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杨秀清雄才大略,如果他一直领导太平天国,能够最终成功吗?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3-27)630

在太平天国初期的斗争中,杨秀清是实际领导人。

当时,太平军自金田起义,一路克武昌,下南京,发展迅猛,形势一片大好!

遗憾的是,天京事变,杨秀清在“王杀王”中倒下了!

此后,太平天国再不能恢复鼎盛,最终走向覆灭!

因此,有许多朋友感叹:如果杨秀清不死,太平军能推翻清朝,取得成功吗?

雄才大略

杨秀清,确实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

1、军事才能。

打仗这个事情上,杨秀清胜过太平天国内部所有人,也胜过对面的咸丰君臣。

在杨秀清的领导下,太平军自金田起事,一路破武昌下南京,所向披靡。随即,在西征、东征中也都取得了辉煌胜利。

杨秀清当然也有一些失误(比如在北伐的安排上),但是,打仗的能力,以结果说话。

从结果的角度来说,在杨秀清的指挥下,太平军虽然受到过一些挫折,但总体上是接连取得胜利,“日辟百里”,形势越打越好!

这就表明:杨秀清的军事指挥能力,胜过他的对手们!

而同时,杨秀清在治军上,同样是非常杰出的。

杨秀清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制定《行军总要》,对太平军水陆师的扎营、巡查、行军、纪律、作战、侦察等方方面面皆做了细致的规范化要求!

尤其是其对军纪的要求:“只准诛戮妖魔之官兵,不许妄杀良民一人”,擅闯民屋者,左脚入砍左脚,右脚入砍右脚,夺民物者一律斩首···这些都使太平军在当时保持了严明的纪律,得到群众的拥护!

太平天国能打仗的人不少,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皆是善用兵者。但是,能使军纪始终严明者,唯东王一人!

而且,如果您有时间的话,对比一下杨秀清与曾国藩的治军文件,您就可以发现:即便是以治兵闻名的曾国藩,其在治军的全面、细致性上,仍不如杨秀清!

可以说,无论治军、用兵,杨秀清皆胜过同时代的战友和对手!

2、治理之能。

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人心佩服。——《李秀成自述》

杨秀清建立了非常高效的行政体系,“令行禁止”、“臂指自如”,太平天国保持了高效、严整的运转!

而来自各个山头的强者枭雄,也都在杨秀清的调度下各施其才,不敢造次!

在杨秀清时期,前线作战,直到炮台安置的位置,都由杨秀清遥控指导!

可以说,能集权到如此地步,还同时保持胜势者,当时唯东王一人能做到!

3、用人之能。

清军也不得不承认:杨秀清“赍功课职,颇协众情,初无依违,故其党争为致死,虽屡至穷蹙而不舍焉”。

陈玉成、李秀成这些后来的顶梁柱人物,都是在杨秀清的提拔下成长起来的!

而杨秀清不仅能识人,更善于用人。

蒙得恩,是太平天国后来最出名的”庸碌之人“,但在杨秀清指挥下,也能在迎主之战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来。

石达开,后来自己干时却连战连败,直至灭亡;但在杨秀清统一指导下时,翼王连战连胜,充分发挥才具!

可以说,在识人、用人上,当时唯曾国藩可以与杨秀清相提并论!

能打仗、能治理、能用人,杨秀清皆是当时最顶尖的人物,确有雄才大略!

如其不死,必大不同

而观察杨秀清在最后阶段的作为,我们可以肯定:如其不死,形势必大有不同!

1、军事上的持续胜利态势。

杨秀清去世前,太平军西征压制了曾国藩的湘军,东征打破了江南、江北大营。

尽管北伐遇到了挫折,但是,当时的太平军在长江流域已经确立了战略主动权。

如果杨秀清不死,东西之敌皆不能当太平军,太平军全取长江,在南方建立起比较稳固的统治应当是大概率事件。

当然,比起单纯的军事胜利来,杨秀清更难得可贵之处在于:认识到了太平天国的核心问题,并且开始进行调整、改革!

2、经济正常化。

太平天国以《天朝田亩制度》为经济纲领,其中的平等理念虽然伟大,但终究过于理想化,不具备可行性!

因此,杨秀清已经奏请洪秀全,开始推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并且在安徽、江西取得了重大成果,获得了广泛支持。

3、居民生活正常化。

太平天国另一不合人情之处,在于厉行男女别营,打破传统家庭结构,夫妻不得同聚。

显然,这不但会破坏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使太平天国难以获得更广泛的支持,这是“失人心”之策!

杨秀清以“天父下凡”,开始恢复家庭的存在,重新恢复百姓的正常生活!

4、对知识分子态度正常化。

太平天国又一严重问题是:排斥传统文化,视之为“妖道”!

显然,这将使太平天国与天下道统为敌,与天下知识分子为敌!

杨秀清在被杀前,已经以“天父”口吻发布“千古英雄除不得,流传唯在简书中”的指令,开始改变这一狭隘的文化政策,开始接纳、尊敬传统文化。

可以说,杨秀清如不死,不但可能继续保持军事上的发展势头,更必然会不断调整,改变不合理的政策,使太平天国政权逐渐正常化、健康化。

听起来,杨秀清是可能带领太平天国走向成功的,是吗?

当然不是!

非帝王之才1:个人作风

千古成大业之主,虽各有不同,但到底是有共性的。

更大的共性是:创业精神!创业者的作风!

杨秀清呢?

到天京后,修筑东王府,“穷极工巧,骋心阅目,致百姓震惊,以为尊严无比” 、“琳琅锦绣,焕若天宫”。

杨秀清每次出行,乘坐由五十六名轿夫抬着的大轿,排场盛大,所有人员必须回避,如果无法回避就跪于道旁,否则斩首。

如此腐化、享乐、排场、脱离群众的作派,岂是创业之主所该有的呢?

生活阔气一点就阔气一点吧,关键杨秀清还喜欢耍威风。

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甚至天王洪秀全,都挨过杨秀清的打···

而且,很多责罚,并不是因为他们触犯了什么法律,而纯粹是因为得罪了东王的亲戚下人···

因为这样的事情,就随意责罚领导班子的核心成员,这是何等的嚣张跋扈?

如此东王,岂是成事之主?

非帝王之才2:军事战略能力不足

前面说到:与同时代的人物相比,杨秀清的用兵、治军都是顶级的。

但是,在军事战略上,杨秀清的短板还是比较明显的。

1、北伐组织暴露的战略问题。

杨秀清安排林凤祥、李开芳率领2、3万人北伐。

北伐战略目的,一则为外线出击,使北方清军不能调动到天京附近,以利于全局,二则是直逼北京,争取灭清。

之一个战略目的,原因是守住天京有压力;第二个战略目的,则是认为北京可能可以打下来!

这个弹性是不是有点太大了呀?

显然,这种自相矛盾,反映出杨秀清在战略上的迷茫和不足。

而在北伐军抵近天津并陷入僵局后,杨秀清又下令北伐军坚守待援!

其实,杨秀清能增派去的援军数量同样很少,而清军在北方的力量在不断集结,要打下北京是不可能了!

这个情况下,杨秀清没有让北伐军继续在北方广阔的战场机动作战,进一步在外线调动、打击敌人,而是下令转入单纯防御,这表明杨秀清当时在战略上是迷茫的。

显然,与成大业者相比,杨秀清在战略上缺乏深思熟虑和足够的应变能力。

2、西征组织暴露的难解问题。

西征作战,在杨秀清去世前总体上是胜利的。

但是,整个过程,却是并无必要的曲折。

杨秀清初以赖汉英挂帅,攻南昌93天不克;然后,罢赖汉英,调石达开主持西征。

石达开到任后,连战连胜,局面豁然开朗!

但是,此时,杨秀清又把石达开调回天京,换上秦日纲来主持。

秦日纲能力远不及翼王,因此,西征军实际上各部皆听杨秀请“扁平化”指导。

结果,西征军兵力分散,互不隶属,结果在湖南为湘军所败,损失惨重!

随即,太平军连续在湖南、湖北、江西作战失利,陷入败局!

此时,杨秀清又换上石达开!

石达开前线灵活用兵,击败曾国藩,再次逆转战局,并有取全胜之像!

然而,此时,杨秀清又把石达开调回天京,参加东征!

如此,曾国藩缓过气来,湘军形势复振···

显然,西征的反反复复曲曲折折,反映了一个无解之题。

杨秀清知石达开之能,重用之!但同时,又担心石达开长期坐镇而坐大,因此每到胜利之时就把石达开调走···

这就暴露了杨秀清主持下太平天国的悖论:要保持军事效率,就必须在前线使用充分授权的良将;但是,如果放手授权前线统帅集中指挥,就会影响到杨秀清的集权···

此题不解,杨秀清终究不能取天下!

然而···此题,确实无解!

杨秀清,也就确实不能取天下了!

非帝王之才3:政治能力之失

杨秀清搞政治,也是有一套的,但是,仅仅是相对于太平天国内部而言。

而以成大业的角度来说,这个政治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

自古成大业者,除了执政能力要杰出外,还要有能洞察时代问题的政治主张!

比如:刘邦针对秦代苛刻繁琐的法律,以“约法三章”取人心;即便是未成功的李自成也知道针对明末赋税重而以“不纳粮”来争取人心!

而太平天国,则似乎没有提出任何先进的,或能得人心的政治主张!

杨秀清在政治、经济层面的多项调整,说白了,只是把原本不切实际的政策,调整到与大清接近的水平线上,并没有任何进步!

如此,纵东王不死,太平天国,何以争天下?

非帝王之才4:落后于时代

太平天国,毕竟已是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农民起义了。

既然是近代,就要求领导集团有近代化的思想。

然而,就近代化思想而言,杨秀清还不如对面的咸丰!

在与洋人打交道时,杨秀清居然要求提出:既然你们也信上帝,我东王是天父之子,为何你们不拜我们?

有朋友认为这是太平天国反侵略的一面。

其实···这看起来,更像是当年乾隆爷的样子,不是反侵略,是完全封闭无知···

这样的人,不可能承担起复兴民族的使命,并不是时代所需要的胜利者!

杨秀清,雄才大略。

如其不死,必大有不同。

然而,杨秀清,毕竟还是有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他的个人素质、格局,以及军政能力,皆与古之成大业者相去甚远!

何况,历史已经到了近代,时代所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代表历史正确方向,带领国家走出迷茫,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先进代表!

这样的先进代表,既要有古之王者的雄才大略,也要有时代所需的视野气质!

杨秀清,不是这样的先进代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3/588899.html

“杨秀清雄才大略,如果他一直领导太平天国,能够最终成功吗?”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对诸葛亮明知北伐艰难,为何宁愿冒着“穷兵黩武”之名,屡屡北伐?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用五个字道出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本意,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北伐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此,他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初中课本上就学过的...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许多“三国迷”提起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总会感叹,关羽身边没有一个辅佐他的人。其实刘备并非没有给关羽安排副手,只是关羽性格高傲,看不起士大夫。所以他和留守荆州的“二把手”不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潘濬...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从容退兵 诸葛亮是了减少损失吗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从容退兵 诸葛亮是了减少损失吗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每次北伐都能从容退兵,减少损失?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我们在了解一下当时的形势吧。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就为了兴复汉室殚精竭虑,分析了天下的大势,一共进行了六次北伐,当时刘备倾国之力东征孙吴,最终夷陵之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五虎上将折伤...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为先锋,驻扎街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对兵法生搬硬套,被张郃切断水源,遭到惨败。危急时刻,魏延和王平赶来救援,迎战张郃,但是,为何未能改变整个街亭惨败的战局?魏延...

费诗: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耿直敢言

费诗: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耿直敢言

费诗,字公举,生卒年不详,益州犍为郡南安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占据益州时,以费诗为绵竹县县令。刘备进攻刘璋夺取益州,费诗举城而降,后受拜督军从事,转任牂牁郡太守,再为州前部司马。刘备自封汉中王,以费诗为使,向督领荆州的关羽传达官职的任...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郡顺阳县人。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东晋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范晔出身顺阳范氏,博览群书。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出任冠军(刘义康)长史,迁秘书...

元载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元载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元载,唐朝中期宰相,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史上的元载也是穷出身。他有才名,获得了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王韫秀的青睐,死活要嫁给他。于是任性白富美官二代王韫秀,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入寒门,和元载过起了穷日子。但爱情终归不能当饭吃,眼看着嫁妆被吃光、用尽了...

华覈: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是如何劝谏孙皓的?

华覈: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是如何劝谏孙皓的?

华覈(hé)(219年—278年五月),字永先(唐代《建康实录》误记为永光),吴郡武进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覈先后担任上虞尉、典农都尉,后因文学而迁任秘府郎,后升任中书丞。孙亮即位后开始与太史令韦昭、薛莹等,编写《吴书》。孙皓即位后,封徐陵亭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