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光耀:新加坡七成是华人,除非打倒我,否则汉语永远不能成国语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5-19)600

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举国上下笼罩在一片哀悼之中。这一天,新加坡建国总理、被尊称为&34;的李光耀与世长辞,享年91岁。

许多新加坡人自发来到李光耀的私宅外,摆放鲜花和蜡烛,哀悼这位为新加坡现代化做出卓越贡献的领导人。有市民说,李光耀就像新加坡的一面镜子,代表着这个国家追求实干、远见卓识的精神。

回顾李光耀的一生,确实可以看到他无数英明的决策和智慧的举措,其中更具代表性的,就是在新加坡初创立国之时,他毅然决定将英语定为官方语言的那个重大决定。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1965年8月9日,当新加坡从马来亚分离出来,正式宣告独立建国时,这个只有60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国,背负着沉重的发展压力。

当时的新加坡十分贫穷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500新元。国内汉族占多数,但受到英国统治的影响,英语已成为新加坡社会的主导语言。然而,通晓英语的人口仅占20%左右,形成了严重的语言隔阂。

更令人忧心的是,新加坡身为一个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周边的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对其持戒备态度,担心其成为&34;的威胁。面临这种内忧外患,如何让新加坡迅速走上腾飞之路,成为李光耀刚上台就需要着手解决的最紧迫课题。

经过深思熟虑,李光耀最终做出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决定:将英语确定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与此同时,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被列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

这个决定一经公布,立刻在新加坡社会引发了巨大争议。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在一个华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英语反而能成为官方语言?有人认为这是种自我贬低的表现,也有人担心这会影响华族文化的传承。

针对这些质疑,李光耀坦言,这纯粹是出于现实考虑。他说:&34;

的确,在当时的语境下,李光耀的这一决策是顺理成章的。新加坡独立后迫切需要大量外资进驻,而英语无疑是跨国公司和外商最熟悉的语言。此外,国内20%以上的人口也使用英语,将其定为官方语言可以避免语言隔阂。

双语政策助新加坡崛起

李光耀不止於此,在确立英语官方语言地位的同时,他还制定了新加坡著名的&34;,强制所有公立学校的学生同时学习英语和另一种官方语文。

这一政策的深远影响是,新加坡在短时间内就培养出一大批精通英语的优秀人才,为新加坡的经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

有力的语言政策为新加坡打下了坚实基础。60年代,新加坡大量引进外资,兴办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70年代,新加坡推行双语教育,进一步吸引外国富豪和跨国公司前来投资;80年代后,新加坡产业不断升级,GDP增速一路飙升,到90年代末,人均GDP已超过2万美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不过,尽管英语被定为官方语言,李光耀并未忽视对华族文化的传承。新加坡 *** 专门设立了华语学习辅助机构,努力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中华文化。

回首李光耀的这一决策,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远见和智慧。之一,李光耀看到了新加坡独立后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经济发展,而要发展经济,英语无疑是吸引外资的更佳语言工具。

第二,他意识到培养一批熟练使用英语的人才队伍,是新加坡振兴的根本,因此推行双语教育政策,为之后的现代化进程储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第三,尽管作出了将英语定为官方语言的大胆决策,但李光耀依然没有忽视本族语言文化的传承,通过渗透中华文化的方式,确保了华族文化在新加坡的地位。

可以说,李光耀的英语政策是新加坡走向繁荣的重要一环,但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而非完全西化。或许,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确实是最明智的选择。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肩负传承自身文化的责任,不应过多责怪他人。李光耀为新加坡确立了发展方向,但中华文化在新加坡是否可以永续传承,则有赖于新加坡国民的自觉和努力。只有珍惜和发扬自身文化,一个民族的根才不会被扯断。

李光耀的英语政策虽然在当时遭到部分人的质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决策的英明远见和卓越成就日益显现。

在李光耀的英语政策和双语教育政策的大力推行下,新加坡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将英语和母语教学并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

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新加坡培养出大批精通英语和本族语言的复合型人才,也促进了不同族裔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一代代新加坡学子在这种语言环境下成长,受益匪浅。

到了90年代,新加坡的教育质量已名列前茅,吸引了大量海外学子前来留学深造。一时间,新加坡成为亚洲重要的教育中心和人才高地。

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

得益于英语官方语言的政策优势,60年代开始,新加坡就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热门目的地。无数跨国公司将新加坡视为进军东南亚市场的理想据点。

大批外资的涌入,有力推动了新加坡制造业的发展。从最初的纺织、电子、石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后来的精密机械、医药、航空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新加坡的产业版图不断拓展。

与此同时,大量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公司也相继进驻新加坡,使之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和服务业基地。新加坡的经济就如一股暗流,在英语政策的润滑下,迅猛发展,跃居亚洲前列。

除了教育和经济领域,英语政策也为新加坡在文化交流方面带来了新的契机。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有利于新加坡同世界各地开展广泛的文化对话与交流。

一方面,新加坡本土文化得以借助英语这一传播渠道,更好地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世界先进文化理念和艺术精华,也可以通过英语传入新加坡,与本地文化发生碰撞与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逐步形成了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为其后来的文化建设和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光耀的远见确实了不起,但能否最终实现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永续传承,还需要新加坡国民的自觉付出和努力。

*** 的政策是方向和导向,实际的传承工作却需要全体国民的参与和实践。只有新加坡民众对本族文化怀有足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珍视和发扬这份文化基因,它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中华文化在新加坡能否留存至今,固然有赖于李光耀当年的英明决策,但更需要新加坡每一个华裔公民的责任与担当。一个民族是否能永续发展,根本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心。

总的来说,李光耀将英语定为新加坡官方语言的决策,是一个因时制宜的英明之举。它满足了新加坡当时迫切的经济发展需求,也为其未来的综合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这个决策并非摒弃本族语言文化,而是基于现实考量做出的权衡取舍。

从新加坡今日的繁荣程度来看,李光耀的政策之路确实是成功的。但回过头来反观本族文化的传承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新加坡公民共同努力,用行动将祖先的文化遗产永续发扬光大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5/595761.html

“李光耀:新加坡七成是华人,除非打倒我,否则汉语永远不能成国语”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原本想迁都西安 最后为何没有搬成功

朱元璋原本想迁都西安 最后为何没有搬成功

朱标建议迁都西安,朱元璋后来为什么没搬?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标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儿子,他在临死之前去考察了都城迁移城市,最终将位置确定在了西安。在确定都城位置之后朱标草草去世,结果朱元璋也放弃搬迁留在了南京,这是为啥呢?首先,明朝没有充足人力允许搬迁。洪武三年,徐...

胡惟庸一家为何会被杀?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胡惟庸一家为何会被杀?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元璋最后6年,可谓杀了半个朝堂,对于这些有功之臣,他为何会痛下杀手?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评价朱元璋: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作为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能一路逆袭为大明...

说说清朝紫禁城那些秘闻 清宫四大谜案是真的还是假的

说说清朝紫禁城那些秘闻 清宫四大谜案是真的还是假的

对清朝四大宫廷谜案是真是假?乾隆帝的生母,真的是宫女李金桂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爱新觉罗,一个专出恋爱脑的姓氏,满清12帝在近300年的时间里,忙着谈恋爱的同时,也在偌大的清宫留下了无数谜案。太后下嫁、皇帝出家,甚至工作狂雍正都是死于非命,乾隆自诩为十全老人却生...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wěi)(267年—300年),字逸民,河东郡闻喜县人。西晋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裴頠出身魏晋士族河东裴氏,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通古博今。初为太子中庶子、承袭父亲爵位,迁散骑常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拜侍中、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等官...

王皇后最后为何会被李隆基废掉?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王皇后最后为何会被李隆基废掉?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王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王皇后不仅是患难夫妻,还是他平定韦后与太平公主乱政时的革命战友,颇有当年长孙皇后的风范。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李隆基继位之后,却毫不顾念夫妻感情、革命友情,很快废黜了王皇后,这是...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刘备 选择东吴和曹魏又会怎么样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刘备 选择东吴和曹魏又会怎么样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愿意跟随刘备?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3年2月,刘备病重,他将诸葛亮招到永安,与李严一同托付后事。当时刘备将蜀汉与他的儿子刘禅尽数托付给了诸葛亮,他甚至赋予了诸葛亮更换帝王的权力,诸葛亮深感于刘备对自己的信任,称自己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

常宁公生是什么出身?她被驸马家暴后朱棣是什么态度?

常宁公生是什么出身?她被驸马家暴后朱棣是什么态度?

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身份和地位是非常尊贵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封建王朝社会,身份尊贵的公主出嫁后,驸马是万万不敢怠慢的。可是,常宁公主却是个例外,不仅经常被驸马家暴,身为父亲的明成祖朱棣,还不为她撑腰,这是怎么回事呢?常宁公生于1386年,当时朱棣还是坐镇一方的藩王。不过,由...

刘繇:东汉末年宗室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刘繇:东汉末年宗室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任下邑县长时,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年(19...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