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南北分治:宝卷废为东昏侯,萧衍谋思夺帝位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4-08)620

南北分治:宝卷废为东昏侯,萧衍谋思夺帝位

南北分治:宝卷废为东昏侯,萧衍谋思夺帝位

话说萧衍入屯阅武堂,即称奉宣德太后命令,晓示官民。大略说是:

皇室受终,祖宗齐圣,太祖高皇帝肇基骏命,膺箓受图;世祖武皇帝系明下武,高宗明皇帝重隆景业,咸降年不永,宫车早晏。皇祚之重,允属储元,而禀质凶愚,发于稚齿。爰自保姆,迄至成童,忍戾昏顽,触途必著。高宗留心正嫡,立嫡惟长,辅以群才,间以贤戚,内外扶持,冀免多难。未及期稔,便逞屠戮,密戚近亲,元勋良辅,覆族歼门,旬月相系。凡所任杖,尽慝穷奸,皆营伍屠贩,容状险丑,身秉朝权,手断国命,诛戮无辜,纳其财产,睚眦之间,屠覆比屋。身居元首,好是贱事,危冠短服,坐卧以之。晨出夜返,无复已极,驱斥氓庶,巷无居人,老幼奔皇,置身无所。东迈西屏,北出南驱,负疾舆尸,填街塞陌。兴筑缮造,日夜不穷,晨构夕毁,朝穿暮塞,络以随珠,方斯已陋,饰以璧珰,曾何足道。时暑赫曦,流金铄石,移竹蓺果,匪日伊夜,根未及植,叶已先枯,畚锸纷纭,动倦无已。散费国储,专事浮饰,逼夺民财,自近及远,兆庶恟恟,流窜道路,工商稗贩,行号道法。屈此万乘,躬事角橦,昂首翘肩,逞能暠木,观者如堵,曾无作容。芳乐华林,并立阛銶,踞肆鼓刀,手操轻重,干戈鼓操,昏晓靡息,无戎而城,岂足云譬。至于居丧淫宴之愆,三年载弄之丑,反道违常之衅,牝鸡晨鸣之慝,于事已细,尚可得而略也。罄楚越之竹,未足以言,校辛癸之君,岂或能匹!征东将军忠武奋发,投袂万里,光奉明圣,翌成中兴,乘胜席卷,扫清京邑。而群小靡识,婴城自固,缓戮稽诛,倏逾旬月。宜速剿定,宁我邦家。乃潜遣间介,密宣此旨,忠勇齐奋,遄加荡朴,放斥昏凶,卫送外第。未亡人不幸遭此百罹,感念存殁,心焉如割。令依汉海昏侯故事,宝卷降封为东昏侯,宝卷后褚氏及太子诵并为庶人。肃清宫掖,重见升平,未亡人亦与有幸焉。

此时的宣德太后出居鄱阳王故第,来管甚么朝事?也轮不着管。萧衍不欲自居废立,因借太后为名,这也是古今废立的常例。又托太后命令,进萧衍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兼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承制行事,百僚致敬。王亮出见萧衍,萧衍与语道:“颠而不扶,焉用彼相!”王亮答道:“若果可扶,明公亦不得有今日!”萧衍不禁大笑,即授王亮为长史,以司徒扬州刺史晋安王萧宝义为太尉,仍领司徒,改封建安王萧宝夤为鄱阳王。萧衍之弟萧宏得拜中护军。诛茹法珍、梅虫儿、王宝孙、王咺之等四十一人。潘贵妃尚在狱中,萧衍不忍加戮,意欲留侍巾栉,特商诸领军王茂。王茂答道:“亡齐乃是此物!若留居宫中,必招外议。”萧衍不得已勒令缢死。当下颁发敕文,蠲除敝制,放宫女二千人出宫,分赐将士。惟佘妃、吴淑媛,华色未衰,萧衍早闻艳名,便即入镇殿中,据住二美。还有宫人阮氏,系始安王萧遥光妾媵,萧遥光败后,没入掖庭,也生得身材嬝娜,体态轻盈。萧衍亦纳为彩女,随意谐欢。自古英雄多好色,这也不足深怪。

当时,远近州郡,均望风纳款,独豫州刺史马仙璝,吴兴太守袁昂不肯受命。萧衍使马仙璝故人姚仲宾招降,马仙璝设筵相待,至姚仲宾述及萧衍之意,被马仙璝叱出,枭示军门。驾部郎江革为萧衍致书袁昂,书中云:“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况竭力昏主未足为忠,家门屠戮非所谓孝,何苦幡然改图,自招多福。”袁昂复书婉拒,大致谓既食人禄,不便遽忘,请示含容,毋责后至等语。萧衍乃复命李元履为豫州刺史,出抚东土,令勿以兵威从事。李元履至吴兴,袁昂仍然不降,但开门撤备由他拘去。及转招马仙璝,马仙璝泣语将士道:“我受人任寄,义不容降,君等皆有父母,不应令家属坐诛,我为忠臣,君等为孝子,两无所憾了!”乃悉遣将士出降,尚剩壮士数十人闭门独守。俄而李元履兵入,马仙璝令壮士持弓相待,兵不敢逼。到了日暮,马仙璝始投弓道:“诸君但来见取,我义不降!”兵士始执住马仙璝,槛送建康。萧衍见马、袁两人送至,亲为释缚,且语左右道:“令天下见二义士。”两人感萧衍厚意,始皆归降。仍然降顺前时何必做作!

萧衍前在竟陵王西邸,曾与范云、沈约、任北等同处宾僚。至是怀念故交,引范云为谘议,沈约为司马,任北为记室。又征前吴兴太守谢朏,国子祭酒何胤,二人不至,萧衍迎宣德太后王氏入宫,即于中兴二年(公元502年)正月奉后称制,自撤承制二字,余官如故。沈约入语萧衍道:“齐祚已终,明公当入承帝运,虽欲自守谦光,恐不可复得了。”萧衍沈吟道:“此事可行得么?”沈约又道:“天人相应,何不可行!”萧衍复嗫嚅道:“且待三思。”沈约慨答道:“公初建牙樊淝,应该三思,今王业已成,何容疑虑!若不早定大业,将来天子入都,公卿在位,君臣分定,无复异心;果使君明臣忠,难道尚有他人助公作贼么!”萧衍始点首。

沈约既趋出,复召范云入议。范云所对亦如沈言,萧衍欣然道:“智士所见略同,卿明早与休文更来。”范云出语沈约,沈约答道:“明晨须要等我同见大司马。”范云笑道:“休文何必多虑,当然相待。”遂拱手别去。休文是沈约表字。诘旦,范云仍趋入,未见沈约至,待了多时,仍然没有到来。问明殿中卫士,方知沈约已早入,不禁惊诧异常。本欲闯将进去,又恐未奉传宣,不便遽入,乃徘徊寿光阁下,连呼咄咄怪事!攀龙附凤,应走先着,范云自己落后,被人愚弄,何怪之有!既而见沈约出来,慌忙迎问道:“何以处我?”沈约举手向左,范云始解颐道:“幸不失望!”看官道是何因?原来沈约左指,便是令范云为左仆射的意思。范云已经解意,所以转惊为喜即得开颜。

(本篇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4/590285.html

“南北分治:宝卷废为东昏侯,萧衍谋思夺帝位” 的相关文章

刘备要是统一了天下 刘备最后会不会还政给汉献帝

刘备要是统一了天下 刘备最后会不会还政给汉献帝

对如果蜀汉统一,刘备真的会还政于汉献帝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始至终刘备都没有说过要还政于汉献帝,他一直都想学东汉光武帝刘秀那样中兴汉室,而不是想学如西周周公匡扶周成王那般匡扶献帝。先不说蜀汉统一之后刘备会怎么做,就看看蜀汉还没有统一华夏,与魏吴三分天下的时候刘...

霍弋是谁?他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霍弋是谁?他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时代,名将辈出,蜀汉前期有张飞、赵云、马超、魏延等大将,到了后期,这些大将有的先后故去,只剩下了魏延,似乎人才凋零殆尽。其实,蜀汉后期,并非无将可用,有一位将领就是蜀汉的后起之秀,像赵云一样智勇双全,诸葛亮很喜欢他,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相...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马腾(?-212年),字寿成。扶风茂陵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的军阀,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马腾身长八尺有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为人贤良忠厚,受众人尊敬。汉灵帝末年,被州郡署为军从事,掌领部众。累迁至偏将军。凉州刺史耿鄙...

演义中刘备哭哭啼啼的 正史上的刘备军事能力如何

演义中刘备哭哭啼啼的 正史上的刘备军事能力如何

对三国演义中只会哭的刘备,历史上,他的军事能力到底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刘备除了在平黄巾军表现还算可以外,后来打仗几乎是屡战屡败,直到诸葛亮出山以后才有所改观。所以很多人对刘备的感觉,就是除了会哭之外没什么大本事,甚至有人还戏称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

敬怀皇后:吴大帝孙权嫔妃,孙休继位后尊其为皇后

敬怀皇后:吴大帝孙权嫔妃,孙休继位后尊其为皇后

敬怀皇后王氏,生卒年不详。荆州南阳人。吴大帝孙权妃嫔。吴景帝孙休生母。又称南阳王夫人、小王夫人。同大懿皇后(大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儿子即位前就已亡故,景帝继位后,尊王氏为敬怀皇后,将之改葬敬陵。人物生平敬怀皇后,她的母亲起初嫁给王家,生下王...

朱皇后:吴景帝孙休的皇后,她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

朱皇后:吴景帝孙休的皇后,她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

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存在“近亲通婚”的现象,孙氏祖孙对近亲通婚的忌讳极少,导致东吴内部的“婚姻无序”。孙休是东吴第三位皇帝,他的婚姻与父亲孙权、弟弟孙亮一样,也是典型的近亲通婚,他的妻子就是景皇后朱氏,野史记载其名为朱佩兰。朱氏出身江南世家吴郡朱氏,她的母亲是孙权幼女孙鲁育,父亲朱据是东吴重要官员及...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主动找韩信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主动找韩信

对项羽一开始不重用韩信,为什么后来主动找韩信,是害怕韩信了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四年,韩信率军攻下齐地,而后被汉王刘邦立为新的齐王。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不是西楚霸王吗?不是横扫天下的霸王吗?不是眼高...

诸葛亮北伐时并没有记载带了多少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带了多少士兵

诸葛亮北伐时并没有记载带了多少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带了多少士兵

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一共多少士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兴师北伐。在《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及诸葛亮这次北伐到底带了多少部队,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其他资料来推测一二。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的时候,孙权因为刘备已经夺取了益州,因此派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