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吕布时,为何要先勒死再砍头
曹操这一人物形象,在历史上存在颇多争议。《三国演义》里他的形象并不算光明磊落,反而时常有着阴险狡诈的意味。其实从现今的眼光来看,曹操不过是一个多重特性的矛盾体,并不能算“小人”。
曹操虽然为人处世多为自己考虑,有时甚至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但他的胆识和权谋智慧,在今人看来也是尤其难能可贵的。除此,曹操的性格难以概括,还在于他极少存在单一的优点或缺点。如果说他是斤斤计较的小人,可他在某些时候又显得大度从容;若称他真实,他又在不少时刻运用算计。曹操本人,实在可谓是纷繁复杂的多重矛盾体了。
曹操这样一位复杂的时代枭雄,为人处世自然有他不理智的地方,但他本身的智慧所在显然更为明显。但很多时候他的一些做法,往往让人一听说时深感不能认同理解,但结合他本身的人物特质仔细想想,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曹操这样的人物,具备小心谨慎的智慧,在知人善用方面也有不小建树。但他在擒得吕布,并且在吕布诚心投降的情况下,却选择处死吕布。曹操明知吕布武功盖世,有骁勇之姿,为何还要执意将他置于死地?
其实在曹操处死吕布的过程里,刘备是起过“挑拨”作用的,但这并非主要原因。从曹操处死吕布的 *** 里就能够看出来,他先是将其勒死,又砍头示众。虽然曹操杀伐果断,但如此这般的“狠毒”和怪异的举动,在他的处事方式中并不多见。
那曹操为何要选择这样看似“画蛇添足”的方式对待吕布呢?从他本人的特质和他们二者的交集来看,大概有这些原因。
“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三国演义》描绘曹操性格的时候,有一句话可谓是更具代表性了。那便是曹操所言的:“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时而隐忍,不过但凡成为对他行事有不利影响的“眼中钉”,都不会有太好的结局。
比如在《三国演义》里描述的关于曹操与吕伯奢相关的情节时,作者写:“操与曹操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这个故事是说吕伯奢好心款待落难的曹操,磨刀设宴,却被曹操怀疑,以致一家八口皆死于他手下。曹操生性多疑,不肯轻易放过任何阻碍他的人。
吕布对于曹操来讲也是如此。提起曹操和吕布的爱恨情仇,免不了要提一下令他们二人结下梁子的“兖州之战”。在这场战斗里,曹操原本做足了打算,欲攻打徐州为父报仇,出一口对陶谦的“恶气”。但就在曹操外出攻打时,张邈等人却意图造反,勾结吕布,对曹操给以致命一击。
虽然最后曹操依然取得了胜利,夺回了领地兖州,但吕布主动的进攻,还有在这次战役里曹操不小的损失,都让曹操印象深刻。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曹操与吕布正式结下梁子。
之前两人虽一直处在相对的立场,不过曹操还不至于对吕布有太多深仇大恨,而从这场斗争开始,吕布的野心被曹操所看到,曹操也对吕布攻占自己地盘的行为“深恶痛绝”。所以这也为后来曹操杀吕布埋下了伏笔。
况且曹操那样小心谨慎的性格,他不会不清楚吕布究竟在本质上是个什么样的人。曹操曾经准备刺杀董卓之时曾与吕布有一面之缘,那时的吕布是董卓的义子,对董卓可谓忠心耿耿,但后来吕布却因为爱恨纠葛亲手杀了董卓。
曹操心里必然很清楚,吕布这样的人,有勇而无谋。他权衡利弊,吕布人品堪忧,若是留下吕布为自己效劳,保不准吕布未来背信弃义,自己万万不可挖坑给自己跳。而吕布又恰好武艺非凡,若是留下他却不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他日吕布再投靠对手,更是如大难临头。
所以表面上看,曹操似是特意问刘备如何处置吕布,但在曹操心里,他已经决定好断然不能留下吕布了。其实吕布不论有没有主动攻击过曹操,曹操都不会选择留下他。但如果吕布不曾对他主动出击,曹操或许不会选择用折磨般的方式赐死吕布。
曹操不允许天下人负他,他不会留下吕布,给吕布“负他”的机会。而曹操对吕布又是“怀恨在心”的,这也是他选择勒死吕布,之后又将其砍头示众的原因之一。
缜密用心:“杀鸡儆猴”
前边提到的,曹操在徐州与陶谦作战的时候,张邈却趁机背叛了他。原本张邈在这之前曾归附于曹操,而这突如其来的背叛正是在曹操意料之外的,所以这场背叛就引起了曹操的深刻思考。而恰好这次背叛还牵扯进来一个人,那就是吕布。
所以曹操最后擒获吕布的时候,不由自主就会回想起曾经张邈对他的背叛。倒不是说曹操有多“小肚鸡肠”,而是当时张邈的这个举动必定在曹操的部下那里掀起了轩然 *** ,众士兵哪怕表面不显山不露水,但心里都清楚,曾经张邈扰乱过军纪,而且这吕布恰好是这场“造反”的重要参与者。
所以于情于理,曹操都会对吕布“斩尽杀绝”。如果留下吕布并且为己所用,众位下属难免会时不时回想起张邈的那场“闹剧”,一来难以稳定军心。而二来,曹操也正是因为担忧部属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杀鸡儆猴”,让他们看到怀有“贼心”的下场会是如何。
那么这样看来,曹操对吕布“先缢后砍”的行径,就能得到很好的解释了。这样的折辱一方面有“泄恨”的意味,另一方面也有“警告”的想法。不过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对于处死吕布的方式之狠毒,曹操也不完全是因为恨意和震慑,还有吕布的身份地位的原因。
人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的名气和地位其实是很高的。曹操并不想当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从他处置吕布之前对刘备的询问就可以看得出来。
曹操故意在处置吕布之前问刘备,显然不是真正想要问刘备的意见,毕竟在他心里对于吕布这个人是怀有深深“恨意”的。他询问刘备,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碍于吕布的名声,毕竟吕布此前也曾有“光辉历史”,不能由他随意处置。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在于曹操的“思维缜密”,众所周知,曹操的性格有“诡诈多变”的意味,不可能将心思想法全然公之于众。虽然他对吕布充满了恨意,但他却不能表现得过于明显,他需要“借人之口”来“泄愤”。所以有了刘备的“支持”后,他才对吕布进行了处置,就似乎在对人宣称:这是我的不得已之举。
从这个层面来看,也就能解释得通曹操之后的处置过程中,为什么不是直接把吕布斩首,而是选择先把吕布勒死了。古代在处理犯人的时候,斩首示众明显是不够光彩的刑罚。
古代往往在斩首之前,都会将犯人推出去“游街”一番,并且把行刑现场安排在闹市,这样无疑是对犯人的一种深深“折辱”。而吕布作为“人中龙凤”的大将军,既然曹操在之前已经表现出了不愿意杀他的倾向,那曹操也必然会选择“贯彻到底”。
所以他为了维持自己表面的“淡定”,给了吕布一种看似很“体面”的处罚方式,就是将其“缢死”。这样的方式能给人留下全尸,在众人看来,仿佛是一种“恩赐”,但殊不知这种方式的痛苦性和挣扎性。
曹操这样做,其实是“一举两得”的。既在合理范围内出了口“恶气”,又达到了让吕布痛苦的目的。
而在吕布死后,曹操又紧接着将其斩杀。这个时候的吕布已然不是一位活着的人物,所以曹操如何处置都不用再顾忌太多。曹操仍然记得他想要警醒下属的目的,所以又残忍地对吕布进行砍头示众。其心思之深,让人咂舌。
简而言之,曹操其人的所作所为虽然有时看似奇怪,但只要联系他本人的性格,对于他这些做法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曹操杀吕布时,为何要先勒死再砍头示众,大致就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二是他“杀鸡儆猴”般的缜密用心。
曹操和吕布的恩怨纠葛,其实孰胜孰负也是毫无悬念的。吕布勇猛过人,但在斗智斗勇方面,与曹操相比还是远远不及,一代勇士落得如此下场,也令人感慨唏嘘。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