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揭秘兵器重量

中国历史1个月前 (05-23)11

文 | 青菀杳声闻

编辑 | 青菀杳声闻

演义或小说为了凸显武将的强悍,将他们的武器夸张化,刀、剑、长枪动辄百八十斤,轻一点的也有好几十斤。

更夸张的是,小说中武将们经常能斗上数百回合,甚至战上一天,打一般的小兵如割草一般。

只是,小说有浪漫的需求,书中的武将能力和现实有一定距离,古代武将能打不假,但不可能超越人体和现实条件的制约。

到底有多重

古代将领们兵器的重量,其实远远低于普通人的想象。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出土之时仍然锋利如新,乃是国家重宝。但其重量不过875克,将近两斤。

即使是重型打击类武器(比如铁锏),也不会非常重。宋代铁锏为四棱式,长度将近一米,非猛将不得挥舞,但起重量也不过是7斤多一点。

陕西出土过一个重型马槊,单是前端的金属部分就有60多厘米。如果给这种马槊配上长杆,其重量便在三四十斤左右,勉强符合古代小说中的武器描述。

但这种武器根本不是用来挥舞的,骑兵们将其固定在马上,用来冲阵的时候破甲、冲破敌军阵型,根本没人会挥舞这样的重器。

士兵或将领真正能挥舞的普通马槊,前段的铁制槊头只有两斤,即使配上三四米长的木杆,整体重量最多十来斤,能在马上使此类武器的将领,已经是有名的悍将了。

事实上,古人打造拼杀武器的时候,根本不会造得很重,因为武器的主体是人,太重的武器并没有什么杀伤力。

一件武器如果很重,其外观就超出很多人的理解,人们看一看就知道,这种武器用不了。

骇人的重武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件一百多斤的武器,只是比常规刀剑更大、更厚一点,其余部分没有什么不同。其实,百来斤的武器,已经完全超过正常人的认知了。

日本曾打造了一柄百多斤的武士刀,其大小公之于众的时候,完全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很多人都惊讶:一百多斤的刀竟然有这么大?

事实上,别说一百多斤或几十斤的刀剑,即使是十多斤的剑,在人们看来也没有了剑的样子,更像是铁棒一类的物品。

只有帝王墓葬中陪葬的冥器,才会出现十多斤的重剑,这种剑不计代价、不考虑使用效果,只要庄严与肃穆,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七星铜柄铁剑。

但是,七星铜柄铁剑身为一柄单手剑,其重心过于靠前,人类完全无法挥舞。可见这把剑是纯粹的陪葬品,工匠锻造之初,就没有考虑过使用的问题。

目前,我国倒是保存有几十公斤的冷兵器,比如“天津大铁刀”,但力士们玩刀的时候,只能做一些基本的旋转动作,并不能真的挥舞。

那些几十斤重的武器,即使全由精铁制成,体积也大得吓人,古人连锻造出来都要头疼很久,武将挥舞起来更是难受。

为何不能重?

武将们用武器来杀敌,而不是熬炼筋骨,因此,刀剑等杀敌武器,并不是越重越好,而是越契合使用者越好。过重的武器,武将挥舞起来都很困难,还怎么杀伤敌人呢?

更何况,战场上复杂多变,武将杀敌也不是一挥而就,这种玩命的事儿,会持续一定的时间。如果手中的武器太重,武将长时间使用,就有力竭的风险。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武器很重的错觉,除了小说等文艺作品的渲染外,还与现代人很少接触冷兵器有关。

刀剑一类的武器,重心比较靠前,即使其本身并不重,人们挥舞的时候也会产生沉甸甸的感觉,误判刀剑的真实重量。

一名没有受过训练的现代壮汉,如果挥舞两斤重的大刀,只能坚持5分钟左右。若是在战场与人对抗,壮汉连两分钟都难以坚持,若是武器再重一点,这个时间还要更短。

因此,杀敌武器一般情况下都重不得,锻造者要考虑士兵们和将领的耐力,太重的武器,反而不利于士兵、武将作战。

事实上,如果武器过重,不光武将受不了,战马也受不了。

古代的战马不过一米四到一米五之间,负重大概在100到130公斤之间。武将骑乘的战马即使强壮一些,负重到130公斤也够呛了。

而武将盔甲蔽体,整个人的体重已经有一百公斤左右,若再带着几十斤的兵器,战马的承载力便达到极限,这在战场上是很危险的事情,毕竟,马也是一种生物。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武将,能使用几十斤的重武器呢?我们很难找到三四十斤的武器记录,但是一二十斤的武器,历史上还是存在一些的,中外都有这方面的记载。

英国大型博物馆中,陈列着西方早期的实心、重型骑枪,这些骑枪的作用和马槊类似,重量在20斤上下,同时,西方的骑枪也无法挥舞。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悍将,他以膂力过人著称,他的作战武器是一柄12斤的大刀,在当时,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重武器了。

有意思的是,人们眼中象征着“骁勇”的重锤,根本不是小说电视剧中那样沉重,单个战锤能不能有三斤都很难说,更别提百来斤的重锤的。而这区区三斤的锤子,已经足够打死人了。

结语

我们作为现代人,对冷兵器知之甚少,千万不要因为武器没到小说那个程度,就小看古代将领和士兵。

现代拳击手没有负重,进行一场拳赛尚且精疲力尽;武将们带兵打仗,武器装备皆是负重,一场战役要耗费的体力可想而知。

打仗是玩命的事情,是胆气和体力、智慧的多重考验。能够活过战场拼杀的武将们,无论手中武器重量如何,都是一等一的壮士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 ***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之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END---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5/596289.html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兵器打一天?出土文物揭秘兵器重量” 的相关文章

雍正生前有三大宠臣 三人为何不被乾隆认可

雍正生前有三大宠臣 三人为何不被乾隆认可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帝宠臣,为何不被乾隆认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权者的变动势必会影响其下属的权势地位、身后之名。对于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这对脾气秉性、统治方式、所处历史背景截然不同的父子帝王而言,这句俗语显得尤为贴切。雍正皇帝对于大清王朝...

清朝时期的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相比 谁的地位和权力更大

清朝时期的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相比 谁的地位和权力更大

还不知道: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哪一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直隶总督为清代疆臣之首,手握重兵有拱卫京畿之责。那么直隶总督与军机大臣比起来,到底哪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呢?这是一位读者提出的问题,御史在此予以回复。雍正至道光时期军机大臣地位显赫军机处...

三国时期关羽对马超是什么看法?

三国时期关羽对马超是什么看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关羽和马超同为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在刘备手下效力,关羽是嫡系,马超是后来的降将,马超来投降刘备时,关羽就曾公开看不起马超,轻视马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马超为什么没有回应?关羽轻视马超,或者是看不起马超,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马超来投降时,关羽就写信...

诸葛恪是什么人?他身死族灭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诸葛恪是什么人?他身死族灭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诸葛恪出身琅琊诸葛氏,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之子,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诸葛家族,为汉末三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迹。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千古;诸葛瑾在东吴官至大将军,深受孙权信任;诸葛诞在曹魏官至征东将军,镇守淮南。今天我们来聊聊,诸葛家二代的代表人...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三国演义》的塑造下,姜维是“幼麟”,是诸葛亮倾心培养的接班人,以至于有人都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大权就是姜维在掌握。历史上诸葛亮去世,继任的是蒋琬(234-246年),然后是费祎(246-...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还不知道:项羽自刎后,刘邦却为他大哭不已,到底是惜英雄,还是收买人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02年,项羽在乌江遭围堵,遇到旧时吕马童,说道:“我听说刘邦重金悬赏我的脑袋,你是故友,我便送你了!”说罢,自刎而死。但奇怪的是,一心希望项羽死的刘邦,却哭了起来。...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辽自从归顺曹操之后,就一直受到曹操重用,也深得曹操的信任,大放异彩,除了经典的逍遥津之战,打的孙权落花流水,还有白狼山一战,张辽力斩单于蹋顿,大显身手,风头一度超过了许褚,夺得头功。那么,张辽凭什么力压许褚,夺了头功呢?在正史中,...

乾隆上位后就毁掉了雍正改革 乾隆又是怎么做的

乾隆上位后就毁掉了雍正改革 乾隆又是怎么做的

乾隆与雍正不合?为何一上位就毁掉雍正改革,雍正又改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他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一生六下江南奢靡无度,更是一上位就迫不及待地,毁掉了他爹所推行的改革,他就是雍正的败家儿子乾隆,乾隆为何要毁掉雍正改革?,他又是如何毁掉雍正改革...