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杨家将三代之后,为何就再没出过什么名将?一个致命原因不能忽视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4-05)640

前言

宋朝,一个文武并重的朝代。在文治方面有范仲淹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制定出让国富民强的政策。在武功方面,有像杨业、杨延昭这样的猛将,英勇抗击外敌,守卫边疆。

然而在三代杨家将之后,杨家军事世家便逐渐衰落,再无出类拔萃的名将。这是何故?难道真如“虎父无犬子”的说法,功勋卓著的前人并不能育出与己相匹敵的后代?事实果真如此吗?

勇猛的杨业,杨家将的之一代奠基人

公元980年,雁门关。辽国大军压境,企图趁北宋国力弱小之时偷袭边境。此战关系到北宋边疆的安全,战败将让辽军长驱直入,危及中原。由杨业率领的北宋守军顽强抵抗,与敌军血战八昼夜,最终以少胜多,大获全胜。这场硬仗不仅使杨业一战成名,更为日后杨家军事世家的传奇故事奠定了基础。

杨业,这个来自五代十国北汉的猛将,勇猛过人。他继承家学,幼年便展露锋芒,后来更成为北汉一队猛虎铁骑的主帅。这支猛虎铁骑所向披靡,令北汉国内无敌手,四邻闻风丧胆。杨业也因此声名鹊起,被北汉皇帝赏识,授予高官厚禄。

这一段经历对杨业的性格和人生观影响深远。他由此确立了“大丈夫当如是,拚死报国恩”的人生信条。在他内心最深处,没有什么比忠君报国更高的人生追求。所以,后来宋太宗讨伐北汉,其他部将都率先投降,唯独杨业孤军抵抗,宁死不屈。

杨业的忠心感动了宋太宗。太宗见他武艺高强,决定退而求其次,让北汉皇帝亲自劝降。杨业这才带领残部归顺宋朝。但他依然怀揣自己的人生信条,完全可以视作一个典型的忠义之人。

杨业入宋后很快再立战功,宋太宗便任他为代州刺史,镇守边疆。在长达二十年的边防生涯里,杨业率领麾下猛将,与辽军数十场大战,战无不胜,堪称边疆之烽火传奇。雁门一战便是其中最著名的战例之一。

这场战役打响了杨家军事世家的之一炮。杨业带领麾下五千猛将死战八昼夜,前仆后继,才终于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杨业也因此一战成名,声名远扬,让北方闻风丧胆,成为保卫边疆的坚强屏障。

然而,好景不长。980年,宋太宗乘胜发动北伐,出兵讨伐辽国。此战原本胜券在握,奈何中间出现了严重失误,导致杨业的三路大军四面楚歌。杨业孤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杀害。年仅四十岁的他,就此在沙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杨业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忠义两全。他身先士卒,死而后已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自己的儿子——杨延昭。

守土有责,杨延昭为国防守二十年

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从小便跟随父亲出生入死,经历了无数疆场磨砺。这使他也树立了和父亲一样,视死如归的大丈夫气概。杨业在世时,他便是麾下不可或缺的心腹猛将,立过不少军功。

父亲牺牲之后,杨延昭心中悲痛,誓要为父亲报仇雪恨。数年后,他终于有了机会。宋真宗亲自率军北伐,杨延昭也在大军之中。然而,北伐失败了。和父亲一样,杨延昭也无力回天。

这成为杨延昭心头一块阴影。他在父亲去世后更加看清这个世界的残酷,明白仗打起来运气成分很大,并不全在自己。他不想重蹈父亲覆辙,更不愿白白牺牲。于是,杨延昭选择守土有责,回雁门关继续镇守边疆,并在此镇守达二十年之久。

这二十年,杨延昭发挥身经百战的丰富经验,布局防线,训练士兵。他与麾下猛将一一用心,将雁门关打造成了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每每辽军来犯,都被杨延昭打得落花流水。

宋真宗对杨延昭赞不绝口,数次要提拔他入朝为官,杨延昭却一一推辞,说自己的使命就是守土。真宗见他对国家忠心耿耿,也只好作罢。历史无从考证杨延昭究竟打退过多少次辽军入侵。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二十年间,雁门关从未被攻破过,界省的百姓也得以安居乐业。

时光荏苒,转眼间杨延昭也度过了五十年人生。他在边疆守土的生涯,也终究画上了句号。20年后,病重的杨延昭请求回乡安葬先人,却在半路上不幸病逝。作为杨家第二代的杰出代表,杨延昭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大丈夫当如是。

守不住的疆土,杨文广抱残守终

杨文广是杨家将的第三代传人,也是这门世家的最后一位将领。与先祖们不同,杨文广并没有年少时的奋勇杀敌。他的父亲杨延昭晚年守边无战事,他的成长期又恰逢宋辽绥靖,根本无机会立功沙场。所以与最初两代将门相比,杨文广的军事天赋并不突出,在军中也只是小官小职,人送外号“杨无勇”。

直到四五十岁,杨文广仍是无名小卒。那一年,宋英宗亲征广西叛乱,杨文广有幸从军,终于逮住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他奋勇当先,为皇帝解围,因功被提拔为左厢都指挥使。这是杨文广经历的之一次真正的进军打仗。然而此时的他,已然是老当益壮,懦懦无能之态难以避免了。

114年,靖康之变爆发,北宋灭亡。金国势如破竹,南下攻凉州。当时朝廷正筹划北伐复兴。杨文广自告奋勇,上书谏阻。但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不久,他在凉州城外患病,提前回乡安葬先人。后史无载其最终死因,生年约八十余岁。

与前两代风采不同,杨文广属于杨家将的末流之才。他既无高超武艺,又无坚忍之志与胆魄。北宋灭亡之际,仍有一丝上前的想法,却因病阻碍,无法完成心愿。不禁令人唏嘘,杨家风光不再。

兴衰由天,大势所趋

不可否认,杨家在杨文广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前两代那般的猛将名将。自此这门世家也就逐渐湮没在了历史中。究其原因,个人因素固然占一定比例,但更多还是在于时代的变迁和大势所趋。

宋朝这个以文治兴国的王朝,武将地位逐渐被边缘化,驻守边疆的必要性也在减弱。武将和兵力的重要性降低,不免也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疏忽。这对杨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再加上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朝廷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将地位更加边缘化,没有战争也就没有从军立功表现的机会。杨家后人即使再有兴趣,最后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再回首当年,杨业、杨延昭之所以能在战争年代脱颖而出,立下赫赫战功,关键还是因为那个时代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大势所趋,杨家后继乏人也就理所当然。

结语

“兴衰由天,盛衰有命”。历史的变迁不期而至。我们无法逆转时代的车轮,唯有顺应变化,成就出一个又一个杰出人才。让杨家将这样的英雄传说出现得更多一些,这才是王道永固之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4/590025.html

“杨家将三代之后,为何就再没出过什么名将?一个致命原因不能忽视”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