜像,他是一个英国人,曾任中国海关总署署长,主持中国海关事务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街道
宽阔平整的街道上铺着电车的轨道,马路上充斥着成群结队的的挑夫、穿梭不断的人力车和自行车。
铺面
朝南的铺面窗前搭着巨大的活动遮阳棚,门头上的招牌上和墙上的招贴全是英文,给人一种身在异国他乡的错觉。然而,一个挑着装满蔬菜箩筐的小贩却把我们拉回到现实。
招牌
上海街头悬挂着巨大的广告海报,海报上写着“上海啤酒”的字样,巡警抱着膀子站在海报下,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一个苦力用竹竿挑着两个大箱子,从旁边走过,这些华丽的广告和美味的啤酒,与他无关。
工厂
老式的独轮车依然发挥着载客的作用,这种情形一直从晚清延续至今。路边是一家名为“奥林匹亚”的巧克力工厂。上海是巧克力进入国内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国内更先生产巧克力的地方,最早的生产者是1922年建厂的美商沙利文面包饼干糖果股份有限公司(今上海益民食品四厂)。
苦力
码头搬运工用竹竿扛着沉重的板条箱走在马路边上,他们干着繁重的体力活,却收入微薄,生活在社会的更底层。
印度警察
交叉路口处,一名戴着头巾、穿着制服的锡克教警察正在指挥交通,他们从遥远的印度跟随英国主子而来,在十里洋场为虎作伥,欺压百姓。
外滩
外滩是上海当时最热闹的地方,沿江的道路上人流不断,有背着米袋的工人,有勾肩搭背的孩子,甚至还有匆匆赶路的僧人。
倒骑驴
此时的上海街头,已经有了“倒骑驴”的三轮车,和前面的木手推独轮车相比,已经算是不小的进步了,如果抛开路边停放的各色小轿车的话。
日本邮政
拉着木桶的板车与小轿车擦肩而过。路边的建筑上镶嵌着巨大的“N.Y.K”的字样,这是日本邮船公司(Nippon Yusen Kaisha)的缩写。
过桥
拉着货物的苦力和拉着乘客的人力车夫正在上引桥,他们弓起的后背和前倾着身体说明了爬坡时的艰难。这是位于苏州河上的四川路桥, 外白渡桥就在旁边不远的地方。
世界药房
一辆满载着棉花包的独轮车经过世界药房门前,高大的棉花包遮挡住了车夫的身影。当时的上海有很多药房,比如中英大药房、虎标永安堂、蓬莱大药房等等。
流动广告
骑着三轮车的男子,他是一名送奶工,装着牛奶瓶的大木箱子上喷满了广告。上海是一座商业城市,这种流动的广告模式很早就有了。
卖艺
两名在街头表演扔刀子杂耍的小女孩,正是上学的年龄,她们却因为贫困不得不在街头卖艺。两个孩子的脸上满是笑容,然而这种讨好式的笑脸却让人看了无比心酸。
客轮
海映光一家登上远洋客轮准备离开喧嚣的上海返回美国。镜头里的女孩是他们的小女儿劳拉珍。那时候,送行的人们还在用长长的纸带表达离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