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搬迁就她不走,如今结局令人唏嘘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4-13)670

“我不搬!”

当初为了建设三峡大坝,不少人都离开了故土,其中就有湖北秭归县的居民。

当邻居陆陆续续都搬走的时候,张秉爱却说什么都不搬走,成了一个“钉子户”。

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是另有苦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女人一直不愿意搬走呢?张秉爱现在怎么样了呢?

«——【·三峡大坝工程启动·】——»

我国地大物博,众多奇特地势。其中不仅有地势平缓,风景优美的地方,也有地势险要,气候多变的地方。这种地方要是不加修护,后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峡地区这一带属于后者,地势险要,气候奇特。因此,这一带的航运问题一直是国家特别关注的一点。

1919年,孙中山就提过这问题,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过三峡工程这想法。但这正式确定建造大坝,已经是到了1992年了,正所谓好事不怕多磨。

这项工程属实很大,要考虑的事情自然也多。这之一件事便是一个棘手之事,那就是说服周围村民搬迁,另换地方安家生存。

我国人民家庭观念极强,不到万不得已之时,肯定是不会背离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因此,说服村民实在是一件难事。果不其然,消息一出,村民纷纷议论起来,多数都持观望态度,极少数明确不搬的态度。

为此,相关领导专门对村民进行了讲解,宣扬搬迁至新地方的好处。离开大山,自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可以接触更多的人,与现代社会接轨,获取更多谋生的信息,一家人努力把日子越过越好。

这一番说道后,大多数村民都觉得有点道理,呆在老家,背靠大山,除了务农也没有其他谋生手段了,兴许出去后,还会有更多赚钱的门路呢,这样岂不是更好。

但张秉爱却完全不同意,任凭身边人讨论说“利大于弊”,她也全然不顾,要坚守在故土之上。那么,她为什么一直不想搬?

«——【·钉子户张秉爱·】——»

在相关部门的劝说之下,大多数村民都愿意搬迁,外出谋生。可只有张秉爱,纵使领导有巧簧之舌也没有什么用,就直接一句话“我不搬”。

村支书更是说“你不搬迁,是在阻碍国家的建设发展,这件事情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整个国家的事情,不能如此自私”,说罢,张秉爱依然不为所动。

见此情况,村支书也无可奈何,他理解张秉爱坚守家乡的原因。丈夫残疾,自己只会种地,离了家乡,没了土地,怎么谋生都是个问题。虽然给予了一定的补偿款,可这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后续生活依然是个问题。

她怕自己养不活整个家庭,怕搬走之后,日子过的还不如现在,因此,她坚持留在家乡,甘愿成为人人口中喊着的“钉子户”。

看着周围的村民陆陆续续搬走了,昔日热闹的村庄也变得静悄悄了。其实她的心里也很不舒服,山里的交通很不方便,家里的孩子上学都是很大的问题,每天都要早早起床去上学,安全隐患也是个大问题。

可张秉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纵有千般想法,但总归是无法实现的。面对孩子的埋冤和工程负责人的不理解,她只得选择继续坚守故乡。

对于张秉爱家庭的难处,村里没有放任不管,及时上级部门报告了情况,相关部门也派遣了相关人员对该家庭进行了解。

为此,相关领导还特地拜访了本村村民询问详细情况。对于张秉爱迟迟不搬迁的情况,多数村民表示理解。他们说“她的老公是残疾,无法谋生,要一个女人,单靠自己在新地方盖房谋生显然是不现实的”。

从村民这里了解完情况后,领导陷入了两难。这个工程肯定是要继续干的,不能因为一个人而耽误了国家的发展,但也要安置好张秉爱一家,不能让群众失去生存的希望。

眼看着,周围水位极速上涨到135米了,再不及时解决张秉爱家庭安置问题,全家人就要被淹了。可张秉爱就是倔着不走,只是自己在略高于家的地方搭了棚子居住。

随着居住环境一步步恶化,不单家里的生计是个问题,孩子的上学更是个问题,天不亮就要起床走山路去上学。面对孩子的埋怨,张秉爱心里是否还觉得不搬迁是对的呢?

«——【·不搬迁的她后悔了吗·】——»

在多番考量之下,领导了解到是住房及谋生阻碍了张秉爱家的搬迁,决定为她们家解决这些问题。

可是,日子总归是要自己过的,别人只能帮一时,不能帮一世。在这四面环山的环境之中,除了务农好似没有其他办法,一家人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自己每天勤勤恳恳的劳作,收入却不够维持家里的开销,日子没有任何盼头,心逐渐变得麻木。

相反,早早搬走的村民却一个个活得风生水起,新地方与外界可畅通交流,使人眼界开阔了,赚钱的路子多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人最怕的就是比较,同村人的美满生活和张秉爱拘谨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她不由得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错的,跟紧时代的大流应该才是对的吧。可是,事情过了也就过了,回想依然于事无补,能做的只有及时止损。

这不,在经历了儿子高考落榜,孙子无学可上,女儿找不到工作这些的轮番打击后,张秉爱终于想通了,搬离了自己住了多年的地方,用自己攒下的一点钱在水淹不到的高处搭建了几件窝棚,开始了新的生活。

«——【·现状如何?·】——»

褪去以往自己固有的思想后,张秉爱和同村人一样过上了安稳日子。儿子在高考落榜后,没有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而是选择了去新疆当兵,守护国家的边界。在服役期间,他努力攒钱,寄回家补贴家里,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了。

以前过年,人们都是紧紧巴巴的,现在不同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年夜饭一家比一家丰富。张秉爱的家庭也不例外,家里到处挂满了红灯笼,红色灯光照射下来,喜庆氛围特足。

团圆夜,张秉爱的子女都回家了,全部人汇聚一堂,满脸笑容的讲述着自己一年所遇到的乐事,全家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见此景象,张秉爱心里暗暗回忆起了往事,想当初,自己固执不愿随大流搬迁下来,在山上住了多年,落后了其他村民多年。现如今,日子终于好起来了,心里顿时一番欣慰。

虽然离开了自己居住多年的地方,离开了蕴含自己无数情感的地方,但只要家人在,哪里就会是自己的家。

«——【·结语·】——»

对于这件事情,大多数人都持以不理解的态度,明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为什么张秉爱总是和常人不一样,她看待问题的核心到底是出于什么呢?真的是怀念故土,不愿离去?还是不满赔偿补助?人们应该更倾向于相信后者。

从客观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的话,人们未免对张秉爱有些许苛刻,一个生于大山,长于大山的人,她没有看过外面繁荣的世界,没有从学习获得足够的知识,她只有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扛,未拥有长远的眼界也是正常的。她不靠其他人,甚至得不到自己丈夫的帮助,独自一人拉扯大孩子,实属不易。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生活轨道不同也是常事。

您觉得她不搬走是因为什么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 ***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之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回望——纪录片观摩系列」——《秉爱》放映会  ;香港中文大学;2020-02-07

导演冯艳和她的纪录片《秉爱》 ;CNTV(中国 *** 电视台);2020-02-07

寻访红色印记|百万三峡移民 一个感动世界的奇迹;全国党媒;2021-07-08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4/591184.html

“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搬迁就她不走,如今结局令人唏嘘” 的相关文章

李密: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

李密: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祖籍辽东襄平,京兆长安人,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后杀瓦岗军旧主翟让成为瓦岗寨主,引发内部不稳,被...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被委以重任...

刘备看错三个人差点葬送霸业 他们分别是谁

刘备看错三个人差点葬送霸业 他们分别是谁

还不知道:刘备一生看错三个人,一个智谋堪比诸葛亮,一个武力三国第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收容吕布,丧失称霸的绝佳机会。公元195年,在兖州闹腾2年的吕布终于被曹操击败,无家可归的他向南投靠了当时已是徐州之主的刘备,同年袁术因为不满刘备占了徐州发兵来打,于是他...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史·姚广孝传》中,非常明确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全国各地选拔和尚,以及把和尚派给各藩王的故事。“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第一段文字讲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努尔哈赤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

努尔哈赤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

努尔哈赤的儿子众多,能力不错的也不在少数,那么他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实际上皇太极压根就不是努尔哈赤选定的接班对象,他是贵族内部民主选举出来的。一、努尔哈赤原本想把大位传给多尔衮?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68岁,这个时候的皇太极35岁,正值壮年。而多尔衮当时才15岁。说实话,在后金帝国还...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弑君,在中国传统社会虽然被视为最大的罪过,但在历史上却并不鲜见。比如彰显史官秉笔直书的“崔杼弑君”,东汉末年董卓毒杀弘农王刘辩。但司马昭弑君却显得尤为不同,因为在曹髦的“努力下”,首都洛阳...

欧阳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才华如何?

欧阳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才华如何?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四岁时父亲病逝后,欧阳修与母亲寄居在随州叔叔家。叔叔家经济窘迫,童年的成长环境十分艰苦。欧阳修自幼好学,家中没有什么藏书,就到别人家借书来抄,常常书还没抄完,已经基本能背诵了。叔叔安...

宋朝时期的士大夫是什么地位?权利有多大?

宋朝时期的士大夫是什么地位?权利有多大?

士大夫作为宋代的政治主体和文化精英,宋朝之兴盛自然离不开其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是自汉唐盛世之后的另一个盛世王朝。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可见宋朝的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高峰,宋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得益于宋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