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李善长亮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笑道:看看金牌背面写了什么
前言
一位高龄76岁的开国功臣,曾经和皇帝并肩作战,为他做出过巨大贡献,却在临终之际被以&39;的罪名下狱,生不如死。
在绝望的时刻,他拿出皇帝曾赐予的免死金牌求饶,谁料皇帝冷笑说&39;看到那几个字后,他万念俱灰,眼中充满恐惧,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这位功臣到底做了什么,竟遭如此凄惨的下场?又是什么原因,让昔日的恩主突然对他改变了态度?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天资聪颖满怀壮志
李善长自幼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才能。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小就对读书很有兴趣和天分,十分聪慧好学。当地人都称赞他:&34;可见他不仅好学,而且思维缜密,谋略过人,善于分析谋划。
年少的李善长虽然家境优渥,但内心却怀有远大的志向。那个时候 *** 正处于元朝蒙古人的统治之下,身为汉族知识分子的他对这种处境非常不满。他渴望能有一个新的英明君主出现,振兴汉族的江山社稷。
正因此,他在家里办起了私塾,专门培养和教导一些后学,同时也在暗中关注各路起义军的动向,寻找可造之才。他坚信,只要找到一个真正的英雄,就一定能平定天下大乱,完成他汉族复兴的夙愿。
二、欣赏朱元璋天资谨慎考虑
朝思暮想,李善长终于在朱元璋身上看到了英雄的潜力。当时的朱元璋作为一路反元军阀,正在中原地区逐步壮大自己的力量。
1.激赏朱元璋才能义无反顾投奔
李善长对朱元璋给予了高度评价。首先,朱元璋本人英勇善战,作为一名出身于农家的布衣,他却能凭着过人的智勇和胆略,从更底层一步步做到如今的地位,其领兵能力可见一斑。
其次,朱元璋性格彬彬有礼,待人恭谨有加,乐于任用人才,是一位明主的好料。最重要的是,朱元璋渴望平定天下的动机,源于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一心想为老百姓解除生活的苦难,这是其他起义军阀所缺乏的仁德之心。
深思熟虑之后,李善长对朱元璋赞赏有加,毅然决然投靠了他。当朱元璋南下平定滁州的时候,李善长亲自出城相迎,并献上了宝贵的谋略。
2.与朱元璋知遇之恩交分契
之一次见面,朱元璋便问起李善长:&34;李善长借鉴秦汉之际的成功经验,说:&34;
朱元璋对李善长这番话耿耿于怀,不仅当场表示认同,更是将李善长留在身边,任命为文史参谋。从此,师徒般的君臣之谊在两人之间建立起来。
3.军中过招智勇双全
自此之后,李善长就一直在朱元璋身边左右,为他献计献策,出谋划策。凭借着过人的智谋,李善长在朱元璋平定江淮地区的众多战役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元璋对于李善长的才能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赞赏。每到关键时刻,他都会优先询问李善长的意见。更难能可贵的是,李善长不仅有才智,而且还勇于亲自上阵,智勇双全,是朱元璋最赖以信赖的谋主之一。
三、功勋彪炳立下赫赫战功
凭借着非凡的军事智慧和出色的战功,李善长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朱元璋非常器重的一员谋主。他不但帮助朱元璋平定了滁州、安庆等重镇,而且还为吸纳人才、安抚将士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1.功高震主受皇帝宠信
朱元璋对李善长非常宠信重用,在登基之后,就将其列为&34;之首,赐号&34;,意为&34;。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许配给李善长的儿子,使其成为亲家国戚。
为了进一步褒奖李善长的功劳,朱元璋更是亲笔书写了免死金牌赐予他,上书&34;几个大字。凭这块金牌,李善长和他的儿子即使犯了重罪,也可以死里逃生。
2.朝野推崇声望无比
在朱元璋刚刚即位的那几年,李善长可谓是当朝之一朝臣,其声望超过了所有大臣。有了朱元璋的宠信和恩赐,加上李善长本身的才学才德,他自然备受朝野推崇。
当时不少文人学者都把李善长比作&34;。萧何是汉高祖时期的重臣,在扶植汉朝版图立下了不世之功。如今李善长身居高位、权倾朝野,着实和萧何遥相呼应。
四、朱元璋生猜疑朝野暗流涌动
然而,当李善长渐露出高高在上的神色时,朱元璋却开始产生了猜忌之心。作为一个出身草莽的新晋皇帝,朱元璋对于大臣过分骄纵自恃,自然而然地会感到不安。
1.威权凌驾全无惧色
朝臣们都把李善长奉若神明,但李善长自己似乎对此甚为习以为常。他开始在朱元璋面前表现出自己的骄纵和傲慢,不再像从前那么恭顺谦逊了。
当时朱元璋因病卧床数月,李善长竟然没有一次来探视。而他的儿子、即朱元璋的女婿也始终没有出现。这种无视朝廷权威的行为无疑惹恼了朱元璋,使他看李善长就越来越不顺眼。
2.凌弛朝纲疏于恭谨
更让朱元璋生疑的是,李善长对于朝纲家规的态度也渐渐放纵了下来。他不再像过去那样谨小慎微、勤勤恳恳地为朱元璋办事。相反,他放任亲属部下对朱元璋的命令有所怠慢,而自己却从未加以约束。
朱元璋自然十分不满,对于李善长这种不再尽心尽责的状态表示了严厉指责。然而李善长好像并不在意这些指责,继续沉浸在自己的骄傲与安逸之中。
3.忤逆无理背恩负义
最让朱元璋恼火的,还是李善长对他在位后的种种恩赐视而不见。朱元璋曾亲自将女儿嫁给他的儿子,给予了很高的荣耀地位;还赐了免死金牌,可以保他们一家人的性命安危。
然而李善长对这一切似乎全然无知无觉,从未对朱元璋表达过半分感激之情。当时发生胡惟庸谋反案时,朱元璋为了维护李善长,特意从轻处置了他的亲属,但李善长连一声谢谢也没有说。
面对如此背恩负义的无理行为,朱元璋终于认清了李善长乃是一个目无君纪、忤逆朝纲之徒。从那时起,他便开始深深地怀疑李善长也有谋逆之心了。
五、血腥屠戮猜忌酿祸命
1.生死判定荆棘满布
公元1390年的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对李善长的疑虑终于到了临界点。
有一名关键人物在审问中供述,胡惟庸曾有人来劝说过李善长,而李善长的表现看似心动徘徊。朱元璋知道后大为震怒,认定李善长就是一个&34;的罪人。他彻底对李善长死心了。
2.命悬一线临危托词
已经76岁高龄的李善长根本经不起牢狱之灾,下狱后就病入膏肓。但他并没有完全绝望,因为他手里还有一块朱元璋亲赐的免死金牌。
临死之际,李善长拿出这块金牌,央求朱元璋能够赦免他一次。然而朱元璋只是冷冷地回答:&34;
3.死期将至无可救药
李善长赶紧将金牌翻了过来,只见背面赫然写着六个狰狞的大字:&34;。原来朱元璋当初赐给他这块金牌时,就已经在背面做了这样的保留条款。
如今李善长正是被控&34;的罪名,根本无法凭借这块金牌保全性命了。一时间,李善长彷徨绝望,脸色惨白,知道自己这次是想活也活不成了。
结语
朱元璋果然在不久之后就下令将李善长全家抄斩。一代英才,开国功勋,就此陨落在这位新科皇帝的猜忌和疑虑之下。朱元璋虽然凭借李善长等人的辅佐平定了天下,登上了皇帝宝座,却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出身卑贱的阴影。他的猜忌和冷酷,注定了与李善长这样大臣始终无法真心相契。
功过是非,现在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不堪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深刻教训。一味地猜忌臣下,最终只会伤及自身;对功臣的宠遇也不应该滥用武断,否则就会令人扼腕叹息。在权术之路上,大智若愚往往会酿成更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